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皇后之死
内容
编辑推荐

柏杨编著的《皇后之死》收集的是1979年6月到12月间的专栏。所谓“湖滨”者,高雄大贝湖之滨也。其实我距大贝湖滨有四百公里之遥,有点名不副实。不过天下名不副实的东西多啦,再多一件也没啥。强词夺理地说,我如果不在大贝湖滨,难道我在大贝湖底乎?“读史札记”倒是货真价实,札起来有板有眼,猛一瞧,学问似乎真大。盖我老人家六十年代后半段及七十年代前半段坐牢期间,收集了四部巨著的资料,日:“皇后之死”“帝王之死”“中国历代冤狱”,和“中国英雄群”。如果可能,就慢慢道来。如果半路里杀出程咬金,就写到那里算那里。

内容推荐

柏杨编著的《皇后之死》内容介绍:1979年6月起,柏杨开始在《台湾时报》写“湖滨读史札记”专栏,内容是“皇后之死”,后来结集了三册,《姑苏响鞋》是第一册,从伊娥皇(舜帝姚重华之妻)到卫子夫(汉武帝刘彻之妻),总计十三位。

柏杨说,皇后是世界上危险性最高的职业,在历朝历代宫廷斗争中大批的皇后死于非命。他把宫廷视为最最黑暗的人间地狱,在那里面,“每个女人都为了生存,而拼命挣扎斗争”,皇后之死,不管怎么死的,都是悲剧,有时也是丑剧。柏杨写这一系列文章,就是要探其成因。

伊娥皇怎么死的?很难说,或是殉情,或是政治谋杀;施妹喜(夏桀帝姒履癸之妻)国亡被放逐而死;苏妲己(商纣王子受辛之妻)亦国亡而被杀;褒姒(周幽王姬宫涅之妻)国破夫死而下落不明;翟叔隗(周襄王姬郑、及其弟姬带之妻)因各国与宫廷双重斗争最后被乱箭射死;西施(吴王夫差之妻)国亡夫死,不知所终;虞姬(西楚霸王项羽之妻)举剑自刎于垓下;戚懿(汉高祖刘邦之妻)因夺嫡之争被砍断双足双手,挖出眼珠,喝下哑药,极悲惨;张嫣(汉孝惠皇帝刘盈之妻)被囚死;薄皇后(汉景帝刘启之妻)亦被囚死;栗姬(汉景帝之妻)气死;陈娇及卫子夫(汉武帝刘彻之妻),一被废囚死,一悬梁自尽。

姑苏曾闻鞋响声,这是夫差的温柔乡;然而一旦勾践先是火烧姑苏台,再是攻陷姑苏,由越派来的西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呢?一起来翻阅《皇后之死》吧!

目录

姑苏响鞋

提要

引言

帝王知多少

皇后知多少

宫廷斗争

娥皇

圣人的成名

姐妹二人同时落水

妹喜

一个可怜的女俘

巢湖末日

妲己

东西两大美人

这样的君王丈夫

白兔的起源

喀嚓一声玉头落地

荷马与封神榜

褒姒

怀孕四十年

愚不可及的奇计

骊山烽火

也是狼来了

叔隗

国王的绿帽

翟国牌

老夫少妻的麻烦

女人是祸水也欤

西施

战败国反击武器

人生有幸有不幸

捧心战术

姑苏台大火三月

三种说法

扁舟载美

虞姬

彗星

垓下歌舞

戚夫人

山东出美女

可怕的对手

夺嫡阴谋

第一回合的惨败

捣米歌

人猪

张嫣(汉孝惠皇后)

