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文大讲堂(第8辑)
内容
编辑推荐

浙江人文大讲堂像一幅长长的画卷,8年来徐徐展开,每一年,都有新的风景。

越来越多的听众、学者汇聚在一起,丰富着这幅画卷。8年来,已经有296人次走进浙江人文大讲堂。2012年,20多位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在这个讲堂上发出声音。著名哲学家李德顺、教育家杨叔子、航天科学家叶培建、国际问题专家郭隆隆、经济学家吴晓波……他们在这个讲堂上传递着最新的文化理念,最朴实的人生价值观。而邵清、李杲主编的这本《人文大讲堂(第8辑)》收录的就是2012年的浙江人文大讲堂上的内容。

内容推荐

“人文大讲堂”的宗旨很明确: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核心,以提升国民人文社科素质为己任。举办者、讲者,本着这一宗旨全心全意地给广大人民奉献上视野广阔、内容深刻、语言生动的“大餐”,而听者、读者的热烈反应、坦诚提问、积极建言,又为讲堂增色不少。《浙江人文大讲堂》邀请在社科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来为我们讲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现实和发展趋势。本书是《人文大讲堂(第8辑)》,内容有:我们心目中的“天平”和“尺子”——谈价值与价值观念;当代中国大学和大学精神;中国改革史上的经济演变;爷爷奶奶怎么当,现代孙子兵法要讲“合力”等。

《人文大讲堂(第8辑)》由邵清、李杲主编。

目录

许嘉璐 序

李德顺 我们心目中的“天平”和“尺子”——谈价值与价值观念/1

杨叔子 时代发展趋势:科学人文交融/7

叶培建 仰望星空探索未来服务人类/13

郭隆隆 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热点问题及对我国的影响/25

葛立成 “过关迈坎”中的浙江经济/33

王旭明 当代中国大学和大学精神/41

何其莘 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历史回顾和展望/47

程郁缀 人生漫漫,如何得一知己/53

吴晓波 中国改革史上的经济演变/61

陈文新 “三顾茅庐”的背后推手是曹操/71

赵荣光 中国杭帮菜博物馆设计者眼中的“大众餐桌”/79

樊 星 江浙文化与当代文学/87

何裕民 文化影响性格,性格决定疾病/95

苏颂兴 爷爷奶奶怎么当,现代孙子兵法要讲“合力”/10l

董 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109

尹韵公 从甲骨文到互联网,传播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115

袁 钟 亡义取利是一种病不取非分是一味药/123

沃尔夫冈·顾彬 德国汉学家谈孔子——敬畏、学习、死亡/129

秦 刚 走新路、讲新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7

李 莉 谁的拳头大谁的嘴巴就大/145

周作宇 自我领导力,人人都需要/155

后记/162

试读章节

自我领导力,人人都需要

一场报告真能帮助所有人提升领导力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一上来就给在场的听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周作宇说,很多普通大众都认为,探讨如何提高领导力似乎与自己无关,但他想通过这个讲座告诉大家,领导力不是必须要有一定的职务或头衔,它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当然,一场讲座不像医生开处方,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是一种遭遇和分享。大家通过分享故事、交流思想、反思生活,深化对领导力的看法,使自己日常能像个领导者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

领导力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对个人来说,领导力是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重要。在当下变化万千的社会,尤显重要,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不变。世界不以个人意志的转移而变化,我们该如何面对和选择?这是人类永恒的问题。

领导力问题不是今天才有,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领导力不断涌出和铸造的历史。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提升领导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有个问题常被大家挂在嘴边:你幸福吗?许多名人也常常被问起。莫言先生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就被人问过这个问题;易中天先生到武汉大学作学术报告,也被要求回答同样的问题。

媒体往往关注名人成功之后的即时效应,捕捉的是当下的一些感受;而一个人的发展恰恰要回溯他的历史,今天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过去努力的结果。所以,当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不免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错了。人们常常把幸福和快乐搞混了。快乐是当下的一种感受;而幸福代表一种永恒,是一个过程,是现在的过去,也是未来的现在,不是成功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瞬间消费。

如果将这个问题推及所有人,与其追问幸福不幸福,不如换个问法:是否活得有意义?过去和现在付出的努力和行动是否值得?

