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的出路(走出发展困局)
内容
试读章节

有句话要说在前面,而且要大声疾呼,那就是:出路是存在的。

必须这样说,因为我在许许多多的国家,从许许多多的人口中听到,在许许多多的书籍、文章和博客中看到相似的论调,其数量之多简直令人沮丧,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个系统完蛋了”。有些人说得委婉些,但意思是一样的。

对现行系统的主要“罪状”做一份摘要,包括以下内容:

·我们的政治已经被金钱和有害的意识形态所腐蚀。即使为了善的理由,我们也懒得去投票。

·我们的经济已经成为富人的轮盘赌、镀金的老鼠笼,许多人在法官的判决落到自己头上之前疯狂地巧取豪夺。媒体上充斥着诸如“没有就业岗位的复苏”之类的不良论调,这样的复苏只能是属于富人的。

·我们的公司四处钻营,寻求贿赂(“游说”)政治家的机会。它们肆无忌惮地制造有毒有害的废物,却拒绝承担责任、收拾自己留下的烂摊子。对这个垃圾场一样的世界,我们已经无可奈何地认命了。还记不记得.你上一次放心大胆地在野外水源饮水是什么时候的事?

·我们的星球在变暖,其后果还不明确,但可能相当悲惨,而那些自作聪明的专栏作家、博客作者和电台脱口秀中的吹牛专家,仍然能找到自以为是的理由,说这一切为什么不会发生。人们对此毫无头绪.政府仍然纵容作恶。除了一些表面文章,什么事都没有做。

·石油正在耗尽,但我们并未真正做好计划淘汰这种能源。

·由于无法控制全球人口膨胀,全世界有超过十亿人生活在规模像小国家一样大的贫民窟中,蜷缩在纸板箱和报废汽车里,喝不干净的水,吃垃圾,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孩子死去,而我们竞仍然在就避孕的伦理问题争论不休!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出路真的存在吗?

最近我跟一群记者共进午餐,他们全都在中东、中亚等世界上麻烦最大、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进行过一线报道。他们每个人都认为:人类没救了,现在做什么都太晚了。

哦,天啊。

这种绝望的观点是基督徒被提①的世俗版。相似的宗教观点认为,世界正坐在飞快的列车上向地狱疾驰而去,不过善人会在最后一刻获救,被带到天堂里戴着王冠的耶稣跟前,其他人则统统要被烧死。再见,谢天谢地,总算结束了。

无论如何,我既不相信驶向地狱的列车,也不相信被选中的救赎。如果我相信,就不会写一本名字叫“人类的出路”的书了。我会搬到某个遥远的地方生活,喝光最后的好酒,伏在用带刺铁丝网拦起的栅栏后面,手握猎枪,将走投无路的暴徒挡在门外。 .

政治是个泥潭。有太多的政治家把说谎当成家常便饭,毫无廉耻和愧疚感,这是事实。但是也有许多诚实的政治家,也有怀揣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一深切渴望的选民。变化是可能的,改革是可以做到的。我们的经济是富人的轮盘赌——没错,只要看看高盛就知道了,而且距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越来越遥远。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不满撬动变革的杠杆,而且的确存在更好的模式。太多的公司成了没有良心的掠夺者,但是它们能够被驯化和改造(从内外两个方面),然后带着全新的目标重新上路。我们甚至可以把全球化变成一种正面的力量。全球变暖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知道如何补救。虽然这并不容易,但是绝对可行。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但我们也知道应对的办法。

借用贝拉克·奥巴马(在他深陷美国联邦政治的泥沼之前)的一句口号,那就是:“是的,我们可以。”

我们并非别无选择。我花了几年的时间阅读关于问题解决方案的资料,跟持赞成和反对观点的人们交谈。许多解决方案都很巧妙,甚至不乏天才的创意,兼具实践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这些解决方案有技术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有社会工程方面的。有些看来不难实现,有些实行起来则很困难。但是大部分都是理想状态下的解决方案,只针对一个单独的问题。几乎所有方案都忽略了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很遗憾,这意味着失败。

你不可能单独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但是如果你试着同步解决所有的问题,则会收获颇丰。

