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将开始回归本质
“伪”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就像这个字一样,过去许多公司拿来偷偷欺骗顾客的伎俩,就像泡沫破裂一样全都暴露出来了。报纸和电视新闻每天都在播出企业的丑闻。这些丑闻并不是关于公司内部管理的,而是公司对最终消费者的欺骗,而这些本不应该发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都开始认真思索精神层面的东西。在企业丑闻频发的同时,书店里的“直面本真自我的方法”这类探讨精神世界的书大受好评。可能是因为人们发现,过去被认为是合理的思考,现在似乎不那么合理了。
处在这样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通过“商业’’来安身立命呢?
我的答案是:回归本质,即,真正回到商业的原点——认认真真地服务客户,踏踏实实地做事,重新打造商业的结构。
通过回归本质可以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同时也给我们带来金钱上的回报。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脚踏实地地努力才能打开新的局面;只有理解了这一本质的人,才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
我并非不渴望“赚钱”。追求利润,是商人应该做的事。但是我想未来利润的质量应该会大不相同。
在过去,靠卖假货就可以赚到钱,但是我相信,以后只有真正满足客户需求才能赚到钱。
有一件事情我不吐不快。
社会的发展终于跨过了那个不堪的时代走到现在,遗憾的是偏偏是卖“实实在在”东西的人不知道赚钱的方法!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卖好东西的人更有资格大赚特赚。
网络是平等的世界,谁都有可能利用互联网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像我一样。我从老家的一间屋子,一台电脑起家,4年间就拥有了三家公司。其实在日本,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我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卖真东西、不造假,并且知道如何正确地向客户宣传,愿意脚踏实地地去做。
在讲具体的赚钱方法之前,我先介绍一下利用互联网创业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要讲的营销的本质部分,也是回答“为什么假货到处都是”这一问题。是互联网导致了假货大量出现吗
为什么会出现假货泛滥的现象呢?
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先了解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的本质特性。
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就是抄袭与信息饱和的世界。“假”的东西充斥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一般把互联网出现以后的社会称为‘‘高度信息化社会”。我在1999年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了解到这个名词。在这一关键词背后,隐藏着现代社会商业活动的重要窍门。
20世纪90年代后半段,人们开始广泛使用“高度信息化社会”这一词语。那时互联网在社会上开始普及,我也在那个时期开始接触到互联网。
到2008年,宽带网络基本上已经覆盖了日本全国,高度信息化社会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高度信息化社会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所有的信息都以互联网为媒介来发送和收取,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基础。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是按照二进制发展的数字矩阵的世界,即数字世界。其发展是按照乘法而不是加法的速度来进行的。
人们有时候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称做是“狗的成长速度”。狗的成长速度是人成长速度的几倍,狗的寿命也比较短,互联网的发展与此有几分类似。
互联网不是以加法,而是以乘法的速度发展,其速度是模拟世界的数倍,见图1—1。 为什么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得让人惊叹呢?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
互联网的数字世界与模拟世界的根本不同是:互联网是全部都可以复制的数字世界,所有信息都可以简单快速地通过数字信号来处理。
当天刚刚播出的新闻,数小时后就有形形色色的人在博客或者社交网站上面发表上百条的意见。这在过去的模拟世界里是不可能发生的。它源于数字世界所特有的复制和模仿的特性。抄袭与信息饱和,速度与衰退的世界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本质可以被概括为:因为可以复制。所以饱和并且可以转换。
