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诗歌典故/文化必知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诗歌·诗人·诗故事,一百料历史珍珠,尽显千年诗歌精粹。

或许背不住三百唐诗,但一定要了解这100典故。

胡栢彰、宁婷婷编著的《青少年必知的100个诗歌典故》收入100个最风雅的中国故事,包括:司马相如和汉代大赋、四明狂客贺知章、宫女题诗结姻缘、苏轼调侃诗作等。

内容推荐

胡栢彰、宁婷婷编著的《青少年必知的100个诗歌典故》选取了中国古代、近代的最具代表性的100个文学家,对他们的生平、作品以及历史地位做了简单明了的介绍,读者可以通过对100个代表性人物的了解,对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代表作品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是一本可以在青少年中间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歌作品、培养爱国情操的知识性读本,也可以作为向国外读者推荐和介绍中国诗歌知识的入门级读物。

目录

先秦—两汉

 1. 弹歌、击壤:中国最早的诗歌

 2. 风雅与骚客: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3. 易水歌:荆轲放歌慷慨行

 4. 垓下对大风:败者与胜者的诗歌

 5. 千金买赋:司马相如和汉代大赋

 6. 倾国倾城:关于李夫人的诗

 7. 缇萦救父:班固首作咏史诗

 8. 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

三国—隋

 9. 七步成诗:高才急智曹子建

 10. 文不加点:短命才子祢衡

 11. 穷途之哭:竹林贤士阮籍

 12. 洛阳纸贵:左思创作《三都赋》

 13. 咏絮才:名门奇女谢道韫

 14. 不为五斗米折腰:田园诗人陶渊明

 15. 才高八斗:山水诗人谢灵运

 16. 江郎才尽:江淹及梦笔传说

 17. 敕勒歌:北朝民歌的明珠

 18. 凌云健笔:望乡诗人庾信

 19.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20. 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与宫体诗

唐—五代

 21. 灵隐续诗:神童老僧骆宾王

 22. 一赋盛名:早熟才子王勃

 23. 生吞活剥:“剽窃”与“偷诗”

