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
内容
编辑推荐

《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是作者林特特继畅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后的讲述小人物小人生的又一力作。

本书由四十多个短小故事组成,直击你心底最柔软、最私密的情感记忆——

与昔日情敌的互斗互悯;怀念前男友只是怀念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孔雀女在一双鞋中悟到凤凰女过猛姿态背后的深因;PS美女PS完面孔又继续PS人生的窘境……

那些我们不愿说出,其实存在的微妙心理;那些都市生活中,人性的丑恶善美;均在 “爱”与“仇”的表达中真相大白,在无常人生、终会老去的感慨中渐渐和解。

内容推荐

《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是女作家林特特的一本散文故事集。

《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共分五章:“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每一个大人都是小孩变的”、“世界上那些最亲近的别人”、“水泥森林里终究相遇”、“白马总在黑夜抵达”。分别讲了与爱情有关的事,有成长有关的事,与亲情有关的事,有城市生活有关的事,以及与人生或梦想有关的事。没有大波大澜,也没有太多惊心动魄,一如我们自己的平常生活。林特特以自己特色的笔尖,描写生活故事,描写属于我们普通人的爱恨情仇。

目录

第一章: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

第1篇 怀念你,还是怀念一种可能性

第2篇 说与不说又怎样

第3篇 错过彼此太多次

第4篇 不是每个梁兄都能正视英台的女儿身

第5篇 情人是一时的,情敌是永远的

第6篇 怨妇和泼妇都在加速

第7篇 那个弃你的人,那个渡你的人

第8篇 摔碎的结婚照里也有过爱情

第二章:每一个大人都是小孩变的

第1篇 时光与凉席都已陈旧

第2篇 长大后的作业交谁批阅

第3篇 忽然黎明也老了

第4篇 每个孩子都会自己长大

第5篇 决裂不了的骨肉

第6篇 我们为什么没成为舞林高手

第7篇 那个女孩教他的事

第三章:世界上那些最亲近的别人

第1篇 侠女也有劣根性

第2篇 让敌人幸福地生活

第3篇 对付婆婆的博弈论

第4篇 活得像个负数

第5篇 活到老,比到老

第6篇 咸货难换糖果

第7篇 恨你不像我女儿

第8篇 爷爷没有看见的事

第四章:水泥森林里终究相遇

第1篇 你们没走一样的路

第2篇 孤单的人究竟可不可耻

第3篇 乙肝这根芒刺

第4篇 甲之桃花源,乙之疯人院

第5篇 PS美女的画皮人生

第6篇 相亲对象的底细

第7篇 你得有个伴儿

第8篇 谁先拥抱谁先输

第9篇 六十岁后做“北漂”

第10篇 把两个城市煮在一起

第11篇 三五年后才明白

第5章:白马总在黑夜抵达

第1篇 送你一匹马

第2篇 谁与你共赴人生无常

第3篇 忘了唱歌的人

第4篇 不能更不快乐

第5篇 仁者的背叛

第6篇 对三毛的歉意

第7篇 一张“艺术人生”的高脚凳

第8篇 一周一点爱恋

试读章节

情人是一时的,情敌是永远的

玫玫的情敌,瓜子脸,梳两条麻花辫,辫梢总搭在锁骨下的两寸处。

那时,大学校园里只有情敌一人坚持麻花辫的造型,所以,在食堂、操场,或是林荫道上,只要看见麻花辫子闪过,玫玫的心就会抽紧——情敌来了。

一切都缘于当时的男朋友。

男朋友是玫玫的师兄兼老乡,他亲手把玫玫接入大学的门——不到一个月,两人陷入热恋,不到两个月,情敌就堵在了玫玫教室的门口。

那天,穿白裙子、梳麻花辫的情敌赢来玫玫男同学的一片口哨声,可她却径直走向玫玫,厉声说:唐玫,你破坏了我的幸福。

教室里顿时安静,玫玫手足无措,哭着去找男朋友。

他解释,情敌是他的同班同学,暧昧过,却还没进展到男女朋友——是玫玫的出现将暧昧打回原形。

当年,刚上大学的玫玫被同系的情敌师姐折腾得够呛:

上自习,情敌总出现在玫玫和男朋友常去的教室。

看电影,总能在出口或进口处与情敌相逢——而她总高傲又鄙视地看玫玫一眼。

系里有活动,情敌总联合其他师姐,与在座所有人大声谈笑,把玫玫晾在一边。

学生会竞选,玫玫表现得再出众,情敌也有办法四处打招呼,死活不让她出线。

当时当地,玫玫觉得被挑衅,她开始反击:

