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化史经典精读/现代学术经典精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较之前近代中国的文化史论,现代华人学者的文化史探讨已含有明显的现代意味,既与世界性的文化论说相应援,又显现出中华思辨的优长与魅力。冯天瑜、杨华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经典精读》辑录的清民之际至现代诸学者关于文化史的论述,便可显见这样的特色。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中国文化各面相研究、中国传统信仰和崇拜研究、中国学术史研究、20世纪的中国文化论争、中国文化走向的各种主张、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几个方面。限于篇幅,本书只选录了三十多位已故名家的宏论,有些论文做了删节。这些篇什提供的卓见,对中国文化史的学科建设和深入研究,极具启发意义,是我们前行的基点。

内容推荐

《中国文化史经典精读》由冯天瑜、杨华主编。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史研究产生了大量卓有成绩的学者和大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中国文化史经典精读》选择了30多篇能够大致反映中国文化史研究进程的论文或经典著作(节选),并以开放的视角和批判性的思维,对这些选文进行简要介绍和点评,以望对读者在提高学术鉴别能力、学术素养和奠定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帮助。

目录

前言

梁启超与《中国史叙论》

附:《原拟中国通史目录》《原拟中国文化史目录》

柳诒徵与《中国文化史·绪论》

附:《中国文化史·新版弁言》

陈登原与《中国文化史·叙意》(节选)

王云五与《编纂中国文化史之研究》

杨联陛与《国史诸朝兴衰刍论》

附:《朝代间的比赛》

张岱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谭其骧与《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瞿同祖与《中国法律之儒家化》

吴承仕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者对于丧服应认识的几个根本观念》

梁漱溟与《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邓嗣禹与《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潘光旦与《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两个制度的讨论》

徐复观与《中国画与诗的融合》

附:陈衡恪《文人画之价值》

沈从文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

梁思成与《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

任继愈与《儒家与儒教》

太虚与《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

许地山与《巫觋道与杂术》

顾颉刚与《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胡适与《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钱穆与《刘向歆父子年谱·自序》

附:《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自序》

汤用彤与《魏晋思想的发展》

唐长孺与《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

陈寅恪与《论韩愈》

刘师培与《汉宋学术异同论》

周予同与《“经”、“经学”、经学史》

杜亚泉与《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

何炳松等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附:《我们的总答复》

唐君毅等与《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

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节选)

费孝通与《“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朱谦之与《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文明》(节选)

李约瑟与《东方和西方的对话——1955年英中友好协会主席演说词(节录)》

索引

出版说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化史经典精读/现代学术经典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天瑜//杨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389364
开本 16开
页数 5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834
CIP核字 2013289269
中图分类号 K203-53
丛书名
印张 3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