每件事情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关键。解决方案就存在于联系之中。

让我们来试着做一个思维实验.这是如今流行的方法。我们用塞布尔岛来代表地球,这是大西洋中一座有趣的弓形小岛,距离任何一块陆地都有100公里以上。跟地球一样,塞布尔岛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在它的地域范围内,生物圈达到了平衡。小岛的居民数量基本稳定,包括鸟类、一群数景在400匹左右的野马和数且不定的季节性柄居的海豹。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阳光和雨水,它们让草木生长,为岛上的居民提供食物。能量基本恒定,有可能减少,但能够增加的量微乎其微。整个生态系统是自给自足的。马儿吃草,它们的粪便为草场提供肥料。如果马的数量太多,每匹马能够得到的食物减少,再赶上一个缺少雨水的年份,马就会死亡,从而使种群的数量恢复平衡。

塞布尔岛不是真正的天堂,因为这里雾气太重,天气太寒冷,整个环境太脆弱了,但它在一种可持续的平衡之下达到了稳定。接下来,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这个不太像天堂的地方引入一个好奇的、精力旺盛的、积极进取的物种——人类,将会发生什么?

人类的天性就是种植、建设、发展。为了照拂他们带来的家畜和种植的作物,他们盖起了房屋、厂房、工棚和谷仓,所有这些都减少了野马的食物来源。因为人类喜欢马,便开始喂养和照料它们。这是他们的责任,不是吗?于是马的数量增加了,进一步破坏了草场,所以必须从外部进口草料。与此同时,人类需要用更多的水来灌溉、饮用、做饭和洗浴,不稳定的地下水位开始下降。盐水渗入——毕竟整个小岛只有一公里宽,因此必须引人海水淡化技术。可持续能源还够用吗?仅靠太阳能不行,不过也许可以利用风能。于是,人类把半个小岛装上了风力发电机。可是这还不够,需求还在增加。他们开始进口柴油,这就需要码头和管线,还有油箱、火炉和烟囱。然后他们需要技师来做维护工作,还需要更多的人来为技师服务——厨师、司机和其他雇佣劳动力。人口在膨胀。旅游者想到岛上来看野马,他们要用水,还需要新的排污设施,但是地下水位已经太低,污水也必须被收集起来排放到别的地方去。马儿必须被关在围栏里,它们不再是野马了,这也是为了保护它们……

这是一连申的连锁反应,每一个问题都影响到其他问题。如果不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

在塞布尔岛的案例中,你可以快速地解开这一团乱麻。把人统统送走,就可以避免一切麻烦。

但是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就没这么简单了。没有可以从外部进口的资源,也没有地方去丢弃废物。我们只能耗尽自然资源,然后生活在自己制造的麻烦中。这正是我们正在对我们的星球所做的事情。

答案很简单:停止扩张,不要耗尽资源,不要制造垃圾。这就是出路。

真正的问题,也是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去做。P3-6

书评(媒体评论)

维利耶没有直接讨论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而是回过头来分析全球变暖的政策,揭露了一个事实——“在混乱无序的大海中,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稳定的小气泡里”;此外,灾难才是宇宙的正常状态。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Weekly),星级评论

作者凭借平缓的语调和独特的幽默,把有史以来最令人郁闷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富于启迪。

——《洋葱》杂志(TheOnion)

在本书中,资深旅行作家维利耶探索了地球的破坏倾向。这是一部十足的惊悚之作,剖析入理、震撼人心。

——《柯克斯书评》(KirkusReviews)

目录

第1篇 我们要到哪儿去。已经走了多远?

第1章 我们要到哪儿去?

解决方案具有联动效应

可持续性是过度发展的解毒剂

我们是大脚

第2章 我们是如何陷入困境的:当前的危机

当前的危机一:气候变化

当前的危机二:石油峰值

当前的危机三:人口

第3章 积少成多,是这样吗?

世界上的能源从哪里来?

谁最贪婪,耗能最多?

谁最肮脏,排放最多?

还剩下多少石油和天然气?

第4章 关于气候变化的政治争论

气候科学足够好吗?

总控装置:非私人部门的系列举措

哪种控制排放的方法最好?

我们究竟做了什么?

第2篇 化解危机的技术对策

第5章 全球变暧的一些简单对策以及更复杂的对策

另一个容易的起点:消除炭黑

大计划

虽然计划是好的,但数字有时候是瞎编的

化石燃料不可救药了吗?

