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80后穷小子的发财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成功,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多么聪明的大脑,只需要将你的思想转变,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尽己所能地掌握做事的方式方法,并矢志不渝地一路坚持到底,就足够了。

苏豫编著的《80后穷小子的发财日记》讲述了一个大学肄业,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资本的“三无”穷二代的生财之道。

内容推荐

苏豫编著的《80后穷小子的发财日记》是一部激励3亿80后草根创业梦想的致富经,一部感动无数草根的励志经典,一部倾诉80后草根奋斗心声的自传体小说!

一个大学肄业,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资本的“三无”穷二代,通过自己的努力,短短三年时间,从从廉租简易房搬到大豪宅,从自行车换成大宝马,从一无所有到捧得美人归,凭什么?

凭的就是《80后穷小子的发财日记》中所讲的生财之道!

如果连他都可以做到,那么你一定也能做到!

从来没有一本小说,如此地接近80后草根的生活。

目录

见过穷的,没见过我这么穷的/1

穷,是个渐进的过程/5

安于现状,就一直穷下去/10

为梦想码台阶/18

我还是有竞争优势的/23

起跑,原来这么简单/36

起步之后原来可以不用跑,用飞的/43

飞得累了,有朋友/50

人生四处有贵人/55

起跑前的弹跳/60

我也有个小团队助威/64

功夫不负有心人/68

换个心情迎接新的开始/73

祸兮福所倚/81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84

庆幸我的生命里有你作陪/88

有些心酸的年底/94

回家,五味杂陈/99

新的起点,新的开始/105

遇到对手/109

惨啊,居然败北/113

进监狱,吃牢饭? /117

起死回生/123

上班去了/129

一眨眼,世界变化真大/133

公司做事需用心/136

千万别“混”日子/140

公司看好“强烈责任心”/144

爱心关注/150

开发自身,做优秀员工/154

群龙无首/158

争吧,抢吧,与我无关/163

试试搞投资/168

生意要做起来/173

阶级斗争是我们的敌人/177

赚,一定要大赚特赚/183

都是一个头两个大/190

充满了变数的时期/196

优雅地转身,退场/204

新的人生征程/212

摇摇摆摆齐步走/220

生意做起来/223

独自挑大梁/228

吃一堑长一智的代价太大/233

扭转乾坤/239

芝麻开花节节高/245

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251

滚滚利润源源不断/256

向幸福生活迈去/261

试读章节

为梦想码台阶

2007年8月25日 星期六 晴

连续去了三天图书大厦,笔记记了快一本,也算颇有收获,很令人高兴。

上学的时候觉得那些代码看起来很烦、很猥琐,像“爬过心窝的蚂蚁”,现在学起来却渐渐入了迷,慢慢激起了兴趣。我现在似乎也对有人将某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冠上“如跳动的音符”这些灵动的比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这个时候的代码于我就是“跳动的音符”。

虽然,在那里我需要坐在硬得咯死人的地上一整天,享受着不断变换造型的“有氧运动”,不断抬起酸了的胳膊和大腿,揉揉脖子,然后深入实践一天只饱餐一顿的“减肥计划”,贯彻落实“不早退,不迟到”的学习精神。但我很充实,很快乐!

白岩松的书名起得真他妈的好:《痛并快乐着》。我也痛着,并快乐着。

这几天,没有投简历,因为我注意观察了,招聘启事上公司都赫然写着“软件人才”之类的字样。我是准人才,不能去碰人才的壁。

中午的时候,超儿打来电话,说兄弟几个今儿没事,大家聚聚。

我从图书大厦收拾好书本,动身出发去了国贸。

都是一群以前的好哥们,曾以为我的落魄会被人耻笑,没想到他们一个个见面还同以前一样亲热。令我窝心的是,大家谁也不提工作的事情,谁也不提谁谁谁混的好与不好的问题,就是女人的问题,也没有人提及。

我们吃饭、喝酒、天南地北地侃,什么黑砖窑,什么纸馅儿包子,什么减负,什么户口,什么房子,什么公交,什么十号线……然后,彼此嘲笑谁胖了,谁黑了,谁老了!

