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类迁徙之路第一人,追溯人类起源的朝圣之旅!探险家关野吉晴用10年时间,写下伟大旅程的全纪录!
《伟大的旅行(下我们往哪里去)》作者关野吉晴不仅是一个探险者,更是一个真正的旅行家。他用他的眼去看,他的耳去听,他的鼻子去闻,他的脚去体验,他的心去感受人类祖先从非洲到美洲的艰辛。他放弃了动力机械的旅行方式,而是用雪橇、爬犁、自行车、独木舟、皮筏、骑马、骑骆驼、徒步等方式,逆着这段路线,追溯人类起源。
图书 | 伟大的旅行(下我们往哪里去)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重走人类迁徙之路第一人,追溯人类起源的朝圣之旅!探险家关野吉晴用10年时间,写下伟大旅程的全纪录! 《伟大的旅行(下我们往哪里去)》作者关野吉晴不仅是一个探险者,更是一个真正的旅行家。他用他的眼去看,他的耳去听,他的鼻子去闻,他的脚去体验,他的心去感受人类祖先从非洲到美洲的艰辛。他放弃了动力机械的旅行方式,而是用雪橇、爬犁、自行车、独木舟、皮筏、骑马、骑骆驼、徒步等方式,逆着这段路线,追溯人类起源。 内容推荐 英国考古学家布莱恩·费刚将人类这一次从700万年前诞生起,不断前进,穿过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达巴塔哥尼亚的迁移之旅,命名为“伟大的旅行”。这次旅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哥伦布的航海之旅,在人类迄今为止所有冒险活动中堪称极致。 《伟大的旅行(下我们往哪里去)》作者日本旅行家关野吉晴逐渐想凭自己的力量重走一次这个大远征。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头脑思考对人类来讲最具有普遍性的三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伟大的旅行(下我们往哪里去)》带着你走进地球上很多不被人熟知的角落,遇见各种各样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民族。 目录 01 南美 卡韦斯卡尔族少女 玛丽亚·路易莎 智利(蓬塔阿雷纳斯市) 维基契族的族长 卡洛斯·林科曼 智利(奇洛埃岛) 原住民 塞克南人 智利(火地岛) 神圣的日全食 安第斯 玻利维亚(玻利维亚高地 乞阿卡) 回响在安第斯山脉的非洲之魂 玻利维亚(基卡罗马) 印加战士勇气的证明 投石战争 秘鲁 安第斯(温奇里村) 南美探险的起点 马奇根加 秘鲁 亚马孙(庞切克雅地区) 星与雪的巡礼祭 柯伊约特 秘鲁 安第斯(西纳哈拉山) 印加后裔生活的村庄 秘鲁 安第斯(克罗村) 在圭亚那高原看太古时的地球 委内瑞拉(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地区的猴子们 哥伦比亚(马卡雷纳国家公园) 骄傲的高原森林民族 亚诺玛米 委内瑞拉(帕里马山地) 02 中·北美 保留了玛雅传统的全灵节 危地马拉(托多斯桑托斯) 纳瓦霍之国 美国(亚利桑那州 纳瓦霍居留地) 创造一个和地球生态系统一样的星球 美国(亚利桑那州) 捕鲸之岛 阿拉斯加(圣劳伦斯岛) 白头鹫捕鲑鱼 阿拉斯加(海恩斯) 布鲁克斯山脉的狩猎师一家 阿拉斯加(育空河源头) 沐浴在迪纳利的秋季 阿拉斯加(迪纳利国家公园) 有着日本祖先的村民们 阿拉斯加(达连) 03 远东西伯利亚 楚科奇壮烈的捕鲸之旅 远东西伯利亚(劳里诺村) 海象节 远东西伯利亚(恩梅连村) 神圣的驯鹿分割仪式 远东西伯利亚(驯鹿放牧地区) 用鱼叉挑战巨型海象 远东西伯利亚(印丘翁村) 梦的判断与超常医疗 远东西伯利亚(乌斯奇帕连村) 驯鹿牧民的生活 远东西伯利亚(米基诺村) 来自精灵的礼物 远东西伯利亚(萨哈共和国 雅库茨克) 饕餮贝加尔鱼,酩酊伏尔加酒 西伯利亚(贝加尔湖) 04 蒙古·喜马拉雅 草原少女普洁 蒙古(乌兰巴托郊外) 冈底斯的朝圣者 西藏(冈底斯山脉) 藏传佛教的巡礼祭 尼泊尔(多尔帕 雪伊寺) 喜马拉雅深处人们的祈祷 尼泊尔(多尔帕 那木多村) 关野医生出诊记 尼泊尔(多尔帕 南昆山谷) 严冬前的准备 尼泊尔(北多尔帕地区) 与牦牛队同行 尼泊尔(多尔帕 敦达鲁——卡利布恩) 05 中东和非洲 人类最初的森林破坏:黎巴嫩雪松 黎巴嫩(贝卡谷地) 不储存东西的平等社会 克艾古 埃塞俄比亚(库彻尔村) 不储存东西的平等社会 玛疆盖尔 埃塞俄比亚(库米村) 达纳基尔沙漠中遇到的盐帮 埃塞俄比亚(达纳基尔沙漠) 埃塞正教的圣诞节 埃塞俄比亚(拉利贝拉) 乌干达的森林和漫长的后记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这个部落是由两个家庭组成的,总共有17个人。