OCS会有效吗?会不会只是一个鬼把戏?

封存可不那么简单

地球工程师的疯狂计划

第6章 能源对策一:寻找神秘的“负瓦”

找到“负瓦”并不难

为什么以前没做到?

政府可以劝说,甚至胁迫

改造建筑和城镇并不难

生态区划和环境美化

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是能量:管理废水

垃圾该燃烧、填埋,还是回收利用?

第7章 能源对策二:替代能源真的能拯救我们吗?

可再生并不是那么简单

水流的力量

你是我的阳光

总有地方在刮风

排名第四及以后的替代能源

第8章 能源对策三:电网及其影响

如果要重建电网,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电网?

电动汽车是杀手级应用

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

更好的汽车,更少的汽车

第9章 能源对策四:太多关于氢能的空话

有天赋和不那么有天赋的发明家

氢能汽车确实存在

这是不是涅粲?

燃料电池是高效率、容易制造和造价低廉的

第10章 能源对策五:碰撞原子能

核电不是可怕的、不安全的吗?

放射性残留物该如何处置?

重复利用核废料

现在有多少反应堆?还有多少在计划中?

核能的可持续性有多强?

最新进展:第四代核反应堆

比1000个太阳更明亮:核聚变的未来

第3篇 化解危机的社会对策

第11章 人口对策:全球人口膨胀的警钟

我们的人口数量合适吗?

多少是足够?多少是太多?

如何制定政策?

最后,我们需要做这些事

第12章 食品对策:重塑农业

即将来临的新农业革命。

转基因食品的新观察(或许还不错)

即将到来的第二次革命:食品的本地化

小规模农业能养活世界吗?

本地化也意味着食品安全

城市里也可以有小农场

第13章 政治对策:民主或许要改变

参与式民主的风尚

政治有多腐败?

如果这样是不好的,我们应该如何修复?

在政治中地方化是好的

重返古雅典?

有趣的瑞士模式

“知情民主”的概念

小心那些搬弄是非的人

第14章 经济对策一:经济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是一个倒人胃口的笑话?

用老办法衡量经济(无效的办法)

用新办法衡量经济——幸福指标

国民幸福指数的新概念

消费主义及其弊端

为什么价格低廉是件坏事?

当我们停止消费,会发生什么?

第15章 经济对策二:公司资本主义的痼疾

解决经济问题,首先要解决公司的问题

现代公司会让亚当·斯密大跌眼镜

公司人格化的奇想

让公司承担义务

谁拥有公司,为什么?

消除公司的特权福利

政府应该做什么?

让“食利者”重新成为一个肮脏的词

民主和企业可以共存

第16章 经济对策三:贸易商和银行家做了什么?如何改变他们?

离岸资本主义

用怀疑的眼光看银行以及银行家

三巨头可悲的失败

WTO的力量和危险

如何修复漏水的屋顶?

第17章 经济对策四:为了私人、公共还是未来的最优?

谁拥有自然?

公地的悲剧

不要忘记无形的公共品

信托的概念

一个完整的信托部门

第18章 经济对策五:向稳态经济转型

谁反对增长?

谁从经济增长中获益?

什么是稳态经济?

我们能限制收入,甚至限制财富吗?

稳态经济的转向(和刹车)系统

第19章 规模对策:家园在望

没错,小即是美

本地化的先驱

本地化还需要城市吗?

本地化不是毫无风险的

尾声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序言

2012是不是世界末日?没有人知道。

但是由于人类无节制的扩张、开采、掠夺、滥用和浪费,我们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地球在变暖,近年来,我们已经见证了极端天气现象和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地发生。气候变暖还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尚不明确,但是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对于各国政府、企业界,甚至学术界,气候变化成了一个政治问题,气候谈判成了各方利益角逐的竞技场。我们的石油在枯竭,却没有真正做好计划淘汰它。我们肆意挥霍大自然的宝贵恩赐,天真地相信人类的创造力和技术进步总是会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我们已经有70亿人口,而且还在增长,联合国预测2050年的人口是90亿。即使地球能够养活这么多,甚至更多的人口,增加的人口也会抵消我们为节能减排所做出的所有努力。无孔不入的金钱腐蚀了政治体系,即使为了善的理由,即使事关全人类的前途命运,选民也不再去投票,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投票没有价值。经济成了富人的轮盘赌,只要能够创造利润,掠夺地球资源就是可以接受的,污染就是可以接受的,解雇工人就是可以接受的。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已经让我们忘记了经济本来的目的:最大化人类的幸福和福利,而不是创造财富。

