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职业从工厂开始--工厂新人指南
内容
编辑推荐

兰海编著的《当职业从工厂开始--工厂新人指南》不是小说,也不是简单地对工厂生活做流水账式的记录。

如果是一个刚进入工厂的新人,不管是从工人开始,还是从工程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开始,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新人成长的速成方法,更快地去了解工厂中那些不会有人专程来告诉你的规则和秘密。这会让你避开一些弯路,少掉进一些坑,要知道工厂里的坑真不少。

如果你已经进入工厂一段时间了,本书依然可以帮到你。书里有大量的笔者从事工厂改善工作的体会,从产品设计到流程作业,从物料到运作系统。

内容推荐

《当职业从工厂开始--工厂新人指南》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工厂里最基本的知识和法则,当然也包括潜规则,目的是希望那些将要进入工厂或者已经进入工厂的人们,能对工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未来的工作心里有底,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避免什么,学习什么,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等等。

不管你是一线的工人,还是工程师,或者是主管,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当然,没有去过工厂的人,也可以由本书了解工厂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者是想自己白手起家创办一个工厂的人,也可以看看,相信会带来显著的参考价值,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年来在各类工厂的体验、感受,以及很多全新的见解。

《当职业从工厂开始--工厂新人指南》由兰海编著。

目录

 入门篇

第一章 入厂前须知

 工厂的历史知识 / 003

 世界工厂 / 004

 我们在工厂里的角色 / 005

 性格决定能力 / 007

 守、破、离 / 008

 行行出状元 / 009

 上下班的小纠结 / 011

 要让结局美好 / 013

第二章 工厂职位地图

 工人的职业方向 / 015

 生产管理的轨迹 / 017

 计划员的困惑 / 018

 维修工的将来 / 020

 工程师之路 / 021

 销售员的特性 / 022

 采购不简单 / 024

第三章 工厂明规则

 合理表达和沟通 / 025

 产量的陷阱 / 026

 秘书的逆袭 / 027

 背黑锅 / 028

 繁琐的签字 / 028

 打招呼要领 / 029

 求同而存异 / 030

 加班的背后 / 031

 客户的声音 / 032

 修机的“大爷” / 033

 用数据说话 / 034

 老板的指令 / 035

 不要差不多 / 038

 写好工作邮件 / 039

 工作报告 / 041

 不要先怪人 / 043

 要一视同仁 / 045

 成本的误区 / 046

 基础篇

第四章 安全法则

 安全第一 / 051

 识别和改善危险源 / 052

 危险源之一:人员 / 053

 危险源之二:机器 / 054

 危险源之三:方法缺陷 / 056

 危险源之四:环境 / 056

 安全改善三部曲 / 059

第五章 工厂基本术语

 精益生产 / 062

 大野耐一与丰田生产方式 / 064

 大野耐一的十条训诫 / 066

 七大浪费 / 068

 装配线平衡 / 070

 生产节拍 / 073

 在制品(WIP) / 074

 标准作业 / 074

 作业指导书 / 076

 工作指导 / 076

 全面设备效率(OEE) / 079

 平均故障时间间隔和故障恢复时间 / 081

 全面生产维护(TPM) / 082

 5S管理 / 085

 基本生产布置 / 087

 单元式制造 / 088

 爱德华·戴明与质量管理 / 091

 戴明质量管理十四要点 / 095

 戴明环(PDCA) / 099

 统计过程控制 / 100

 六西格玛 / 105

 不良率和PPM / 107

 过程能力水平 (Cpk) / 107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 / 109

 高德拉特的九条生产作业计划制定原则 / 111

 鼓、缓冲器与绳子 / 111

 提升篇

第六章 改善法则(上)—操作改善

 改善的方向 / 117

 问题的发现 / 118

 ECRS法则 / 120

 操作分析的9种方法 / 122

 操作分析1—操作目的 / 122

 操作分析2—零件设计 / 123

 操作分析3—公差与规格 / 127

 操作分析4—材料 / 128

 操作分析5—作业设计 / 131

 操作分析6—加工工艺与流程 / 141

 操作分析7—快速切换 / 146

 操作分析8—物料搬运 / 151

 操作分析9—工厂布局 / 155

 Chaku-Chaku生产线 / 160

第七章 改善法则(下)—质量改善

 质量三部曲 / 167

 约瑟夫·朱兰的质量改善观 / 168

 质量改善公式 / 170

 寻找变异因子的方法 / 172

 变异分析1 清洁状况(杂声因子) / 174

 变异分析2 机器缺陷(杂声因子) / 175

 变异分析3 工艺过程变化(控制因子和杂音因子) / 175

