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超级心理调控术
内容
试读章节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为什么总是过得不快乐?为什么我们的心情时好时坏?为什么我们免不了不时情绪低落,或者不由自主地大发脾气?对此,普兰提斯·马福德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低级”的、“粗糙”的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占了上风!

也许你很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在某个时候会隋绪有些低落?或者有时怒气冲冲而不能自控,没法心平气和地与别人交流?还有,为什么自己的心态时好时坏,容易受到种种事情的影响,无法左右自己的心境?

究竟是什么东西,使我们的心灵世界总是出现问题?使我们总是得不到梦寐以求的幸福快乐?

其实,我们生活在世上,总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周围那些不和谐因素,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思想。

如果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平日生活于其中,并早巳“习惯”了的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竟然有那么多我们习以为常,却视而不见的不和谐因素。

比如,对待我们大自然中的兄弟——动物们,人类是否真的温和、仁慈?比如鸟儿,它们本是我们最自由的邻居,它们生来要把巢建在树林里,而人类对森林无节制的开发,使得它们失去了家园。而那些人工饲养的动物,则完全失去了自由,最终失去了在自然界生活的能力。动物,本来有着和人类一样的生存权利,可现在,它们不能自由的生活,而是以扭曲的方式、按照人类的要求繁衍后代。

人们病态和残忍的欲望,使它们成了餐桌上的美食。我们身边所有的人,都吃着这些病态的生物,于是,种种不快乐的因子,通过食物,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人们的心理也都变得越来越病态,这种病态,直接表现为身心的不愉悦。

为了住得更舒服,在冬天,我们的房子、汽车和小船都需要取暖,而取暖所用的燃料,会释放出有毒的气体。这种气体与人体散发出的气味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加不利于健康的空气。也许你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理应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享受着冬日里温暖而豪华的家,其实,你却是无意识地“享受”着有害的空气,直到身体出现不适才有所察觉。

实际上,现今种种人们以为天经地义的享乐方式,正在损害着他们的身心安乐。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一不小心就吃到变质和腐败的食物,也无时无刻不在目睹着野蛮、残忍、不公正的现象,尽管我们假装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可这些现象无疑影响了我们的心情。

按照自然规律,人应该食用那些细胞肌理良好的食物,因为只有新鲜的食物,才能给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可现实却是,人们不得不经常食用不再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无疑让人变得忧郁。

物质是精神的载体,我们的思想(或者说精神)所受到的影响,与其“载体”是分不开的,比如食物,比如我们居住的空间。

不仅如此,这些不愉快的思想,已经成为在人群中占主导地位、最活跃的思想,而我们也正在不断地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无意中或者不由自主地就破坏了保证身体和精神健康发展的原则。人类从一生下来就对环境具有依赖性,而目前的生存环境是:你一来到世上,就不得不依靠人工制成的对身体不利的食物为生。这种不利影响甚至还会遗传给你的后代……

所谓“思想的载体”——物质,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已经养成了一些恶习或者一些思想习惯,除了一点点改正之外别无他法,比如着急、易怒、胡乱给自己施加压力的习惯。而这样的思维习惯,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种毛病加在一起,其后果,就是将我们的精力消耗殆尽。这就是诱发大部分身心疾患的始作俑者。

无论你正在朝着好的或是坏的目标努力,无论你的行为是仁慈的还是自私的,这些坏的思维习惯,都会减弱你对种种痛苦以及不良情绪的抵抗力。

只要粗俗的思想——受着不良物质生活方式影响所产生的思想——在我们这里占了上风,我们就会不快乐。于是我们成了这样的人:

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低俗的,我们总是感觉到莫名其妙的压力和不安。

面对选择时,我们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事情过后,我们才知道怎么做对我们有利。

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很少,但是厌恶的东西却很多。我们的恨比爱多,我们总是怀恨在心,不懂得感恩和爱。

我们看不见善,却对邪恶异常敏感,于是我们总是看到和感受到更多的不愉快,自己也因此常常受到伤害。恨和偏见让我们甚至仅仅是听到所恨之人的名字,就气得浑身颤抖,其实这样做只会让我们自己受伤。

这一切,都是粗俗的、不和谐的、低级的思想在我们头脑中占了上风。物质,或者说肉体,在我们这里占了上风。

反之,当我们的精神占上风时,这一切都会大不相同,我们的眼光能看清事物的趋势,了解什么是对我们有利的,因此也能够将所有有利的事物吸引到我们身边,为我们所用。

我们不再会因为个人偏见,无情地把他人拒之于千里之外,我们的爱会比恨多,要知道,如果懂得如何去敬佩别人,在人性最深处发现善,就能够让我们无视邪恶,并赐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强健的身体和不断发展的自我,因为有了爱就有了力量。

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级的思想、不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有什么天然的力量可以对付它呢?

