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牡丹谱(中华生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牡丹谱(中华生活经典)》(作者欧阳修等)以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底本,以后世较好的刊本或点校本为参校本。即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以宋刻成淳左圭《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周师厚《洛阳牡丹记》以《古今图书集成》本为底本,张邦基《陈州牡丹记》以宛委山堂《说郛》本为底本,陆游《天彭牡丹谱》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刻《陆放翁全集》本为底本

内容推荐

《牡丹谱》(作者欧阳修等)是“中华生活经典”系列之一。

《牡丹谱》由中华书局出品,分为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记;陈州牡丹记等几部分内容。

《牡丹谱(中华生活经典)》以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底本,以后世较好的刊本或点校本为参校本。

目录

洛阳牡丹记

 花品序第一

 花释名第二

 风俗记第三

洛阳牡丹记

 各种牡丹

陈州牡丹记

天彭牡丹谱

 花品序第一

 花释名第二

 风俗记第三

试读章节

牡丹出丹州、延州①,东出青州②,南亦出越州③,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④,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⑤,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注释】

①丹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汾州而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宜川东北),以丹阳川而得名,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宜川。宋时改名宜川县。延州:西魏废帝三年改东夏州而置,治所在广武县(今陕西延安东北甘谷驿),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延安、延川、延长大部分地区。隋大业年间改为延安郡,唐初复改为延州。北宋元祜四年(1089)升为延安府。

②青州:古“九州”之一。汉武帝置青州刺史部,东汉时治所在临淄,十六国时期移治广固城(今山东青州西北),北齐置益都县(今山东青州),隋时改为北海郡,唐初复为青州,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潍坊、青州、临朐、广饶、博兴、寿光、昌乐、潍县、昌邑等地。

③越州:隋大业元年(605)改吴州而置,治所在会稽县(今浙江绍兴),辖境相当于今浙江浦阳江、曹娥江、甬江流域。后改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复改越州。

④丹州花:后文作“丹州红”。

⑤不出三已下:据周本校,又有“终列第三”之说。

⑥齿:重视。

【译文】

牡丹原产自丹州和延州地区,向东在青州地区有生长,向南在越州地区也出产牡丹。而产自洛阳的牡丹,品质现今号称天下第一。至于洛阳城所谓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牡丹品种,虽然它们都是其他地区牡丹品种里的佼佼者,但是到了洛阳城,这些花只不过充得上是众多牡丹中的某一种。若是排列品第,它们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根本不能单独与洛阳牡丹相匹敌。而且,越州地区的牡丹因产地遥远,欣赏识见的人不多,得不到世人重视,况且即便是越州本地人也不敢自夸,拿越州牡丹与洛阳牡丹一争高下。因此,洛阳牡丹就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点评】

牡丹原产自中国,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木本花卉,在我国有着悠久绵长的栽培历史。据说,早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有了把牡丹献给恋人以表达纯真爱情的动人诗句,由此算来,我国栽培牡丹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年了。

其实,上古时期并无牡丹之名,牡丹与芍药经常混淆在一起,通称为芍药。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发现了牡丹的药用价值,开始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到了秦汉时期,牡丹Il芍药中分离出来,以木芍药称名于世。曾经有人指出,在西汉时期,牡丹的根皮就已经被纳入了药材的行列。但是,截至目前,汉字中关于牡丹的最早记载出现于东汉时期。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市柏树乡下五畦村旱滩坡发掘的一座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汉代医学简牍,其中就保留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处方。到了南北朝时期,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唐代著名笔记《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这是说在北齐时期,杨子华以擅长画牡丹而闻名于世,说明牡丹已经成为当时国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另据宋代《太平御览》记载,山水诗人谢灵运曾经说:“南朝宋时,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永嘉就是今天的浙江温州附近地区,在南朝刘宋时期,水潦畔和竹林间多植有牡丹,这是人们有意识地人工栽植牡丹,将牡丹视为观赏花卉的显著例证。进入隋代,人们开始大量繁育牡丹品种,特别是到了唐代开元年间,牡丹名品迭出不穷,盛于长安。从现存文献来看,也正是在隋唐时期,“牡丹”之称才始见于典籍图册之中,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符号。