 变异分析4 测量(杂音因子) / 177

 变异分析5 人的不确定性(控制因子和杂声因子) / 178

 变异分析6 产品设计(信号因子) / 179

 变异分析7 原材料(信号因子、控制因子和杂音因子) / 179

 防错设计 / 180

第八章 改善的实施

 改善的步骤 / 183

 循序渐进 / 184

 关于思考 / 185

 改善的阻力 / 185

 自我改善 / 187

 改善的艰辛 / 189

参考文献 / 190

试读章节

第一章入厂前须知

工厂的历史知识

以史为镜,可以知古今。虽然我们进入的是现代的工厂,但了解一下工厂的历史也是有好处的。知道工厂从何而来,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知道去工厂工作的目的,那绝不只是为了赚钱糊口,因为一个国家的工业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古时候是没有工厂的。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顶多就是有作坊,有工匠,他们所做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次都是纯手工打造,就好比干将莫邪这种名剑,绝不是批量生产的,那时世界上有且只有一把。

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成了工业革命爆发的标签,由此拉开了技术革命的序幕,什么马桶啊,改良蒸汽机啊,火车、轮船,统统都冒出来了。机器大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了,世界大变样了,人类从此进入了蒸汽时代和工业社会。

最早的工厂出现在英国,依靠着工业文明的巨大繁荣,大不列颠走上了富强之路。

继英国之后是美国,成了世界工厂的代言人。福特公司的创始者亨利·福特,在20世纪初创造了流水线,这种生产模式不仅让以前昂贵的汽车可以量产了,更是通过细化分工大大降低了成本。

美国之后,是日本。日本人创造了很多新东西,一是他们先吸收美国品质专家的建议,利用统计原理及方法来进行产品的品质管理。这让日本产品成了品质优良的代名词。

二是改善技术以及丰田生产系统的诞生。这个东西风靡了世界,麻省理工学院给它取了个英文名字,叫Lean,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益生产”。

工厂改变了世界,让英国、美国、日本纷纷走向了富强。工厂的出现最大的意义是导致了现代城市的出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如果没有工厂,如果我们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农业经济,那么我们很可能还处于封建统治的时代。世界工厂

我们在字典里,包括《辞源》里,都找不到一个对于“世界工厂”的明确定义。但这个词现在被提及的频率很高,很多国人也以此自居。有一些学者给出了定义: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就是世界工厂。

我们的祖国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为世界人民提供瓷器、茶叶,算不算最早的世界工厂呢?不算,因为那时候我们所提供的东西对于欧洲人来说都是奢侈品,物以稀为贵,这些东西还没办法大量地输入到欧洲,所以我们也谈不上是制造基地。

从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18世纪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是第一个世界工厂。接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别的国家因为打仗打得支离破碎,美国却靠着强大的制造业,为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提供飞机、坦克以及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工业开始振兴,开始大量输出机械电子产品,于是我们有了walkman(随身听),有了红白游戏机,有了卡片相机,日本的产品不可思议地改变了世界。

那么现在的中国,为全世界输送着印有“Made in China”标记的产品的中国,算不算是世界工厂呢?

我们国家有统计年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中国现在有很多工业品的产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一,比如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各类纺织品以及日用轻工业品。但是这些东西还不足以说明我们就是世界工厂了。最昂贵的民用飞机,我们一般乘坐的还是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中客车;我们的公路上跑着的汽车,外国品牌总是比国产品牌多;我们用的电脑,很多部件可以说是中国造的,但是最核心的芯片是美国的Intel和AMD。虽然中国的工厂能提供大量的电子产品,但是其中最基本的二极管、三极管这类电子元件,不是来自美国就是日本,因为我们现在还没能完全掌握半导体晶圆的制造工艺;一想到要买相机,选来选去都是日货;很多工厂中的设备,都是进口的比国产的好用,控制程序不是西门子就是三菱的。这些都是制造水平的直接体现,而我们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很多人“上下而求索”。

