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看到的地表,是几十亿年来地球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我们所欣赏到的雄奇壮丽的山川风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伟大的财富。可是,人类文明对相对平衡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沧海桑田”这种大自然的规律在人类不合理的作用下,是否会带来灭顶之灾,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吴波编著的《饱经风霜的地球》介绍了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关地表的一些知识。
图书 | 饱经风霜的地球/人类文明的足迹地理百科 |
内容 | 编辑推荐 如今,我们看到的地表,是几十亿年来地球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我们所欣赏到的雄奇壮丽的山川风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伟大的财富。可是,人类文明对相对平衡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沧海桑田”这种大自然的规律在人类不合理的作用下,是否会带来灭顶之灾,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吴波编著的《饱经风霜的地球》介绍了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关地表的一些知识。 内容推荐 《饱经风霜的地球》由吴波编著。 《饱经风霜的地球》讲述了: 地球上的地表形态,如平原、山地、河流、峡谷等等也在发生着变化。之所以会出现沧海变桑田的巨大变化,是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的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 我们看到的地表,是几十亿年来地球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我们所欣赏到的雄奇壮丽的山川风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伟大的财富。 目录 地表的变迁的历史 认识地球 地球的起源 地球的演化 地表的变迁 地表变迁的力量 地表的形态 大地的舞台——高原 人类的家园——平原 大地的脊梁——山地 破碎的高原——丘陵 天然的泥盆——盆地 沙子的王国——沙漠 蓝色的世界——-海洋 大地的血脉——河流 大地的水塔——湖泊 跌落的河流——瀑布 水中的陆地——岛屿 海上的走廊——海峡 大地的伤疤——峡谷 大陆架和大陆坡 地貌的类型 流水地貌 构造地貌 海岸地貌 冰川地貌 喀斯特地貌 风蚀地貌 重力地貌 冻土地貌 丹霞地貌 我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我国典型的地貌景观 未来地球的容貌 地球的未来 地表的未来 预测一:冰川融化殆尽 预测二:珊瑚礁走向灭亡 预测三:热带雨林不复存在 预测四:欧洲命运堪忧 预测五:美国文明沉人海底 预测六:冰河时代重现 预测七:沙漠吞噬家园 试读章节 地球的起源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地球的起源问题,要想得到正确的解答是不可能的。他们往往凭着主观猜测给予某些解释。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竭力把地球说成是神明创造的。在我国古代,曾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说盘古生于天地混沌之中,后来,他用神斧把天地劈成两半,分成上天、下地。所有日、月、星、辰、风、云、田地、草木、金石,都是在他死后由身体各部分变成的。西方唯心论者也曾宣扬,是上帝用了6天时间创造了世界万物。这些神话传说只不过是人们对地球起源的美好猜想,毫无科学根基。 1755年德国人康德在他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第一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假说。他认为:所有的天体都是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太阳系是由原始弥漫物质——星云所形成的。1796年,法国人拉普拉斯也提出了太阳和行星是从庞大的气体星云中形成的看法。由于他们两人的假说基本观点相同,所以,后来人们把康德和拉普拉斯假说,统称为“星云说”。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对太阳系中各星体的形成作了详细阐述。他们认为:在宇宙空间,不仅存在着繁多的、闪闪发光的星星,而且还存在着种种浓度不同、成因不一、灼热的旋转气体团——原始星云。这种原始星云就是形成太阳、地球等天体的原始物质。原始星云当初占有比现在太阳系范围还要大的空间。原始星云的质点有的地方比较浓密,有的地方比较稀疏,质点与质点之间相互吸引着,较大较密的质点把周围较小较稀的质点吸引过来,使得原始星云的中心部分变得越来越密。这个中心部分密实而周围稀疏的庞大星云,在缓慢的转动中不断放热、冷却、收缩,因而使转动的速度也相应地不断加快,离心力也愈来愈大。在不断增强的离心力的影响下,星云变成了一个像铁饼形状的扁平体。随着饼状星云体的进一步冷却、收缩和旋转速度的增加,赤道部分不断增大的离心力,使饼状星云边缘部分的物质脱离星云体而形成一个类似土星那样的环。星云继续冷却,里面部分便继续收缩,这种分离过程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就形成了第二个环、第三个环,直至与行星数目相等的环。