一桩乱伦的婚姻

十六七岁的皇太后

树倒猢狲散

薄皇后

坎坷的命运

权势无补于爱情

栗姬

一个传奇人物的介入

性格决定命运

嫉妒是自杀的武器

阿娇

金屋藏娇

变成白痴

乞灵于巫术

长门赋

赏饭学的恶果

卫子夫

幸运之神

炙手可热

万箭俱发

丧钟——公孙事件

杀手江充

皇太子叛变

一片血腥

温柔乡

提要

钩弋夫人

鬼话谋略

北方佳人的故事

幽魂的相会

悼亡赋

太子宝座空悬

冷血凶手

许平君

坐过牢的帝王

贫贱夫妻

平地一声雷

霍显女士的愤怒

女凶手淳于衍

毒死产房

沉冤难伸

霍成君

妻尸未寒

福祸相倚

霍家权势如日中天

刘询的架空战术

第一次阴谋败露

第二次阴谋败露

昭台宫云林馆

冯昭仪

小老婆群编制

十五级八等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

身挡野熊

王昭君的故事

第一次挫败

孙儿的怪病绝症

派出杀手

死于三十年前的爱心

赵飞燕赵合德

克丽奥佩特拉

特有的魅力

鼻子的秘密

双胞胎姐妹花

初入皇宫

祸水温柔乡

美女的特权

衣橱里的咳嗽声

醋海兴波

女教习怀孕

曹宫母子惨死

一哭二闹三上吊

连杀二子

一项空前骗局

一首童谣

男人是性的奴隶

西门庆式之死

打落水狗

结局——自杀北宫

许皇后

控制奇紧的反抗

巫蛊大狱

痴痴地等

厄运像魔绳

傅氏孝哀皇后

亲上加亲

傅王两家激烈斗争

全族覆没

王氏孝平皇后

隔绝母子之情

小女孩成为政治斗争工具

由皇太后而公主

纵身火窟

长发披面

提要

郭圣通

招抚河北

政治婚姻

事情终于爆发

母子俱废

宋氏敬隐皇后

三对姐妹花

宫内外布下天罗地网

“双安全”

梁氏恭怀皇后

家世坎坷

病故?谋杀?

阴氏孝和皇后

皇亲世家

她不知道处境险恶

敌人的谋略

“忧死”桐宫

李氏恭愍皇后阎姬

逼她服下烈性毒药

尸畔阴谋

阎家班的橡皮图章

宫廷喋血

跟四脚朝天的乌龟一样

梁莹邓猛女

梁家班兴起

跋扈将军

脱光相亲

气死锦绣床上

巩固地盘

茅厕密谋

血流成河

暴室暴卒

田圣窦妙

一刀下去玉头落地

平地一声雷

太大的打击面

宦官猛烈反击

首都大屠杀

囚禁南宫

死于囚所

董氏孝仁皇后

饿狼扑进羊群

母子嗜钱如命

媳妇的报复

宋氏孝灵皇后

一开始就危机四伏

一生茫茫然

王氏灵怀皇后何氏灵思皇后

屠夫之女

谋杀

裸游馆

黄巾民变

母子两个糊涂虫

引狼人室的妙计

密谋全盘泄露

埋伏下刀斧手

杀将焚宫皇帝逃亡

恶棍的介入

同囚永安宫

美女恶棍俱尘土

董贵人伏寿

按下第一个电钮

肚脐眼里燃油灯

血溅后衣

皇帝第一次夺权

血诏

一条白绢

挽救王朝

甄洛

初嫁袁熙

邺城陷落

美貌的威力

长发披面以糠塞口

洛神赋

携手上床

试读章节

十三世纪八十年代,蒙古帝国宰相博啰先生,曾向不幸被俘的文天祥先生,发过大哉之问,问的是:“自盘古到今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柏杨先生说博哕发的是大哉之问,实在过度温柔敦厚。严格地说,他发的是狗屁之问,假使文天祥先生反诘日:“老哥,俺可不知,请你这个主考官,把答案说出来听昕。”我敢赌一块钱,他阁下包管眼如铜铃。用一种连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去考别人,乃大亨之类的特权,只能表示他狗屁甚响,不能表示他学问甚大也。

然而,我们不以人废言,这问题仍是一个问题,不能因博哕先生一粒老鼠屎,搞坏了一锅汤,就说它不成为问题。中国到底有几个帝?几个王?值得考查考查。不过,这里面有两项困难:一是,自从盘古老爷开天辟地,到黄帝王朝之间,属于神话时代,历史书上出现的,全是些云里来雾里去的神仙之体,或半仙之体;像盘古老爷之后,接着是天皇、地皇、人皇。以及其他等等之皇。三皇之后,接着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以及其他等等之氏。一个个武林称霸,手段高强。例如天皇先生,一活就是一万八千年,这就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办到的事。因为这个缘故,从盘古老爷到黄帝王朝之间,到底有多少年,谁都不知道,连神话专家都不知道,自然更不知道出了多少头目。

第二个难题是,头目是头目,帝王是帝王。纵使我们知道了从盘古老爷到黄帝王朝,有几个头目,也不能说那些头目就是帝王。头目跟帝王不一样,就好像柿子跟茄子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所以博哕先生的狗屁之问,就更证明他不够水准。柏杨先生有位朋友,在一家大学堂当算术教习,有一次见面,我忽然询之曰:“老哥,请教,二十五加汽车,减去艾克斯光,等于几?”问得他当时就翻白眼。博哕先生提出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问题,不要说文天祥先生甘拜下风,任何有鼻子有眼睛的人,都得甘拜下风。