一顿饭吃完,不知道谁偷偷结了账,就有人提议去戳会儿台球。

我和他们搭着肩,有说有笑地去了。今天,我虽然喝了很多的酒,但是一点都没有醉的感觉,就是戳台球,也眼不花手不抖,一打一个准。

玩到后来,超儿非要开车送我回去,他说咱们两兄弟很久没有好好说说话了。我笑着说,有什么好说的,又不是小姑娘,没事还挤一起说两句?

超儿突然很认真地说:“航宇,说真的,你想过人生没有?”

我一怔,这不像是他一贯的风格。我心目中超儿的形象:风流倜傥,嬉皮笑脸,和大漠一样有着北京孩子特有的玩世不恭。怎么会说变就变了呢?

他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把手机递给了我,说:“你看sIM卡存的信息吧!”

光名字就吓了我一跳,因为显示是“老婆”,我说:“这是你们两口子之间的短信,太私密了,还是算了吧。”他头也不扭地说:“叫你看你就看吧,哥们儿,算我求你了!”

我一条条读了下去,每看一条就禁不住看他一眼,可是他两眼专注地盯着前面的马路,似乎忘记了我在旁边读着属于他的秘密。

最后,我叹口气,说:“你究竟是怎么惹着彤彤了?她怎么会这么决绝?”

他依然没有转过脸来,双眼仍然死死地盯着前面的马路。突然一个急刹车,他把车摆在了路边,从嘴里蹦出了几个字:“航宇,咱们再去喝一杯吧。”

我没有说什么,只应了一声“好”。

酒吧里,超儿一杯杯地喝着酒,我没有制止他。我知道彤彤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就如同丹瑶在我心中的地位一样。  最后,醉眼朦胧的他问我:“航宇,女人究竟要的是什么?”我看着他,说不出话来。他红着眼睛,自顾自地说:“我原以为她会永远和我在一起,永远。可是为什么她要说讨厌北京孩子的没有出息,讨厌北京孩子的娇惯,讨厌北京孩子的没有事业心?……”

我接不上话来,只能拍拍他的肩膀给他安慰,然后心底给自己重重一声叹气。

到后来,是我开的车,带他回了我家。

看着床上沉睡的他焦躁不安的梦呓,我点燃一支烟,对着月亮述想着自己的心事。

超儿说的人生,之前我的确没有想过。我想,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失去了丹瑶,他才失去了彤彤。

那么,该是行动的时候了。

23岁,人生已经走过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再这样放任下去,就荒废了。

想到这里,我有了久违的紧迫感,觉得心里有个什么东西堵得慌。

在时针快指到凌晨三点的时候,我脑子中有了一个关于人生的初步计划。

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起得很早。

当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照进屋的时候,我就醒了。然后,躺在床上看着屋里那缕细细、柔柔的阳光,脑子里一片雀跃:我终于第一次迎接到了曙光。

有些激动,我起了床,来不及洗漱就坐在电脑旁一板一眼地做起了简历。

快十点的时候,我已经用邮箱发了多份简历,这时候超儿醒了。

他慢腾腾地坐起身来,瞅了瞅我和电脑,一脸纳闷儿地说:“大清早的,干吗啊你?”我有些按耐不住激动地说:“投简历呢。”

他的眼神变得很狐疑,摸摸我的额头说:“没发烧啊!”然后继续说“哥们儿,你是不是昨天喝酒今天才醉了?”

