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钱到底是啥
内容
编辑推荐

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为什么会有通货紧缩?东西涨价了,是谁偷了我的钱?股市涨了,钱是从哪里来的?房价这么贵,为什么总有那样多的人买得起?钱跟信任有什么关系?政府究竟能不能真正控制钱的数丑?为什么货币政策千差万别?西方各国搞了好几年的丑化宽松,为什么通胀还没有来?马云的阿里巴巴货币究竟是不是钱?未来的钱有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忻海所著的《钱到底是啥》通过问答形式,通俗易懂地讲解了钱的起源、银行的产生及通胀的原因等一些通俗的经济、金融问题。

内容推荐

《钱到底是啥》通过问答形式,通俗易懂地讲解了钱的起源、银行的产生及通胀的原因等一些通俗的经济、金融问题,是一本入门级读物。

《钱到底是啥》由忻海所著。

目录

引子

从“钱”开始

1 从贝壳、石头、牛到黄金、白银  /8

2 钱的第一步  /10

3 多磨了三五桶  /14

4 从黄金到金币  /17

商业银行

5 银行的出现  /26

6 银行的便条  /31

7 王麻乔万尼银行更多的便条  /35

8 钱就是债,债就是钱  /40

9 跳舞的钱,看不见,摸不着  /45

10 钱和信任  /52

11 抢银行的最好方法是开一家银行  /56

12 便条的多少跟通货膨胀的关系  /60

13 一根丝线上悬着的银行  /63

14 正反馈系统和泡沫  /67

15 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池塘  /71

中央银行和Fiat货币

16 消防员—中央银行  /80

17 中央银行的特权  /83

18 救火的和玩火的  /88

19 从金本位到Fiat货币  /91

20 凭空变钱  /96

21 列宁说:摧毁资本主义的最佳武器就是败坏它的货币  /100

22 中央银行自我定位  /104

货币政策和货币理论

23 货币政策和日本花园  /112

24 钱有哪些种  /116

25 钱的价值  /120

26 三个代表:老哈,老凯,老弗  /124

27 钱,你到底是真是假  /129

28 市面上多少钱究竟是谁决定的  /134

29 钱和财富  /138

30 醉鬼主人和管家:政府和中央银行  /143

31 钱的理论跟钱的实际  /146

监管商业银行体系

32 控制王麻乔万尼  /150

33 银行收入和铸币税  /157

34 影子银行  /161

35 衍生工具  /165

危机

36 有效市场假说在钱面前栽跟头  /170

37 欧文·费雪的故事  /175

38 亡羊补牢  /178

39 治标与治本  /182

40 巨无霸汇率  /185

41 量化宽松和通货膨胀  /190

过去和未来

42 货币政策成效回顾  /196

43 另类的钱:负利率货币  /201

44 另类的钱:区域性货币  /206

45 另类的钱:商品本位货币  /210

46 钱的将来:阿里巴巴的钱  /214

47 钱的将来:多元化的钱  /218

尾声  /221

后记  /223

附录 川妹子的金融名词解释  /226

参考文献  /239

注释  /245

试读章节

2钱的第一步

西门接着说:“早期人类之间的交易是通过以物易物来实现的。你专门磨豆浆,我专门炸油条,你用豆浆换我的油条,这样我们两个都可以吃上豆浆油条。”

川妹子点点头说:“嗯,我觉得大家穿着兽皮做的衣服、在昏暗的山洞里面吃豆浆油条挺带劲的!”

“以物易物当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你如果穿着兽皮在山洞里面想吃包子,或者我想喝稀饭,那我们就换不了。经济学家对此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双重巧合’。”

川妹子说:“啧啧,这也要用术语?化简为繁!”

西门会心一笑:“虽说以物易物交易有这样的难题,但是早期人类也跌跌撞撞地用这个方法凑合过了几万年。那时候还没有钱,没有金融,没有通货膨胀,更谈不上金融危机了。”

川妹子问:“那早期人类的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和科技都发展缓慢,应该也跟没有钱、没有金融有关系吧?”

