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圆行方--智慧校长的50项管理策略》作者胡美山、李绵军从自身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中,提炼了50条实用策略,分节阐述。内容涉及如何分工配合、科学管理,如果与教师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如何促进师德修养,改进和完善学校评价工作,等等。本书在内容上避免空谈理论,用丰富的典故来说明事理,既有可读性,又有启示性,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到领导策略和管理艺术。
图书 | 智圆行方--智慧校长的50项管理策略/名师工程名校长核心思想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智圆行方--智慧校长的50项管理策略》作者胡美山、李绵军从自身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中,提炼了50条实用策略,分节阐述。内容涉及如何分工配合、科学管理,如果与教师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如何促进师德修养,改进和完善学校评价工作,等等。本书在内容上避免空谈理论,用丰富的典故来说明事理,既有可读性,又有启示性,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到领导策略和管理艺术。 内容推荐 这本《智圆行方--智慧校长的50项管理策略》凝聚了核心管理智慧,囊括了有效管理艺术。书中的50项管理策略与精妙点评完美结合,必将把你打造成为智慧的校长。 《智圆行方--智慧校长的50项管理策略》由胡美山、李绵军编著。 目录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1:承天接地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2:大成在德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3:境由心造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4:思想魅力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5:放大格局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6:大道从简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7:以道驭术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8:刚柔并济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09:管中有理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0:智圆行方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1:奇正变幻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2:智者乐水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3:见木见林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4:脚疼治头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5:知行合一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6:未动庙算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7:造钟报时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8:规矩方圆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19:不做千手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0:共同愿景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1:栽好梧桐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2:孤雁难飞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3:架起心桥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4:激发动力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5:以人为本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6:动之以情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7:赏识激励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8:蛟龙大海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29:相马赛马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0:强化艺术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1:永不倦怠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2:生命价值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3:持久优势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4:无形推手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5:细节春秋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6:春风秋雨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7:超越竞争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8:以质取胜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39:兴校之本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0:赢得支持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1:营造氛围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2:以舍为得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3:莫察渊鱼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4:窗子镜子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5:反思成长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6:闲暇智慧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7:驾驭时间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8:重于九鼎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49:享受教育 智慧校长管理策略50:超越自我 试读章节 大成在德 人们常说:“小成在智,大成在德。”为什么说“大成在德”呢?因为“大德日生”,即大的德行代表生机,有良好品德的人具有勃勃生机,做什么都很快乐,在他身边能聚集众人,众志成城,获得成功,达到大成。纵观古今中外,凡大成者无一不是德行高尚之人。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消息传出,震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下半旗致哀,无数唁电和信函飞向北京。世界各国的报纸以显著位置刊载了这悲痛的消息,许多电视台还播放了周恩来生前的伟大形象。人们以各种方式,用各种语言表达对周恩来的悼念。联合国决定下半旗一周表示哀悼,给予这位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以独一无二的殊荣。当年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曾无比敬仰地评价周恩来说:“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只有一位夫人?有哪一个国家的总理终生受人民爱戴?在国外银行无一分钱存款?” 公元前399年的一天,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遭陷害被打人死牢,处死之前,狱卒问他:“你还有什么要交代吗?”“唉,我想起来了,我还欠邻居一只鸡。当时家里贫困,没钱付给他们。”苏格拉底回答。“就这件事吗?”“是的,我请求你叫我家里的人一定要偿还。”这是苏格拉底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周恩来和苏格拉底无疑都是大成者,他们的大成不仅在其超人的智慧和巨大成就,更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 从古到今,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当领导搞管理,人们都讲究谋略、策略、技巧和艺术,也就是运用智慧。而实际上,最高的智慧就是道德。善良、仁爱、公正、真诚等美德总是让人追求和敬仰,而丑恶、虚伪、冷漠、自私等恶德则是为人们所厌恶和唾弃的。 儒家提倡“内圣外王”之道,说的是一个人只有内心不断地修养,成为“仁人”“君子”一样的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够治国安邦。也就是说,“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其圣,才能外其王。儒家提倡的个人进行道德修养和立身治世的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 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符说:“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修养,其德行和才能与其所担任的职位不相符合,其灾祸必然很大很残酷。 曾是美国安利总裁、世界直销协会联盟主席的狄克·狄维士在《人格的魅力》一书中,将安利的巨大成功归结为道德的力量,如诚实、同情、公正、谦虚、理性、自律、负责、宽恕、捐献、友爱、主动、合作,等等。 稻盛和夫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创立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并使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重新崛起。其经营哲学就是:利他。他所思考的问题的核心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 他总结了一个成功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思维方式是-100~+100,热情是0~100,能力是0~100。 