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编著的《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讨论各种各样与中产阶级崛起相关的话题,并探讨其对经济,环境,文化和政治的影响。书本的结论称中国中产和西方的中产透过共同的核心价值连结起来、分享相同的愿望和梦想。通过接受我们互相依赖并互相学习,双方都会得益。中国的中产是新兴的全球力量,可以作为一个更平衡的世界的催化剂。
图书 | 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 |
内容 | 编辑推荐 艾伦编著的《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讨论各种各样与中产阶级崛起相关的话题,并探讨其对经济,环境,文化和政治的影响。书本的结论称中国中产和西方的中产透过共同的核心价值连结起来、分享相同的愿望和梦想。通过接受我们互相依赖并互相学习,双方都会得益。中国的中产是新兴的全球力量,可以作为一个更平衡的世界的催化剂。 内容推荐 艾伦编著的《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用引人入胜的个人故事带领我们了解中国的中产阶级,向我们展示这一重要的统计数据将在未来几年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试图涉足这一巨大市场的人来说,这本《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非读不可。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简介:五千年的梦 第一部分 中产阶级的产生 第一章 独特的私营部门 第二章 集体身份危机 第三章 大移民 第二部分 冲突和挑战 第四章 新经济引擎 第五章 环境大挑战 第六章 是否民主,这是个问题 第七章 颠倒看世界 第八章 对意义的渴求 第九章 从中国梦到世界大同梦 鸣谢 关于作者 试读章节 在一次从旧金山到上海的航程中,《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国移动的艺术大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篇文章讲述了一项看上去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中国移动执行总裁王建宙要平衡好成千的股东、上亿的用户的利益关系,同时要使共产党满意。《财富》杂志的文章中写道,王并不认为平衡分散的利益比经营一项普通的生意难多少。他说,“我不认为找到平衡点是一项难事。作为一家国有企业的领导,我的职责是使国有资产的价值最大化。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执行总裁,我的工作是为股东将股票利益最大化。” 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移动电话公司,但是它同样也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开始,中国经历了一场国有企业(简称SOEs)全面性的私有化,改制后的企业也成为中国经济在改革前的中坚力量。许多大型国有企业被重组;数不清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倒闭,被出售,或者由管理人接手。当百万人丢掉工作的同时,其他的人继承国家财产,在经济上走向持续富裕的道路。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国家制造出一个新的中产阶层。在同一时间,之前在经济改革(1979年)之前是违法且不存在的私人拥有的企业在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健壮成长,成为中国奇迹般增长之后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我能理解许多西方人对这种现象感到疑惑,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相互排斥的体系能在中国共存。在开始创作本书之前,我也抱着同样的问题。中国官僚性质的国有企业如何能转化成为追逐利益的商业公司?是什么因素使这些看似冲突的利益互相协调?作为一名地道的中国人,在赴美攻读学位之前,我曾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随后我在硅谷谋到一份工作。这些经历足够说明我在两个国家都有所涉足。我决定靠自己找到答案。 我的故乡,杭州 我的旅程自然而然要从我的故乡开始,杭州,上海西南面约180英里的一座城市。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常住人口约六百万。杭州以名为西湖的湖泊扬名天下。西湖的面积有3平方英里,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茂盛,山成波浪状。西湖风景美不胜收,其间点缀有古典风格的亭阁、古塔和上有桥梁的堤道。环绕湖边有李树和柳树,在温柔的微风中轻颤低语.。在春天,粉色白色的花朵和翠绿的杨柳交错,此时的西湖就像是待嫁的柔弱新娘。 曾经有这样的传说,在两千年前,西湖是钱塘江的一部分,湖水随钱塘江汇入东海。由于土地表面的沉淀物,环绕的群山渐渐伸展形成一个浅滩。最终,南北边形成一个沙丘,西边形成一个渴湖,这就是西湖的由来。中国的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到公元前210年)在西湖形成之前从中国东海乘船而下,抛锚在一块巨石上,据说在西湖的背面依然可以看到这块石头。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哲学家,政治家以西湖为题材写过迷人的诗句。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听到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但是,我不曾意识到西湖的魅力。湖面的寂静对我来说就是死气沉沉,我一心想离开这个国家。像其他所有人一样,我接受的教育是把共产主义当作最高理想——那是一个没有不平等的国度,因为所有的资产和财富都被所有人所共有。我们被告知,能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很幸运,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根据卡尔‘马克思的理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阶段。在社会主义阶段之后,经过阶级斗争社会将进展到下一个阶段,即共产主义。还有人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如美国,是很悲惨的——他们生活贫困,被少部分富有的人们剥削。我记得我看过大鼻子山姆叔叔的卡通故事,配有“打倒资本主义”或者“打倒帝国主义”的旁白。 P3-4 序言 《中国梦》一书原本是写给西方的读者。因为我住在美国,深感西方人对中国很不了解,因此而产生很多误解,甚至于不必要的恐慌。而这些误解和恐慌不仅对中国和西方(以美国为主)的关系造成很大的障碍,也会危及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为一个美籍华人,我希望能够成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对中西方关系和世界和平做出一点贡献。 