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培松文集(1)(精)》编著者范培松。
《范培松文集》共八卷、总字数达300万字的《范培松文集》,并以此庆祝范培松教授70大寿。首发仪式上,在散文领域孜孜以求数十年的范培松说,他在学术研究中找到了人生乐趣。这套文集,正是他的精神家园,里面是他辛勤浇灌出来的各色花草。
图书 | 范培松文集(1)(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范培松文集(1)(精)》编著者范培松。 《范培松文集》共八卷、总字数达300万字的《范培松文集》,并以此庆祝范培松教授70大寿。首发仪式上,在散文领域孜孜以求数十年的范培松说,他在学术研究中找到了人生乐趣。这套文集,正是他的精神家园,里面是他辛勤浇灌出来的各色花草。 目录 百年中国散文之命运(代序) 绪论 第一编 异军突起(1918年一二十年代末) 第一章 五四散文整体观 第一节 “愤”:五四散文家的破坏心态 第二节 五四散文鸟瞰:“极一时之盛”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萌芽:杂感 第一节 杂感热 第二节 陈独秀李大钊 第三节 胡适刘半农 第四节 钱玄同吴虞 第五节 杂感的成因及影响 第三章 五四散文主潮:怨怒之音(上) 第一节 鲁迅 第二节 茅盾瞿秋白 第三节 郭沫若王统照川岛 第四章 五四散文主潮:怨怒之音(下) 第四节 飘泊者的哀怨悲歌 第五节 郁达夫 第六节 庐隐石评梅陈学昭 第五章 五四散文的分流 第一节 冲淡:落潮中被召回的名士情趣 第二节 周作人的冲淡散文 第三节 俞平伯钟敬文 第六章 五四散文的趋美变异 第一节 冰心的清纯散文 第二节 朱自清等的儒雅散文 第三节 徐志摩等的唯美散文 第二编 裂变分化(二十年代末一四十年代中期) 第七章 散文的蜕变和杂文的兴盛 第一节 散文观念的两极蜕变和冲突 第二节 散文的俗化及其收获 第三节 杂文的兴盛 第八章 京派散文 第一节 文化选择及其审美心理特征 第二节 沈从文 第三节 何其芳 第四节 其他京派散文作家 第九章 论语派散文 第一节 文化心理、理论资源和抒写策略 第二节 林语堂 第三节 其他论语派作家 第十章 表现自我艰难的挣扎 第一节 丰子恺的性灵小品 第二节 周作人、陈源等的书斋小品 第三节 郁达夫等的游记 第四节 郭沫若等的回忆散文 第五节 冰心等的哀祭散文 第六节 鲁彦等的乡土散文 第七节 其他散文作家 第十一章 时代呼唤无畏的抗争 第一节 爱国抗日:抗日战争时期散文的灼热主题 第二节 战地速写 第三节 “孤岛”时期的杂文 第四节 “后方家园”中的散文 第十二章 海派散文 第一节 文化性格和审美特征 第二节 张爱玲章衣萍苏青 第十三章 学者散文 第一节 文化精神特征、渊源及影响 第二节 梁实秋 第三节 钱锺书王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范培松文集(1)(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培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9222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5 |
宽 | 180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