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楼沁芳--红楼梦中的诗语花韵(最治愈心灵的古诗词)
内容
编辑推荐

花落水流红,一切繁华尽,花语诗韵长,万般自在心。红楼韵味,缱绻情深,花谢花飞,意蕴悠长。张觅编著的《红楼沁芳——(红楼梦)中的诗语花韵》,以独到的视角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生动的诠释,不仅能让读者获得审美的愉悦,还能让人更好地领会《红楼梦》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内容推荐

张觅编著的《红楼沁芳——(红楼梦)中的诗语花韵》讲述了:有人说,《红楼梦》是可以读一生的书,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就《红楼梦》中的诗词而言,其韵味如花如酒。虽然历经百年的沧桑,却依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愈发的如花般迷人,如花香般沁人心脾。品红楼花语,品个中滋味。《红楼沁芳——(红楼梦)中的诗语花韵》以独到的视角对《红楼梦》中的花语诗词进行全新解读和生动注释,不仅能让你获得审美的愉悦,更能直抵人们灵魂深处,让你感动,让你痴爱。

目录

黛玉

葬花吟

题帕三绝句

菊花诗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五美吟

桃花行

抚琴吟

宝钗

螃蟹诗

柳絮词

宝玉

金陵十二钗曲

大观园诸处的命名

即事小诗

芙蓉女儿诔

湘云

海棠诗

行酒令

凸碧凹晶馆联诗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探春

诗社取号

香菱

宝琴

试读章节

在《红楼梦》的某个章节中,薛宝钗的哥哥“呆霸王”薛蟠,在大观园的一番忙乱中,“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薛蟠已经有了一个国色天香的妹妹,却还能被林黛玉惊艳到,可知黛玉之美,实在宝钗之上。

宝玉一见到她,并没有落入一见钟情的俗套,而只是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了说:“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宝玉在北方,黛玉在南方,怎么可能见过?宝玉笑着回答:“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黛玉一见他,更是猛吃一惊:“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面。他们的相见,并没有电光石火的爱出现,而只有难言的亲切与默契,淡淡弥漫在二人之中。

他们的感情是之后长久的岁月相处与心灵共鸣中产生出来的。厌恶仕途经济,只追求灵性和自由,追求一种生命的本真。人生一世,知音难求,黛玉便是宝玉生平之唯一知己。

黛玉最著名的《葬花吟》,给出的,是这样一个场景:轻絮扑面的暮春,手持花锄的灵秀少女却愁绪满怀。落红满地,群鸟乱飞,黄昏夕阳中,少女的身影盈盈独立。

黛玉葬花是她最具美感的画面。她爱花惜花,心痛美好事物的消逝,暮春时节独自葬花,表现的是她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黛玉葬花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竞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踌躇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在这芬芳满溢、灵秀清新的春天里,宝玉见落花成阵,却不忍践踏,兜了落花抖在池水之中,让花瓣随水而流,足见得他是一位惜花之人。宝玉和黛玉在这点上是心意相通的。而黛玉对花的怜惜尤在宝玉之上,她生怕随水而去的落花仍被污垢所玷,于是将花细细收集,埋在土中,随土而化,真正实现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在她眼里,落花是薄命女儿的象征,惜花,也是惜己。

接下来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一个场景宝黛读书了……

P2-3

序言

在我看来,一个人同时推出六本新书,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可是这个奇迹却由一个文静知性的80后年轻女子完成了。如果算上这六本书,她已经公开出版十一本书了。

这六本书,我都一一读过,它们是如此类似,却又如此不同。说它们类似.是因为六本书都是对于古典诗词的解读;说它们不同,是因为六本书涉及的时间跨度如此之大,前后相隔了两千多年,内容也大相径庭,有芳草、有美人、有才子、有名著。

《红楼沁芳——(红楼梦)中的诗语花韵》,以独到的视角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生动的诠释,不仅能让读者获得审美的愉悦,还能让人更好地领会《红楼梦》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诗词清芬——诗词中的婉转芳华》,精选了各种以名花为主题的名诗名句,字里行间,清芬阵阵。掩卷之余,不觉让人齿颊生香。

  《诗词美人——古诗词中的绝美之境》精选了多名才女的诗词。每个时代都有闻名一时的绝色美女,她们不仅以自身的美貌闻名于这个世界,甚至也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在她们的身后,无不演绎着一幕幕动人曲折的故事,这些故事也使她们在数千年中成为文人墨客吟唱的主题之一。

《夜阑犹剪灯花弄——品读(漱玉词)》,则对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豪气与婉约详加阐释,透过一阕阕词章,让读者了解到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代,一代才女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一片冷香惟有梦——品读纳兰词》,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探析纳兰词中的情感幽怀。被誉为北宋以后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在这个世界上虽只生活了短短的三十一年,却与数位女子情深义重。她们留给纳兰的是离别,是惆怅,是伴其一生都不能忘怀的伤痛和无奈。

《莫道不消魂——那些动人的清新诗、婉约词》,以全新的视角来排解人们心灵之重,带领读者在动人而富有艺术魅力的古典诗词中涵泳流连,忆古思今。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古典诗词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这清香沁人心脾,使人迷醉。

我之前读古诗词,向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以致对诗词中的许多意味不得要领。在读完这套“最治愈心灵的古诗词’’丛书之后,才恍然悟到,诗词中竞还有一个如此广博的世界。循着作者的笔触,探析古人的内心世界,不时能获得种种意想不到的新奇、愉悦和感动,仿佛进行了一次跨越千年的心灵旅行。

俗话说,文如其人。我曾与作者同窗数周,常见其在人稠地广、众声喧哗之际,神态安详,淡然自若。其文字亦有此种散淡平和之风,清新婉丽,超尘脱俗,描情状物,娓娓道来,波澜不惊。但在不经意中,片言只语,常足以让人为之喜、为之悲、为之感动、为之会心。

我本是没有资格写这个序的,因为写序之人,若非名家,即是显者,只因与作者同窗,表达过对书的喜爱,作者便不嫌鄙陋,执意要我写几句读后的感受。即此亦可见作者是个至情至性之人,虽已工作数年,仍保持了学生时代的那份纯真与书生意气。也正因这份纯真,方使其醉心文字,心胸恬淡,不为外物所惑,虽隔数千年而犹能神交于古人。

几本书读完之际,窗外月色正浓,只觉神思绵邈,心绪怅然,当即赋诗一首,兹录之如下:

字字缠绵满纸香,

伤怀感物意何长。

关人芳草俱零落,

读罢丛书夜月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楼沁芳--红楼梦中的诗语花韵(最治愈心灵的古诗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826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4046076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