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昨日旧事(包川作品选)
内容
编辑推荐

真诚的情感是包川作品《昨日旧事(包川作品选)》的基石。真情实感是文学的生命,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她在塑造普通人物形象时,总是将视角聚焦在小人物美好的品格和情怀上,努力地发掘他们的心灵美。她善于在社会万象中采撷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有人情味的闪光点人手,如邻里和谐、朋友互助、母子情深等,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倾注着对人物真诚的理解和同情。

内容推荐

包川编著的《昨日旧事(包川作品选)》内容共包括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主要针对包川的的作品全方位叙述,《昨日旧事(包川作品选)》内容包括谈《办婚事的年轻人》,她在大海边拾贝——关于包川的小说,读了包川的《唱》《门》后的随记………昨夜风雨——读包川《外省人物风情》等。

目录

第一部分 逝水滔滔

 办婚事的年轻人

 母爱

 高音喇叭

 为自行车,干杯!

 相见

 四路车轶事

 贤妻——献给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兵及他们的妻儿

 链条

 孑孓

 今天是几号?

 雨过天青

 逝水滔滔

第二部分 外省人物风情

 口昌

 门

 浓雾

 买卖

 车站

 不朽的眷恋

第三部分 鼓励与鞭策

 谈《办婚事的年轻人》

 她在大海边拾贝——关于包川的小说

 读了包川的《唱》《门》

 后的随记………

 昨夜风雨——读包川《外省人物风情》

 《文谭》包川小说恳谈会

 包川创作剪影

 普通人的悲欢与希望——读包川的小说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包川短篇

 小说集《逝水滔滔》读后

 逝去的时间和逝不去的美——读《逝水滔滔》

试读章节

初春的一天,晨雾很浓。太阳升起很高了,才露出脸来,把金色和温暖一并赠给大地。

早上八点多钟,一个肩背草绿色书包的小伙子走到铁木家具门市部的门口,看见店铺关得严严实实,便靠在吊牌旁边,一面等候店铺开门,一面背诵刚刚学的英语生词和短语。顷刻,他便“溶化”到英语之中了,那么认真、专注,就连隔壁的联合诊所门前排队挂号的人群的移动、病人的呻吟,他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偶尔,大概是有个什么单词卡了壳,他慢慢抬起头来,这才让人看清了他的脸:眼睛不大,还比较有神;眉毛不浓,但很黑;鼻子很“棱”,可惜嘴唇厚了些……总之,外表很平凡。看上去朴实、忠厚,就是略嫌瘦削、苍白。此刻,他皱着眉头,凝神思索,捏捏手、敲敲头,左思右想硬是想不出来了,便无可奈何地把手伸进书包里,摸出一扎英语卡片,刚一翻看,便醒悟地轻轻“哎呀”了一声,然后把英语卡片放回书包里去。就在放卡片的当儿,无意间手触到了一个胀鼓鼓的纸包,他情不自禁地埋头往书包里看了一眼,苍白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显然,这个纸包引起了他的快慰。但纸包里包的是什么,不必费神去猜,那是整整二百五十块钱。

这个书呆子般的小伙子,带着二百五十块钱,星期天一清早跑家具店来,准是要买家具准备结婚的吧?

是的,正是如此。

一九七二年,小伙子离开了父母和两个弟妹,从川东乡下到城里工厂来当学徒工。一九七五年学徒期满,转正定为二级工。二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级别。总的说来,一般还是过得去的。不过,请记住他的家在川东乡下,并且是一九七五年前后吃芭蕉根、观音土的川东!所以,他的生活就未免——关于这一点,以后你们会看到的。

小伙子跟中国千千万万朴实、驯良的老百姓一样,慷慨地付出自己的气力、汗水,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他自己并没有更高的奢望,而是在清贫中过着正直、积极的生活。目前,厂里宣布了将要从外国引进一些设备,他第一个报名进了补习班,和很多青年一样,废寝忘食地学习数学、英语。在他看来,新设备来了,理所当然地该我们这一代人出力。

“你把home读成her啦!”后面传来一个姑娘的低语。

尽管姑娘说得那么低,那么轻,却盖过了诊所门口、大街上很多人的嘈杂声,小伙子触电般立刻转过身来,难为情地说:“我的川东土话影响发音……我们中级班那个五十岁的张师傅发音都比我准,还有那个小李,才十六岁,也——”

 “别着急——”

 “当然,我不会着急。”小伙子去帮姑娘架自行车,“马上我就会得到一个家庭教师的,对吗?”