从工业品出口结构看,目前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卖出去的东西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玩具等日用轻工业品。虽然近些年来机械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已经超过纺织品的出口额,但在出口的机电产品构成中,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产品为主。反过来,我们看日本,他们仅靠汽车出口就超过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所以,我们不要片面地去抵制日货,而应该花心思在振兴民族工业上。如果我们的汽车制造得质量非凡价格还适宜,别说中国人自己,就连外国人都要买我们的汽车。实际上,中国有很多东西需要进口,半导体芯片、机械设备、精密仪器等等,这些都是高附加值的玩意,我们不得不花大价钱买进来,这就是差距。说明我们在技术密集型制造领域,仍然明显落后于美国、日本那些发达国家。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家都走向了富强之路,也引领了一轮科技的革命,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还没有这么强大的科技能力,所以还不能完全称为世界工厂。其实我们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要成为世界工厂,而是要从这种低层次的来料加工型制造转变为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型制造,我们要用独一无二的飞机和轮船换别人的牙签、棉花、皮鞋和钢材,这才是中国制造的方向。

尽管有差距,但是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确带来了中国工业的蓬勃发展。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对于要靠打工挣钱的我们来说,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机遇。说白了,也就是有钱可挣;同时,为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国工业的繁荣,我们有了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P3-5

序言

这本书不是小说,也不是简单地对工厂生活做流水账式的记录。我所写下来的东西,是我这些年在工厂工作的感悟、思考以及收获。有很多内容教科书里是不会讲的,因为好像有点难登大雅之堂;有很多内容专业书里是不会讲的,因为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超越专业书的范围。

如果是一个刚进入工厂的新人,不管是从工人开始,还是从工程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开始,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新人成长的速成方法,更快地去了解工厂中那些不会有人专程来告诉你的规则和秘密。这会让你避开一些弯路,少掉进一些坑,要知道工厂里的坑真不少。

如果你已经进入工厂一段时间了,本书依然可以帮到你。书里有大量的笔者从事工厂改善工作的体会,从产品设计到流程作业,从物料到运作系统。这些内容基本上脱离了传统的工厂知识体系,更多的是实践后的真实认知和总结。语言有时候调侃了一点,其实是为了减小读者的阅读障碍,毕竟,我希望能够尽量让这些原本枯燥的东西变得稍微有趣一些。

还有一种可能,你已经进入工厂管理层或是老板了,管理着或大或小的团队,我相信,这本书还是能提供给你一些特别需要的东西。从中可以看到普通员

工的心声,他们的工作思维方式,工厂运作所需要关注的细节,怎么样找到节约钱的机会,有时候,会让原本混沌的思想开始慢慢清晰起来。我一直认为,书籍最大的作用不应该只是灌输,而是能够带动读者思考,从而创造出更新的东西。

当一个工厂老板开始乐于思考的时候,那他真的很可怕,因为思考可能会带来奇迹的发生。

我对于工厂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的老爸老妈的人生,可以简单地用两个字概括:工人。如果非要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来修饰一下,那就是他们把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我的老妈好歹在办公室待过一段时间,老爸基本上把他的前半辈子贡献给水电站了,在那些偏远的地区,那些素不相识的少数民族同胞,会亲切地称呼我爸为“带来光明的人”。

绕了那么大一个弯,我其实只是想说,我们这一家子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人阶级,在过去的年代会感到无上光荣的工人阶级。但是,从小我就立志,长大了不能当一个工人,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生活不能羁绊我本应伟大的人生。于是我的理想被自己定格为解放军和科学家,是要开着宇宙飞船征服太空。但是命运总是喜欢跟人过不去,我的理想被其他人给实现了,比如杨利伟,而平凡的我在大学毕业以后径直去了工厂,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有时候我站在机器声轰鸣的车间,会有些寂寞,好像这的确不是我少年时憧憬的光景。但是工厂的生活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枯燥,那些冰冷的金属中其实蕴含着无尽的科学知识,需要去探索,而且会十分有趣,当发现真相的时候,会让人非常有成就感。每一个在工厂探索改变的人其实就是科学家。工厂所制造出来的手机、电视、汽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给他们带来快乐和便捷,其实这就是在工厂工作的一种特别的快乐。

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改变很多人对工厂的看法,也能够改变很多在工厂谋生的人对工厂相关职业的看法。未来其实是美好的,而作为在工厂奋斗的我

们,用不着无奈和沮丧,明天永远在自己的手里,我们的努力都会或大或小地改变着中国制造,也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职业从工厂开始--工厂新人指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兰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77650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3137734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