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手工艺品的品种非常繁多,如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艺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充分展示了手工艺术的不同风采。
刘宝恒主编的《万物简史·民间艺术卷(青少版)》将给你带来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使你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想象空间和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图书 | 万物简史(民间艺术卷青少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手工艺品的品种非常繁多,如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艺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充分展示了手工艺术的不同风采。 刘宝恒主编的《万物简史·民间艺术卷(青少版)》将给你带来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使你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想象空间和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内容推荐 科学如此引人入胜,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也如此充满惊奇和美妙。刘宝恒主编的《万物简史·民间艺术卷(青少版)》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描绘了贴近我们生活的一幅幅民间艺术科学图画。《万物简史·民间艺术卷(青少版)》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集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眼前的这个浓缩小世界能引领你获取更丰富的知识补给,储备更新的文化知识,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目录 第一章 手工艺术 雕塑艺术类 刺绣织物类 陶瓷器皿类 第二章 绘画艺术 中国民间绘画 国外民间绘画 第三章 戏曲音乐 中国六大剧种 第四章 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 国外传统舞蹈 试读章节 葫芦雕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古老的马颊河在这里蜿蜒30多千米,充足的水源、独特的土壤、适宜的气候环境便于葫芦生长,在历史上这里就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东昌府的葫芦表面光洁、润滑,色泽优雅,肉质肥厚,非常适宜进行雕刻加工。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现在,我们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东昌府种植、雕刻葫芦确切的起源,但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其家乡即是今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辖域一带,因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蓄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葫芦雕刻便由此流传开来。 据当地文献记载,东昌葫芦雕刻在宋代时已经很流行。明清时期,东昌府濒临京杭大运河,是鲁西的政治、经济、文化枢纽,商贾云集,繁盛一时,当时的雕刻葫芦曾一度是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随运河商路远销全国各地。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扁圆葫芦”为主,“大葫芦”用来雕刻人物和山水;“亚腰葫芦”多用来刻花、鸟、鱼、虫、走兽;“扁圆葫芦”一般染成红色后,刻上花纹或者镂空,用来装蝈蝈或者蛐蛐。 雕刻葫芦一般要经过选“胚子”、绘制、着色成品三个工序。秋熟下架后,品相端正、光滑无斑的葫芦为多数雕刻者所钟爱,当然,奇形怪状的葫芦也能找到自己的下家,以契合他们构图的需要。采摘下的葫芦经刮皮、醋洗、暴晒至表面颜色近于古董画纸张的土黄色后,“胚子”就算“出炉”了。葫芦不可长得太老才去采摘,否则皮质易于发皱,也不能太嫩,否则不利于雕刻线描。做雕刻的葫芦一定要陈年的,当年的葫芦往往外部干燥,内部却是潮湿的,不宜使用。 雕刻各种图案后,再用锅底灰或麦秸灰同棉油或豆油搅拌均匀(或加入色料),深抹在雕有图案的葫芦上,最后用布把葫芦表面的灰擦拭干净,留在图案凹槽里的油灰会使图案更加清晰逼真,久不褪色。 竹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中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中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竹雕早期通常是将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刻在器物之上。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雕刻的方法主要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高浮雕等。 明以前的竹雕作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用具,其中也包括一些祭祀品。由于竹制品不易保存,流传至今的并不多见,以考古发掘的残器、残片居多。现存古代竹雕作品以明、清两代制品居多。这一时期,竹雕制品从日常生活用具逐渐发展为兼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工艺品,其中还有一些纯艺术性的陈设品。明代器物构图简洁、饱满,线条道劲,技法上以深浮雕和透雕为主,刀工淳厚老到,整体浑厚古朴。品种以笔筒、香筒及人物陈设品为主。明清竹刻多镌作者名款、印章,这为收藏者鉴识提供了重要依据。真款刻写自然流畅,秀中有骨,刚而不板,无矫揉造作之感,作者艺术特征显著。伪款则线条呆滞,运刀乏力,与原作者风格不符,有的虽形似却无灵气。赝品多有仿造刻款,仿名家款识的比较常见。 清代前期尚有明代遗风,但表现技法更为多样,浅刻、浅浮雕、留青、圆雕等并行,品种扩大,除笔筒、香筒外,臂搁、竹根人物、动物与山石具备,制作精致工整,细巧秀雅,而像张希黄的留青山水楼阁、邓渭的浅刻小字行楷等,都是个人风格特征十分鲜明的作品。 P29-32 序言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是一个记载世间万物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一个事物的历史都蕴含着重要的知识、揭示着某种道理。了解这些历史,对青少年读者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很大的益处。它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读者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拓宽青少年读者的眼界。 本套《万物简史》丛书属于科学史类读物,主要以简史的形式将人类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物质化”与“精神化”的所有富有代表性的事物给予简述,使得青少年读者能够通过本套丛书而熟悉学习中、生活中及身边的一切事物的历史由来,及夹杂在这些历史脉络中的有趣故事与知识性趣闻。 丛书系列记载了人类历史中最精彩的部分,从实际出发,根据读者的阅读要求与阅读口味,为读者呈现最有可读性兼趣味性的内容,让读者更加方便地了解历史万物,从而扩大青少年读者的知识容量,提高青少年的知识层面,丰富读者的知识结构,引发读者对万物产生的新思想、新概念,从而对世界万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此外,本套丛书系列为了迎合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还配有相应的图文解说与介绍,再加上简约、独具一格的版式设计,以及多元素色彩的内容编排,使本套丛书的内容更加生动化、更有吸引力,使本来生趣盎然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新鲜亮丽,从而提高了读者在阅读时的感官效果,使读者零距离感受世界万物的深奥、亲身触摸社会历史的奥秘。在阅读本套系列丛书的同时,青少年读者还可以轻松享受丛书内容带来的愉悦,提升读者对万物的审美感,使读者更加热爱自然万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万物简史(民间艺术卷青少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宝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199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8 |
CIP核字 | 2013229351 |
中图分类号 | Z228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