我挡开他的手,推他肩膀一下,一本正经地说:“醉个毛啊,我真投简历呢。”

他再一次狐疑地嘟哝着说:“那也不至于去干这个啊,咱好歹是大学生,学计算机的……”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抵不住他这几句话的分量,我有些激动地说:“大学生怎么了,我他妈大学四年下来什么都不会,连他妈个毕业证还没混到。我也配把自己当大学生?我他妈也配摆大学生的臭架子?我他妈……”

发泄了一通,将所有憋在心里的话讲出来,真爽!我想书上老说孕妇受累又受罪,估计也就是因为她们每天肚里憋着个婴儿也难受的原因吧。

超儿一直一声不吭地看着我嘴唇翻动,看着我拍打着鼠标,看着我激动地站了起来,然后颓废地靠在椅背上。

等到我吐完怨气,他突然靠过来,将手搭在我肩上,眼睛定定地看着我,一脸真诚地说:“航字,我没想到你想了这么多,我还以为哥儿几个没拿到毕业证就我一个人心里难受。”

我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沉默了半天,他突然拍我一下说:“走,咱哥儿俩今天约上华仔他们一起出去飚歌,我请客。今天玩疯了,明天就彻底改头换面来一个新的开始。”  几个电话之后,我们一行人各自奔着钱柜去了。

破天荒地,华仔他们几个如约到达,没有以前的拖拖拉拉,也没有人再说“我今天撞羊了”,“地铁堵车了”,“司机半路发羊癫风了”,“碰上了一个烟头制造的火灾惨案”,“我忙着去解救被绑架的人质”之类的借口。

华仔台球戳得好,歌唱得难听,却依然坚持在我们的起哄声中“读”完了那首《独家记忆》。然后,难得开声的PV也吼了两嗓子。其他时间,几乎都是超儿我们两个在表演,他们其他人遇见会唱的就跟着吼两声,小小一间包房里,歌声、笑声、起哄声、碰杯声混合在一起,热闹非凡!

末了,超儿突然变过嗓音,粗犷地唱起了一首很有意思的歌——《不能这样活》。歌词里有两句不断重复,很有气势:“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然后,其他有两个会唱的哥们儿也跟着起了伴音。

我第一次听这首歌,先不说它的旋律怎样,总之,歌词已经深深打动了这时候的我。

“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趟大河,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我记下了这些歌词,写到了今天这篇日记里,也写到了我今后的灵魂里。

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 晴

昨晚上玩得很疯,算是和过去的生活搞了一个小的告别仪式。

还记得昨晚,我把大声嚷嚷着说要和过去拜拜的超儿扶上副驾驶的时候,他还在不断发飞吻对着空气说拜拜。模样很滑稽,动作很好笑,但我当时却很严肃,没有笑。

今天早晨,当我到达图书大厦的时候,居然找到了一个座儿。我很珍惜这个座儿,大有将平时的一顿饭缩为零,然后连上厕所去的工夫都省了的心,也筹划着尽量一整天都不破坏它和屁股的缘分。

偏偏天公不作美,这时候来了一个电话。我蹑手蹑脚地走到离座儿不超过三米的窗边接听。刚轻轻地“喂”了一声,还来不及偷偷摸摸地说声“你好”,那边一个粗犷的男声就传了过来。“是董航宇吗?我这边国美,你找到工作了吗?”我小声地说:“没有。”然后他就说:“那行吧,明天早晨八点半,到……”

挂掉电话,我有些激动,蹑手蹑脚地走回座儿,赶紧拿笔记下了地址和时间,特像一个发现了藏宝图一点点线索的探宝者。

记下时间和地址之后的大约三十分钟时间内,我几乎没有看进去一个字母,脑子里盘旋的是明天的应聘。

第三十一分钟的时候,楼上一阵嘈嘈。有个美女拿个话筒站在了那排位置的最前面,朗声说道:“各位看众朋友们,大家好,从十一点开始,我们这里将举行字画拍卖活动……这次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有将近四十位名家的作品……”

我靠,好容易找到的地儿,我不禁对那个女的投去一个厌恶的眼神。她还在那里笑眯眯地大张其口,一口一个“朋友们”怎样怎样,根本就没有显示出受到了我空中冷箭的伤害。我只得作罢,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我的座儿,移到楼下去了。

