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郑相子产
内容
编辑推荐

字子产,又字子美,郑国贵族,与孔子同时。他是郑穆公的孙子,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自郑简公时(前554)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子产没有著述传世,他的言行事迹,主要载于《左传》、《史记》等书籍。

荣百川编著的这部长篇历史小说《郑相子产》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荣百川编著的长篇历史小说《郑相子产》。《郑相子产》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主人公是当时中原地区一个姬姓小国郑国的当国上卿即相国——子产。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执政生涯中,对内,子产坚持“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的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他将刑法条文铸于鼎上,公诸于众,成为中国历史上以书面形式公布成文法的第一人;对外,他充分发挥自己卓越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周旋于晋、楚两个大国及其他诸侯国之间,为郑国争取到和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郑国逐步走向振兴。而子产本人,也成了一位受百姓爱戴、诸侯敬重的贤相,被孔子誉为“邦家之基”,并由衷地表示愿“以兄事之,而加爱敬”。

目录

第一章 大贤生乱世 虎子出将门

第二章 郑风拂绿水 少年忧弱国

第三章 焚书仓门外 平乱郑宫中

第四章 明月升天际 利锥处囊中

第五章 国侨当政日 罕虎让贤时

第六章 民口如洪水 乡校是良师

第七章 利国作丘赋 救世铸刑书

第八章 悠悠溱洧水 念念邦家基

尾声

试读章节

老史伯正要继续往下讲,忽然发现从院外匆匆走进一个人来,便连忙停了下来。待来人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子产家的仆人国财。

正坐在前排位置的子产也已看见国财,但是脸上显得有些不大高兴。可能是怪国财来得不是时候,把老史伯正在讲着的精彩故事给打断了吧。

“你是国府的国财吧?你来这里做什么,是来找国侨的吗?”老史伯将身转向国财,大声问道。

“老史伯,奴才正是国财,”国财向老史伯拱手施了一礼,然后走到老史伯身边,俯下身去,在老史伯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老史伯一边听着,一边点着头。听完之后,老史伯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老史伯,奴才告辞了!”国财说完话,直起身,又朝老史伯施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望着国财离去的身影,子产满脸疑惑。可能是在想:这个国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对老史伯说了些什么呢?

“孩子们,”国财走后,老史伯面带微笑,大声对学生们说道,“刚才国财跟我说,出国打仗的国君回来了,跟随国君出征的将士们也都回来了!你们当中不少人的父亲或兄长已经离家快一个月了,一进家门,就想见到自己的孩子或弟弟。所以,咱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明天上午我再接着给大家讲周公营建洛邑等后来的故事。你们都回家跟父兄团聚去吧!”

“谢老史伯!”

在向老史伯叩头行礼之后,孩子们这才一边欢叫着,一边朝自己家跑去。

郑国国都新郑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东西长、南北短,顺着洧水的流向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绕城一周约四十里,故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四周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城内以一条贯穿南北的宽畅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东、西两城:西城略小,也称内城,是国君宫殿区和贵族居住区;东城略大,也称外城,是社稷宗庙区、平民居住区、主要商业区和手工作坊区。子产等孩子们上学的地方,也叫“国学”,位于西城西南角偏僻安静之处。而子产的家却在西城东南部靠近时门的一片被称为“东里”的居住区内。

“爹——爹——”满头大汗的子产,一跑进自家院子大门口,便大声呼唤起来。

“少爷,老爷正在堂屋等着您呐!”正在庭院内的国宝一见子产进门,连忙迎上前去,一边拱手施礼,一边向子产报告。

子产闻言,也不答话,径直朝坐北朝南的堂屋跑去,进到屋内,见爹娘分坐在上首一张宽大的矮木桌两侧正在说话,便“咕咚”一声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大声说道:“爹,娘,侨儿给爹娘请安!”

“侨儿,娘跟你爹正说着你的事,快上你爹跟前,让你爹好好看看你!”子产的母亲姑氏是一位年近四旬的南燕女子,虽是大家闺秀,穿戴却很朴素,生得一张略显丰满的瓜子脸,慈眉善目,丰韵犹存,看见儿子回来了,笑得嘴都合不拢。

“是!”子产从地上爬起来,一边答应着,一边走到父亲跟前。

子产的父亲子国是一个年逾四旬的北方大汉,生得膀大腰粗,一张黑里透红的国字脸上,嵌着两道浓眉、一双大眼,黑黑的胡须足有一尺长,垂落在胸襟上,虽是一身便装,但仍显出一种军人气派,十分威严。自子产进门之后,他一言未发,只是面带微笑,用眼睛上下打量着儿子。待儿子走近,他才迫不及待地一把将儿子揽在身边,又继续打量了许久,才用一只大手抚摸着儿子的头,高兴地笑了。

“哈哈哈哈!才刚不到一个月,我的儿子又长高了!只是变黑了……”子国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能不变黑么?”姑氏见儿子满头大汗,连忙起身过来,用手帕给儿子擦汗,并把话茬接了过去,“他每天除了上学,就是跟着国财、国宝那俩小兔崽子,顶着大日头,城里城外到处玩耍,草地里捉蚂蚱,爬树上抓知了,还到洧渊……”

“娘——”子产知道母亲要向父亲告自己的状,连忙抬头望着母亲的脸,撒娇似的叫了一声。

姑氏抿着嘴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没再出声。

“黑就黑点儿呗,只要身体没毛病就好!他就是再黑,能黑得过我么?”子国笑着看了妻子一眼,又转回头来看着儿子,“这一个来月,你又学了些什么功课啊?”

“我又认识了几十个字,学了好几首古诗,我们还考了一次试哪!”子产答道。

“哦,你们还考试了?考的什么?考得如何?”子国微笑着问儿子。

“考的历史,考得不赖!”子产站在父亲身边,刚好与坐在席上的父亲一般高。他揽过父亲的头,趴在父亲耳边,神神秘秘地低声说道,“老史伯爷爷夸我答题答得好,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哪!”

“哈哈哈哈!我的儿子有出息,有出息啊!”子国听罢儿子的汇报,哈哈大笑。也难怪夫妇俩已结婚二十余年,婚后曾生育过几个儿女。但都夭折了,直到三十多岁有了子产,才算是“立”住了一个“根”,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尚在襁褓之中。因此,夫妇俩在子产身上寄托着厚望。现在听说儿子考试考得好,怎能不高兴呢?

“看把你高兴的!”姑氏一边微笑着嗔怪丈夫,一边把桌上的一碗茶端起递给丈夫,“别尽顾说话,快喝口茶吧!”

子国接过碗,喝了一口。

“侨儿,你喝娘这碗,不烫不凉正可口!”姑氏把桌上的另一碗水端起递给儿子。

子产接过碗来,喝了一口,然后把碗又递给母亲:“娘,您也喝吧!”

“侨儿,”子国把茶碗放回桌上,面带微笑对儿子说道,“你老史伯爷爷考_过历史了,我再考考你古诗吧。你能不能给爹背诵一首你们新学的古诗啊?”

P15-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郑相子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荣百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65175
开本 16开
页数 4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5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