人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我们大多数人真的认识到这一点了吗?或许没有。对于远处的危险,我们习惯性地视而不见。对于历史上敲响警钟的人,比如马尔萨斯,我们一贯出于本能地反驳、批评,进而攻击,而且幸运的是,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

2012在全球酝酿的末日情绪,又一次让我们郑重其事地审视我们所面临的危机——气候变暖、资源短缺、人口膨胀。这些危机相互交织、彼此纠缠,以至于针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拿出单独的解决方案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好在跟危机一样,解决方案也有联动效应。如果把这些问题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我们就有希望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如果说危机会彼此强化,那么解决方案也会。我们坚信,出路是存在的。

在能源环境方面,我们必须通过解决能源危机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石油的使用已经达到峰值,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变化有效地管理向后化石燃料时代过渡的转型期:投资绿色基础设施、重建电网和输电设备、发起效率革命、惩罚掠夺能源的行为、补贴替代能源、重新审视核能的重要性,等等。需要通过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碳税、自然资源消耗配额、税负转嫁和补贴五种方法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由于不得不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使用化石燃料,需要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使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尽可能良性的。在控制人口方面,需要正面应对人口零增长的概念,探索理想的人口数量的理论,稳定人口数量。由于在地球能够维持的人口数量和这些人能够享受的物质水平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需要在自然以残酷的方式强迫我们减少人口数量之前,自觉自愿地这样做。在政治方面,我们必须制止特殊利益集团的金钱对民主的腐蚀,迫使政治与特殊利益脱钩。在经济方面,我们需要让所有的经济活动向着可持续性转移。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没有可以从外部进口的资源,也没有地方去丢弃废物,我们只能耗尽我们的自然资源,然后生活在自己制造的麻烦中。我们必须明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对公司资本主义的泛滥加以管制,让公司为自己制造的麻烦负起责任;同时需要利用公司资本主义和全球化富于创造性的部分,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赤贫。

这一切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能够做到。不仅因为我们必须这样做,而且因为我们愿意这样做。我们能够学会末日之后的生存之道。

最后,我要感谢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费小琳老师,她的鼓励和信任是我完成本书翻译工作的根本动力。感谢编辑钱伟和蒋霞,她们认真细致的审读改正了译稿中存在的许多错误和瑕疵。本书内容涉猎广泛、文笔优美,但是由于译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在此致以诚挚的歉意。希望读者享受阅读的过程,在作者的引领之下,智慧、理性、满怀信心地踏上人类的未来之路。

译者唐奇

2012年10月

内容推荐

全球变暖、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难怪整个人类社会都在酝酿世界末日的情绪。以往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各种灾难,如今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这是因为灾难发生的频率比过去高吗?还是环境越来越糟?自然灾难与人为灾害间的界线,彷佛越来越模糊。

面对层出不穷的对于人类未来的沮丧预测,我们更需要一点点启示、一点点做出改变的具体设想。在《人类的出路》(作者马克·德·维利耶)这本书中,人类面临的紧迫全球性挑战,第一次被视为大型危机管理的一个方面。

作者首次提出:尽管许多危机互为因果,但解决方案也能发挥连锁效应。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通过许多细微的方式,已经开始向着可持续发展做出改变。《人类的出路》展示了如何巩固已有的努力,并实现更有意义、更持久的改变。

这不是一本关于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或其他任何单一问题的书。本书想向人们传递的理念:全球性危机的解决方案之中,蕴藏着解决更大型危机的种子。这是一部令人兴奋的全球变化指南,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无限的希望。

编辑推荐

2012是不是世界末日?没有人知道。

但是由于人类无节制的扩张、开采、掠夺、滥用和浪费,我们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人类的出路》(作者马克·德·维利耶)这本书中,人类面临的紧迫全球性挑战,第一次被视为大型危机管理的一个方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的出路(走出发展困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马克·德·维利耶
译者 唐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61914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3.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Marq de Villier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