在我再一次来到这里时,我花了半年时间步行游历在这里的丛林间,逐渐与这里的人们建立起了信赖关系。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向导和其中一个家族的家长闲聊了起来。在他们聊了大概一个小时以后,那位家长对我说:“对于你来说,我们好像没有名字,我们想让你给我们起名字。” 我出生在东京市内的居民区。那时,我想叫父母“老爸”、“老妈”,结果父母并不理会我这个小孩子的要求,反而责备我“不要撒娇”。那时,朋友们大多称呼父母时叫“欧托桑”(爸爸)、“欧卡桑”(妈妈),或是“托桑”(父亲)、“卡桑”(母亲)。于是在这里,我给那个家族中的家长起名叫“托桑”。“他们肯定会马上就忘了,估计是不会用我起的名字的。”我在心里这么想着,给其他几个人起名字的时候也很随便。想到什么就叫什么。 出乎意料的是,在我待在这里的日子里,他们开始用我起的名字互相称呼了。偶尔忘记时,他们还会问我:“这个人叫什么来着?”在我告诉他们后,他们就会像八哥似的把那个名字重复地叫上好几遍。更让我吃惊的是,在几年后我再来这里时,发现他们还在用我给他们起的名字称呼着彼此。 为什么他们会没有名字呢?他们原来是如何相互称呼的呢?这个部落里只有两个家族,总共也就17个人。在村子里时,只要叫“爸爸”、“妈妈”、“儿子”和“女儿”就可以了。即使有好几个小孩子,在特定情况下大家也都能明白是在叫谁。当有的人不能用以血缘关系来称呼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有一位老人是孤身一人,大家都叫他“瓦茨其林伯利莱”。也就是说,只有在不能用其他方式来称呼一个人时,人们才会给这个人起个名字。 这样一来,别的村子里的人又该如何称呼这个村子里的人呢?不需要担心。只要有一个人有名字,例如有一个人叫“胡安”,那其余的人就可以被称为“胡安的父亲”、“胡安的母亲”、“胡安的哥哥”以及“胡安的妹妹”了,而无须替所有人都起名字。 1973年。我在这里为期半年的旅行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亚马孙河流域真是大得可怕。虽然那时我着了魔似的在丛林中游历了半年,可是半年里走过的地方却仍然只是亚马孙河流域的一角,还有很多地方是我没有走过的,那些地方对我来说依然是未知世界。在这半年的旅行结束后,我决定以后还要继续进行探险。不过。如果是这样,我应该从事什么工作呢?我绞尽脑汁地想着。学者、记者、摄影家……就这样想了很多,最后发现要想自由地跑来跑去,还是做医生最好。既可以在亚马孙河流域从事医疗事业,又可以拥有探险家必需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这一次的旅行让我进一步地深深陷入了亚马孙河流域。也深深地陷入了南美大陆。 1995年5月,在“伟大的旅行”途中,我又一次顺道绕到庞切克雅,距上次来这里已经6年了。想到能够再一次见到托桑一家,我按捺不住兴奋。庞切克雅村坐落在库斯科以东300公里远的地方,那里住着与马奇根加族语言相近的马修克族。进入雨季后,有很多道路不能通行。要从库斯科赶到庞切克雅就只能坐卡车和四轮驱动车了。有些道路实在难走,车子在颠簸中前进着。 我在新托亚收拾行李准备去庞切克雅时,突然得知托桑已经去世的消息。听说托桑是在去附近田里摘果实的时候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伤到了头,当天就去世了。听说他去世的时候是狂欢节,推算一下时间,应该是两个月之前的事情了。这23年来。每每回到曾经走过的地方,总是有很多曾经认识的人死去。不过,最让我悲伤不已的还是托桑去世的消息,他一直都是把我当他的儿子一样看待的。 渡部纯一郎和我一起走过巴塔哥尼亚的阿根廷湖和安第斯的的的喀喀湖,又与我一起坐橡皮船从庞切克雅村来到帕塔河下游的奇隆托阿里村。如果我没记错,托桑有几个孩子住在奇隆托阿里村。