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士与文学
内容
目录

上编 巫与文学

巫的出现及其解构——论原始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也说王——对“王”之象斧钺之形说的补充

中国巫王合体的变迁史略

美的原始意义反思

审美的感性文化之滥觞——以《诗经》为个案

《诗经》中山水描写的现代阐释

论《诗经》的采集之义与作诗之旨

上博简《诗论》“邦风”避讳说献疑

中编 史与文学

司马迁遭受宫刑原因再探

《史记》“究天人之际”与史官传统

《伯夷列传》为七十列传序言说

从正史到民间——以敦煌“李陵变文”渊源考察为例

从庙堂到民间巫史遗迹的嬗变与留存——以西安古今寿诞节庆活动为个案的考察

《旧唐书》记载唐代帝王降诞日节庆礼俗的讹误辨证

下编 士与文学

孔子的人物品评思想及其影响

东汉长安作家考略

汉晋时期贵族妇女的文学结集风气

东晋文艺品评与文学之关系

魏晋奢靡风气里的悭吝人——《世说新语》人物杂谈

“耻作文士”的不快与悲剧——兼论汉晋六朝文学的演进

美丽的哀伤一一谢跳《玉阶怨》

梨花一枝春带雨——“梨花”解

柳宗元的秘书生涯

士心与童心:李贽的诗学理论略述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儒家人文精神的象征:《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塑造

士、商阶层与中国文化——《聊斋志异黄英》的文本解读

内容推荐

士泛指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知识阶层。它主要经历了巫、史、士三个发展阶段。因此,《士与文学》分为三编:上编“巫与文学”,中编“史与文学”,下编“士与文学”。

上编探索巫的出现及其解构,揭示巫觋作为原始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 《诗经》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印迹,是巫觋时代存留的审美艺术的活化石。

中编侧重研究《史记》、《旧唐书》以及寿诞节庆活动的个案研究,探寻历史本真。

下编“士与文学”,从孔子时代到明清,探索士人的命运沉浮与创作风气的变迁。

钟书林专著的《士与文学》视野开阔,从文化、文学、考古、文字等多重角度,点、线、面相结合,探讨士与文学的源流与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多有启迪。

编辑推荐

士泛指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知识阶层。它主要经历了巫、史、士三个发展阶段。因此,钟书林专著的《士与文学》分为三编:上编“巫与文学”,中编“史与文学”,下编“士与文学”。全书视野开阔,从文化、文学、考古、文字等多重角度,点、线、面相结合,探讨士与文学的源流与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多有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士与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书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09571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3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2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