在信息的传播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现代社会,尽管“过去的成功案例”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有重大意义,但是人们仍然在寻求以往的成功案例并且通过许多途径寻求那些信息。
如果不能理解这种大思潮的转换,那么在今后的从商过程中,越急于成功便越会陷入没有出口的泥沼难以自拔。这是因为,互联网是信息复制和饱和的世界,其发展速度惊人。
四年前我入行时曾经做过“咨询师”,现在看来当时讲的那些成功案例和方法已变得毫无用处了。例如,当时通用的“ACCESS UP”(招徕客户法)现在已经完全过时了。另外,能够使签约成功率惊人上升的“copying writing”(模式写作)法也已经司空见惯了。
上述“成功案例”,在互联网社会里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变成众所周知的“常识”。因此,“成功案例”也变成了“过去的成功案例”。
不了解以上情况的人,往往还在说“某某老师说过那个成功事例”,而且还照葫芦画瓢地模仿起来。
他们模仿的时候或许会认为“我这样做也没有什么风险,反正以前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每天都接触到同样宣传手法的消费者会感觉没有什么新意,也就不会对他们的商品动心。
因为互联网抄袭简单,所以模仿处处都在。频繁的模仿使得信息和手法的传播速度极快,而消费者厌烦的速度也就更快。
一旦饱和的情况出现,又会有新的“最新热卖的模仿百篇”之类的“模式”出现。但是,这些终究都仅仅只是“模式”。模式这种东西,在人们用了之后,理所当然就会被模仿,被抄袭。
即使是在几个月内,通过一种模式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也只是暂时的。在商业社会,持续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前提,抄袭别人只会陷入重复同样错误的恶性循环。P6-12
你是否有改变的决心
22岁在校大学生赚了一个亿……说实话,我也曾对这种说法感到害怕。因为我觉得,一旦用文字来表达我所做的事情和所做出的业绩,就只剩下华而不实的一面,隐藏在背后的努力却不容易看到。
那么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因为我的真实想法是我想要帮助那些像过去的我一样豪情万丈即将创业的人,或者是像我一样经营着小公司的人。
我拿起了笔,因为我想告诉他们我是如何从零开始走到今天的,我想与他们分享我在客户的事业中看到的实际状况。如果能够给哪怕多一个满怀希望的年轻人、社长、工薪族鼓励或者实践上的指引,我都会有莫大的安慰。
培养了开创明治时代英雄的吉田松阴说过下面一段话:
不要后悔,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心,
掌握开展事业的技术。
只要开始努力,
无论老幼。
就像这段话里说的一样,我在19岁的时候就拿定主意,决心为了成为自己理想的人而努力。通过四年的努力,我感觉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在激烈动荡的一生中开辟了新时代的织田信长喜欢的幸若舞《敦盛》中有这样一节:
人生在世五十年,如梦如幻,有生就有死。
我这样理解这段话:
死亡让所有的生命归于平等,
即使是位高权重,即使是富甲一方。
抑或是名扬天下,
人最终必须要面对死亡的来临。
如此想来,即使是享受荣华富贵,到最后还是要走向同样的终点。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比以前长了,但结局还是一样的。如果死亡早晚要来临的话,那么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如何迎接死亡,如何度过一生。
我们应将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倾注在已经决定的事情上,尽全力度过每一分钟。
走到最后,能够欣慰地说一句“太好了!此生无憾”这样的话,应该是最幸福的了吧。
我这个20岁出头的后生晚辈写的这本书,里面有一些自负的话和自诩为正确的想法。其实,我非常清楚,在大家面前我还是一个没有资格谈论商业的晚辈。
但是,“无知者无畏”。正是这种年少轻狂让我能大胆说出我的想法。或许它是青涩的、不成熟的,但是我想与大家分享。
我想说: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是螺旋式上升的。无论如何,尽早了解自己的人才能尽早改变。
我是在看了一本书之后深受启发而开始创业的,而且当时和作者见面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我希望现在我写的这本书也能成为那样一本书。
人生,真的是不可思议。
说不定,我和你会在人生的某个时间相遇。
在期待那一刻的同时,我又深感不安。
这本书作为我人生的一个开端,如果能够带给在同时代生活的你一个契机,让你成为全新的你,那么这就是我无上的荣幸。
最后,衷心感谢您的阅读。
是否能成为理想中的你,就在于你是否有改变的决心。
原田翔太
我为什么可以赚到一个亿
现年24岁,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校生。
在日本东京的涩谷和秋叶原地铁站前经营三家公司,有40多名员工。
向日本年销售额在一百亿日元的公司提供营销顾问服务,轻松赚到同龄人数十倍的年薪。
你相信真的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吗?
“怎么可能有这么厉害的人?”
