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忏悔录/汉译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忏悔录》是卢梭50多年真实生活的记录,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统治阶级、社会偏见和宗教传统的压迫下的愤怒的呐喊,是当时进步资产阶级要求人权和尊严的“宣言”。作者将自己的理想、期待、忧郁的孤独感和对当时现实的质疑与对文艺上的浪漫风格的探索紧密结合了起来,使这部作品不仅成为政治上,哲学上的启蒙主义巨著,而且成为后世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之作。

内容推荐

《忏悔录》是卢梭晚年的自传性作品,记述了作者从出生到1766年离开圣皮埃尔岛五十余年的经历。作品将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经验、思想情感和行为举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认识有关人和社会的诸多问题。作者极力宣扬个人中心主义,把自由、平等视为人的自然本性,表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的压迫下,维护人权和尊严、抗争压迫和污蔑的高昂的精神。

《忏悔录》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目录

译本序

主要人物表

作者的话

上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下卷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作者年表

试读章节

我于1712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公民伊萨克·卢梭,母亲是女公民苏珊·贝尔纳。祖上只有一份薄产,由十五个孩子平分,父亲所得微乎其微。他只有靠钟表匠的手艺谋生,他倒是个能工巧匠。我母亲是贝尔纳牧师的女儿,比较富有。她既聪明又美丽:父亲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她娶到手的。他俩几乎是从小青梅竹马:八九岁时,每晚便一起在特莱依广场玩耍;十岁时,两人便形影不离了。他俩相知相好、灵犀相通,使得由习惯使然的感情更加地牢固了。两人生就温柔多情,只等着在对方心中发觉同样心境的时刻的到来,或者说,这一时刻也在等待着他俩,只要一方稍有表示,另一方就会吐露衷肠。命运似乎在阻遏他俩的激情,反而更使他俩难舍难分。小情郎因为得不到自己的情人而愁肠百结,面容憔悴;她便劝他出趟远门,好把她忘掉。他出了远门,可是归来时,非但未能忘掉她,反而爱得更加炽热。他发觉自己的心上人仍旧温柔忠贞。这么一来,两人便终身相许了。他俩山盟海誓,上苍也为之祝福。

我舅舅加布里埃尔·贝尔纳爱上了我的一位姑姑。但姑姑提出,只有他姐姐嫁给她哥哥她才答应嫁给他。结果,有情人终成眷属,两桩婚事在同一天举行了。因此,我舅舅也是我姑父,他们的孩子成了我双重的表亲了。一年后,两家各添了个孩子,后来两家便不得不分开了。

我舅舅贝尔纳是一位工程师。他去效忠帝国了,在匈牙利欧仁亲王麾下效力。他在贝尔格莱德围困期间的战役中功勋卓著。我父亲在我唯一的哥哥出世之后,应召去了君士坦丁堡,成了御用钟表匠。父亲不在家时,母亲的美貌、聪颖、才华吸引来了一些仰慕者。法国公使拉克洛苏尔先生是最殷勤的人之一。他的爱一定十分强烈,因为三十年后,我看见他在谈到我母亲时仍然情意缠绵。我母亲很看重贞操,不为人所惑。她真情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催促他赶紧回来。他抛下一切,返回家来了。我便是父亲归来后结下的不幸之果。十个月后,我出世了,先天不足,病病歪歪的;母亲因生我而死,所以我的出生是我所有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

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忍受失去我母亲的痛楚的,但我知道他的悲痛始终没有得到抚慰。他认为在我身上重又看到了母亲,但又不能忘记是我夺去了她的生命。每当他亲我的时候,我总感到在他的叹息、他的抽搐的搂抱之中,有一丝苦涩的遗憾交织在他的抚爱之中。因此,他的抚爱就更加温馨。当他跟我说:“让一雅克,咱们来聊聊你母亲吧。”我便回答他说:“好啊!我们要大哭一场了。”我这么~说,他便老泪纵横了。“唉!”他唉声叹气道,“把她还给我吧,抚平我失去她的痛楚吧,填满她在我心灵中留下的空缺吧。如果你只是我的儿子,我会这么爱你吗?”母亲谢世四十年后,父亲嘴里念叨着我母亲的名字,心里深藏着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继母怀中死去。

这就是我的生身父母。在上苍赋予他们的所有品德中,唯一留给我的就是一颗温柔的心,这颗温柔的心铸就了他俩的幸福,但却造成了我一生中的所有不幸。

我生下来的时候几乎快要死了,大家对我能活下来已不抱希望。我随身带来了一种病根,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加重,现在,这个病根虽时有缓解,但接着又使我更加疼痛难忍。我的一位姑姑①,是个可爱而聪慧的姑娘,对我极尽关怀照料,救了我的命。在我写这事的时候,她还健在,已八十高龄,还在照料我那位比她小、但却因酗酒而健康状况不佳的姑父。亲爱的姑姑,我原谅您使我活了下来,但我很难受,不能在您晚年时报答您在我出世时所给予我的悉心照料。我的那位老奶妈雅克琳也依然健在,身体硬朗,腰板结实。在我出世时,让我睁开眼的手,将在我死去时为我合上眼睛。

我在想到之前便有所感觉:这是人类的共同命运。对此我比别人感觉要深。我不知道我五六岁前的事,不知道我是怎么学会认字的,我只记得最初读的那些书及其对我的影响:我对自己不间断的了解便是从此时开始的。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我和父亲晚饭之后便开始阅读它们。起先,只是为了让我练习读一些有趣的书;但很快,兴趣便十分强烈,我和父亲便轮流不停地读,通宵达旦,一直到读完结尾为止。有时候,父亲清晨听见燕子啁啾,便难为情地说:“咱们去睡吧,我比你还要像个孩子。”

很快,我便通过这种危险的方法不仅掌握了一种极大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且还有了我这种年龄的孩子,对激情的一种独一无二的悟性。我对具体事尚无任何概念,但已懂得了所有的感情。我对什么都不理解,但却全都感受到了。我连续不断地感受到的这些乱糟糟的感情,丝毫没有损害我尚没有的理性,但却为我造就了另一种类型的理智,使我对待人生有了一些奇特而浪漫的想法,日后的经验和反省都没能够很好地治愈它们。P2-4

序言

这是一幅现存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其全部真情实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不管您是何人,只要我的命运或信任使您成为本书的评判员,我则以我的不幸,通过您的古道热肠,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请您别毁掉这部有用而独具一格的著作,因为它可以作为肯定尚有待创建的对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参照材料。而且,我还要恳请您,别为了缅怀我而推倒这座记载着我那尚未被我的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丰碑。最后,即使您也曾是我的一个势不两立的敌人,也请您对我的遗骸别再心存恶意,别把您那残酷的不公正坚持到您我都已作古的时候,以便您至少有这么一次,当您可以恶毒报复——如果伤害一个未曾或不愿坑害他人的人真的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的时候,却能有宽宏大度、心地善良的高尚表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忏悔录/汉译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让-雅克·卢梭
译者 陈筱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7151
开本 16开
页数 6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4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3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4
152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