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都有偏执症
内容
编辑推荐

庞金玲编著的这本《我们都有偏执症》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他人,有助于探索自身偏执人格的来源,抚慰我们受伤的身心,并在偏执人格的几种心理之间取得健康的平衡点。本书兼具文人之笔、学者著述的双重美感。

本书以心理分析、心理学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论为基础,来介绍偏执人格的典型特质,不采取宿命论或骤下断语的方式,而是从人的特质或性情着手——性情与生俱来,难以扭转,只有安之若素。

内容推荐

庞金玲编著的这本《我们都有偏执症》详细讲解偏执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我们都有偏执症》中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使读者易理解并能够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目录

第一部分 偏执病,就这样

 第一章 我们到底怎么了?——认识偏执

第一节 你身边到底有多少偏执者

第二节 偏执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三节 偏执与固执有什么不同

第四节 为什么偏执是弱者的专利

测试:快速检测你是否偏执

 第二章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

第一节 偏执型人格的特征

第二节 偏执型人格,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第三节 是什么造就了偏执型人格

第四节 偏执型人格容易与哪些人格混淆

测试:你是偏执型人格吗

 第三章 偏执型人格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 猜疑,偏执型人格的杀手

第二节 嫉妒心理不能有

第三节 固执心理是什么造成的

第四节 你的自尊心有多强

测试:你有偏执人格者的心理吗

 第四章 偏执型人格的行为特征

第一节 偏执型人格有哪些主要表现

第二节 你到底有多紧张

第三节 你的不安全感从何而来

第四节 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

 第五章 别让偏执型人格伤害你——人际交往中的偏执表现

第一节 人生究竟该不该执著

第二节 报复行为

第三节 你敢指责别人吗

第四节 偏执人格者为何仇视对自己好的人

 第六章 我的偏执你不懂——婚恋中的偏执人格表现

第一节 爱情中的嫉妒来自何处

第二节 女人困惑:男人猜疑为哪般

第三节 剩女,不要总去指责别人

第四节 今天,你“吃醋”了吗

第二部分 偏执症,赶快走

 第七章 如何消除猜疑:“为什么我总怀疑别人对我有阴谋”

第一节 去除猜疑:相信别人,不要作茧自缚

第二节 因多疑人际关系紧张怎么办

第三节 要质疑不要猜疑

第四节 疑神疑鬼,你忍受得了吗

 第八章 如何不再嫉妒:“有人比我出色,我就不舒服!”

第一节 放下嫉妒,使自己心情愉快

第二节 正视嫉妒,切勿妒火中烧

第三节 为什么说嫉妒会让你自断前程

第四节 克服嫉妒的四种方法

 第九章 如何走出固执:“我一定要得到它”

第一节 了解自己的固执

第二节 上司固执怎么办

第三节 对自己宽心,才不会受累

第四节 音乐是化了妆的药

 第十章 如何排解孤独:“我总是很寂寞”

第一节 谁愿意在孤独中度过人生呢

第二节 空虚之毒:你的心灵感冒了吗

第三节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别滥情

第四节 莫让内心失去对幸福的敏感

 第十一章 如何排解不良情绪:“我总是很紧张”

第一节 别让不良情绪要了你的命

第二节 保持情绪有哪些原则

第三节 怎样让“紧张”慢慢“放松”

第四节 怎样在生活中排除不良的心态

 第十二章 如何信任他人:“我从来不相信任何人”

第一节 认识自我——你能为自己画张像吗

第二节 接纳自我——勇敢地接纳自己吧

第三节 展现自我——怎样展现一个优秀的自己

第四节 创造自我——你超越了吗

后记 走出偏执的泥潭

试读章节

都市有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我们在拥挤的人潮中穿行。然而,公交车和地铁上的接踵摩肩、商场和公园里的熙熙攘攘,也让我们生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的调查为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感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在400名受访者中,百分之百的人自称常感孤独。

“孤独感不是一种简单的心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王俊秀称,“它是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是因感到自身与外界隔绝或被外界排斥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孤独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丁道群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说,“人在渴望交往而实际交往情况不佳时容易产生孤独感。”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

偏执人格者最常见的行为特征就是常常感到自己很孤独,并且这种孤独是长期存在的。人人都有独处的时候,为什么偏执人格者会感到孤独,而有的人则不然呢?

