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人文教育导读(普通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规划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学人文教育导读(普通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规划教材)》由吕翠凤编著,本书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大学人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当下人文教育与理工科大学教育、教学的关系。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在上篇中,阐释了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以及当代大学生所应了解的人文教育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滋润其人文素养的阅读材料;下篇内容,以理工科学生为例,针对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提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策略及具体实施途径、方法,为理工科大学的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教育读本。

内容推荐

《大学人文教育导读(普通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规划教材)》由吕翠凤编著,本书分上篇和下篇,上篇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伦理、政治、艺术等内容,下篇是在研究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和如何提升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全人教育的策略和推广通识教育的模式,旨在让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学习人文知识并内化为素质,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大学人文教育导读(普通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规划教材)》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作为不可多得的自学教材。学生通过学习《普通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教材:大学人文教育导读》中的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达到人生的新境界,体验到人类的高贵并获得做人的标准。

目录

上篇 人文教育在大学

第1章 人文荟萃共铸精神家园

 1.1 人文、文化和素养的概念

1.1.1 什么是“人文”

1.1.2 文化的特征

1.1.3 什么是素养

 1.2 人文素养科学诠释

1.2.1 人文素养

1.2.2 人文精神

1.2.3 人文主义

 1.3 科学与人文

1.3.1 科学与人文

1.3.2 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第2章 大学之魂——大学人文精神的重塑

 2.1 大学精神

2.1.1 何谓“大学精神”

2.1.2 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与发展之作用

 2.2 大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2.2.1 大学精神一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

2.2.2 建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2.3 大学人文教育

2.3.1 大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3.2 大学的文化品位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2.3.3 对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考

第3章 开花的树——文学篇

 3.1 文学的概念及作用

3.1.1 什么是文学

3.1.2 文学的社会作用

 3.2 文学的体裁分类及基本特征

3.2.1 文学的体裁分类

3.2.2 文学体裁的基本类型

 3.3 中国文学简介

3.3.1 中国诗歌

3.3.2 中国散文

3.3.3 中国古典小说

3.3.4 20世纪的中国文学

第4章 观古而知今——历史篇

 4.1 历史的内涵

4.1.1 什么是历史

4.1.2 历史实际运用中的含义

 4.2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4.2.1 历史与现实

4.2.2 以史为鉴

4.2.3 学史明智

 4.3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4.3.1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

4。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点

4.3.3 儒家历史地位的变迁

 4.4 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4.4.1 由儒,道,佛学着眼,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4.4.2 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4.4.3 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第5章 思考的芦苇——哲学篇

 5.1 哲学的内涵及基本派别

5.1.1 哲学的一般意义

5.1.2 哲学的基本流派

5.1.3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5.2 哲学的发源与发展

5.2.1 西方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5.2.2 中国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5.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的繁荣

 5.3 哲学的价值

5.3.1 价值的定义及内涵

5.3.2 价值的种类

5.3.3 哲学与人的价值

第6章 人伦睦则天道顺——伦理篇

 6.1 伦理学的概念

6.1.1 伦理与道德

6.1.2 伦理学的研究任务

6.1.3 伦理学的社会价值

 6.2 伦理学的应用

6.2.1 生命伦理

6.2.2 生态伦理

6.2.3 社会伦理

6.2.4 经济伦理

 6.3 当代大学生如何加强伦理道德修养

6.3.1 当代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状况

6.3.2 大学生如何加强伦理道德修养

第7章 胸怀九州——政治篇

 7.1 政治的内涵

7.1.1 政治的含义

7.1.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7.2 政治学的历史

7.2.1 古代社会的政治学说

7.2.2 近代政治学的兴起

 7.3 政治学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

7.3.1 政治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致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7.3.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革命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章 天地之美——艺术篇

 8.1 艺术与美

8.1.1 什么是艺术

8.1.2 艺术的本质

 8.2 美的本质

8.2.1 美是什么

8.2.2 美的事物,作为客观的存在,既是审美的对象,又是美感的源泉

 8.3 艺术的价值

8.3.1 艺术的认识价值

8.3.2 艺术的审美价值

8.3.3 艺术的教育价值

8.3.4 艺术的三种价值之间的关系

下篇 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第9章 当代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探讨

 9.1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9.1.1 现状分析

9.1.2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原因分析

9.1.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

 9.2 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9.2.1 思想品德素养方面

9.2.2 法制纪律素养教育方面

9.2.3 自我行为能力方面的问题的回答(涉及心理素养方面)

 9.3 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9.3.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

9.3.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9.3.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10章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演变——从西方大学谈起

 10.1 古典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

10.1.1 古典自由教育

10.1.2 中世纪:人文教育继续发展,科学教育流于障蔽

10.1.3 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古典自由教育理念

10.1.4 近代:科学教育走进中心,人文教育走向边缘

10.1.5 20世纪: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从排斥到结合

 10.2 西方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演变的特点

10.2.1 钩沉西方大学教育发展史的规律

第11章 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策略

 11.1 坚持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

11.1.1 从理工科的角度看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1.1.2 科学与人文融合理念及其指向性要求

 11.2 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11.2.1 柔性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

11.2.2 实施柔性管理的基本策略

 11.3 提升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原则

11.3.1 理工科高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原则

11.3.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12章 全人教育策略

 12.1 全人教育

12.1.1 全人教育的提出

12.1.2 全人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12.2 全人教育理念指引下的理工科大学课程开发

12.2.1 理工科大学全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

12.2.2 理工科大学课程开发中需要关注的方面

12.2.3 理工科院校专业课中的人文教育探讨

 12.3 理工科课堂与人文精神培养

12.3.1 理工学科中的人文精神

12.3.2 理工学科课堂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12.4 推广大学通识教育引发育人模式之变

12.4.1 复旦大学以成立复旦学院为契机,在本科教育中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一

12.4.2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12.4.3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制度

12.4.4 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

第13章 以经济学科为例,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13.1 经济学科中的“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

13.1.1 现代教育理念为经济学科中“科学与人文”融合指引方向

13.1.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一致性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内在基础

 13.2 经济学科的特点为科学与人文融合提供了条件

13.2.1 经济学与自然科学

13.2.2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

13.2.3 经济学与政策

13.2.4 经济科学新学科

 13.3 经济学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策略——经济伦理的提升

13.3.1 什么是经济伦理

13.3.2 经济伦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3.4 经济伦理学的道德理论基础

13.4.1 功利论与经济伦理学

13.4.2 道义论与经济伦理学

13.4.3 美德论与经济伦理学

 13.5 经济活动伦理——公关、契约、谈判伦理

13.5.1 公关伦理

13.5.2 我国的公关伦理

13.5.3 契约伦理

13.5.4 正确对待理性违约与非理性违约道德上的重大区别

13.5.5 商务谈判伦理

13.5.6 国际商务谈判伦理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人文教育导读(普通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翠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02332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2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0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60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