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汲取榜样父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

张振鹏主编的《父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试图唤起为父者在培养孩子方面的责任和意识,为中国的父亲提供国内外成功父亲的教子参考和“父教”理念。同时,本书以诠释“榜样父亲”的教育理念为蓝本,继而把这些理念引申为值得父母共同参考的教育智慧。

内容推荐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

张振鹏主编的《父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父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目录

中国篇

 1.宋庆龄之父宋嘉树:敢为天下先

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培养爱国情感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及时肯定良好言行

培养坚强的意志

 2.梁思成之父梁启超:教育九子女成栋梁

培养孩子好品行

鼓励注重实践

引导追求知识的兴趣

教子科学读书

 3.周海婴之父鲁迅:近代儿童教育大师

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倾注全部的爱

耐心回答孩子的提问

注重解放孩子

 4.钱三强之父钱玄同:给孩子以鼓励

从小进行爱科学的教育

尊重孩子的兴趣

不断鼓励孩子

 5.陈一鸣之父陈鹤琴:现代幼教之父

积极暗示孩子

引导孩子探索究竟

家庭要有歌声

把握孩子的心理

 6.叶至善之父叶圣陶: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教孩子表达真情实感

“教”与“不教”

让孩子为他人着想

分数不是命根

 7.丰一吟之父丰子恺:潜移默化地影响

凡事率先垂范

重视言传身教

进行礼仪教育

 8.李燕之父李苦禅:培养良好的品格

教子要有好品格

本色必须要质朴

品格重于知识

 9.傅聪之父傅雷:重视孩子的天赋

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

做一个高尚的人

启发式教育

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

 10.董建华之父董浩云:舍得让孩子吃苦

全面锻炼自己

生活要简朴

以中国人为骄傲

 11.霍震霆之父霍英东:相信孩子,敢于放手

对孩子敢于放手

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自强才能成大业

 12.梁凤仪之父梁卓:塑造孩子刚毅的性格

培养孩子好性格

随时准备好失败

不合常理的教育方式

 13.李泽钜之父李嘉诚:降大任前苦子心志

教子自立立人

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

正确的财富教育

 14.陈由伟之父陈景润:教子讲求方法

教育孩子要讲民主

肯定和支持孩子的求知欲

懂得倾听孩子

 15.王乃庆之父王则敏:培养超级神童

不忽视孩子的智慧

给孩子说“大人话”

不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

让孩子以书为友

日常生活即教育

 16.陈宇华之父陈文福:自主教育成就孩子

培养自信心

保持乐观心态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孩子学会倾听他人

 17.周婷婷之父周弘:赏识教育感动天下

专找孩子的优点

教孩子战胜自己

坚信孩子“行”

学会赏识孩子

 18.司卫东之父司有和:早期诱发育英才

合理诱发孩子的智力

激发兴趣,转移兴趣

培养自觉性

教孩子学会学习

稳定孩子的情绪

 19.三博士之父陈克正:教孩子“玩学习”

学一点管教艺术

以训练代替说教

教孩子“玩学习”

培养阅读兴趣

让孩子吃点苦

 20.“二飞”之父库金会:谱写家庭教育的神话

宽容不纵容

放大孩子的优点

唤回孩子的自尊自信

引导孩子诚信做人

外国篇

 21.卡尔·威特之父老卡尔·威特:早期教育很重要

重视语言早教

不蒙蔽孩子的理性

鼓励孩子的善行

表扬要适度

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22.查尔斯·达尔文之父罗伯特·达尔文:开发保护想象力

与孩子交朋友

不把意志强加给孩子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23.约翰·D.洛克菲勒之父老洛克菲勒:理财教育