此书名为“中国梦”,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连接西方人和中国人,消除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神秘感。在西方,大多数人都能够认同“美国梦”。无论你是来自什么背景,阶层或种族,凭着个人的奋发努力,你都能获取你一生所追求的梦想。比如,很多美国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房子,开着车上下班并去郊外野游,将子女送入大学,等等。改革开放30年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可以追求并实现他们的梦想。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共同的梦想和希望。 第二层含义是鼓励中国的同胞们大胆地去梦想。在我写书的过程中,我访谈一百多个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勇于创业的企业家,有的是跨国公司的白领,还有的是精英知识分子或愤青。将近有一半的人告诉我他们没有梦想,不敢梦想,或者认为梦想没有用因为梦想和现实相差太远。没有梦想,就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民族要是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她就失去了不断创新的能力。在美国,连80岁的老太太都可以梦想。因此,我鼓励中国的读者能够突破一切束缚我们的思想牢笼,勇敢地去梦想,并且坚信只要能梦想到的,就能实现。 第三层含义是启发读者深思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中国梦?我们中国人究竟要的是什么?代表什么?这也许需要整整一代人或者几代入的思考。不像“美国梦”能够鲜明地代表美国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和民族特色,在中国,没有一个“中国梦”能够代表中国,体现中国人的价值。或者更尖锐地说,中国没有“中国梦”。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危机。这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电脑没有软件,航海没有指南。 当今,中国以一个经济大国的身份走上世界舞台,中国究竟代表什么,不仅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反思,世界各国的人也在观察和推测。从某种意义来说,西方人对中国的恐慌感的原因之一是不知道中国究竟代表什么。他们不确定中国将会是一个良性的大国还是一个恶性的大国,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梦。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上也做了很多错事坏事。但是世界各地的人基本上了解美国代表什么。也许有的人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反感甚至仇视,但很少有人对美国恐慌。 希望本书不仅是中西方的一座桥梁,更是激发国人寻找到真正的“中国梦”的引玉石。 后记 写这本书时,我要感谢很多人。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我想感谢的人是始终相信我的丈夫。他不仅是一个热情的支持者,也是优秀闻名的董事。他给予我爱与信任,让我走出写作困境。要不是他常常鼓励我、耐心地做文字修正,这本书是无法完成的。 我还想感谢我的代理人乔治·威里格,是他冒着风险接受我这个新出道的作者。我还想感谢编辑约翰·冯德勒和整个团队,正是他们在书籍刚刚出版、争论颇多时,给予我指导和支持。我想感谢莎瑞·葛德林,是他让书籍文字更为精炼,还有希勒·布莱克,它不仅帮我修订这本书,也给予了这本书嘉奖。最后我还想感谢坡·吉朋斯,《纽约时报》最受欢迎的作者,他给予我友善的指导。 很多学术和产业上的专业人士帮助我了解关于中国的相关话题。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迈克思·朋斯也发表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远见。《大西洋》杂志的通讯员詹姆斯·费罗在关于中国很多问题上给了我启示。斯坦福大学的威廉·米勒教授也给了我很多建设性意见。中国市场研究组织创始人兼管理总裁肖恩·瑞完全支持这一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很多帮助过我的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成千上万与我探讨过这本书的中国人,没有他们的慷慨陈词、解答我的问题,这本书也不可能铸就。 书评(媒体评论) “艾伦的谈话、她的思虑和故事真实道出了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的希望和忧虑。这是一本不平凡的书,非常有价值而且充满了深刻见解。” ——约翰·奎克哈佛商学院教授伦敦商学院前院长 “艾伦用引人入胜的个人故事带领我们了解中国的中产阶级,向我们展示这一重要的统计数据将在未来几年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试图涉足这一巨大市场的人来说,这本书非读不可。” ——肖恩·瑞中国市场调查集团(CMR)的创建者及常务理事 “《中国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对当今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一股巨大力量。艾伦将参与其中,弄清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意义,及其对那些从中获利或没有从中得利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任何想在中国做生意的人来说,这都不失为一本值得读的书。” ——高迪·爱泼斯坦 《福布斯》北京总编辑 “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给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提出挑战,这一现象同时向世界昭示着许许多多的含义。中国社会是否会变得更加的自由和民主,中国是否仍能留住那些以往会选择移民他国的人才,中国能否使精冲力量同物质丰富一同增长——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艾伦这本奇妙的书中的话题。书中的内容同我在中国看到的事实相—致,并且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詹姆斯·法罗斯 《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艾伦 |
译者 | 孙雪//李敏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6026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2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3.9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1-209 |
版权提供者 | Helen H.Wang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