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年游(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少年游》是一部普通人物的非凡传奇,也是一部现代版的《世说新语》。它虽不如《世说新语》那样完备而博大,而且写的都是普通人的日常传奇,并非那些高蹈名士,但是其文笔凝练隽永,笔下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不正如《世说新语》一般?

在今天,和写历史一样困难的,还有怎样书写平常。羽戈笔下的那些平凡人物,如实记录,无须夸饰,便自带传奇色彩,足以动人心魄。他借这些普通的传奇故事触摸到了由个人史向时代敞开的真实印记,因此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人物灵魂自有一番浩荡、一番格调,也在于它如实地铺展了我们生活中理想而又现实的方方面面。

这本书的珍贵和特别之处也在于插入了@老树画画先生的画作,封面也采取了画作中的意象进行设计,他的散淡轻松的画风跟该书的文风浑然天成,更生发出来几分趣味与意境。

内容推荐

《少年游》是一部普通人物的非凡传奇,也是一部现代版的《世说新语》。它塑造了形形色色个性非凡而又普通的人物,讲述这些逸闻轶事。书中既有嗜书如命、大忠大义、忧国忧民者,也有在现实的激荡中丢盔弃甲、游戏红尘、纸醉金迷者。

书中第一部分刻画了像《活着》里富贵一样际遇的爷爷,嬉笑怒骂的莫疯子,快意恩仇的马二毛、纵横江湖的徐老鹰等等,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消失已久的元气充沛的民间传奇;第二部分讲述了作者大学时代里将生命活成诗歌的张达君、在爱情与哲学间彷徨的纯粹者王恒、离经叛道的女酒仙颜言、西政隐士卢云豹、“敏感者”王人博等等,则可以说是一部的理想丰满而又富有诗意的校园传奇;……

追忆逝水年华,兴叹人生百味,他在这些人物的坎坷命途中塑造了一个广阔而又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世界如同江湖,英雄好汉辈出。

《少年游》由羽戈编著。

目录

祖 辈

父 亲

胡天然与胡青莲

三老爷

铁拐李

马二毛

憨夫子

王老师

书店老板

曹和尚

徐老鹰与徐小凤

张麻子

武 痴

小 卢

肖 辉

何 启

刘诗人

刘大龙

丁老师

古老师

莫疯子

此间少年

张达君

张进锐

姚 伟

王 恒

陈立洋

王玉春

蛋 总

阿 桂

颜 言

童 亮

卢云豹

王人博

钱律师

两个李诗人

楚狂先生

柯 平

袁裕来

吴 波

三十自题

书札十通

跋:少年子弟江湖老

试读章节

胡天然与胡青莲

奶奶常说,她娘家这一辈,出了两个人物,一个叫胡天然,一个叫胡青莲。他们都是奶奶的族弟。胡天然与奶奶年岁相仿,胡青莲则比奶奶小了足足三十岁。

胡天然幼有神童之目,记忆力惊人。先生教他一首唐诗,他过目成诵;他在留过洋的三老爷书房看见一张地图,回到自家,摹绘一幅,几无误差,三老爷大喜过望,不仅亲自授他学业,还允许他自由出入门楣高悬“闲人止步”的书房。

十四岁那年,胡天然孤身一人,去南京探望在那里经商却突发恶疾的父亲,八百里路程,他如履平地,一个月后,他与病愈的父亲携手回乡,一时传为美谈。这个故事,在我少时,奶奶起码讲了一百遍。十四岁的我,连县城都未出过呢。

可惜胡天然命途多舛。他读师范,学教育,跟随三老爷办学校,却屡遭战乱,一腔心血尽付炮火。一气之下,他弃笔从戎,投奔在国民党军中任高级参谋的老师。五年后,即1949年,他已经是校官,本有机会赴台,因双亲年事皆高,决然回乡——这之后的命运,不难想见。

胡天然死于1961年。三年饥荒,瘦骨嶙峋的他从乡下赶到南巷,奶奶出门去了,姑姑倾尽家里的食物,请他饱餐一顿。结果,他死在回家的路上,据说是撑破了肠子。

胡青莲说,胡天然去世之前一年,斯文丧尽。他走在街头,看见有人吃馍,冲上去便是一口吐沫,这在吾县,是极重的侮辱,往往会迎来一顿臭骂或暴打,不过,那馍沾了胡天然的口水,遇到讲究人,则不宜食用,丢在地上,遂便宜了胡天然。其实文质彬彬的胡天然何尝不是讲究人呢,然而他实在饿坏了,才出此下策。

相比之下,胡青莲的命运就安宁多了,至少前半生如是。

他们兄弟都是聪明人。天然长于头脑,青莲长于手艺,他学木工,不出三月,师傅就要赶他出门,因为再教下去,便得掏空压箱底的绝艺。

他同样深受三年饥荒之苦,饿怕了,将吃饱肚子视为人生第一要务,于是他去学厨师,并迅速成为一县之名厨,最擅长红烧甲鱼、豆腐宴。

胡青莲的模样有些滑稽,虽是厨师,却不胖,头发稀疏,两眼暴突,最好笑的是那一副溜肩膀,我和弟弟都十分纳闷,这样的肩膀怎么背书包呢。奶奶说:青莲的肩膀长坏了,担不了财,你看他:自己开饭店,开不了两天便关门;给人家打工,人家便生意红火,日进斗金。

胡青莲一生之转折,发生在望月楼。他在那里当了十年主厨,在第三年上,饭店来了一个小女孩,自云遭遇横祸,家人皆亡,请老板赏一口饭吃,洗碗拖地,干什么都行,老板正在犹豫,刚巧胡青莲踱步到前台,不知动了哪根菩萨心肠,劝老板应承下来。老板一向倚重他,哪有不依之理。