每一个环都大致处在现在某一个行星的轨道上,中心部分就收缩成为太阳。各个环以同一的方向环绕着太阳旋转。各个环内的物质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它们有稀有密。较密的部分把较稀的部分吸引过去,逐渐形成了一些集结物。由于互相吸引,小集结物又合成了大的集结物,最后就形成了地球等行星。刚形成不久的行星还是炽热的气体物质,因冷却、收缩,自转速度增加,又可能分出二-一些环来,这些环后来就凝聚成了卫星。像地球的卫星——月球就是这样形成的。 “星云假说”在地球起源理论中,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整个19世纪内,一直被看作是肯定了的科学业绩。在那种科学还深深禁铜在神学之中的时代里,康德、拉普拉斯敢于冲破上帝创造世界,否定了以为世界是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确实是科学上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星云说”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康德虽有自发的唯物论倾向的一面,但又有科学向宗教妥协的一面,他把形成地球的原始物质的运动看成是从虚无缥缈中产生的,给上帝留了一个位置,这又完全是唯心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也不能把“星云说”全部地接受下来。 20世纪开始以来,一些帝国主义御用的学者就抓住了“星云说”还不能解释的某些问题,对它进行了种种非难。他们抛弃了“星云说”中所主张的行星系统是从统一旋转着的弥漫物质中形成的这一可贵思想,而另外提出了太阳系起源假说。近几十年来,先后提出的太阳系起源假说就有30余种。其中有一类被称为“灾变说”的,认为行星是由某种外力干涉而从已经存在的太阳上分离出来的。如,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金斯所提出的潮汐分裂说,就是其中较流行的一种。据他说:大概在20亿年以前,宇宙间突然有一颗巨大的恒星向着太阳冲来,到了太阳近旁时,靠着它的强大吸引力,从太阳表面拉出一股雪茄烟状的气体物质流。这条气体物质流在它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凝聚、分裂成好几个圆球团,各个圆球团在自己的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就形成了地球等行星。新形成的行星,又以相同的过程形成了卫星。所不同的是,从行星上拉起一条气体物质流的作用力,不是那颗突然冲来的恒星,而是太阳自己。 金斯假说提出之后不久,就受到许多人的批驳,指出他的假说完全没有科学根据,因而不久就被大家所抛弃。 继而,又出现了风靡一时的“俘获说”。“俘获说”认为行星等天体不是太阳的“孩子”,而是独立的构成体;地球从来就没有同其他行星及太阳成为一个整体过;地球及行星等是太阳在星际空间运行途中俘获了星际物质而形成的。如:原苏联学者施密特的“地球起源假说”就是俘获说中较后起而又较流行的一种。它认为:宇宙星际空间分布着一种由固体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巨大的宇宙云——星云。在60亿年~70亿年以前,太阳在宇宙运行中,遇着了一大团宇宙云。太阳穿过这团宇宙云,由于条件的巧合,“俘获”了其中的一部分物质,并迫使这一部分物质围绕太阳旋转起来,后来,这些物质就凝聚成为地球及其他行星。同时在增长着的行星周围,形成了卫星。 关于地球和太阳系起源还有许多假说,如碰撞说、潮汐说、大爆炸宇宙说等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些假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星云说又跃居统治地位。国内外的许多天文学家对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不仅进行了一般理论上的定性分析,还定量地、较详细地论述了行星的形成过程。 P4-7 序言 我国有麻姑看见“东海三为桑田”的传说,虽然是神话传说,但成语“沧海桑田”所描述的大海变成农田的过程却是真实的。“沧海桑田”原意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地球一种自然现象。不仅如此,地球上的其他地表形态,如平原、山地、河流、峡谷等等也在发生着变化。之所以会出现沧海变桑田的巨大变化,是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地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如今,我们看到的地表,是几十亿年来地球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我们所欣赏到的雄奇壮丽的山川风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伟大的财富。可是,人类文明对相对平衡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沧海桑田”这种大自然的规律在人类不合理的作用下,是否会带来灭顶之灾,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饱经风霜的地球/人类文明的足迹地理百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3094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4 |
CIP核字 | 2012275165 |
中图分类号 | P183-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6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