虽然当时已经进入5月的旱季,但从新托亚前流过的河水还是见涨,因此,就算我们再怎么使劲划船,船还是原地不动。在进入帕塔河之前,我们几乎都是拖着或推着船往前走的。奇隆托阿里村子里的人比以前多了些,现在已经有62个男人、67个女人了,还有一大群孩子。记得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这个村子里的人还都零散地住在林子深处呢,既不和外面的人接触也没有外面的人进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马奇根加人想要搬家,搬到一个更现代一些的地方。然而,他们又不想住到城镇里去,就把村子移到了这里,还在这里建了自己的学校。当然,学校的老师是新托亚的神父从别的河流找来的马奇根加人。那些河流的人们已经文明开化了,孩子们都捧着教会发的笔记本和圆珠笔来学校上课。每个人都赤着脚,身上的T恤和裤子混着泥和汗。每个人的头发都被河水弄得湿漉漉的,却一律用梳子分开,因为不这么做就会被老师责备。 “哪个孩子是学校里最优秀的?”我问马鲁克。他一脸讶异,并没有回答我。可能是他没有听清楚我的话,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果然,马鲁克的确不太明白我的意思。 “哪个孩子的西班牙语讲得最好啊?”我换了个方式问他。他马上就明白了,说道:“纳鲁新。”我仔细想了想,觉得他们并没有从多方面综合评价一个人的意识。“歌唱得最好的呢?”“足球踢得最厉害的呢?”“算数又快又正确的呢?”像这样的问题,他们马上就能回答。也就是说,在这里只要有一个方面做得出色,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在我1989年来这里的时候,学校还是很简陋的:学校没有墙壁,屋顶是由椰子叶做的。在我这次再来的时候,学校已经是结实的混凝土建筑了。由于学生人数增加了,多明我会出面重新建造了校舍。不过,新托亚的学校已经在一个月之前就开学了,但奇隆托阿里村却没有老师过来教课。 托桑的一家5口也都住在这里。 托桑长子安托尼奥、三儿子圣格里以及二女儿奥尔奇蒂娜以前就一直住在这里,长女多萨和六儿子够朗够朗后来也搬了过来。在托桑让我给够朗够朗起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够朗够朗是他第5个儿子,就模仿“五郎”的发音给他起名叫“够朗够朗”,后来才知道弄错了,但是“够朗够朗”这个名字已经被叫开了。刚见到够朗够朗的时候,他才蹒跚学步,这次再见到他时,他已经是个24岁的健壮年轻小伙子了。同姐姐和妻子住在一起。他的妻子马洛哈与够朗够朗的哥哥胡安有一个女儿,不久前,胡安和另一个村民的妻子私奔,住到了对岸,撇下马洛哈母女。够朗够朗就娶了之前是他嫂子的马洛哈。在马洛哈和胡安在一起之前,曾是另一个男人的第二个妻子,后来那个人把她让给了胡安。也就是说,够朗够朗是马洛哈的第三任丈夫。 托桑的三儿子圣格里是一个性格非常好的人。在我第一次旅行到马奇根加的时候。他和托桑一直送我到河的下游。不过,不知道性格太好有时会不会反倒是件坏事,他的妻子何塞菲尼亚跟人跑了。 P28-30 序言 得知《伟大的旅行》要出中文版,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 大约700万年前,诞生于非洲的人类先祖从猿人进化到原人,最后又进化成我们人类的祖先——智人。如果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在距今五六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们,仿佛一瞬间就迁徙到世界各地,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落地生根。现今,地球上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人类生存。 猴子中往北行进得最远的要算是日本猴了,但是也仅只是北纬41度而已。而人类则在两三万年前就到达了北纬60度的地方,最终甚至有人在北极圈内定居。其中的一部分人则跨过新大陆,将足迹推进到南美大陆的最南端。 动物物种在新的土地上完成身体的进化,最终适应的个体得以生存。与之相比。人类各民族在身体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大,而是通过后天创造的文化与环境相协调适应。