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德编著的《前驱》描写了1926-1927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一支武装队伍,在北伐战争中的一段斗争生活故事。书中通过对几次战役的描述,着重表现了几个共产党员士兵和连、营长的光辉形象,并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青年连长万先廷的成长过程。同时还揭露了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和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垂死挣扎。
图书 | 前驱(上下)/朝内166人文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立德编著的《前驱》描写了1926-1927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一支武装队伍,在北伐战争中的一段斗争生活故事。书中通过对几次战役的描述,着重表现了几个共产党员士兵和连、营长的光辉形象,并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青年连长万先廷的成长过程。同时还揭露了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和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垂死挣扎。 内容推荐 陈立德编著的《前驱》内容简介:乌云漫卷,飓风满楼。中国,一九二六年的中国,正面临在一场大风暴的前夕。 这一年,古老而灾难深重的中国,已经是军阀混战的第十五个年头了。一九一一年,武昌新军起义的枪声,结束了“大清”皇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封建专制。当人们正高举义旗,欢呼共和的时候,那些在清室荫庇下显赫一时的总督抚台们,一个个摇身一变,站到十八颗圆星的白色义旗下来,于是又都成了革命的元勋。只不过把“ 大清”的字样改做了“民国”,在先皇御踢的长袍马褂上,新添了一枚铜钱大的证章。这一次的革命火焰很快就烟肖云散了;钻营投机的政客和拥兵割据的封建军阀们,用满是鲜血的屠刀,把人民推入了一次深重的灾难中…… 《前驱》是一本长篇小说。 试读章节 乌云漫卷,飓风满楼。中国,一九二六年的中国,正面临在一场大风暴的前夕。 这一年,占老而灾难深重的中国,已经是军阀混战的第十五个年头了。一九一一年,武昌新军起义的枪声,结束了“大清”皇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封建专制。当人们正高举义旗,欢呼共和的时候,那些在清室荫蔽下显赫一时的总督抚台们,一个个摇身一变,站到十八颗圆星的白色义旗下面,于是又都成了革命的元勋。只不过把“大清”的字样改做了“民国”,在先皇御赐的长袍马褂上,新添了一枚铜钱大的证章。这一次的革命火焰很快就烟消云散了;钻营投机的政客和拥兵割据的封建军阀们,用满是鲜血的屠刀,把人民推人了一次更深重的灾难中…… 十五年,混乱而多变的十五年啊!中国宽广富饶的国土,就像一个失去抵抗力的“实验物”,躺在实验室的台子上任人宰割着。军阀们为了争夺地盘,扩张实力,今天联浙攻赣,明日又拥段倒冯;真个是终日炮火,遍地烽烟。这一来,喜坏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外国强盗,一个个趁隙而人,伸进罪恶的魔手,用金钱和枪炮,培植起自己在中国的势力。于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血,又变成金镑和美元.源源流进了外国资本家的腰包。正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只可怜一个偌大的中国,被他们蛀得千疮百孔;四万万勤劳的同胞,更被这长期深重的灾难折磨得痛苦不堪了。 人民要求统一,要求解放,就像大旱中的禾苗渴望甘露。从那些军阀的始祖——袁世凯在一九一一年的统治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过斗争。在城市,无数为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的青年,冒着千难万险去寻求真理;在乡村,千千万万忍不住饥饿煎熬的农民,举起反抗过清朝的大刀,向军阀和外国侵略者展开斗争!十五年,风起云涌,前仆后继,人民在血和火的灾难中挣扎着,奋斗着。 中国,多灾多难的中国啊!难道你就能这样四分五裂地任凭强盗们宰割下去吗?难道你的人民,就这样永无止境地成为饥饿和战争的牺牲品吗?不,决不!希望是不会消失的!就在这时候,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 就像在漫长的黑夜里,突然射出一线耀眼的曙光: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这面鲜艳的红旗,就成为了人民的希望和力量,成为了真理和胜利的象征;从此,这个新生的、充满生命力的党,就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这时,领导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国民党总理孙中山,从多次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了国际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接受了他们给予他的帮助。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正式宣布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改组了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解释为新三民主义,规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政纲;并且接受中国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决定创办一个革命的军事学校,即黄埔军官学校。这样,就形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形成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民族统一战线。 但是,这些伟大的转变包含着一系列的猛烈的斗争。原来国民党这个组织,成分很复杂。在改组时,里面的反动势力有的公开反对,有的则埋伏在里面,以便寻找时机,重整旗鼓。孙中山没有能够亲自领导这场复杂转变的彻底完成,他在革命发展的过程中去世了。他所多年盼望和策划的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成为了他临终时的念念不忘的遗言。 共产党人带头举起了北伐革命的旗帜。在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像火种,在人民的心中闪亮着,燃烧着。他们在为波澜壮阔的大革命积聚力量,创造条件;就像飓风掀动着海涛,准备着,来一个席卷一切的巨浪! 北伐,这是当时革命党人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北伐,这是全中国民众如解倒悬的迫切的希望。十几年的军阀混战和动荡分裂的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也积累了无比的仇恨和怒火。一九二六年的中国,就像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炽热的熔岩正冲击着表面看来平静的山口;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发热的烈性炸药,只要有一根燃烧的引信,便会发出惊天动地的爆炸! 在孙中山逝世后那些艰辛的日子里,革命正遭受着严重的考验。在革命根据地的广州,光明与黑暗在搏斗。代表着形形色色派系的国民党人,正为着北伐的议程在勾心斗角,一场看不见的复杂纷纭的斗争,在暗地里激烈地进行。而这时,共产党所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已经开始发动起来了,成百上千的共产党人,正在大革命的前线和后方,在繁华的都市和穷乡僻壤,艰辛地奔走跋涉着;他们像霹雷之前的闪电,用自己的光芒,最先劈开了沉沉的黑暗……P1-3 序言 以“文库”形式荟萃本社历年出版物之精华,是国际知名品牌出版企业的惯例和通行做法。作为新中国建社最早、规模最大、读者知名度最高的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自己六十余年的历程中,已累计出版了古今中外文学读物凡一万三千余种,沉淀下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出版我们自己的“文库”不仅生逢其时,更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精品阅读的需求。 有必要对“朝内166人文文库”这样的命名予以简要说明:“朝内166”是我们赖以栖身半个多世纪的所在地,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大师,沁透着一股股书香,这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与灵魂地标;“人文文库”似已毋须赘言;而随后还将对文库该辑所集纳之图书某一门类予以描述,我们的描述将是客观的、平实的,诸如“经典”、“大全”、“宝典”一类的炫丽均不是我们的选择。 “文库”将分门别类推H{,版本精良、品质上乘是我们的追求,至于门类的划分则未必拘于一格,装帧也不强求一致。总之,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努力,为广大读者奉上一套精心编就的、开放的文库。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一二年五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前驱(上下)/朝内166人文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立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939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98 |
出版时间 | 1964-09-01 |
首版时间 | 1964-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7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