要孩子自己挣钱

合理支配零用钱

理财教育要趁早

 24.巴甫洛夫之父费奥特尔:让孩子的手勤劳起来

从书中汲取力量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重视劳动教育

 25.马克西姆·彼什柯夫之父高尔基:循循善诱,悉心引导

及时给予赞美

善于诱导

给永远比拿愉快

 26.阿格·玻尔之父尼尔斯·玻尔:培养思考力

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经常考考孩子

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27.英迪拉·甘地之父尼赫鲁:家书传深情

书信传深情

多学习科学知识

读书很重要

善于与人合作

 28.泰戈尔之父戴宾德纳特·泰戈尔:大自然的教育

与孩子一起成长

带孩子游览名山大川

不要忽视大自然的影响

 29.亨利·福特之父威廉·福特:重视培养成就欲

发展孩子的成就欲

适时转变教育方式

 30.欧内斯特·卢瑟福之父老卢瑟福:憨厚造就英才孩子

培养孩子的伟大品格

熏陶孩子动手动脑

教孩子动手实践技能

 31.乔治·史密斯·巴顿之父老巴顿:懂得激励孩子

善于激励孩子

支持孩子的理想

鼓励的力量

 32.松下幸之助之父松下正楠: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非常时期的特殊教育

不要让孩子惧怕失败

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33.威廉·塞德尔兹之父鲍里斯·塞德尔兹:天才教育法

培养天才而不是俗物

用游戏激发孩子的潜能

培养优秀品质

消除孩子的恐惧心

帮助孩子告别失意

 34.罗纳德·里根之父约翰·里根:培养责任感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责任感很重要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5.玛格丽特·撒切尔之父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坚定人生信念

要孩子有主见

给孩子传递积极信息

培养独立能力

让孩子坚定信念

 36.比尔·盖茨之父威廉·盖茨:培养专注力

从细微之处做起

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试读章节

1.宋庆龄之父宋嘉树:敢为天下先

宋庆龄成为中国政坛及国际政坛的显赫人物,得益于父亲的教育。宋嘉树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是一位爱国实业家,同时还是一位宽严有度、教子有方的好父亲,他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至今仍为人称道。

宋庆龄(1893—1981),孙中山夫人。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英勇奋斗,矢志不移,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原名韩教准,生于海南岛文昌县。早年漂泊美国,在丝茶店当学徒。后回国创办美华印书馆,并参与创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兴办实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

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1893年1月27日,在上海虹口美租界有恒路628号C,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伴着纷纷扬扬的大雪降临到这个世界。孩子的父亲激动地用英语说:“这是个雪孩子,白雪公主!”这位小白雪公主就是宋庆龄。

她的父亲宋嘉树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也是孙中山的好友,非常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同时,他教子有方,对子女宽严有度,是中国近现代最早意识到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有识之士之一。

宋嘉树夫妇有六个子女,其中三个女儿——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称为“宋氏三姐妹”。宋嘉树教子有三个基本思想: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二是男女都一样,“身为女人,不应妨碍自己成为祖国有成就、有作为的公民”;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以此影响和教育孩子。

当时的教育压抑个性,以循规蹈矩为贤明,以唯唯诺诺为老成,是一种典型的陈腐封建的教育,对此,宋嘉树深恶痛绝,他认为这样的教育会让一个伟大的民族变得沉沦、腐朽。当他意识到中国家庭教育功能严重缺失,而西方家庭教育功能却比较完整时,就立志把孩子培养成林肯、华盛顿式的伟大人物,他曾这样说:“只要一百个孩子有一个能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于为天下先。”

19世纪末,男权主义观念十分浓厚,而宋嘉树敢于蔑视世俗偏见,认为男女都一样,并非男尊女卑,女人不要依附男人;他信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三从四德”是对民主自由的反叛。又因为追随孙中山革命,宋嘉树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樊篱的乐园,使三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宋嘉树为三个女儿提供了与男子一样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在三姐妹六七岁时,他就先后把她们送到外国教会开办的寄宿学校“中西女塾”读书,从小培养她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后来又把三姐妹全送到美国接受西方现代科技文明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培养她们个人奋斗的精神,教育她们要自信、自立、自强。

由此可见,宋嘉树不仅丝毫没有让三个女儿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樊篱的束缚,而且使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正因为这样,宋氏三姐妹才如此卓然出众,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宋嘉树为了培养孩子,特别制订了一整套现代教育方案,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在充分发展孩子天性的过程中,培养她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在孩子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就鼓励她们尽情玩耍。稍大一点的时候,就选择一个风狂雨骤的日子,带领孩子在雨中挨淋,以此进行“沐于大麓,烈火风雷雨而不迷”的意志训练。

