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特勤局
内容
编辑推荐

特勤局是美国保护总统安全的一个特殊机构。在总统出行前,他们就要对总统车队经过之处进行安全评估,并对周边环境进行布控,还要联系当地警察共同制定防范措施。他们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通信设施出色地完成了保卫总统的任务,以致当总统出行之际,很多人都这样评价特勘局特工:“这是一群训练有素、令对手心惊胆颤的贴身保镖。有了他们的保护,总统犹如身处于安全圈内。”王国章编著的这本《美国特勤局》为我们介绍的就是美国的这个特殊机构。

内容推荐

美国特勤局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执法机构,隶属于美国国土安全部。这本《美国特勤局》以史料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特勤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透过层层迷雾揭开蒙在特勤局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其中,包括特勤局的诞生历史和渊源、特勤局的机构组成、特勤局日常进行的训练、特勤局经历的重大事件等,作者力图通过一个个翔实的故事或事件,让读者全面地看到一个真实而客观的美国特勤局。

《美国特勤局》由王国章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神秘组织:美国特勤局的诞生渊源

 1.谁在贴身保护美国总统?

 2.特勤局的转型之路

 3.深度揭秘美国特勤局

 4.特勤局是FBI的“先锋助手”

 5.特勤局发展年表

第二章 机构组成:美国特勤局的核心团队

 1.精英组织的核心机构

 2.为什么说特勤局是一张错综交织的“网”?

 3.电子犯罪特遣部队:震慑电子犯罪最重要的“先头部队”

 4.调查中心:特勤局大展拳脚的铁拳组织

 5.国家威胁评估中心:特勤局情报搜集的“前哨”

 6.犯罪通缉中心:特勤局最权威的“数据库”

第三章 选拔培训:美国特勤局的魔鬼训练

 1.霍根巷:练就特勤局特工“金刚之身”的摇篮

 2.忍受雨点般的拳打脚踢是训练的第一课

 3.揭秘身怀绝技的总统“守护神”

 4.初级特工5个月速成,是真是假?

 5.不一定人高马大,但一定要有所专长

 6.铸就铮铮铁骨缺一不可的“七堂课”

 7.特勤局特工风光无限的外表下隐藏的秘密

第四章 铁腕核心:美国特勤局的传奇“大佬”

 1.马克·苏利文:柔中带刚的“鹰派”大佬

 2.芭芭拉·里格斯:权力与荣誉集于一身的“铁娘子”

 3.拉姆斯菲尔德——特勤局御用的“幕后军师”

 4.胡佛为何能成为特勤局的“主心骨”?

 5.“中情局之父”杜勒斯在特勤局“兼职”,是真是假?

 6.威廉·P·伍德:特勤局红极一时的权力核心

第五章 暗藏杀机:美国特勤局操纵的惊天阴谋

 1.肯尼迪遇刺,特勤局都在干什么?

 2.白宫与中情局之间的矛盾,和特勤局有关?

 3.是中情局杀害了美国总统,还是特勤局在欲盖弥彰?

 4.隐藏在“烧毁的备忘录”里的“可能的阴谋”

 5.白宫第一保镖与美国总统的“恩怨情仇”

第六章 窃听风云:美国特勤局的绝密行动

 1.美国安然公司丑闻曝光竟然和特勤局有关

 2.信用卡盗刷案中特勤局通过监听实施的行动

 3.发现美国黑手党踪迹是特勤局秘密监听的结果

 4.捕获萨达姆,特勤局的杰出表现

 5.特勤局为何要通过监听来维护美国联邦利率的安全?

第七章 铁拳出击:美国特勤局的传奇大案

 1.暗杀哈马斯军事指挥官马巴胡赫与特勤局的关联

 2.拉登藏身世界“第二高峰”:美国特勤局将实施军事行动

 3.“9·11”事件中特勤局都在干什么?

 4.卡扎菲的死究竟和特勤局有什么关联?

第八章 总统安全:美国特勤局交织的总统保护网

 1.美国国会为何会批准特勤局对总统的永久保护?

 2.“挡子弹”为什么是特勤局必备的气魄?

 3.保护总统出行安全,必要时做“人盾”

 4.特勤局意识到:保护好总统的安全必须吸取肯尼迪遇刺案的教训

 5.对来访外国元首和官员提供保护

 6.任务:保护政治要人是重要任务

 7.特勤局新任务:防止“生物黑客”暗杀总统

第九章 权力扩张:美国特勤局权力触角的延伸

 1.特勤局保护总统DNA是新权力还是新使命?

 2.总统出访时特勤局特工是怎样做的?

 3.特勤局在美国大选中扮演的角色

 4.联合国大会中美国特勤局充当的角色

 5.特勤局是否参与到了国际金融秩序中?

 6.监听电话是权力泛滥还是必然使命?

