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R & D投入的绩效评价及其战略思考
内容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001

1.1.1 研究背景001

1.1.2 研究意义002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003

1.2.1 研究目标003

1.2.2 研究内容003

1.2.3 研究方法005

 1.3 研究的创新点及框架结构005

1.3.1 研究的创新点005

1.3.2 研究的框架结构006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008

2.1.1 R&D投入绩效的内涵及其评价研究008

2.1.2 影响R8LD投入绩效的因素014

2.1.3 R&D(科技)投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020

2.1.4 提升R&D投入绩效的对策研究026

 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029

2.2.1 R&D投入绩效的内涵及其评价研究029

2.2.2 影响R&D投入绩效的因素034

2.2.3 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037

2.2.4 R&D投入配置的国际比较039

2.2.5 提升R&D投入绩效的对策研究040

 2.3 研究述评043

 2.4 本章小结044

3 R&D投入绩效评价基本问题研究

 3.1 R&D活动与R如投入产出045

3.1.1 R&D活动及其分类045

3.1.2 R&D投入主体间的关联047

3.1.3 R&D投入的内涵048

3.1.4 R&D产出的内涵048

 3.2 R&D投入绩效评价及其基础理论049

3.2.1 绩效与R&D投入绩效049

3.2.2 绩效评价与R8LD投入绩效评价053

3.2.3 R&D投入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055

 3.3 R&D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056

3.3.1 宏观层面的因素分析057

3.3.2 中观层面的因素分析058

3.3.3 微观层面的因素分析060

 3.4 本章小结062

4 R&D投入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选择

 4.1 R&D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063

4.1.1 R&D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063

4.1.2 R&D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的程序064

4.1.3 R&D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065

 4.2 R&D投入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076

4.2.1 主观评价方法076

4.2.2 客观评价方法080

4.2.3 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084

 4.3 R&D投入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构建092

4.3.1 R&D投入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092

4.3.2 R&D投入绩效评价方法体系095

 4.4 本章小结096

5 中国R&D投入产出的现状分析

 5.1 中国R&D投入的特点分析097

5.1.1 中国R&D投入保持持续增长趋势097

5.1.2 三大活动类型中的R&D投入差异较大098

5.1.3 执行部门间经费支出差异大100

5.1.4 R&D投入的区域和行业间差异较大102

5.1.5 中国R&D投入强度呈“S”形特征106

5.1.6 政府R&D投入的引导效应仍有提升的空间111

 5.2 中国R8LD产出的特点分析112

5.2.1 各地区技术市场交易繁荣112

5.2.2 大陆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的地区差异大112

5.2.3 大陆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地区差异明显116

5.2.4 论文总数及其在世界上的位置不断提升117

5.2.5 国内外职务与非职务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授权数特点鲜明121

 5.3 中国R8LD投入绩效影响因素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126

5.3.1 中国R&D投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意义126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127

5.3.3 基于最优尺度回归的中国R&D投入绩效影响因素模型构建129

 5.4 本章小结133

6 基于区域与产业层面的中国R&D投入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6.1 基于区域层面的中国R&D投入绩效评价135

6.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准备135

6.1.2 中国R&D投入绩效的因子分析136

6.1.3 聚类及评价结果分析140

6.1.4 中国R&D投入绩效的判别分析144

 6.2 基于产业层面的中国R&D投入绩效评价152

6.2.1 DEA模型应用的意义152

6.2.2 指标选择与数据准备152

6.2.3 中国行业R&D投入绩效的实证分析153

6.3本章小结161

7 基于宏观数据的中国R&D投入绩效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分析

 7.1 中国R&D投入绩效系统分析163

7.1.1 中国R&D投入绩效系统的任务163

7.1.2 中国R&D投入绩效系统建立思想及子系统简介163

7.1.3 中国R&D投入绩效系统的因果关系图165

 7.2 中国R&D投入绩效的系统流图与方程166

7.2.1 系统流图166

7.2.2 方程的设定167

 7.3 仿真结果及分析170

7.3.1 GDP与R&D经费支出170

7.3.2 GDP与R&D人员投入171

7.3.3 R&D经费支出与R&D投入绩效因子172

7.3.4 R&D投入强度与R&D投入绩效因子172

 7.4 不同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173

7.4.1 调整政府相关激励因子水平进行系统运行的结果比较173

7.4.2 两种方案下模型仿真数据表176

 7.5 本章小结178

8 提升中国R&D投入绩效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8.1 提高中国R8LD投入绩效的SWOT分析179

8.1.1 SWOT分析法及其应用意义179

8.1.2 提高中国R&D投入绩效的SWOT因素分析180

8.1.3 提高中国R&D投入绩效的SWOT矩阵分析185

 8.2 提高中国R&D投入绩效的战略分析与选择186

8.2.1 提高中国R&D投入绩效的战略构成分析186

8.2.2 提高中国R&D投入绩效的战略研究188

8.2.3 提高中国R&D投入绩效的战略选择193

 8.3 提高中国RN-D投入绩效的对策建议201

8.3.1 不断加大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的力度202

8.3.2 建立健全提升R&D投入绩效的保障体系205

8.3.3 积极开展国内外的R8LD合作206

8.3.4 重视R&D投入绩效评价,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207

 8.4 本章小结208

参考文献209

附表226

后记234

编辑推荐

《中国R & D投入的绩效评价及其战略思考》由陈海波所著,从R&D投入绩效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入手,系统分析了R&D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及其基本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影响R&D投入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R&D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形成了由R&D投入和R&D产出2个一级指标,R&D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R&D成果直接产出、R&D成果产出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产出5个二级指标以及R&D人员、R&D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受理量等2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R&D投入绩效评价理论指标体系;接着分析了中国R&D投入产出的特点,尤其对中国R&D经费投入强度的的“S”形特点进行了Logisitic模型分析,在企业层面上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剖析了影响中国R&D投入绩效的因素;在对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比较后,结合R&D投入绩效评价的特点,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组合方法评价了基于区域层面的R&D投入绩效、用DEA方法评价了基于产业层面的R&D投入绩效以及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评价了基于宏观数据的R&D投入绩效;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R&D投入绩效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内容推荐
本书从R&D投入绩效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入手, 系统分析了R&D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及其基本理论,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影响R&D投入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构建了R&D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R & D投入的绩效评价及其战略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海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06019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3276486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3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