也正因为此,行进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人类创造出的文化种类之多,令我们咋舌。 在这本书所记录的“伟大的旅行”之后,我于2004年开始了新一次的“伟大的旅行”。这一次,是为了探究走出非洲的早期人类,从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如何到达了日本列岛。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人们可以从北方、西方以及南方漂洋过海,来到日本。也可以说,日本列岛就是东游的人们云集之处。人们来到这里,在接受大陆文化影响的同时,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文化。 新的“伟大的旅行”的最后行程中,我使用了手工制作的没有发动机的皮筏。经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最后抵达日本冲绳。虽然在途中遇到过种种困难,但我还是于2011年6月完成了新的“伟大的旅行”。希望以后也能向大家讲述我在新的旅行中的点点滴滴。 关野吉晴 后记 翻译关野吉晴先生的这本《伟大的旅行》,难度大大超出我的想象。困难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大量陌生的名词。《伟大的旅行》带着我走进地球上很多不被人熟知的角落,遇见各种各样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民族。 不过这本书又告诉我,所有的这些名词都不陌生,书中所有的人都和我有着共同的人类祖先,所有的地方都有人类祖先曾踏过的足迹。就好像从我的身体里伸出无数看不见的触角,朝向四面八方,沿着关野先生的旅行路线,蔓延成一张铺盖在整个地球上的网,把很多个“我”在那里生活的景象传送到我脑子里。 翻译工作既有艰辛也有喜悦,但是更多地是作为一名读者的感动。这是一本平淡的旅行日记,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和扑朔迷离的情节,但是充满了关野吉晴这位旅行家、冒险家对“人类”、“幸福”这些永恒主题的不懈的思考。他朴实无华的语言显露出他那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可能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品格才使得他完成了将近10年的艰苦旅程。他不但走过物理上的五万公里,还走近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心。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在被无穷无尽的专有名词弄得头晕脑涨之际,难免在语言的整理上有所疏忽,漏洞百出,在此一是要向此书的编辑深表歉意,二是要对编辑的鞭策和鼓励表示感激。还要感激清华大学日语系的方辉、郭韵、徐风明、耿立平、岳华霞、徐申蓉、王婷、赵铮、周颖、刘苏洋等同学的翻译工作,使得中文译本有了雏形。此外,还要感谢父亲侯柏林和母亲陈宝珍的支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伟大的旅行(下我们往哪里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关野吉晴 |
译者 | 侯蔚霞//张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317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2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313.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2871 |
版权提供者 | Kunlun Planning Co.,Lt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