 24. 吾祖诗冠古:疏狂到死杜审言

 25. 龙门夺锦:宋之问因诗杀人

 26. 金龟换酒:四明狂客贺知章

 27. 伯玉毁琴:苍凉激越陈子昂

 28. 不才明主弃:田园诗人孟浩然

 29. 旗亭画壁:王之涣酒楼夺魁

 30. 意尽言止:祖咏的违制诗

 31. 谪仙人:浪漫诗仙李白

 32. 以诗免罪:王维的晚年风波

 33. 有景道不得:有文无行崔颢

 34. 曲终人不见:钱起妙语神助

 35. 正是江南好时节:诗圣重逢歌圣

 36.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诗歌炼字

 37. 红叶题诗:宫女题诗结姻缘

 38. 章台柳:韩摺的传奇人生

 39. 诵诗得妻:大历才子李端

 40. 李益疾:负心诗人李益

 41. 春风得意:苦命诗人孟郊

 42. 碧纱笼:宰相王播的感慨诗

 43. 闺意隐喻:朱庆馀与张籍

 44. 云横秦岭:韩愈与韩湘子

 45. 打油诗:难登大雅的诙谐之作

 46. 人面桃花:崔护清明艳遇

 47. 扫眉才子:女校书薛涛

 48. 居大不易:诗魔白居易

 49. 前度刘郎:刘禹锡诗文战斗

 50. 司空见惯:“悯农诗人”李绅

 51. 侯门似海:借诗还人的故事

 52. 郊寒岛瘦:推敲诗人贾岛

 53. 半缘情深:多情才子元稹

 54. 锦囊诗草:李贺呕心之作

 55. 一声何满子:布衣诗人张祜

 56. 青楼薄幸名:杜牧风流轶事

 57. 东涂西抹:薛逢诗讥同年

 58. 抛砖引玉:赵倚楼悲欢人生

 59. 温八叉:仕途多舛温庭筠

 60. 心有灵犀:李商隐的无题诗

 61. 运去英雄不自由:愤世嫉俗罗隐

 62. 满城尽带黄金甲:造反诗人黄巢

 63. 秦妇吟:最长的唐诗

 64. 一字师:一字之改佳话多

 65. 诗不能改:得得来和尚贯休

 66. 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之帝李煜

 67. 梅妻鹤子:咏梅隐士林逋

 68. 奉旨填词:婉约派圣手柳永

 69. 穷塞主之词:范仲淹与《渔家傲》

 70. 似曾相识燕归来:富贵词人晏殊

 71. 蓬山不远:红杏尚书小宋

 72. 荆公体:王安石炼字改诗

 73. 如沐春风:理学诗人程颢

 74. 铁板铜琵:豪放派大家苏轼

 75. 河东狮吼:苏轼调侃诗作

 76. 点铁成金:山谷道人黄庭坚

 77. 山抹微云君:苏门学士秦少游

 78. 贺梅子:贺铸老作《青玉案》

 79. 词家之冠:被扭曲的周邦彦

 80. 易安体:第一才女李清照

 81.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的爱国情怀

 82. 锦书难托:陆游的感伤爱情

 83. 莫问奴归处:严蕊作词自陈

 84. 词中之虎:壮志未酬辛弃疾

 85. 丹心照汗青:忠烈诗人文天祥

元—清

 86. 一心中国梦:画兰诗人郑思肖

 87. 情为何物:元好问作《雁丘词》

 88. 以词劝夫:多才多艺管夫人

 89. 不要人夸好颜色:农家诗人王冕

 90. 两袖清风:爱国名臣于谦

 91. 明日歌:状元诗人钱福

 92. 朱颜叹白头:钱谦益与柳如是

 93. 梅村体:吴伟业创作《圆圆曲》

 94. 赎命词:《金缕曲》的故事

 95. 清词第一人:饮水词人纳兰性德

 96. 三绝诗书画:扬州卖画郑板桥

 97. 一星如月:黄景仁盛世悲歌

 98. 但开风气:觉醒诗人龚自珍

 99. 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诗篇言志

 100. 我自横刀向天笑:谭嗣同作绝命诗

试读章节

1.弹歌、击壤:中国最早的诗歌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诗经》《楚辞》源远流长,汉赋元曲形式多样,唐诗宋词各领风骚,名诵佳作更是灿若星海。倘若评选最喜欢的诗,每个人都能背出若干篇,但要问最早的中国诗歌是哪一首,恐怕大多数人就说不上来了。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诗歌?诗起源于何时?

诗歌是最古老、最基本,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诗歌最早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开始诗和歌不分,稍后的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称之为诗,合乐的称之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鲁迅先生对此有过一段精辟而形象的论述:“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t杭育杭育派’。”可以说,这“杭育杭育”,就是最早的诗歌。

“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原始先民的某种情绪,却毕竟是“孕而未化”的“诗歌语言”。随着实践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原始的哼歌语言逐渐发展为具有清晰的发音、明确的含义的真正诗句,形成原始劳动歌。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当时又没有出现文字,绝大部分原始劳动歌都淹没不存了。东汉人赵哗撰写了一部史学著作《吴越春秋》,书中记载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箭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一首古歌谣,这首古歌谣后来被命名为《弹歌》,被公认为是中国的“太古之歌”。

《弹歌》很简单,只有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夫。

“断竹,续竹”,讲的是“弹”的制作过程,先将竹竿截断,再用弦将截好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飞土,逐夫”,讲的是发弹狩猎活动,一颗颗泥制弹丸由弹弓射出,击中一只只鸟兽,人们欢叫追逐着,带着猎物满载而归。“夫”,为古“肉”字。这首民歌简短、质朴,诗句整齐,有和谐的韵律,真切反映了原始时代的狩猎生活。有学者根据黄帝时已有弓箭的传说,推断歌谣创作年代在黄帝时期,或黄帝之前更远的年代。  流传更广,更为人们熟悉的上古歌谣,是传说作于帝尧时代的《击壤歌》。

尧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他仁义贤明,善于治国,在他统治的区域,人们和平无争,安居乐业。据说当时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仍然身体健壮能歌善舞,有一天心情很好,敲击着壤木,放声唱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何力于我哉!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击壤歌》,后世许多画家曾以此为题作画。壤,传说是古代儿童玩耍的用具,用木头做成,前宽后窄,有一尺多长,形状像鞋子。玩的时候,先将一根壤侧放在地上,然后在距离三四十步远的地方,手拿另一根壤瞄准投出,击中侧放的壤就算赢,这个游戏就叫击壤。

《击壤歌》唱的意思是:太阳升起出门干活,太阳落山了就回家休息;凿井取水解渴家用,耕田种粮自给自足。这样的日子、这样的生活啊,皇帝佬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诗歌描绘了进入农耕时代,个体家庭耕作劳动、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藐视了所谓皇权与“帝力”。

据说尧年老时,通过考查将首领位置传给了大禹。那个时期大洪水泛滥,为害甚烈,大禹带领民众,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将洪水引入大海,平息水患。其间大禹到30岁都没有结婚,直到有一天来到涂山(一说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一说位于浙江绍兴市郊),遇到了涂山氏部落的女娇,两人一见钟情,结合为夫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告别女娇,继续四处奔波为治水操劳。女娇在家夜夜思念,日日出门等候,期待大禹归来,一日作歌唱日:“候人兮猗!”

“候人兮猗”,这反复吟唱仅仅一句的四个字,便成为中国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后命名为《候人歌》,被称为南音之始。涂山氏女娇,也由此成为中国远古神话中的诗歌女神。

“兮”和“猗”字都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和“呀”字。整首诗歌直白热烈地道出了女娇心中的所思所想:我等你啊。后来的《诗经》《楚辞》都用了“兮”这个字,明显是受到了这首歌的影响,后人遂有“南音导其源,楚辞盛其流”之说,《诗经·国风》里诸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歌,都可看作是《候人歌》的流滥。  可以说,《弹歌》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创作时间最为久远的古诗歌,《击壤歌》是流传后世最有名的古诗歌,《候人歌》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感情诗歌。

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诗歌典故/文化必知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栢彰//宁婷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762599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2013318883
中图分类号 K825.6-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