西门说:“应该有。钱的出现为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如果我们现代人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发现集市上大家都在以物易物,那么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用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东西来作为一种中间步骤,这样就能够避免所谓的‘双重巧合’。但是对于没有用过钱的原始人,这是经过很多很多年的摸索和试验才发现的。这个中间步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通工具,它代表着货币的诞生。在钱的历史上,算是第一个飞跃。世界各地的人们尝试了各种东西来做钱,选来选去,最后都选了黄金。这当然主要是因为黄金具有很多适合当货币的特性:可分割;有化学稳定性,不会生锈;比较稀少,包含的人的劳动比较多,这样能用少量的黄金去交换其他物品;能做成漂亮的首饰戴着显示身份,需要的话又可以融化成金锭;等等。反正人们想要流通工具所具有的特点,黄金似乎都有,所以马克思才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川妹子想了想,说:“你说的‘黄金比较稀少,包含的人的劳动比较多,这样能用少量的黄金去交换其他物品’,其实说的就是黄金扮演的价值尺度的角色吧?”

西门应道:“是的。早期的各种用来交换的物品主要都是人们劳动的成果,所以什么物品该有多少价值主要是由生产这个物品花了多少时间来决定的。如果你的1桶豆浆从种豆到最后磨好平均要花50个小时的时间,而寻找、开采、冶炼1块指甲大的黄金需要500个小时的时间,那么这块黄金就可以买10桶你的豆浆。我的油条如果1根需要100个小时,那么同样的1块黄金可以买5根我的油条。所以,黄金起到了度量油条、豆浆价值的作用。”

川妹子说:“你的油条真够贵的!怕是磨洋工吧?但是即便你花了100个小时,可是如果爱吃油条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嫌太贵而改吃包子了,你也卖不到5根油条就要一块黄金的价钱吧?”

西门说:“没错。油条豆浆所花的时间只是决定价格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市场供需因素。其实,正是市场供需因素通过跟价格的互动,使得各种物品的供需达到一个平衡。我生产油条花的时间太多,价格过高,这时候就会有其他比我效率更高的人开始生产油条,他们或许只要花20个小时生产一根油条,这时候油条的价格就会降低,吃的人更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机制,大家都把它和亚当·斯密所说的‘无形的手’等同,其实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指的是每个人为了私利最大化而生产和消费的动机。总而言之,在物资的交换中,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价格调整供需,最后达到平衡。不过,在钱的市场里,市场机制可能不完全一样,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后面才会提到。”

川妹子说:“我还有点儿想不通,如果黄金仅仅是作为流通工具,那么黄金贵重不贵重其实都无所谓,因为大家的目的都是用一种东西换另外一种东西,达到目的之后,黄金的作用也就完成了,不是吗?”

西门说:“你说的没错。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一百多年前就曾经说过,钱如果静止不动,那就不再是钱了,说的也跟你提出的问题相关。如果仅仅是流通工具,钱的历史将会很简单。钱仅仅是一个工具,为了一个专门的用途,用完了也就没有什么用了。而且,像你说的,它本身贵重不贵重根本没有关系,这一点对于历史上钱的演变是很关键的,我们也是要回过头来再说。还有,这个齐美尔关于钱的观点也挺有意思的,我们也回头再说。”

川妹子说:“你回头要说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得记在纸上。”

P10-12

后记

2012年初夏,我答应香港一间大学在秋后开一门关于货币和银行的课程,主要面向商科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虽说我在金融行业工作了很多年,也已经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投资银行和金融风险管理的课程,但是要讲这样一个涉及整个金融和银行体系的话题觉得还需要补补课。毕竟,自己读类似课程已是将近20年前的事情了,工作中天天都在想关于钱的事情,但是很少去细究“钱到底是啥”这样一个很基本的问题。