试读章节

在很多人眼中,美国总统享有最周密、最安全的保护。这主要是因为,作为美国最有权力的人物,总统从上到下都会受到最为周密且最为严格的保卫。而在重重的保卫圈范围内,是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特勤局的特工们在担当着总统贴身保镖的任务。很多人对此或许无法理解,为什么保卫总统如此重要的任务不交给美国国防部或者其他部门,而是交给和保卫任务不相关的财政部呢?

1865年7月5日,美国社会经济犯罪活动非常猖獗,伪造钞票等其他一些经济犯罪迅速在美国国内蔓延开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财政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成立了专门用于打击经济犯罪的执法部门——特勤局。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林肯总统遇刺身亡。而在36年后的1901年,又有一位美国总统麦金利同样命丧刺客之手。此时,倍感事态严峻的国会议员们便开始讨论保护美国总统安全方面的问题。

最初,一些国会议员建议动用美国军队对总统进行保护,但这个想法很快便遭到了大多数议员的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动用军队只会让美国看起来和军政府没有什么两样。紧接着,一些议员提出了要成立独立部门的想法。但也被否定,理由是当时美国国内经济并不发达,缺少成立独立部门的额外资金,加之国会的一些议员也不愿意在此问题上花费过多金钱,所以便否决了这个想法。而接下来的讨论无非指向了美国现有的联邦执法机关以及地方警察,部分议员建议在其中选择出一个专门保护总统安全的部门。第一个被排除的就是华盛顿警方,因为该警察局的财政拨款来自于地方政府,没有义务,更没有能力为保护总统掏出一分钱。那么,此时美国联邦执法机构还有哪些呢?

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央情报局以及联邦调查局等部门都没有成立,执法机构只有隶属于司法部的联邦法警以及隶属于财政部的特勤局。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联邦法警无论是自身规模还是实战经验都要比财政部的特勤局强很多。但国会经过认真商讨后还是选择让特勤局执行保护总统安全的任务。而在2003年之后,时逢机构改革,特勤局分支机构划归为美国国土安全部,这样的改革完全是出于美国自身反恐的实际需要,因为当时的国土安全部还负责美国国内安全情报的搜集以及信号监听等方面的工作,这样便于和其他执法机构进行信息共享或者协同作战。

其实,深入了解美国总统护卫队的来历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对于如何保护好总统人身安全的态度随着时间的发展是有一定转变的。事实上,直到二战后的一段时期内,美国总统的“自由度”还非常高——能够随意到大街上和过往的民众热情地打招呼。而肯尼迪被刺杀是个转折点,从那之后,美国才为总统专门配备了防弹车。同时,特勤局还被赋予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即侦破任何一切试图刺杀总统活动的案件。可以说,这是罕见的。因为同时能够具有侦查权以及执行能力的部门在美国人眼中是极其可怕的,尤其是身处国家最高权力者身边的组织。这非常有可能导致其异化,变成打击政敌的有效力量,甚至还可能演变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二权力机构。而前苏联的克格勃,就是这种权力被异化后的直接产物。鉴于此种原因,美国国会意识到了其潜在的危险,因此从管理职权上对特勤局做了相对严格的限制,目的就是防止“第二权力中心”的出现。那么,究竟什么人才能成为总统的贴身保镖呢?

第一,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他必须绝对的忠诚——忠于国家、忠于总统;第二,保镖自身的心理素质必须过硬,虽然保镖自身的格斗技能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其心理素质必须强胜于一切。其实一个每天都需要去执行保卫任务的保镖,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当然,这也不能说明特勤局的人员就是一群只会站岗布控的“大块头”,成为重要人物的保镖者是需要时间积累以及长期训练的结果。保镖在其任职期间,还必须接受相关,必要的考核,以保障自身有足够的能力保护总统的安全。事实上,特勤局也具有全训的非勤务特工,在遭到恐怖分子进攻的情况下,这些人会果断地使用先进的武器帮助总统突围,并将其护送到安全地带,或者在总统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情况下快速地实施营救,但这种事发生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他们一般都会跟随在总统四周,直到护卫任务完成后才会离开,加之事先做好的布控措施,使得恐怖分子几乎没有下手的机会。

此外,保镖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情报的支援以及指挥方面的预案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特勤局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随时获得美国各个情报机关的支援,其中包括武器支援和信息支援,等等,哪怕有一个人是在互联网上扬言要杀掉总统或者宣称要炸掉白宫等,也会遭到特勤局的深入调查。在保护总统出行或者出席活动时,特勤局事先会派出特工对所要达到的目的地以及沿途进行周密的地形勘察,然后根据地形的情况制定好最安全的行车路线,及需要执行安保任务。同时,保镖还会对沿途的制高点进行有效控制,以避免有可疑人员或者敌人提前埋伏在里面对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

P3-5

序言

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几乎每天都穿着黑色的西服、黑色的皮鞋,整日面无表情,所有的心事都隐藏在了他们鼻梁上的那副黑色的墨镜内……他们就是被世人称为“白宫第一保镖”的美国特勘局特工。