孤独感乃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当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行事;耽于梦想,而又不可能实现;与亲人分离或经历亲人死亡的打击;内心有难言的羞耻;被排斥于你想加入的团体之外;被他人嘲笑或轻视;处处与他人意见不和而不能融洽自然地相处;不敢向他人吐露心事,因为害怕会被人嘲笑,泄露自己的秘密,受人冷淡而得不到同情;被父母限制了自己的活动和交往;新的环境改变了你的生活;铸成一生中的大错而悔恨不迭或自惭形秽?对别人做的一切都不感兴趣或不想去做;无聊空虚,不知该做什么;怯于与他人交往或交谈;觉得“没人理解我”时——孤独感就会悄然而至。

偏执人格者的孤独感有两种:

一种是慢性孤独,多因长期没有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网络而起。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调查显示61.3%的独生子女“很孤独”;而压力和竞争让上班族整日奔波,无法停下脚步邀上好友倾心畅谈,内心平添许多寂寥;全职太太经常独守空房,更让孤独有机可乘。另一种是转化型孤独,家庭破裂、频繁跳槽和子女单飞都会导致原有社会关系断裂,也让人难逃孤独。

偏执人格者的孤独感有以下表现:

1.对集体活动缺乏兴趣,不合群,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2.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善于利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等与他人交流;

3.倾向于自我封闭,对外界环境缺乏足够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

4.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

5.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不习惯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

6.习惯于重复刻板动作或姿势,有时过分依恋某些物品,并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7.常常自言自语,情绪低沉,失眠,烦躁。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会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个白。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习惯,就会形成偏执型人格,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引发孤独症,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

以下是克服孤独感的一些方法,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认识到除自己外,还会有其他人有孤独感,每天应至少用一点时间试着去接触他人。要培养自己对他人生活或事件的兴趣,可以先从某一个人开始,这样就可以使交流更加容易,逐渐消除自己的封闭习惯。

2.帮助他人为他人做事会使你感到自己被人需要,这样会减轻你的孤独感。邀请别人和自己一起做事,就会使你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同伴。

3.一个人的时候,给自己安排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读读书,听听音乐,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等。每个人都会有孤单的时候,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乃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P83-86

序言

良好的心理和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真正根源。现在的人,盲目地追求事业、金钱、成就和荣誉,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所谓的快乐和幸福。不可否认,这些能带给人们很多的时尚和享受,赋予了人们许多机遇和成就,同时也让人们承受着许多不堪忍受的压力和烦恼。于是,心理的疲惫和损伤,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导致了各种不健康人格的出现,偏执型人格就是其中之一。

·有时候我们会;

·莫名孤独;猜疑别人;

·在人群中也会觉得不安全;

·过桥或走过广场时就会惊慌不已;

·害怕尖锐的东西;

·最简单的事情也做不了选择;

·担心和异性相处;

·努力相爱却伤害更深……

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他人,有助于探索自身偏执人格的来源,抚慰我们受伤的身心,并在偏执人格的几种心理之间取得健康的平衡点。本书兼具文人之笔、学者著述的双重美感。

我们还要提醒读者,本书以心理分析、心理学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论为基础,来介绍偏执人格的典型特质,不采取宿命论或骤下断语的方式,而是从人的特质或性情着手——性情与生俱来,难以扭转,只有安之若素。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偏执人格四种心理的原型,整理如下:

1.不信任别人,猜疑任何人;

2.极端的固执;

3.自尊心极强;

