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及其悲观主义三境界
早年志向:一心想做“思想革命”
若是春归归合早
——王国维之死及其他
近代思想影响下的文学观
——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
辨乎深情、儇薄之际
——王国维论“艳词”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传统意蕴
《人间词话》散论
诗与哲学之间的“境界”概念
王国维诗词中的“悲”
王国维诗中的“乐”
说王国维杨花词
从依韵《齐天乐》看王国维的词学思想
再说王国维咏物词
附:王国维的论画因缘
图书 | 春归合早(诗与哲学之间的王国维)/青年学者文库 |
内容 | 目录 王国维及其悲观主义三境界 早年志向:一心想做“思想革命” 若是春归归合早 ——王国维之死及其他 近代思想影响下的文学观 ——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 辨乎深情、儇薄之际 ——王国维论“艳词”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传统意蕴 《人间词话》散论 诗与哲学之间的“境界”概念 王国维诗词中的“悲” 王国维诗中的“乐” 说王国维杨花词 从依韵《齐天乐》看王国维的词学思想 再说王国维咏物词 附:王国维的论画因缘 内容推荐 王国维以国学名世,然而他早年却是醉心于西方哲学、有志于中国的思想革命的。他是我国第一位对西方哲学做深入研究且深有会心的学者,他是在晚清把德国哲学,尤其是叔本华、尼采哲学介绍进来的第一人。他对于西方近代文化的自由思想和批判精神深有所契,又将这思想与精神应用于国学的研究,与一般鼓吹国粹的人,是全然不同的。 对于王国维身上的近代精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界即有充分的认识。说他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也不为过——他早年的哲学研究虽然没有发生大众层面的影响,然而其后新文化阵营里的重要学者,却鲜有不受他影响的——他最深沉,影响也会最深远。 《春归合早(诗与哲学之间的王国维)》即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考察王国维的人生态度,追寻他的哲学沉思,分析他的艺术批评,解读他的诗词创作,并从这些方面的互相参证中,呈现其思想与学术的近代精神,为我们还原一个作为思想家而不仅是国学家的王国维。作者相信,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王国维在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意义,才能真正领略《红楼梦评论》与《人间词话》的魅力。 《春归合早(诗与哲学之间的王国维)》由张郁乎编著。 编辑推荐 《春归合早(诗与哲学之间的王国维)》是作者(张郁乎)多年研究王国维诗词和美学思想的用功之作。对悲观主义、境界论、有无之境和无我之境、词学,以及王国维之死等经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是近来王国维研究中难得的精悍凝练,探得微妙的佳作。《春归合早(诗与哲学之间的王国维)》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春归合早(诗与哲学之间的王国维)/青年学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郁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318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2013212185 |
中图分类号 | K825.4=6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