在这个方程式中,正面的思维方式有: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的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负面的思维方式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挚的人生态度;态度消极,缺乏协调性;阴郁,充满恶意,心术不正;不认真,爱撒谎,傲慢,懒惰;自私,贪心,爱发牢骚;憎恨别人,妒忌别人,等等。 人们常说,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其实“德”和“才”通过四种不同的组合,就能产生四种不同的人:无德无才是庸人,无才有德是好人,无德有才是坏人,有德有才是理想的人。司马光也就此做过总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有才之人脑筋灵活、多谋善断,这类人可能也会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若是没有“德”来驾驭,就很可能走向反面,因为“真理向前半步就是谬误”。好比一辆汽车,如果才是发动机,那么德就是方向盘,德规定原则和方向,若原则和方向错了,那么发动机越好,车跑得越快,出的问题也就越大,即“南其辕而北其辙”。无德之业可能是恶业,无德之绩可能是败绩。无德有谋,即使有所成绩或成就,也只能是小成或不成。也就是说,有无道德是甄别“成”与“不成”“大成”与“小成”的试金石和分水岭,有德之成才算“成”“大成”。 道德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历来的道德家关于道德的论述已是汗牛充栋。实际上,道德是一个现实中的伦理学命题,它是处理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也就无所谓道德的问题,两个人以上就有了道德,所以道德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 有人在智商和情商之后,又提出了德商的概念。德商指的就是人的道德品质。美国学者道格·莱尼克和弗雷德·基尔在其著作《德商:提高业绩,加强领导》中,把德商定义为“一种精神、智力上的能力,它决定我们如何将人类普遍适用的一些原则(正直、责任感、同情心和宽恕)运用到我们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和行动中去”。德商是一个道德罗盘,能够帮助人们确定行为和目标的方向,使人们可以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情商、智商、技术和资源去获取成功。 教育是助人进步的事业,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是让世界充满希望和美好的事业。学校是教育事业的主阵地,而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则处于学校管理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人物。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职业高尚,意义重大,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在好校长最基本的素养中,首推道德。校长要进行道德的修炼,要升华自己的人格和品位。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校长首先要遵守和做到。 校长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要对事业、对学校、对师生、对家长、对社会、对自己负责;要有爱心,真诚、善良、宽厚、正直、务实、助人、敬业、勤业、利他;要有良知,懂得知恩图报、礼义廉耻,有羞恶之心;要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先做人、后做事;要谦虚,礼贤下士,虚心学习,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要海纳百川,心胸开阔,能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公正、公平、公开,阳光操作,依法按章办事;要善于反省,敢于自我批评,勇于认错和改正;要积极进取,永不懈怠。校长决不能钩心斗角、损人利己、以权谋私、唯利是图、颐指气使、独断专行。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当今是一个物质至上的经济驱动时代,人欲横流,物欲横流,以物为我,以钱为我。在物质洪流中,很多人失却了自我,道德滑坡,精神贫乏,奉行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而作为教育人,作为教师的教师的校长更应保持一份清醒。物以稀为贵,道德稀缺,才凸显道德的珍贵。校长要平静看得失,冷眼向繁华,固守道德和心灵的堤坝,红尘中自醒,欲海中自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不张狂,挫不失落,坚持自我,行端坐正,保持净土一片、碧水一池。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有德的校长,人格高尚,令人尊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然而然地凝聚人、感召人和赢得人,会有人追随,会得到支持和帮助,其成功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已。 当然,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中也要讲究智谋,但要用德来驾驭,因为无德之智之谋不过是小智小谋而已,无德有才就容易成为坏人,成为司马光所说的“才胜德谓之小人”;有德之智之谋才是真正的大智大谋,有德有才就容易取得成功,成为司马光所说的“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总之,校长要大成,就要有大德。 P5-8 序言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这场深刻又艰苦的教育改革中,涌现了无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他们积极探索、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善于改革,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总结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发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些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在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新内涵和宝贵财富。这些优秀教师就是我们的名师,这些新内涵就是名师的核心教育力。整理、总结、发展、推广这些教育新内涵,是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水平的一件大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更要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于以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织出版了大型系列教育丛书——《名师工程》。希望通过总结名师的创新经验、先进理念,宣传名师的核心教育力,为广大教师职业生涯提供精神源泉和实践动力,在教育实践层面切实推动从教者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名师工程》实现“打造名师的工程”。 丛书在策划、创作过程中力求实现以下特色: 一、理念创新。体现教育的人本精神 教师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如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教师在目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丛书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通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将人本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本质要求。 二、全面构建。系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丛书选题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全面地针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而展开。施教者的能力决定教育的效果,教育改革的落实、教育效果的提高无不体现在教师身上。丛书针对不同教育能力、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设置选题。棘手学生、课堂切入、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力、互动艺术、课堂效率、心灵教育等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三、科学权威。体现教育的时代前沿性 丛书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执笔,汇集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的先进理念、成果和方法,经过专家认真遴选、评点总结而成,代表了目前教育实践中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具有时代前沿性,是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借鉴的好素材。 四、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诸多教育、出版界同仁的支持与努力下,《名师工程》陆续推出了《名师讲述系列》《教学提升系列》《教学新突破系列》《高中新课程系列》《教师成长系列》《大师讲坛系列》《教育细节系列》《创新语文教学系列》《教育管理力系列》《教师修炼系列》《创新数学教学系列》《教育通识系列》《教育心理系列》《创新课堂系列》《思想者系列》《名师名课系列》《幼师提升系列》《优化教学系列》《教研提升系列》《名校长核心思想系列》《名校工程系列》《高效课堂系列》《创新班主任系列》等系列,共140多个品种,后续图书也将陆续出版。 丛书在出版创作过程中得到各地、各级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教育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本丛书的出版一方面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共飨先进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出版创作中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智圆行方--智慧校长的50项管理策略/名师工程名校长核心思想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美山//李绵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1649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4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6 |
CIP核字 | 2013252845 |
中图分类号 | G4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