她苦心经营爱情,一碰到情敌就秀恩爱。

她努力和每个人搞好关系,直到把男朋友的同学都拉入自己的阵营。

她次次考第一,每学期拿一等奖学金,学生会终于主动邀请她加入。

她载歌载舞于每一场系办、校办的晚会上,有时甚至和情敌同台。

也许没有情敌,玫玫的大学生活就不会那么丰富多彩。

她的好人缘、好成绩,她得的那些奖项,她参加的每一场比赛,都因和情敌赌气,变得寸土必争。

玫玫后来回忆那段时光的爱情,反倒没什么印象。

男朋友在他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与玫玫分手,而那时,玫玫正忙着考研,因为情敌升学在本校研究生院。

玫玫给我看情敌的照片。十几年了,她还没有忘记情敌。

那是一次大合唱。玫玫站在第二排左侧第二位,情敌站在第一排右侧第四位。照片上,两人的面孔都只有指甲盖点大,她们穿着一式的印着活动名称的黄色大T恤,如果不是两条麻花辫,我真的看不出情敌和玫玫有什么区别。

玫玫在一旁等着我对情敌的评价,我敷衍她:“看起来很一般。”她仿佛有点失望:“噢,这张不清楚,其实她本人挺漂亮的。”

我后来才注意到这就是玫玫对情敌的态度。

她提起情敌,结束语总是情敌“其实”如何如何——“其实挺漂亮的”,“其实挺优秀的”,“其实挺多人追她的”。

玫玫说得诚恳,丝毫看不出有一丁点儿敌意或醋意。

或许时间让她淡忘了?可是又不像。

起码好几次在KTV,我听玫玫说过同样的话:“我至死不唱《麻花辫子》,也不许你们唱。”

每当此时,我都想说,要是你不提,谁又会想起《麻花辫子》这样的老歌呢?

玫玫和情敌邂逅于地铁。

那天,我走进办公室,发现玫玫坐在转椅上,转椅被她拖得离办公桌有一丈远。

她焦躁地翻报纸,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一会儿又把报纸扔到一边,站起来走一圈。等她终于消停,在我面前坐下,她说:“我今天遇到情敌了。”

我吓了一跳,看着她。

她说,情敌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和玫玫的儿子差不多大。

情敌穿烟灰色大衣,系红色掺金线围巾,烫卷发。

情敌不见得比大学时代胖,脸上的妆却有些浮,腰也明显粗了。

情敌的眼神有点木,不再黑白分明,要不是情敌的女儿梳着两条麻花辫,轮廓依稀有情敌当年的影子——“我都快认不出她了!”

“她怎么变得这么老……”玫玫像文艺版祥林嫂,一遍遍重复。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她又不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都孩子他妈了,你还指望能怎么样……”

玫玫看起来有点落寞。

半晌,她很文艺腔地说:“我们都老了。”

她的神态怪可笑,又怪可怜,我走过去拍拍她,我只听说老情人见面会生出许多感慨,没想到老情敌重逢也会如此感叹。

“你知道,这些年,我一直在和她比。”玫玫说。

我知道。

我知道,玫玫和情敌比已经成为一种惯性,从学生时代持续到现在,她升学、找工作,无一不是以情敌的作为假想敌;我知道,她经常浏览校友录,登录前男友所在的班级,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看有没有情敌的最新消息。

情敌一直是玫玫的假想敌,是她青春期最深刻的记忆。起码玫玫和我提过不下15遍情敌的故事,每一次玫玫提起情敌,都神采飞扬,似乎自己还是少女,有姿色争风吃醋,有力气争强好胜。

玫玫的心理很微妙,她不希望情敌过得很差,因为那是她的对手。她也不希望情敌过得很好,最起码不能比她好。

现在玫玫发现情敌老了,她仿佛在情敌的身上第一次看出自己不再年轻。

于是,她情绪低落了好几天,很久没提起情敌。

我在地铁上,翻《红玫瑰与白玫瑰》,突然想到玫玫和情敌的故事。

也许再次见到红玫瑰的不是振保,而是白玫瑰,白玫瑰也会伤心。

每个年轻又好胜的女孩,都曾有过一个或更多的假想敌。她可能是你最亲密无间的朋友,也可能是你最势均力敌的对手。她是你的影子,你是她的镜子。她盛开,你也正当花季,她衰败,你离凋零也不远,所以你惦记她,其实只是惦记自己。

