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
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东北地区区域地理背景

 第一节 区域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基础

一、社会条件

二、经济基础

三、交通运输网络

 第二节 区域发展状态

一、区域发展特征

二、区域发展优势

三、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区域发展宏观定位

一、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新型原材料和能源重化工基地

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绿色农产品基地

四、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

第二章 东北地区城市形成与演化过程

 第一节 古代城镇形成时期

一、古代城镇形成过程

二、古代城镇总体特点

三、古代城镇类型

 第二节 近代城市形成时期

一、近代城市形成过程

二、近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近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现代城市形成发展时期

一、现代城市发展过程概述

二、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变化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化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水平

二、城市化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差异

一、空间结构差异

二、规模结构差异

三、地域差异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城市化发展的独特因素

 第四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一、城市化发展新趋势

二、城市化发展战略

三、城市化发展模式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现状特征

一、“弱金字塔”形等级规模结构

二、首位度偏小,首位城市沈阳的核心作用不明显

三、城市规模分布基本合理

四、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不平衡指数(5):城市均匀分布于各规模等级之内

五、位序一规模法则及分形:位序一规模均匀,中间序列较多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影响因素

一、主要影响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交通因素

四、政策和文化因素

五、自然因素

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运行机制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存在问题及优化思路

一、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存在的问题

二、东北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优化思路

三、优化方案

第五章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框架

一、三群——辽中南、吉中、哈大齐城市群组

二、二带——哈大城市带和沿海城市带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特征

一、大区级中心城市四足鼎立

二、主要城市沿轴带分布

三、城市发育水平呈圈层状空间分异

四、产业专门化及地域组合引导城市体系空间走向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一、大型项目建设的拉动

二、资源开发的驱动

三、交通网络的牵动

四、宏观政策的促动

 第四节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一、建立东北地区大都市带

二、构建大都市连绵区

三、地方性城镇组合

第六章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职能结构

 第一节 东北地区地级市职能类型的单项指标

一、主要行业及就业人口

二、纳尔逊残差值

三、专门化指数

四、城市经济基础

 第二节 东北地区地级市综合职能类型

一、行政职能城市

二、交通职能城市

三、工业职能城市

四、旅游职能城市

五、东北三省城市职能类型构成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职能结构形成与发展动力机制

一、内在自主性原动力

二、再生性推动力

三、外在性制动力

第七章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划

 第一节 区划的技术路线

一、基本思路

二、方法与数理模型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

一、区位熵分析

二、外向功能量及城市流强度分析

三、城市流强度结构分析

 第三节 东北地区规模城市等时交通圈

一、等时交通圈时距的确定

二、交通方式的选择及相关设定

三、等时交通圈范围划分

 第四节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区

一、一级城市经济区

二、二级城市经济区

三、地方集聚与辐射中心

四、城市经济区空间组织

第八章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基本格局

一、城市群组的圈层格局

二、城市群组的形成与发展

三、城市群组发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城市群组的协调发展关系及调控手段

 第二节 辽中南城市群

一、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现状

二、辽中南地区交通与城市群演变过程

三、辽中南城市群空间特征

四、交通引导下的辽中南城市群空间走向

 第三节 吉中城市组群

一、吉中城市组群发展现状

二、吉中城市组群与吉林老工业基地关系分析

三、吉中城市组群功能关系优化

四、吉中城市组群功能关系的协调框架

 第四节 哈大齐城市带(组群)

一、哈大齐城市带发展现状

二、哈大齐城市带产业发展

三、哈大齐城市带协调发展对策

第九章 东北地区城市内部空问结构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历程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

 第二节 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模式

一、环辅放射型结构

二、集中团块型结构

三、线型结构

四、分散组合型结构

 第三节 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对哈尔滨市的解析

一、哈尔滨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二、哈尔滨城市人口空间变动的宏观剖析

三、哈尔滨城市人口空间变动的微观剖析

 第四节 东北地区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一、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二、空间重构的时代背景

三、空间重构的未来选择

第十章 东北地区港口城市及空问关系

 第一节 东北地区港口的历史演进

一、港口发展与转型

二、港口体系构成

 第二节 东北地区港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港口城市历史演进

二、港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港口城市发展机理

 第三节 港口城市空间关系

一、港口城市空间关联

二、港口城市规模分布

三、港口城市职能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王士君、宋飏、姜丽丽、冯章献等所著的这本《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基于区域一城市空间视角,整体研究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城市群组、城市经济区、城市化、中心城市功能、资源城市转型等重点问题;既有城市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同时又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近域城市关系新动向,触及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全新命题;既涉及城市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经济和社会关系,又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政策、制度创新等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实现了城市地理学理论框架的具体实践,是国内首部大区地域单元的城市地理著作。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适合地理学特别是城市地理学科研工作者、从教人员、在校学生,以及与城市规划管理相关的人员阅读,同时也适合所有对城市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编辑推荐

王士君、宋飏、姜丽丽、冯章献等所著的这本《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着眼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发展和振兴的宏观背景,在城市群组研究目标基础上延伸到东北地区全部的城市地理内容。全书由十章构成,以东北地区整体为研究对象,论述东北地区城市形成演化过程、城市化进程、城市体系结构、城市群组、城市经济区、城市内部空间组织、港口城市及其空间关系等方面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士君//宋飏//姜丽丽//冯章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401656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4047275
中图分类号 K923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