当我们站在过去看现在,或者站在现在看过去和未来,无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在人生道路上选择什么、做什么、最后能成就什么。无论你按照世俗的观点看成功不成功,每个人都会面对,概莫能外。  问及这样的问题,就涉及领导力的问题了。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在有意义的目标指引下的影响力,是向往力、选择力和变化力的集成。

将领导力和幸福、意义问题联系起来就是想说明,个人、组织乃至国家的今天乃是过去确定方向和不断选择的结果。不能离开人的意义和价值空谈领导力。领导力提升的过程也是不断探寻意义的过程。

领导不必需要领导头衔

领导力是在有意义目标指引下的影响力。这个定义里面有三个关键词——意义、目标和影响力。离开这三个要素就没有领导力,即使你位高权重,即使你顶着领导头衔,没有这三者,就不会有领导力。

“追求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只是有位置的领导人的品质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是比较公认的领袖。那么,爱因斯坦算不算一个领袖?当然是,他的思想影响着物理学界。这些政界、学界乃至商界等的领袖为大家所敬仰,他们是领导力研究的重要“样本”。但对普通百姓呢?对那些默默无闻的普罗大众而言,难道就毫无领导力可言吗?

有位英国作家曾写过一篇名为《种树人》的微型小说,这篇小说深深打动过我。小说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年轻人在普罗旺斯附近的山沟遇见一位牧羊人的故事。这位牧羊人在没有任何强制、没有任何奖励的情况下,付出三十多年默默无闻的辛苦劳动,将一个几近枯死的山沟植满了树。经过牧羊人的努力,山村改变了模样,生态状况得到改善。

试想一下:在许多年里,牧羊人不问所有,只问耕耘,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劳动,但是能够看到山沟的葱绿。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当这一带葱绿的“自然森林”已成气候的时候,林管部门的官员居然带着专家前来“检查”,警告这位牧羊人“不准在这里点火”。

牧羊人和那位指手画脚的森林管理官员比较,那个更有领导力?领导力需要头衔吗?

领导力不必需要头衔,自我领导力人人需要。自我领导力是一切领导力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自己都不能领导自己的人,能够去领导别人;一个自己都毫无约束、毫无节制、毫无修养、毫无崇高理想的人能领导好一个组织。提升领导力必须从提升自我领导力开始。

P156-158

序言

丙戌春节才过,收到了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要我为《浙江人文大讲堂》写序的信,随后又收到《钱江晚报》“人文大讲堂”发表的每一讲精彩部分摘要报道的复印件。看罢,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被“人文大讲堂”举办者对普及人文社科知识的执著、创意所感动,被每位讲者的率真、睿智、博学所感动,被广大听者和读者的积极参与、热烈的反应所感动,甚至深以未能跻身于听众席为憾。我也高兴地了解到,“人文大讲堂”的影响已经超出讲堂,也超出杭州乃至浙江,颇有将要成为江南人文知识传播基地的态势。这的确是早春的南风吹来的好信息。虽然连日事多,但是为这样一个符合人民需求、在当前具有给许多地区起带头作用的讲演集写序,我当然是愿意的。

“人文大讲堂”的宗旨很明确: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核心,以提升国民人文社科素质为己任。举办者、讲者,本着这一宗旨全心全意地给广大人民奉献上视野广阔、内容深刻、语言生动的“大餐”,而听者、读者的热烈反应、坦诚提问、积极建言,又为讲堂增色不少。

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普及工作了,太需要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搭起一个平台,给我们的学者创造一个与渴望获得人文营养的人们直接交流的机会了。

为什么这样说?

确如讲者们所说的,“在市场经济下,对金钱的追求似乎成了人们唯一的目的,它淹没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钱江晚报》,2005年4月25日);“钱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钱不行,但是,人生绝对不是钱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自己成了钱的一部分,为钱而活,就很可悲”(《钱江晚报》,2005年7月4日)。那么,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是什么?人究竟应该为什么而活着?这是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苦苦思考、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到现在也还是见仁见智,在“人文大讲堂”上各位专家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其表述也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几乎所有中外古今曾经努力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却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说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追求物质是在追求平凡,追求精神是在追求崇高。人就是人,人要生存和延续当然需要物质,而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还需要合作、协力;在填不饱肚子的时候,物质就显得最为重要,而一旦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人文的需求、精神的丰富就成为更为紧迫的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就是要探究人类从哪里来,将走到哪里去,也就是探寻人如何超越物质的层面,寻觅人类之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精神”。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了精神也就没有了真正的幸福;对于民族或人类而言,没有了共同的精神也就没有了认同感、凝聚力;没有了精神,个人与民族就将颓唐、迷茫、离散——灵魂的飘荡是个人和民族最大的灾难。

人文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尤其重要。原因之一为我们不是靠宗教教义和信仰维系的民族,我们靠的是代代相传的伦理道德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人人耳熟能详的老话,是中华民族儿女完善自身的终极目标。历代固然也不乏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条得意一时一世的人,但是中华民族的延绵不绝,愈难愈强,还不是靠了那些堪称民族脊梁的志士仁人奋斗拼搏乃至流血牺牲吗?

