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石国亮主编的《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既是一本领导干部人生哲理的枕边书,也是一本打开思想天地的智慧书。书中没有过多的说理,而是借助一个又一个极富睿智而又发人深省的典型事例,融入作者的多视角分析,与大家分享领导干部的品格和修炼,提供了一套最富营养的“心灵食谱”。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小故事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在工作之余,随手翻开这本小书,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获益良多。

内容推荐

党性、人格、境界和智慧的修为与锻炼,是领导干部永不过时的主题。智慧的先哲们对爱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上下求索,直至对生命意义无休止地探寻,为领导干部修炼德行、提升境界等提供了最富营养的“心灵食谱”。

在《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中,石国亮立足于当代领导干部的生活常态,举重若轻地讨论了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应该具备的品格和修养,同时借助睿智凝练而又发人深省的哲理小故事,融入作者的多视角分析与宽视野思考,探究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领导干部如何抵御诱惑、坚定信仰、老实做人、清廉为官。全书内容针对领导干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社会大变革的背景,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辩证的方法对其进行阐释,言简意赅,一语中的。《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不仅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与深邃的哲理性,而且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深入浅出的独特风格,是探究从政者德行修养的哲理枕边书,更是启迪心智不可或缺的为官从政智慧指南。

目录

序言 自身硬才能释放正能量/1

第一辑 要“知人善用”,更要有“自知之明”/1

 1.自知才能自明/3

 2.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8

 3.不要“低看”自己/12

 4.扬长避短好处多/16

 5.做真实的自己/20

第二辑 理想高于天,信念重如山/25

 1.精神上不能缺钙/27

 2.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信念/31

 3.理想的实现要一步一步来/35

 4.最大的信仰莫过于为人民服务/40

 5.释放正能量,人生不畏惧/44

第三辑 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49

 1.“高音喇叭”有时不如“哑巴”/51

 2.没有“埋头”,哪有“出头”/56

 3.给了舞台就要唱好戏/61

 4.比一比,会更好/65

 5.“活岗”是另一种爱岗方式/70

第四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77

 1.有点儿困难很正常/79

 2.困难总喜欢欺软怕硬/85

 3.沉住气才能成大器/90

 4.靠总结经验吃饭/95

 5.逆流而上勇者胜/99

第五辑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05

 1.“奖杯干部”抵不过“口碑干部”/107

 2.谋一时,更要谋万世/112

 3.“吃亏”才能“吃香”/117

 4.“知足”与“知不足”的辩证法/122

 5.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127

第六辑 难得糊涂,但不能糊“图”/133

 1.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当“老爷”/135

 2.“私愤”是要不得的/142

 3.要“干事”,更要“干净”/147

 4.只有清清白白做人,才能干干净净做事/153

 5.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158

第七辑 沟通从换心开始,共事从沟通起步/163

 1.会说的,不如会听的/165

 2.理要直,气不一定要壮/169

 3.要“求同”,也要“存异”/174

 4.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180

 5.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185

第八辑 “本领恐慌”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恐慌不学习/191

 1.读书日,天天是/193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98

 3.越能不耻下问,越能学到真本领/203

 4.贵有恒,学有成/207

 5.毕生勤学很难得,学以致用更重要/212

试读章节

2.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在自然界中,空心的谷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饱满的谷穗总低头向地。人也是如此,无知的人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常常眼高于顶;而有智慧的人,总是不耻下问,谦虚谨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人的智慧。每当有人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在诸如苏格拉底这些伟大的人物看来,自己的“不知道”正是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动力。因为他们始终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所以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不知”变为“知之”。

缺乏自知之明者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看自己,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这类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不是的地方,有什么不懂的事情,而且还特别“好为人师”。一次读报,见一小文,写的是一个小秘书替一位领导起草一份报告,领导看过之后,基本表示满意,但该领导又语重心长地对小秘书说:“小伙子,文笔不错,可以后还要加强政治学习哟!西德跟东德早已统一了,现称德国,可你这报告里还说西德克萨斯州,这怎么行呢?”小秘书惊讶得一时不知所措,后来,他只得将这“西德克萨斯州”改成“德克萨斯州西部”了事,免得领导误解。你看,这位没有自知之明的领导自以为高人一筹,结果却闹了笑话。

领导干部也许有着一般人不具备的优点,然而人无完人,更不可能万能,什么都懂,那只能说明自己的无知。领导干部必须走在群众的前面,无论思想品德,还是业务能力都要做出表率,这是自然之理。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听说要授予自己大将军衔,许光达亲笔给毛泽东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说不光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因此恳请授他上将衔。许光达的谦虚可谓“光”明而豁“达”!难怪毛泽东赞他:“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满招损,谦受益。”1953年4月16日,徐特立给《新观察》编辑部写了一篇小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生命是不断地新陈代谢。自以为是者,他保存旧有的东西不加自我批评,旧的物质不排泄,就无法吸收新的东西,就是思想生命的断绝。”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思想生命的“断绝”,也就意味着你带领大家前进的能力的丧失,自身进步的通道就此堵塞。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不负责。处于领导干部岗位的人自以为是的危害会更加严重。

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深知自己有不如人处。他刚当上皇帝不久,有人进献他一张弓。他试了试,觉得确是强弓,便如获至宝。得意之下,免不了向宫中文武大臣和弓匠炫耀。弓匠仔细地审视一番,说:“这不是好弓。”唐太宗不信。他一直以为,自己从年轻时就开始金戈铁马的生活,对强弓十分钟爱,加之平时喜欢摆弄弓,自诩对弓十分精通,能一眼分出弓的好坏,怎么能说我看好的弓不行呢?