楼下有很多地方已经被书虫占据,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靠厕所那边找到一个靠边的空地可以盘腿而坐。

古代有“头悬梁锥刺骨”的美谈,所以,在那怪味儿一阵一阵飘过来的大半个下午,我看得很用心,也一直没有吃东西的冲动。

P18-22

序言

这原本是属于私人物品的日记,也是我最穷,最困难,最落魄时候的朋友。但是,禁不住好几个朋友的“软磨硬泡”、“生逼死缠”,我决定将它公之于众。

世上,像我曾经那么穷,那么落魄的人何止千数?既然朋友们觉得我翻身的经验可以让一些人借鉴,我的故事可以给部分人以精神上的慰藉,我的文字能给予那些绝望的人面对生活的勇气,我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向大家介绍我的这位老朋友呢?毕竟我是个大学生,受到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生思想道德等的熏陶,是个该有很高觉悟的“高素质”人。

曾经,我蹉跎了大学四年的岁月,虚度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染上了懒惰无为、放任自我的恶习,为此,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在别人步入外企,当着金领的时刻;在别人领着高薪,出入高档场所消费的时刻;在别人以车代步,从容地谈笑风生的时刻;在别人构思着买房、装修的时刻;在别人舒服地坐在头等舱,享受公司以“派遣”的名义行欧洲、美洲几日游之实的时刻……我正站在人生的最低谷看着这个世界。

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我曾不吃不喝、顶着烈日一天奔三四家面试:为了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资,我拼命地工作,自愿申请加入常常加班的那个组:为了能省下一部分租房的钱,我住在郊区的平房里,每天一大早起床,奋力去挤那香肠一样的公交车;为了省车费,我从不坐9打头的车,更别说地铁、出租;为了不让自己的落魄被同学们看见,我从来不参加班级举行的聚会或者是其他什么活动。

所幸,我还有朋友,还有哥们儿。

虽然我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他们一大截,但在情感上我们深深地并在一起。

在我还为生活所迫、为生活所累的时候,他们工作顺利、步步高升,给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我借酒浇愁、斗志渐陨的时候,他们拉我一起打球,一起K歌,一起击掌相互鼓励。

我有一个朋友,有着传奇的经历。

他大二的时候因为挂科太多被学校开除,好面子的他不敢将此事告诉家里人,便只身到了广州。在广州的那段日子里,他干过搬运工,住过码头,替快餐店送快餐,被人抢劫过,甚至还曾因传销而偷渡到了香港。等他想方设法从传销的贼窝里逃跑出来之后,才知道家里人不仅已经知道了他被开除的消息,还向警方申报了他的失踪,爷爷找不到宝贝孙子心脏病突发住了院,老妈在双重压力下天天和老爸闹离婚。后来,他终于鼓起勇气,面对了现实,踏踏实实学经验,兢兢业业干工作,虽然吃过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但如今已经是个广告公司的老板,资产上千万。

我多次听他和别的朋友们讲这个经历,每一次听,心里都澎湃着一股激情。

我的朋友们,有很多也如同他的经历一样。有的或许是跌在了大学的门槛上,有的或许是受了年少轻狂的伤,有的曾经也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后来幡然醒悟之后,用常人无法想象的百倍努力奔于起跑点上,一路永不放弃,永不妥协地踏踏实实走下去,终于获得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

他们,都曾经穷困,落魄,不堪。

他们,现在都身价不菲,事业蒸蒸日上。

这里,套用一段朋友们说的话:成功,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多么聪明的大脑,只需要将你的思想转变,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尽己所能地掌握做事的方式方法,并矢志不渝地一路坚持到底,就足够了。  像我这样平凡又在起跑线上输掉的人都能获得小小的成功,何况是聪明的你们呢?

是为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80后穷小子的发财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09978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