4.有着很强的嫉妒心。

在第二部分里,赶走偏执,就是围绕偏执人格的这几种心理进行挑战,譬喻“孤独”,我们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肯定自我的存在,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个性如假包换,无人能取而代之。汲汲营营追求与众不同,疏离感日增,午夜梦回,寂寥的大浪打过来,孤独便如潮涌,威胁着我们。种族、家庭与民族,年龄、性别与信仰,职业或社团,使我们与别人相关联,互为生命共同体,但“我”仍然是一个独立、具有特质、与众人不同的个人。例如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绝对不会混淆。我们的存在有若一座金字塔,具有所有建筑物的基础与共同性,但越是接近塔尖,就越特别、越异于其他建筑物。在个人化的过程之中,荣格如此称呼成长的程序,接受以及发展自己的特色之时,我们会渐失归属的安全感,不再“与别人一样”,继而在彷徨不安中,体会到作为一个个人的寂寞况味。我们越是要和别人不一样,就越感到孤寂、不安、不被了解、被拒绝,甚至被排挤。与此相反,如果我们不敢探险,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体,把自己藏在群体的规格之中,如此一来,我们的人与人格就不臻完整。

这本书有三最:

1.最好读: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偏执人格的特征、心理和表现,让你全面了解偏执人格。

2.最亲切:结合我们喜闻乐见的身边案例,分析爱情和人际交往中的偏执人格,从而折射出我们自己。

3.最实用:第二部分走出偏执人格的方法,让你有信心走出偏执。

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遭受各种挫折和磨难,但只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即可“乘风破浪,永往直前”。

后记

走出偏执的泥潭

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固执的人,但固执不同于偏执。适当的固执,为人平添—份可爱的“原则美”;而偏执往往容易把人打成死结,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偏执的人通常有过强的自信,只信任自己,不信任别人,因而喜欢随便怀疑,喜欢争辩,显得异常固执任性、刚愎自用。偏执常常在以下情景中发生:有了一丁点儿成绩,就狂妄自大,自认为有非凡能力,理应处处、时时、事事成功;听到不同意见就争辩不休,直到把人驳得“体无完肤”、一声不吭为止,显得傲慢固执;有人在某个方面胜过了他,就嫉妒不已,一心忌十艮别人和到处攻击别人,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碰到挫折,绝不因势勒马回缰,始终自以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偏执如果不及时控制和矫正,就极有可能演变为偏执性人格障碍,如果到了人格障碍的程度,通常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

对于那些已经具有偏执特点的人,如何才能走出偏执的泥沼呢?

1.学会用自我分析法分析自己的一些非理性的观念,以逐步消除偏执倾向。例如每当自己出现对他人有敌意的观念时,就要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卷入“敌对心理”的漩涡之中。当自己出现对他人有不信任的观念时,就要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卷入“信任危机’’之中。如果是,就要提醒和警告自己,不要再沉浸于“自我信任”之中了。要知道,绝大部分领导、同学和同事都是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他们存在不信任的态度,否则,就会失去领导、同学和同事的信任。

2.学会用自我暗示调节法来缓解偏执倾向。可以默念“一个人固执多疑,不利于和大家来往;如果固执多疑,即使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也会使他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甚全造成误会;自己一定要改掉固执多疑的缺点,要谦和,要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多听听领导,同学、同事们的意见,对自己总是有帮助的;天外有天、人外面人,不要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能干;不要整天去怀疑有人在搞鬼,自己一定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人和事……”每天最好都能这样默念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偏执倾向会有明显的改善。

3.家庭、社会的支持。当我们发现周围存在这些具有偏执倾向的人时,不要轻易地责备、批评和躲避他们,要经常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一旦这些偏执的人与他人争吵起来,周围人要采取忽视的态度,不要去凑热闹,更不要去争辩,弱化他们这种争执的行为。家庭和社会如果能采取理解和支持的态度,能够为这些有偏执倾向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在这种人际环境中,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有偏执特点的人就容易理解他人,信任他人,减少敏感与多疑。

4.如果使用上述方法不能奏效,且偏执倾向越来越重,那就必须求助于专业人员的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都有偏执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庞金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曲利华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24386
开本 32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4019994
中图分类号 B846-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