贾乾初编著的《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将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与现代化思想贯通起来进行研究。孙中山继承了中国大同思想传统,并根据时代要求予以改铸。民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诉求,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问题,对于西方现代性的抵抗性思考是其基本特色。
图书 | 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书籍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贾乾初编著的《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将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与现代化思想贯通起来进行研究。孙中山继承了中国大同思想传统,并根据时代要求予以改铸。民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诉求,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问题,对于西方现代性的抵抗性思考是其基本特色。 内容推荐 《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是“中国书籍文库”系列之一。 贾乾初编著的《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将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与现代化思想贯通起来进行研究。孙中山继承了中国大同思想传统,并根据时代要求予以改铸。民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诉求,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深层问题,对于西方现代性的抵抗性思考是其基本特色。大同思想传统是民生社会主义的精神依托,民族主体立场是民生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是区别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本土形态”社会主义。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意蕴,展现了孙中山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问题意识。其现代化诉求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而民族主体立场则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借鉴,它的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示了关注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与目的 第二节 现状及评价 第三节 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 艰难新知:民生社会主义演生的历史境况 第一节 晚明清初以来现代性的萌芽 一、现代性萌芽的问题 二、早期启蒙思想的现代性意味 三、沟口雄三的目光 第二节 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判断 一、《万国公报》对垄断组织的揭露 二、梁启超对资本主义矛盾的判断、剖析与考察 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与大同理想的嫁接现象 第三节 早期国民党人对社会主义的探讨 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否定 三、超越同期孙中山思想的主张 第三章 与时偕行:民生社会主义的内容及其发展 第一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生社会主义 一、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同情工农劳动阶级 二、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方法,强调“国利”和“民福” 三、“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四、民生主义基本纲领的提出 五、糅合“单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互助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生社会主义 一、欢迎十月革命,指出中国要“以俄为师” 二、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 三、民生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其相互关系 四、实现民生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具体措施 第四章 大同与现代化:民生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 第一节 民生社会主义对大同传统的继承与改造 一、大同传统是中国特色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孙中山对“大同”的继承和改造 三、孙中山对“均平”的继承和改造 第二节 民生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检视 一、机器对工人的压迫 二、资本主义是一种新型压迫制度 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冲突 四、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恶果 第三节 民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诉求 一、孙中山关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总体构想 二、民生社会主义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抵抗性思考 第五章 审视:科学社会主义视角下的民生社会主义 第一节 民生社会主义是一种“本土形态” 一、民生社会主义区别于科学社会主义 二、民生社会主义作为“本土形态”的社会主义 第二节 民生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吸纳与“拒绝” 一、民生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吸纳 二、民生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拒绝” 第三节 从列宁到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对民生社会主义的两种审视语境 一、俄国经验——列宁的审视语境 二、中国革命实践——毛泽东的审视语境 第六章 辨析:民生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民生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 一、社会主义“本题说”与社会主义本质论 二、“节 制资本”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三、“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开放论 四、对一种观点的辨析 第二节 民生社会主义的意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七章 歧出: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的不同阐释 第一节 三民主义儒家化的政治倾向及其现代化归宿 一、戴季陶的儒家化解释 二、蒋介石的儒家化解释 三、三民主义儒家化解释的政治倾向 四、三民主义儒家化解释的现代化归宿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及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肯定 一、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认识过程 二、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肯定 三、新民主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与超越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革与民生社会主义价值的再发现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民生指向 二、民生社会主义价值的再发现 第八章 重估:民生社会主义之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地位 第一节 民生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参照 一、现代化诉求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 二、民族主体性立场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鉴戒 三、民生社会主义的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示了关注重点 第二节 民生社会主义的历史指向及其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书籍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贾乾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314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3.0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