女孩那年十四岁,被安排进厨房,除了择菜洗碗,胡青莲还教她厨艺。两月后,在众同事的起哄之下,女孩拜胡青莲为干爹。

女孩年过二十,如出水芙蓉,众人纷纷给她介绍对象,每相亲一回,胡青莲的脸色便阴沉一层。老板饱经人事,猜度其中必有隐情,于是暗中留意二人举动,终于有一天,在更衣室里,撞破了他们的私情——其时胡青莲年过半百,子女的年龄比女孩还大。饭店有一伙计,正暗恋女孩,眼见所爱被夺,而且是老牛吃嫩草,焉能不怒,遂将此事宣扬开来。

一贯保守的吾县,从此再无胡青莲容身之地,他只好外出打工,听说至今仍流落异乡。

那个女孩并未随胡青莲而去,她匆匆嫁给了一个司机,不久即离婚,后来,望月楼的老板娶了她。P14-17

后记

这本书的主体,是应曲飞兄之邀在《新京报》所开的专栏,名曰“旧年人物”,窃自夏晓虹先生。

其开栏语云:

每次回乡,都得听父母絮叨:亲戚或街坊,谁死了,谁重病缠身,命不久矣。我常常一脸漠然,心想这与我何干呢。然而事后,尤其是无端想起这些已经冷却与即将冷却的名字,心中总不由一惊。原来他们与这个红尘颠倒的世界的联系,只剩下我们的回忆;原来他们的生命,还不及一个残存的意象那样生动。

我试图将这三十年来所见闻的一些人事记录下来。我不奢求他们借此而流芳,我只想证明,他们曾走过这块土地,走过春天的繁花秋天的冷月,走过你的美丽我的哀愁。在时间与世界的尽头,我们必将重逢。

结语云:

回忆是一项苦役。这个专栏的写作,最终使我陷入了对自身的质疑。我常常不能确定,相反的两种记忆,哪一个属实。如写姚一斗,我分明记得,他将基尔克果与克尔凯郭尔当做二人,他却说,是他最早发现克尔凯郭尔在中国还有一个译名叫基尔克果。难道我记错了么,或者,他混淆的不是基尔克果与克尔凯郭尔,而是涂尔干与杜尔凯姆?我摇了摇头,头脑愈发混沌。

我努力去刻写真实,却担心这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真实。书写途中,我发觉支配我手指击打键盘的不是记忆,而是叙事。有时为了叙事,我不得不阉割记忆。我知道莫疯子死相极惨,服毒之后,五官扭曲不成人形,而且身后不靖,葬礼之上,尸骨未寒,儿女便为家产分割大打出手。这样的情节,我不忍纳入文字。我宁可让历史留白,记忆枯涸。

所以我背叛了自己的承诺。“目击成诗,遂下千年之泪。”(王嗣奭评杜甫《无家别》)这曾是我写作的路标。我以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其实就是纪实。只要我将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如实记录,无须夸饰,足以动人心魄。然而,也许如你所见,我使用了一些曲笔,我没有去写徐老鹰的英雄末路,没有去写王玉春对同学的欺骗,没有去写令那些逝者难以瞑目的苦难……他们生存的世界已经足够酷寒了,我希望在我浅薄的文字之中,他们的灵魂能稍稍温暖。

请原谅我滥用了一个作者的权力。我请求宽恕的理由是,即便我们不曾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我们依然要温柔相待这个世界。

“旧年人物”之外,此书的另一枝干,便是曾收入《酒罢问君三语》的“同学少年”。那四年所结交的兄弟,纷纷飘零天涯,毕业至今九年,难得再见一面。他们醉后,常常打来电话,仅仅一句“老大,我好想你”,便令我哽咽,独对长空,涕零如雨。我写他们的用意,有时竟不在文字的温情,而是落笔之前,以重返旧日时光。那是最好的时光,那是最残酷的时光,犹如洪水,洗劫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情谊,则是洪水过后幸存的石头。

少年子弟江湖老。2012年,蛋总去舟山拜佛,在宁波过夜。星光之下,他竟一眼望见我鬓边的白发。我们喝了一晚上的茶,中途他至少如厕三次,我笑他纵欲过度,这厮以一贯的粗鄙回应:当你感觉在床上力不从心,你就老了。

他在重庆的郊县工作,却从不回西政。没有你们,大学对我毫无意义,他说,那已经不再是我们的江湖。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哪里才是我们的江湖呢?我们的刀枪早已入库,我们的豪情早已冷却。拔剑欲高歌,那几根侠骨,早已被赘肉包裹。我们只能故作通达,麻痹日渐老去的自己:哪里有酒,有诗,有自由,哪里就是我们的江湖。

去年我生日,刘诗人发来短信:红颜弹指老,诗酒趁年华。然而他却不再写诗,不再喝酒。

难道我们只能相忘于江湖么?

有时想来,人生数十寒暑,须当快意恩仇,若不能相濡以沫,那便相忘于江湖,“一杯生别离,二杯看剑气,三杯上马去”,杯酒决断,何其快哉。

只是我们终究难以相忘。2009年,久疏通问的楚狂先生发来邮件,说他罹患癌症,时日无多,想起一些老友,遂一一问候。最后嘱咐我:值此世道,善待自己。一周之内,我三次回邮,却如石沉海底。

无法相濡以沫,更难相忘于江湖,在命运与时光的夹缝之中,我写下了这些文字。

2013年8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年游(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羽戈
译者
编者
绘者 老树画画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48781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3297865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92
13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