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共4册)(精)》(作者郑红峰)是清乾隆初年由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法帖。『三希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内,清高宗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收藏于此,视该三帖为希世珍宝,因而得名。乾隆十二年梁诗正等受命编次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书家的墨迹钩模镌刻,取名《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的问世,为后世保存了极为珍贵的书法真迹。它的流传为清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帖共收一百三十五家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作品,另有题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共九万多字。《三希堂法帖》的早期拓本已不多见,此次出版是据『乾隆初拓御墨锦裱本』影印,所收作品均按历史顺序编排,这对书法爱好者学习研究魏晋至明代千余年来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很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