“去你的!”姑娘取下自行车钥匙,拍小伙子一巴掌,“怎么?昨晚上又钻进新模具里去了?摇头干吗,眼圈都是青的。”

“快弄完了。”小伙子走回吊牌旁边。

“引进的新设备都快来了——何必……”

“总不能坐着等待呀!”

P3-4

序言

四川多山,数川汇流,江风山韵孕育了颇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受这种文化的雨露浸润,四川大地走出了不少文化名人、文艺方家。在当代文学丛林俊秀之中,就有包川。

包川进入文坛并不算早,而立之年,她才以新人的姿态在文学界崭露头角。但她厚积薄发、出手不凡,在上世纪70年代末起发表作品,就已有名气了。此后,加上沙汀、马识途、李致、陈之光等老作家的赏识和关怀指导,包川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跋涉前进。80年代,她接连在《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等一流文学期刊上发表了《高音喇叭》《相见》《唱》《门》等多篇作品,逐渐成长为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成熟作家。单从数量上看,包川的作品算不得高产。但她以独特的文学审美关注现实,带着历史感观察社会,跳出个人世界的小圈子,沉潜下去发掘日常生活一地鸡毛底下奔腾汹涌的时代洪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美、提炼美、创造美、展示美,为生活放歌,为时代立传,给人们以美好的愿景和期待,使其文字更显深沉、博大和健康。

前些时候,她回顾整理多年来的思想结晶,精心择取代表作出版作品选,为自己的创作做一个小结。将书稿交我时,她很诚恳地要我随便翻翻,很想听听我的“意见”。她很看重我的意见,重到让我都觉得有点“过”。但是,那是很认真的,绝非客套与敷衍。作为包川的忘年交,她一直是我敬重的大姐,多年来欣赏和关注她的创作。因为她真诚得“过”,我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仔细拜读了这厚厚的两部大著。在我看来,包川的作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棱镜虽小,折射七光”。

真诚的情感是包川作品的基石。真情实感是文学的生命,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刘熙载说:“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包川作品选》处处见真情。她在塑造普通人物形象时,总是将视角聚焦在小人物美好的品格和情怀上,努力地发掘他们的心灵美。她善于在社会万象中采撷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有人情味的闪光点人手,如邻里和谐、朋友互助、母子情深等,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倾注着对人物真诚的理解和同情。如《链条》《唱》《孑孓》等作品塑造了从城市待业青年到文化馆领导、农村姑娘等一系列人物,描绘从邻里纠纷、男女情爱到工厂改革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社会画卷,以此展现80年代变革期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人心深处暗暗涌动的情感潮汐,读来无不让人动容。

1980年起,包川的工作岗位从工人变为杂志编辑,这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使她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思考人生,观察社会,丰富写作。她总是以己之真情动读者之心,用真情浸润生活,滋养人生,感染读者。她曾在《创作杂谈》中说,作品要具有历史感,“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总是和社会生活、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在动笔之前,认真思索一下所写的人物、事件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它的源远流长,它发展的必然趋向”。例如,她在《为自行车,干杯》中,不仅揭示“文革”给人们心灵深处造成的深深伤痕,更以赤诚之心注重反思,以主人公大勇之口指出,人们不能一味指责“四人帮’’欺骗群众,更要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轻易被愚弄;《相见》笔墨凝重,笔调深沉,笔锋尖锐,塑造了一个被社会“运动”得失去情感活力和学术激情的中年教师——江老师,在外界折腾中身心受到折磨和摧残,在自我压抑中灵魂受到煎熬和戕害的形象,以此探讨知识分子自身的脆弱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昨日旧事(包川作品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包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35286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