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刨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贺伟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便是其中一本。
图书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刨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贺伟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便是其中一本。 目录 第一章 陶器的起源与演进 第一节 起源 一、陶器起源的推论 二、早期陶器的发现 第二节 制造工艺及其发展 一、陶土的选择与处理 二、制坯 三、烧窑 第三节 陶器的分类与演变 一、陶质与陶色 二、器表的装饰 三、用途 第二章 史前时代的陶器文化 第一节 陶器文化的分类及其序列 一、黄河流域 二、长江流域 三、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四、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第二节 早中期陶器 一、磁山文化 二、裴李岗文化 三、大地湾文化 四、后李文化 五、彭头山文化 六、大溪文化 七、河姆渡文化 八、兴隆洼文化 第三节 彩陶文化 一、仰韶文化 二、马家窑文化 三、齐家文化 四、大汶口文化 五、红山文化 第四节 黑陶文化 一、山东龙山文化 二、河南龙山文化 二、良渚文化 三、屈家岭文化 五、陕西龙山文化 六、龙山文化陶寺类型 第三章 历史时期的制陶工艺 第一节 三代陶器 一、夏代的陶器 二、商代的陶器 三、西周的陶器 四、春秋时期的陶器 五、战国时期的陶器 第二节 秦汉陶器 一、釉陶的发明 二、秦砖汉瓦 三、汉画像砖 第三节 魏晋及其以后的陶器 第四章 陶塑工艺 第一节 史前陶塑 第二节 秦汉陶塑 一、兵马俑 二、彩陶塑 第三节 唐三彩 一、唐三彩的发现 二、唐三彩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唐三彩的分期 四、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窑址 五、唐三彩的分类 六、著名的三彩器 七、唐三彩的继承与演变 第五章 紫砂陶工艺 第一节 紫砂器与紫砂壶的起源 第二节 紫砂泥的种类 第三节 紫砂壶与茶文化 第四节 紫砂工艺的传承及历代名家 第五节 名壶欣赏 附录 附录一界首彩陶 附录二阳羡茗壶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贺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泰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9008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4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