你是不是会瞪大眼睛发出这样的疑问?
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我不想跟大家兜圈子,这个人就是我。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从事的工作。
我经营着三家公司,分别从事以下三种业务:
◎咨询
◎手机营销
◎网络营销
这些业务都以互联网为核心展开。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应该算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创业者。
各个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以与网站相关的营销为中心的咨询业务,由此展开的网站制作业务,网站建成后的网络推广和以吸引顾客提高点击率、促销和赢得回头客等为目标构建的业务。
我们服务的客户既包括众所周知的大公司,也包括街边的个人商店。我们提供的是以网站为中心的营销战略的指导服务。如果顾客知道在幕后负责这些网络营销的人是像我这样的毛头小子的话,相信他们肯定会大吃一惊。
但是,这些都是事实。
同时,我也提供创业支持服务,帮助像我一样的创业者。这部分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30%~40%。
迄今为止,我已经向大概5000人销售教材、开发销售软件、举办演讲、向全国700个nITAYA店铺租赁DVD。通过这些方式,我帮助人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我的服务对象覆盖各个年龄层,既有像我一样渴望独立的十几岁的学生(包括高中生),也有已经退休的七十多岁的老人。我发行的电子杂志《原田翔太的悄悄话》的读者人数已经达到10万人,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电子杂志。
所有这些业务都有非常高的利润率,在不满25岁的日本男性中,我向税务署交的税金恐怕是最高等级的。
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只用了4年时间。每次我和以前的老朋友见面,他们都会问我,“现在在做什么啊?”因为每次见面,我都在开发新的业务,构建新的盈利模式。
我的收入虽然都是从作为法人代表的收入中以工资的形式领取的,但是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工资是由我自己来决定的。和同龄的工薪族(话虽如此,24岁也就是大学毕业两年的样子)比起来,我的收入恐怕是他们的数十倍还多。
写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我是一个有着不平常工作经历的牛人。
事实并非如此。我生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家庭。就家庭收入来讲甚至是属于“穷二代”的。
从小到大这二十多年,我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如果说我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我好奇心比较强,而且能够锲而不舍地行动。
但是,我觉得我也算是有小小的“成就”:我刚刚24岁,从创业开始到现在,拥有了不止一家公司,并且每一家公司都有上亿元的销售额。
难道我用了什么魔法?
答案就在书里面。
下面我将介绍我是如何从19岁开始立志创业并用短短四年时间取得今天的成绩的。
要说明的是,在撰写本书时,有一点我特别注意。
有许多创业者,特别是学生创业者,他们在写该类书籍的时候,往往会把书的内容写成自己的“经验谈”。如果我也这样的话,事情就变得非常容易,因为只要把我到现在为止的经历串起来,就可以轻松地写完一本书。
写一个24岁的年轻人如何从零开始创业的故事固然有趣,但是我并不想让大家看到一本自我吹捧的书。
我想让那些有上进心,愿意为了自己的使命奋斗的挑战者了解,怎样才能像过去的我一样开创自己的事业。我要带给他们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方法和窍门。所以,我要讲的是我的创业体验。
《22岁大学生赚了一个亿》由原田翔太编著。
《22岁大学生赚了一个亿》讲述了: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在校生,他是普普通通的日本“穷二代”。
他是三家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他向日本年销售额达100亿日元的公司提供网络营销顾问服务,轻松赚到超过同龄人数十倍的年薪。
那一年,他只有22岁……
你需要掌握的不是“模式”,而是创造模式的原理。只有回归本质才能为客户带来真正的“价值”,才能为自己带来金钱上的回报。
一位在校大学生,经营着三家有上亿元的销售额的公司,轻松赚取了同龄人数十倍的年薪,在22岁的时候已经拥有了上亿身家。
由原田翔太编著的《22岁大学生赚了1个亿》提供了很多看似简单,但非常实用的网络销售方法,作者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向大家证明了这一点。本书值得所有正在寻找成功方向、追求成功的年轻人们仔细阅读,用心体会。掌握了赚钱的模式,你也能赚到属于自己的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