读完了几本比较流行的货币银行学的教科书,发现跟我过去读书时候的内容相比较没有多大的变化,这让我回忆起当年学这门课程的时候觉得有多无聊。钱和银行这个话题本身倒不无聊,可是它的讲述过程让人觉得很没有头绪。学完了,知道了历史人物提出的几个模型,但是觉得很零散,缺乏主线,内容也很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在猜测,如果我也按照那些课本去讲,今天的学生可能早早就偷偷拿出手机或者iPad上网、聊天和打游戏了。

夏天很热,我躲进香港中央图书馆和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阴凉,读了很多关于钱的“闲书”,有些是重读,有些却是过去想读但一直都没有时间读的,我的打算是在讲课的时候把教材跟闲书结合起来讲。越读越有意思,夏天很快过去了,谁承想因为种种原因那门课程最后却没有去讲。没关系了,我告诉自己,读书本来就是享受。如果没有那样一个机缘,我可能也不会有动力天天泡在图书馆里。

秋天,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园子里种豆种瓜,拔草除虫,闲暇之际想起了三四年前就计划要写的一本书,当时就已经选好了书名,而且拟好了提纲,但是一直都没有动笔。就是现在这个书名,也基本上就是现在的大纲。于是我在园子里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忙完了在书房里接着忙,种瓜得豆。

货币银行学不是我的专业,虽说在银行里面混了很多年,天天跟货币打交道,但是就跟我知道鸡蛋的30种炒法却不一定知道母鸡如何下蛋一样,读书、写书的时候才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书里面的很多问题其实是我的问题,书里面两个人物的讨论也是我自己学习的过程。

在这本关于钱的闲书里,我把术语行话的使用减到最低,省略了我觉得不会影响大局的各种例外、间接因素和许多技术性的细节,除非很必要,我也没有刻意强调钱、货币、现钞(银行库房里面的现钞跟公众手里的现钞)、存款甚至准备金货币的区别,我总是觉得粗略地了解森林要比仔细地钻研树木重要。当然,这事儿两看,有人会说没有树木哪里来的森林?

写作的过程中很多亲朋好友同事帮了忙:宾盛博士、蔡云峰、陈刚和他的一个不知名朋友、陈洁、陈湘义、MarilynDadson、邓映霞、陡晓沛、方洁、AlexandraFruechtl、SebastienGaudre(高塞北)、DrJohnGavin、GenevieveGilloz、KavitaGupta、黄大徽、黄开兰、黄晴宁和她的3个不知名朋友、黄晓峰、DrGavinKnott、TGLee、李辉、刘芳、刘晶、刘晓科、卢占斌、孟锐、PamMorgan、PatrickMouradian、舒畅博士、宋雁、陶琳、王波、王任君、吴锦辉、邬远霄、吴钺、肖英、忻昱瞳、闰宇红博士、姚恒云、姚秋丽、姚志新、叶平、张家琪。、其中,特别感谢陈湘文,他是总想把我带坏的坏人,却又是仔仔细细帮我指出各种错误的好人。我把他们的问卷回答插在书里主要是想说,关于钱的种种问题可以有技术上的回答,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因为在很大的程度上,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像一个朋友说的,“钱是一种态度”。感谢首次合作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王振杰编辑。另外,如果不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杨熙越编辑常常督促,我可能把时间都花在园子里面了。秧子上可能会多一些黄瓜豌豆什么的,但是书架上却会少这本书。不过,那样可能也不错,我的椎间盘突出八成已经好了。还有,这年头,吃啥都不如吃自己种的有机菜踏实。

六七岁的时候家里养着十几只鸡,我天天去捡蛋,跟人家学会了一招:如何在母鸡还没有下蛋之前就知道今天会不会下蛋。这个办法有些不雅,事后手指头很臭,川妹子知道了之后肯定会说:“Ewwwwwwwwww!”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钱到底是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忻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421085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