P2-4

目录

导读/1

一 心灵的神奇力量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2

 怎样找到真正的“我”/5

 思想是流动的能量/11

 心灵的自我训练/18

二 跟随精神的指引

 发现生活的意义/24

 解除旧观念的“咒语”/29

 创新是生命的动力/35

 改变思想,就能改变命运/38

三 通向健康的捷径

 寻求身与心的和谐/46

 疾病,—个必要的过程/50

 摒弃错误的思想/53

 健康,就是做完善的人/56

四 净化我们的人际关系

 不要把血缘变成枷锁/62

 义务?还是爱心?/67

 自虐并非“无私”/74

 忘掉他人的错误/78

 远离毒害你的思想/81

 把握交际的最佳限度/85

五 与大自然一起呼吸

 走进树木的精神……/90

 对万物的爱使我们更强大/95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99

 与大自然—起呼吸/102

 过更有灵性的生活/105

六 去主动拥抱成功

 向力量发出邀请/110

 思考,使你远离胆怯/117

 活在当下,你就有勇气/120

 唤醒你学习的天性/125

 在“游戏”中获得成功/131

七 每一天都是“新生”

 “上帝从不哀悼往事”/136

 活出崭新的自己/144

 不要把财富变成垃圾/149

 要坚持你的理想/154

 生命就是不断迈进/157

 新思想让我们“重生”/161

序言

马福德和他的心理调控术:幸福人生的基本原则

有这样一个人,他曾被视作无人理解的“怪才”。他的作品充满奇特的想象力,他研究的对象竟是宇宙间那最玄秘难懂、千百年来无人可以说清的东西——精神。

他有着丰富的经历,从青年时代,他便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做过矿工、厨师、教师、讲师、作家等职业,他的知识和理论,大都来源于自我学习与体悟。

他曾经像隐士一样生活,无人知道他的去向。他也曾经活跃在圣弗朗西斯科的文学圈和19世纪60年代波西米亚风潮的圈子中,与马克·吐温、哈特等知名作家交游论道。

他并不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却对飞机和收音机的出现作出了预言。他的根据,并非科学上的原理,而是人类的精神。他认为,人类那些具有同质化的精神会相互吸引,相互靠近,这种吸引的力量,会“物化”为更便捷的交通工具和交流方式。

后来,他在平静的孤独中逝去,死因至今仍然是个谜。可以说,他的离去和他本人以及他的思想一样,神秘、离奇、高深莫测……

在他生前与死后的很多年间,他的作品与书籍很少有人间津。而今天,这些作品与书籍却被翻印了无数次,激励着无数人鼓起对生活的勇气。还有很多希望走出人生困境的人,也从他的思想中得到了启发。

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思想理论,人们急于寻找一种自我改变的方式,以适应变幻莫测的世界。2009年,一本书名为《秘密》的畅销书风靡全球,据说,这本书为人们揭开了关于生命、健康、成功、财富、命运的千年秘密。而这本书的第一句,就引用了他的名言:“你的每个思想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一它是一种力量!”

终其一生,他始终力图告诉人们实现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基本原则——他这样对人们说:“改变了你的思想,就改变了你的命运!”

他,就是普兰提斯·马福德(Prentice Mulford,1834—1891),19世纪美国“新思想运动”(New Thought Movement)的创始者和代表人物、作家、心理学的先驱、人类灵性的导师。他的作品指导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人生低谷,找回了内心的平静,让他们充满力量地迎接一种真正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到底会告诉我们哪些生活的真谛和成功的秘诀呢?

和同时代的那些“新思想运动”的领袖们一样,马福德是个敢于破除陈规、进行独立思考的人。“新思想运动”虽然是一次对基督教神学思想的革新运动,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神学的范围,后世很多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励志大师们,都从“新思想运动”中汲取过营养。

而马福德,从他的作品来看,他称得上是博览古今,特别是经常会以东方的古老智慧来丰富自己的思想。所以,他的思想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会有一些亲切的感觉——虽然具体的表述方式不同,但却符合东方民族的一些思维方式:比如“顺其自然”;比如通过一种由内而外的人生修养,达到一定精神的境界,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马福德认为,始终有一种“大自然的规律”在掌控着这个世界。对它,马福德并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的名称,他有时称其为“永恒的力量源泉”、“宇宙的终极力量”、“永恒的作用力”,有时又将其表达为“上帝”、“造物主”,或者定义为“无限思想”、“超级力量”、“无限精神”、“最高的神圣思想”……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马福德虽然没有对他自己的“终极之道”给出一个界定,但他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种“无限思想”、“终极力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拥有无限的潜能,这潜能远超出我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它去创造生活中的种种奇迹。

同时,马福德告诉我们一种类似于“冥想”、“灵修”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开发自身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健康的身体,远离疾病困扰,不断提升智慧,赢取成功和财富,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心灵的安宁。马福德将这种方法称为“吸引力法则”。

他认为,人们的心灵趋向什么、有什么愿望,他们就会最终“吸引”到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梦想成真,然而,很多人错用了这种本能力量,于是给自己招来疾病、不幸和堕落。

于是,马福德给人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具体方法与措施,帮人们从头脑中彻底清除旧思想的垃圾,让人们懂得如何去追寻那“向上的吸引力”,向一切美好、纯洁、强大的事物靠近。

因为,只要改变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信念模式和行动方式,就能完全改变他的命运!

内容推荐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超级心理调控术》作者普兰提斯·马福德虽然没有对他自己的“终极之道”给出一个界定,但他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种“无限思想”、“终极力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每个人拥有无限的潜能,这潜能远超出我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它去创造生活中的种种奇迹。

同时,马福德告诉我们一种类似于“冥想”、“灵修”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开发自身的无限潜力,从而获得健康的身体,远离疾病困扰,不断提升智慧,赢取成功和财富,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心灵的安宁。马福德将这种方法称为“吸引力法则”。

编辑推荐

改变了你的思想,就改变了你的命运!

你的每个思想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力量!

《超级心理调控术》作者普兰提斯·马福德认为,始终有一种“大自然的规律”在掌控着这个世界。对它,马福德并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的名称,他有时称其为“永恒的力量源泉”、“宇宙的终极力量”、“永恒的作用力”,有时又将其表达为“上帝”、“造物主”,或者定义为“无限思想”、“超级力量”、“无限精神”、“最高的神圣思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超级心理调控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普兰提斯·马福德
译者 向咏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17088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395.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