我给玫玫发短信,可是她一直没有回应。

P31-37

序言

许多年前,我在江边一座小城读大学。

自大一始,至大三结束,我都活在一个女孩的阴影下。

她是我的情敌,高我一级,单名一个“艳”字。

她也确实长得艳丽,艳而不俗,因为她始终梳着两条麻花辫子。

这在烫发、卷发、染发横行的大学校园,成为她的标志。

她曾在我的必经之路一食堂、浴室、自习教室分别堵过我,也不说什么,只是用她艳丽的身姿、不屑的眼神,反衬我、打量我。一次,她甚至来到我的寝室—_二我的一个室友是她曲里拐弯的老乡,她们略带夸张地说笑,我强装镇定躺在上铺看书,直至她走,用眼角余光目送她的辫梢在寝室半掩的铁门处滑下一段优美的弧,我握紧的拳头才松开,那一刻,我才知道什么叫“对峙”。

这个故事,后来加工成《情人是一时的,情敌是永远的》。

坦白地说,这么多年,我从未忘记过她。

我的大学生活,因她变得硝烟四起,也因她变得五彩缤纷。

在那个最需要假想敌的年纪,和她比,挑战、应战….

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出现,所以每分每秒都不松懈;每当我看到一对麻花辫子由远及近,我就如刺猬机警地竖起刺,用最短时间调整状态势必要呈现最好的自己。

慢慢地,我竟迷上这个游戏,这迷恋反映在我日后的文字里。

我写过诸多两人一组的故事,他们在密不透风的关系中对峙、博弈一

手足、爱人、母女、婆媳,同学、同事、朋友,甚至……一个人和他分裂的自己。

我常在故事中制造出一个狭小的空间,由主人公A逼迫主人公B进入,而后,我站在透明玻璃房外,看他们搏斗、挣扎,做出各种极端反应,我只旁观,做些记录。

没有人会最后胜出,在我眼中,最亲密的关系,简单地分,爱人或仇人,都是敌视而共生。

此如,我熟悉的那对姐妹,’她们在成长路上不自觉争夺父母有限的资源,夺得的份额决定了她们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她们最终成为的人,又最终决定在彼此生活中提供何种帮助;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和她的前男友,她的一切,爱好、专业、品位都是前男友的复制粘贴版,她恨他,却不得不承认,他是“那个渡她的人”:

又比如,我的邻居,一对养母女,女儿终生在寻找亲生母亲,养母终生在阻挠,可养母去世十年后,女儿解释自己的脾气、习惯时,还常说“我像我妈”,“妈”即养母。  回到情敌艳。

我五彩缤纷、充满斗志的大学生活在大三结束,因为艳毕业了。

与她相关的那段感情也随之结束。

时间久远,我不太清楚两者有无关系,我只记得,没有艳的大四,很寂寞,再没有狭路相逢,再没有寸土必争,考研前一天,我放弃了,因为怯场,如果艳在,我绝不会。

所以,我至今怀念她,怀念那对麻花辫,我们曾经互为影子;我始终觉得,有一天,我们可以坐下来,放下“恩怨”,话话青春。

后来,我写故事,我总在故事里将爱人和仇人画等号,反之亦然。

他们对峙、博弈、共生、互利,争斗、争夺、依赖、依存。

其实,这就是我理解的人类亲密关系的实质。

本书的大部分故事基于以上基调。

年轻时,我常想,每两个人之间就有一场博弈;现在,我想说的即是那些故事的结局:每一场博奔都会和解,因为谁和你博弈,谁自始至终陪伴你。

书评(媒体评论)

林特特的文字,清雅干净,平和的安详里,像晾晒一匹散发着纯棉气息的布帛,看似平淡,却是安静的研磨,对生命、生活、爱情以及人性冷暖,缓缓流淌里,陡然间,心就被拎了起来,陡然间的泪下潸然,兜转的,已不是这世事万千,而是,再也无法触摸的内心。

——知名女作家,电视剧《门第》编剧连谏

特特是才女,而且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才女,漂亮温柔坚定机智绝顶聪慧,但绝不咄咄逼人,难得毫无厉气,她非常聪明地选择了从非常小的角度切入生活,在温暖明丽的文字里修行,既渡己又渡人。

——知名作家黄佟佟

林特特是个少见的明白人,她懂得快刀斩乱麻,擅长三下五除二,她的世界,因为有序而雅洁,因为理性而铮亮,就像一间阳光充盈的屋子,走进去,总有一种清明的愉悦。

——知名作家闫红

林特特是一个送信的使者,用文字敲开每个人心中不常开启的那扇门。此次,她送来的是与青春、温暖、记忆、忘怀有关的信件。

——自由撰稿人艾小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特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5750
开本 32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400631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