说起特勤局,很多人或许只停留在保护总统或者外国元首的认识上。其实,这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了保护总统、副总统及外国元首这一工作外,特勘局还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如果从特勤局成立之初看,保护总统对于特勘局来说,只能算是“副业”,其真正的“主业”是进行情报调查,即它是与保护总统毫不相干的情报调查机构。

作为一家情报调查机构,特勤局的历史要远远早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中央情报局,它成立于1865年,当时它的作用只是打击仿造货币,后来又针对美国出现的三K党,以及调查针对政府的欺诈案。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勤局的职能开始被不断增加,并悄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宫第一保镖”。

追根溯源,其实从林肯总统遇刺身亡后,美国就开始意识到保护总统人身安全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美国并没有对保护总统的建议进行立法,而只是停留在口头阶段。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刺杀活动日异猖獗起来,先后有好几位总统或政要人物死于歹徒的刺杀。直到1901年威廉·麦金利总统被暗杀之后,此时的美国国会才真正决定要制定出保护总统的法案,于是在当年,美国国会便通过了一项法案,将保护美国总统的责任交给了当时尚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的特勤局。

说起保护总统的安全,特勤局可谓是做到了事无巨细。在总统出行前,他们就要对总统车队经过之处进行安全评估,并对周边环境进行布控,还要联系当地警察共同制定防范措施。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疑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确保总统安全。特勤局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通信设施出色地完成了保卫总统的任务,以致当总统出行之际,很多人都这样评价特勘局特工:“这是一群训练有素、令对手心惊胆颤的贴身保镖。有了他们的保护,总统犹如身处于安全圈内。”的确如此,特勤局在保护总统时,会建立起足够安全的“防护圈”,即:第一层也是最外层大多会设置好路障,并安排警察进行护卫;第二层安排有丰富经验的特工人员,随时关注总统周围的环境或可疑人员;第三层也就是最里面的一层,通常由特勤局最精锐的特工组成,他们会紧紧守护于总统前后和左右,不仅要时时留意那些可能随时发生的、对总统人身安危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还要时刻准备着,一旦出现了某种特殊事件,他们都要毫不犹豫地做出替总统挡子弹的决定。

由于特勤局最初是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的,所以它的主要职责是打击经济犯罪。比如,打击金融诈骗(包括信用卡诈骗、身份盗窃犯罪、邮票诈骗、国债欺诈、计算机犯罪等);打击和预防不法分子仿造美元、黄金、白银及债券等方面的不法行为。由此可见,只要是与经济相关的,或是对美国政府及总统可能会造成欺诈甚至危害的行为,都在特勤局工作的范围之内。

正是由于特勘局的职能从最初的打击仿造货币,拓展到后来的保护美国总统,才使得特勤局这一原本仅仅是调查犯罪的机构,最终成为了一个富有着传奇色彩的特工机构,因为在保护总统的同时,他们也成为了掌握白宫秘密最多的见证者。随着近些年人们对特勤局的不断关注,以及一些臆藏多年的白宫秘密的内幕被一个个曝出,特勤局也成为了很多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正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到特勘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本书才以史料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特勤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透过层层事件揭开蒙在特勤局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其中,包括特勤局的诞生历史和渊源、特勤局的核心团队、特勤局日常进行的魔鬼训练、特勤局最具传奇色彩的传奇“大佬”、特勘局在历史发展中策划和操纵的惊天大案、特勤局与对手展开的绝密行动、特勤局经历的传奇大案、特勤局交织的总统或外国元首的防护网以及特勤局权力触角的延伸共九章,力图通过一个个详实的故事或事件,让读者全面地看到一个真实而客观的美国特勤局。

书评(媒体评论)

自从特勤局成立以来,共有7名总统曾遇袭。1975年9月,前总统福特两遇暗杀:第一次,曼森家族成员弗洛姆涉嫌暗杀福特;17天后,精神不稳定的护理学生简穆尔向福特开枪,后者勉强躲过了子弹。肯尼迪是唯一一名在获得特工充分保护下遭暗杀的总统。前总统杜鲁门、里根、克林顿和小布什也遭到过暗杀,但在美国特勤局的保护下,都成功脱险。

——美国中文网

对特勤局来说,确保外国政要的安全不出任何差池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各国领导人习俗各异也为协调统筹安保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仅替各国领导人及其配偶安排近身特工随扈一项,特勤局就要出动两百多名特工,另外还要安排约60名国务院特工为更低级别的外国官员提供近身安保服务。

——《南方人物周刊》

过去10年里,中情局(CIA)曾两度请求特勤局协助搜集和完善一名访美的外国领导人的情报。然而,特勤局两次都拒绝了中情局的请求。特勤局局长苏利文的理由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特勤局特工难免会精神分裂。

——《大西洋月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特勤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国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44746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3180467
中图分类号 D771.23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