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林涛海韵丛话
内容
编辑推荐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围绕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美学建设问题,选入作者新时期以来所写的30篇学术论文。作者李衍柱联系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对新世纪文艺学美学发展的走向和基本态势、文艺学美学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中西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异同与互补、人论、中西文艺学的理论基石、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与文艺学美学建设、传统与现代转换的不同路径;“聊斋学”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内涵、审美特征及其历史命运;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范畴体系;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宗白华、蔡仪、王元化、蒋孔阳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的学术贡献和给予的启示等等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结合学术论争和文艺创作实践,选取了作者李衍柱新时期以来撰写的30篇有关理论批评与作品鉴赏的论文。书中具体论述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元典和对文学典型问题的再认识;重点是对胡适、宗白华、蔡仪、蒋孔阳、王元化的学术贡献与治学之道的评说和对《大秦帝国》与《蛙》的鉴赏批评。作者认为:《大秦帝国》这部历史小说巨著的出现,是中华民族新世纪走向文艺复兴之路的绿色信号:《蛙》的问世,标志着莫言在向世界文学峰巅攀登中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里程。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后附有《学术人生年谱简编》。它以时间为顺序,简要记述了作者从接受启蒙教育到走进文艺学美学学术殿堂的过程和留下的足迹。

目录

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元典——重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导言/19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世界思想史上,引发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为文艺学、美学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使文学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科学/20

二、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学说,科学地阐明了文学的社会性质、社会本质和社会功能/22

三、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与艺术生产系统的理论/24

四、马克思的人论是打开文学艺术殿堂大门的一把钥匙/31

典型·个性“这一个”/37

一、关于译文问题/37

二、如何理解恩格斯在信中所说的“典型”?/38

三、“明确的个性”与“一定的单个人”/41

四、怎样理解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恩格斯引用黑格尔的“这一个”的基本精神是什么?/42

观察个性研究个性刻画个性/45——文学典型问题断想/45

一、忽视个性、抹杀个性是现实主义理论沉浮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创作倾向/45

二、通过精确的个性刻画反映社会关系发展的本质方面,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47

三、从生活出发,观察个性,研究个性,是进行卓越的个性刻画的前提/52

附蔡仪先生给作者的信/56

阿Q形象的不朽与典型问题的论争/58

从定义出发,还是从文学实际出发?——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反思/71

一、反思“走俄国人的路”,质疑从回答“文学是什么”出发的思维方式/72

二、定义与本质,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75

三、从定义出发还是从文学的实际出发(7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分界/78

四、超越“本质论”,在实践中推进理论的创新/80

精校经典文本与“聊斋学”的发展/85

附 两种版本所收篇目之比较/105

《人间词话新注》简评/107

比较研究与比较文学/109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118

胡适:中国禅学的拓荒者与建设者/130

路与灯——论宗白华先生对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艺术学/140

建设的贡献/140

一、“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宗白华对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美学建设道路的探索/140

二、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新体系/150

三、意境的诞生与创构/155

论典型的规律与美的规律——蔡仪先生的美学思想再认识/163

一、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照亮了蔡仪的美学之路/163

二、典型的规律何以是美的规律?美的规律与典型的规律之关系/167

三、蔡仪的美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现代价值/174

自立于世界美学之林——评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新论》/177

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谈蒋孔阳先生的学术品格,182

比较美学的理论与实践——谈蒋孔阳先生对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与贡献/190

“为学不作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王元化先生与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198

一、积极倡导独立思考、破除迷信的“启蒙”精神,推动学术界和文艺理论界的思想解放/199

二、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推动文学理论方法论的革新/201

三、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性视野,将《文心雕龙》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205

四、文学“要有光”,要真实,反对说谎文学、粉饰文学,力倡现实主义创作原则/208

人格的魅力 大家的风范——认识钱中文先生/213

打通古今 融会中西——走近胡经之先生/218

“借一斑略知全豹”/225——从《狂人日记》《班主任》谈起/225

谈《人到中年》的艺术魅力/228

一、小说主题新颖,提出了“人到中年”这一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普遍的社会意义/228

二、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文学典型人物:陆文婷与“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231

三、新颖的艺术结构与表现方法/237

叙述的新视角/240——简评刘海栖的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创作/240

华夏文明原生态的生动再现/245——读孙皓晖的《大秦帝国》札记/245

审美视野的《大秦帝国》/270

一、文明史观与创作理念的颠覆性和挑战性/270

二、文史哲交融的大文学观/274

三、对社会生活的判断是一切审美判断的基础/279

历史现实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孙皓晖《大秦帝国》艺术特征论析/283

一、寻求创作方法上的突破与历史现实主义的提出/283

二、“史传”“诗骚”传统的继承、创新与超越/285

三、细节真实与《大秦帝国》的可读性/293

四、夸张、怪诞与狂欢化诗学原则的借鉴/297

五、反讽的出色运用与历史现实主义的开放性/301

《大秦帝国》的“亮点”和“盲点”——答河南文艺出版社许华伟先生/305

重塑“中国的凯撒”赢政的艺术形象/312

一、秦皇赢政头上的桂冠与污水/312

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316

三、大秦帝国的活的灵魂,个性鲜明突出的发展着的典型性格/318

四、“中国的凯撒”,创建华夏文明的“千古一帝”/332

五、“创新有余,守常不足”:秦皇赢政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334

偶然中的必然:《大秦帝国》的悲剧品格/338

一、“偶然是世上最伟大的小说家”/338

二、赵高的“秘密伞盖”与秦法的“黑洞”/344

三、悲剧与喜剧的转换:中华民族将微笑着与自己的过去诀别/357

中华民族新世纪文艺复兴的绿色信号——孙皓晖《大秦帝国》启示录/361

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读莫言《蛙》感言/366

一、书名《蛙》:人类学、美学的隐喻与象征/367

二、万心: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个新人典型/368

三、博采众长,锐意创新,结构独特,具有原创性/373

四、生命文学是作家生命的聚光镜/376

附 莫言致李衍柱的信/379

李衍柱学术人生年谱简编/380

编后记/40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林涛海韵丛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衍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19335
开本 16开
页数 4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2013065613
中图分类号 I01-53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