那么,牡丹的原产地究竟在中国的何方呢?中国古代的中医药典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别录》中记载说,牡丹“苦,微寒,无毒。……生巴郡山谷及汉中”。《图经》中云:“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从这两则记载来看,野生牡丹最早分布于巴郡山谷和汉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东部、重庆和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后来,随着人们对野生牡丹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牡丹逐渐由野生而得到驯化。尤其是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认可以后,它的分布范围更是扩展到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丹、延、青、越、滁、和等地区,并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经过人工培育,繁育出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种。

如今,中国的牡丹大体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品种群:一是中原品种群,花型最丰富,花色最绚丽,种植面积也最大,大约有七八百个品种;二是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品种群,约有200余个品种,甘南迭部的牡丹培植历史很悠久;三是四川彭州为中心的西南品种群,有几十个品种;四是安徽铜陵、上海、浙江温州等地的江南品种群。祖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及港澳台地区,都有牡丹的种植和分布,牡丹已经成为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名贵花卉品种。

最初,牡丹是以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瞩目,然而饶有意味的是,自从其观赏价值被开发以后,其药用价值却大打折扣。《图经》中记载,牡丹“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粪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其品绝无力也”。由于人们过度追求牡丹的姿色百态,滥施移接,广用劲肥,导致这类牡丹的药性尽失,不足以生血去瘀滞。目前,在名目繁多的牡丹品种中,唯有生长在安徽省铜陵市凤凰山的“凤丹”牡丹,药用价值最高,是驰名中外的药用牡丹,它的根和皮都是名贵的中药材。药用牡丹稀缺,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在驯化牡丹过程中的些许遗憾吧!P3-6

序言

“无双国色,独步天香。”素以“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著称的牡丹,是原产于中国的名贵花卉。其绚丽多彩之色,纷繁幻化之形,沁人心脾之香,倾国倾城之姿,雍容华贵之态,艺压群芳,独领风骚,博得了“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的美誉。自盛唐两宋以后,牡丹逐渐被视为国家富强、繁荣昌盛的象征,至清末遂有“国花”之名。同时,牡丹还寄托着普通民众追求富裕尊贵、安泰祥和生活的美好夙愿,又以“富贵花”闻名天下。因此,历代中国人对牡丹都抱有极大的尊崇,倾注极大的热情。每当暮春牡丹开放之时.历史不断地上演“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相同盛况。在这持久骚动与膜拜之风的助推之下,“佳名唤作百花王”的牡丹更以一种王者之姿,渗透于中国的思想、艺术、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在诗词戏曲、绘画雕刻、建筑装饰、花卉园艺、工巧纹样,乃至人名地名等众多领域都崭露了华丽身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华美富强、蓬勃兴旺的重要精神象征之一。

……

本书在整理点校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以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底本,以后世较好的刊本或点校本为参校本。即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以宋刻成淳左圭《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周师厚《洛阳牡丹记》以《古今图书集成》本为底本,张邦基《陈州牡丹记》以宛委山堂《说郛》本为底本,陆游《天彭牡丹谱》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刻《陆放翁全集》本为底本;

二是底本缺文之处,以“口”符号标出;

三是诸谱内容编排皆按解题、原文、注释、译文、点评等五部分排列,段落划分保留底本原貌.对于资料甚少的条目不强行臆测点评;

四是部分注释内容参考了《辞源》、《汉语大字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工具书。

五是存疑之处,皆以“杨按”按语形式注明。

由于鄙人知识和水平所限,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此请方家不吝赐教!本书在整理和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华书局张彩梅副编审、王水涣编辑和美术设计部毛淳主任等其他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国运昌时花运昌”,本书结稿之时,古老的东方大国正走在富强崛起的路上。而于鄙人内心则有深刻之洗礼,效之宋入吟出一句与读者共勉:

黾勉为学求精进,诚正修身苟日新。

谨志之。

杨林坤

于兰州大学萃英门

2011年辛卯夏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牡丹谱(中华生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欧阳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80773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不详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宠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685.1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