弓匠接着解释说,这张弓之所以不好,因为它用料不讲究。一张弓的优劣,不但要看它是否刚劲有力,射得远近,还要看它射得准不准。而射得准否取决于做弓用料的脉理。制作这张弓的木头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因而偏斜。这样的弓虽然有力,但箭却射不直,所以它不是一张上等的好弓。

弓匠一番话,令唐太宗猛醒:几十年来,自己用弓无数,一直以为有劲儿的弓就是好弓,却不知道判别弓的好坏还有更深层次的标准,看来自己的知识太浅薄了呀!由此及彼,他想到了治理国家:“弓的好坏,自己几十年来都没弄懂,还要靠弓匠点拨。自己才当了几天皇帝,如何治理国家懂得更少,岂不是更应该向群臣学习治国的方法?”

于是,与大臣们议事的时候,唐太宗多了几分虚心、谦和,也多了听取不同意见的耐心。可以说,这是唐太宗从“识弓,吾不如弓匠”中大悟的结果。

唐太宗能够成为一代明君,与他的谦虚不无关系。封建时代的官吏尚且懂得这个道理,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明白此理。常怀谦虚之心,会多一分警惕,少一分危险。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而言,岗位的特殊性会常常面对花环、掌声、赞扬声,很容易头脑发热,以至于飘飘然、昏昏然,在自我放纵中犯下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干部如果能常怀谦虚之心,在各种荣誉和赞美面前就能多一分自知之明、一分警惕,就不会被各种荣誉和赞美所击倒,从而也就少了一分危险。就像铁人王进喜说的那样:“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谦虚首先得态度谦逊,要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满足他人的要求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要有勇于承认他人某些方面强于自己的雅量,正视自己的缺点。当然,谦逊的态度最重要的还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不可能穷尽一切。老舍说过:“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毛泽东倡导“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而这恰恰成了共产党人不断进步的一大法宝。

韩愈在《师说》中有言在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就比学生强。同理,当干部的未必就处处比群众高明,当领导的并不就事事比属下能耐。从这个意义上说,多一点自知之明,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谦卑,少一点骄傲,多一点甘拜下风,少一点盛气凌人,无疑是党员干部不断进步的保证。

P8-11

序言

自身硬才能释放正能量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说予谁听?答日:是说给全体党员听,特别是党员干部听。

自古以来,治国在政,为政在人。毛泽东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邓小平也曾经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也就是说,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谋求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各级领导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把“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履职之根本。

我们知道,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归根结底是它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问题。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和拥护程度,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执政能力越强,越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人民群众的认同程度越高,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越能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如果执政能力低下,距离人民的期望就会越来越远,执政基础就会动摇,执政地位就难以为继。而党获得人民群众广泛认同的桥梁和纽带就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班子,他们是党执政地位的具体体现者,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者和具体承载者,党的执政地位是与他们的能力、形象、作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自身硬”的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就要像一面高扬的旗帜,才能释放正能量,才能让人民群众从中看到希望与方向,充满信心和力量,从而激发斗志、凝心聚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反之,就无法凝神聚力,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这个意义上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是领导干部、领导班子永葆先进性的一剂良药,是凝聚智慧力量的重要法宝,是保持头脑清醒的思想武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伊始就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既表明了他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态度和决心,也是珍贵的从政经验之谈,更饱含着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关爱和提醒。

干部,不管“官儿”大不大,责任却重大,因此,仅凭口号、意思、热情还远远不够,要“自身硬”还得拿出真本事:要想知人善任,必须先要有自知之明;要想人家思想过硬,先得保证自己精神上不能“缺钙”;要让别人“干事儿”,先得自己实干;要想干一番事业,必须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铭记在心;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就应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要想整个班子廉,自己必须首先廉;要想干成事,还要会共事;面对新的“本领恐慌”,更要不断用学习来增强本领。

本书是一本领导干部人生哲理的枕边书,也是一本打开思想天地的智慧书。全书由石国亮拟定写作提纲,具体写作分工是:序言、第一辑(石国亮);第二辑、第五辑(李培晓);第三辑、第四辑、第七辑(曲俊燕);第六辑和第八辑(史宏),最后由石国亮统改并定稿。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没有过多的说理,而是借助一个又一个极富睿智而又发人深省的典型事例,融入作者的多视角分析,与大家分享领导干部的品格和修炼,提供了一套最富营养的“心灵食谱”。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小故事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在工作之余,随手翻开这本小书,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获益良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国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87654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