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由李世明著,作者在结构上分成两个大的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点题,着重介绍了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与基础,点出了延安精神的几个基本点。第二个板块属于破题,作者深度阐述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丰富外延、相互关连与继承发展。再次,作者关于延安精神表述的最突出之点还在于,没有从理论语言到理论语言,而是尽可能地采用大众喜闻乐见、自己得心应手的语言,体现了深入浅出的追求,这是本书一个最大亮色。
图书 | 延安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延安精神》由李世明著,作者在结构上分成两个大的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点题,着重介绍了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与基础,点出了延安精神的几个基本点。第二个板块属于破题,作者深度阐述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丰富外延、相互关连与继承发展。再次,作者关于延安精神表述的最突出之点还在于,没有从理论语言到理论语言,而是尽可能地采用大众喜闻乐见、自己得心应手的语言,体现了深入浅出的追求,这是本书一个最大亮色。 目录 一、什么是延安精神 (一)延安的作用 (二)延安的精神 (三)延安的价值 事例1:延安的窑洞有马列 事例2:“五老”的人格魅力 事例3:“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事例4:“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事例5:陈云的“认识论” 事例6:刘少奇的“论修养” 事例7:用“专断作风”为民“请命” 二、延安精神的内涵 (一)信念篇:抗大精神与政治方向 事例1:信仰的力量 事例2:“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事例3:“比平民更严的纪律” 事例4:最深刻最简单最珍贵最通俗的道理 事例5:“真的”共产党员 (二)宗旨篇:张思德精神与“为人民服务” 事例1:人民领袖人民情 事例2:“实行民主真行宪 只见公仆不见官” 事例3:浓浓尊师情 事例4:“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事例5:不杀驴的“硬道理” 事例6:“共党官”、“古帝王”、“旧官吏”的区别 事例7:不搞“特殊”不“走后门”的典范 (三)求是篇:整风精神与思想路线 事例1:“改造我们的学习” 事例2:“拜人民群众为师” 事例3:整“三风”重学风 事例4:跳出周期率 “新路”唯“民主” 事例5:政策对错人民说 (四)创业篇:南泥湾精神与“艰苦奋斗” 事例1:朱老总与“大生产” 事例2:“两个务必”从我做起 事例3:人民的“普通一员” 事例4:毛泽东的伙食标准 事例5:“官兵一致同甘苦” 有肉送给伤员吃 事例6:有饭大家吃 事例7:“清醒”看戏过生日 附录1: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延安精神 附录2:外国人怎么看延安精神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延安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世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8186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5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48.4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