环顾四周,不能不承认,历经几千年,事实证明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华民族精神,已经为许多人所不了解、不熟悉、不珍惜,不知多少迷茫的灵魂在虚无中飘荡,长此以往,个人与社会将失去永不枯竭的前进的动力,社会将因此而动荡不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酝酿形成于农耕时代,自然也有不少已经不适于今的内容和形式。怎样既通过社会生活自身,又经由学者的研究进行“时代的过滤”,又怎样把真正至今鲜活的东西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回答这个问题,是一项极其紧迫、伟大,但又非常繁重、艰巨的任务。

毋庸讳言,现在不少学者渐渐地离开了火热的社会实践,离开了迫切需要人文关怀的人民群众。这不但加剧了文化的迷失,而且也严重地妨碍了学术自身的发展深化。“人文大讲堂”破土而出,也是应运而生,人们从这清新的南风里所嗅到的不仅是举办者、讲者和听者对人文精神的热情,还感到了学者走进群众之中,台上台下水乳交融的热烈场面和现代传媒与讲堂现场之间密切配合、共同打造品牌的有效探索。这是不是预示着我国社科人文理论研究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结合,国民素质与社科研究水平随之将有更为扎实的大幅度提高呢?我们从这里已经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建设高潮的潮头。

“人文大讲堂”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已经在群众中扎下了根,现在举办者又把各位讲者的讲稿结集出版,影响一定会更进一步扩大。衷心希望“人文大讲堂”越办越好,听众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至于“人文大讲堂”下一步该怎样走,我想,这不单是远在北京的我的悬想,更为杭州、浙江以至更远处的听者、读者所关心。听说举办者已经有了打算,这太好了,得其益者将不只是正在建设文化大省的浙江,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2006年2月24日

于日读一卷书屋

后记

浙江人文大讲堂像一幅长长的画卷,8年来徐徐展开,每一年,都有新的风景。

越来越多的听众、学者汇聚在一起,丰富着这幅画卷。8年来,已经有296人次走进浙江人文大讲堂。2012年,20多位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在这个讲堂上发出声音。著名哲学家李德顺、教育家杨叔子、航天科学家叶培建、国际问题专家郭隆隆、经济学家吴晓波……他们在这个讲堂上传递着最新的文化理念,最朴实的人生价值观。

学者每期在变化,听众也在增加,大讲堂如铁打的营盘,这一年很多东西坚守着,没有变。首先“大众、大学、大家”的理想没有变,其次“向善向美”的基调没有变,培育人文精神、传播最新文化、提高国民人文社科素质的目标没有变,为老百姓搭建通往学术殿堂、人文最新领域的桥梁作用没有变。

这一年,我们继续通过整合省内外名家名师资源,持续推出紧扣时代脉动、贴近公众需求、思想内涵深刻的一系列讲座,传播人文精神,弘扬主流价值,为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明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人文社科知识传播的新路子。

“这个活动办得很好,你们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坚持下去,我们会陪着你们风雨兼程”,“不学习不会进步,到这里每次能听到不重样的知识、观点……”经常有听众这样对我们说。

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多听众每期必到,已经记了好几本笔记本,散了会,大家还聚在一起讨论。他们都能报出每年有哪些讲演内容,大讲堂出的合辑,也都一年买一本,回去收藏。

看到那些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听众,我们作为主办方,也倍感压力。我们在思索:人文大讲堂为何8年持续火爆?我们如何把它办得更好?在和听众、学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渐渐寻找着答案。

我们所处的,早已是一个信息充分交集的社会,各种网络信息,通过微博传递,几何式地扩散着。时下身处信息洪流的人们,如何坚守内心的自我?

人们需要理智和判断,识别和厘清,需要前方的一盏灯。大讲堂依托的学者,他们在各自研究的领域里早已有所建树,有的本身就是权威专家,他们的各种见解和观点,指引百姓如何正确看待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我们身边的人,寻找正确的价值观。

人文大讲堂深受听众欢迎的原因之一,或正在此。它积极向上的精神,始终坚持的真善美核心价值导向,传播了主流核心价值,听众既受到社科知识的熏陶,更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进入2013,我们将继续在面向大众、传播大学的理念上办好大讲堂,选择更贴近热点、更贴近百姓的话题。一方面,积极地适应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样的新形势,以宽广的人文视野,从历史的发展纵深,用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传播人文社科知识,给群众精神文化的养料;另一方面,继续坚持和弘扬主流价值观,以培育求真向善的人文情怀和理性宽容的社会心态为己任,一如既往,擦亮浙江人文大讲堂这块品牌。

浙江人文大讲堂主办方

2013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文大讲堂(第8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清//李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154324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6
17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