不过,要是从黄帝王朝计算到文天祥先生那个时代,几个称帝,几个称王,倒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文天祥先生之后,距今又七百年矣,此七百年间,帝王也者,如春雨后的狗尿苔,纷纷外冒,似乎也应该归纳进去。所以现在的问题应该是:“自从第一个帝王起,直到最后一个帝王止,中国共出了多少帝王?”这就比较精密啦。盖第一个帝王是被尊为中国人祖先的姬轩辕先生,最后一个帝王,则是溥仪先生——可不是清帝国的溥仪先生,而是“满洲帝国”的溥仪先生。他阁下于1911年被赶下清帝国的金銮宝殿,1932年,日本人又把他抱上“满洲帝国”的龙墩,直到1945年,再度卷铺盖,帝王这玩意儿才算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地绝了种。

——在真正绝了种之前,虽然已是二十世纪,中国仍然冒出了两个,一个是哲布尊丹巴先生,在库伦当了三年零七个月的皇帝,他建立的是“蒙古帝国”,热闹了一阵之后,仍归附中华,另一个是袁世凯先生,他阁下在北京城,改国号,定年号,择吉登极。乱糟糟地搞了八十三天,被风起云涌的武装反抗力量,活活气死。

——我们可称这是帝王病的后遗症。后遗症包括形式上的后遗症和意识上的后遗症。形式上的后遗症就是屁股要坐宝座,自从袁世凯先生的屁股被踢肿、溥仪先生的屁股被踢烂之后,再没有人敢屁股发痒。可是意识上的后遗症,却瓜瓞绵绵;屁股虽然不敢发痒,心里却痒得难熬。大多数人,一旦当了头目,不管是大头目小头目,不管是哪一个行业,他就成了老虎戴念珠。老虎是帝王思想,念珠是现代潮流——念珠再漂亮,甚至是金刚钻做的,只不过为了唬人,而老虎的血盆大口不变。花言巧语不过虚晃一枪,而一家之主的做法不变。不要说远,就是台北、高雄这两个大都市,贵阁下不妨举目四观,从袁世凯模子里浇出来的朋友,固多如牛毛也。这种意识上的后遗症,如果不能跟着形式上的后遗症,一齐绝种,要想靠别的玩意儿,发愤图强,恐怕肚脐眼里赛龙舟,难难难难难难难。

好啦,现在我们该数一下啦,自从有帝有王,直到没帝没王,中国境内,共有多少帝、多少王。柏杨先生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盛大坐牢期间,曾经数过,数的结果是:自黄帝起,至满洲亡、帝王绝,前二千六百九十八年至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共四千六百四十三年问,中国境内出现了八十三个王朝,也就是八十三个中央政府。同时也出现了五百五十九个帝王,其中包括三百九十七个帝,一百六十二个王。

柏杨先生从小算术就不及格,而竞能数得这么仔细,除了天纵英明外,别无其他解释。有些朋友恭维我了不起呀了不起,了不起当然了不起,不过,文天祥先生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柏老只是“时穷智乃见,一一数帝王”罢啦。P7-8

序言

高雄《台湾时报》得以有“湖滨读史札记”伟大的专栏,得感谢四位:一位是王杏庆先生,他通风报信。一位是苏嶝基先生,他辛辛苦苦把我从台北搞到高雄医治眼疾。一位是吴基福先生,他在高雄守株待兔,为我大动干戈。另一位则是柏杨先生,脸皮是武装过的,缘竿而上。

话说1979年春天,台北《大学杂志》报道柏杨先生眼疾甚重,哀哀求医。《台湾时报》记者王杏庆先生灵机一动,四处广播苦情。《台湾时报》台北特派员苏嶝基先生暨《台湾时报》董事长兼眼科权威吴基福先生,素来恤老怜贫。于是一声令下,就由苏先生把我押解南征,再由吴先生亲自动手,打针吃药,情形颇为稳定。我就誓言非给他们尊报写稿,以报大恩不可。苏墱基先生大惊日:“老头,我们施诊舍药,就是求你不要打我们的主意呀,千万别写。”我毫不为所动,而且假装没有听见。稿件排山倒海,他们遂败下阵来,只好刊登。每星期两次。每次两千字。

本集收集的是1979年6月到12月间的专栏。所谓“湖滨”者,高雄大贝湖之滨也。其实我距大贝湖滨有四百公里之遥,有点名不副实。不过天下名不副实的东西多啦,再多一件也没啥。强词夺理地说,我如果不在大贝湖滨,难道我在大贝湖底乎?“读史札记”倒是货真价实,札起来有板有眼,猛一瞧,学问似乎真大。盖我老人家六十年代后半段及七十年代前半段坐牢期间,收集了四部巨著的资料,日:“皇后之死”“帝王之死”“中国历代冤狱”,和“中国英雄群”。如果可能,就慢慢道来。如果半路里杀出程咬金,就写到那里算那里。

是为序。

1980年1月于台北柏杨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皇后之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柏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7044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2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0-7493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