他还经常带孩子到野外去徒步旅行,让孩子学会自控和忍耐,有时还和孩子们一起禁食,以学会忍饥挨饿求生的本领。为了让孩子能够面向世界,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与她们进行英语对话,特意从美国购买了大量幼儿读物,教孩子们读写……

不可否认,宋嘉树教子有方,宽严有度。

有一次,兄妹几个在院子里玩“拉黄包车”的游戏,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庆龄扮成乘客,蔼龄拉着黄包车直奔后花园,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因“车夫”霭龄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车被石头拦住,重心偏离,一下把“乘客”庆龄抛了出去,庆龄跌倒在地,鲜血直流。“车夫’’知道自己闯了祸,愣在那里傻了眼。

宋嘉树没有训斥孩子,而是慈爱地对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宋嘉树又笑着对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也不觉得疼了。

这是宋嘉树“宽”的一面。可他也曾因为孩子乱花钱而严厉地批评过孩子,因为他认为乱花钱是一种应尽早纠正的不良品质。

可见,宋嘉树在教育子女上,处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他认为,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就是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教子点睛

真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为孩子的未来负责。父母绝不可以把孩子当成珍珠玛瑙一样去爱,不要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否则孩子就会像温室中的花朵幼苗,经不得外面世界的狂风暴雨。要让孩子真正“经风雨,见彩虹”。

培养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教育是个很大的题目,而家庭里的爱国情感教育必须充分注意到家庭这一特殊的教育环境,还要充分注意不同年龄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父母注意运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多种教育元素,使家庭里的爱国主义情怀伴随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宋嘉树是启迪宋庆龄爱国思想的第一个老师。在庆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她讲自己在美国的经历:美国人的热情友好,旅美华侨的苦难血泪,在异国对故乡亲人的热切思念,教会上层人物的歧视傲慢等。P1-3

序言

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培养好孩子也是每一位父母的殷切期望。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因为全天下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无不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任劳任怨。

然而,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现实的问题很多——孩子不听话,叛逆,心理压力过大,思想品质不好,独立性不强,责任心差,等等,这些问题无不让今天的父母愁眉不展,甚至是束手无策。

到底用怎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呢?有一种方法很有效,那就是向成功的过来人学习,他们的成功,为今天的父母做了很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每一位父母都能从榜样的身上学到自己想要的家庭教育的智慧。

其实,从古至今,父亲的榜样就一直在延续、在传递……

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一天,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她的儿子也想去,于是就一边跟在她身后一边哭。曾子的妻子说:“你先回去,等会儿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孩子一整天都在家里等母亲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找他玩,他都拒绝了。

妻子回来的时候,曾子正要把猪杀掉。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罢了。”曾子说:“孩子还不懂事,他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他就不相信你了。对孩子就应当说到做到,不然,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妻子惭愧地低下了头。接着,曾子真的把猪杀了给孩子吃。

曾子的言行值得肯定,他为孩子树立了榜样:言行一致,诚信做人。其实,曾子也给今天的父母树立了教育孩子的好榜样。

不可否认,榜样给人以启迪和灵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更给人以学习和借鉴;榜样就是看得见的哲理和智慧,就是最好的说服,就是“三人行”中的“我师”。

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所以说,今天的父亲向他们学习,就等于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这也是提升自己家庭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全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共36章,即36位“榜样父亲”。他们多是著名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当然也不乏现代普通父亲,但他们无不总结了一套适合培养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无不是家庭教育的名家。本书试图唤起为父者在培养孩子方面的责任和意识,为中国的父亲提供国内外成功父亲的教子参考和“父教”理念。同时,本书以诠释“榜样父亲”的教育理念为蓝本,继而把这些理念引申为值得父母共同参考的教育智慧。

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希望本书的撰写真正能让中国父母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张振鹏

2011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振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4331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45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