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日/瑞士当代小说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卢卡斯·贝尔福斯编著的《百日》是一部非洲小说,作者称,他曾经非常向往美丽的卢旺达,后来他去了卢旺达,却被那里的政治动乱、贫困和腐败、民不聊生的景象所震惊。本书是他的处女作,描述了瑞士援非人员大卫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1994年卢旺达胡图与图西种族大屠杀中的经历。小说在80万生灵涂炭的血河中反思、拷问、批评了西方彻底失败了的援非政策,对西方价值观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权力话语机制,对因此而歪曲了的人类道德理性提出了质疑。

内容推荐

《百日》是卢卡斯·贝尔福斯的小说处女作,它以一个亲历者的口吻,描述了瑞士援非人员戴维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所见所闻,他与当地一高官的女儿阿佳忒的情爱以及他在1994年卢旺达胡图与图西种族大屠杀中的经历。在那难忘的100天里,他亲眼目睹了美变成恶,善行造成了兽行,女人成了疯狂的屠夫。

《百日》在80万生灵涂炭的血河中反思、拷问、批评了西方彻底失败了的援非政策,对西方价值观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权力话语机制,对因此而歪曲了的人类道德理性提出了质疑。

本小说先后获得安娜·西格斯文学奖、席勒文学奖、雷马克和平奖等六项重要大奖。

试读章节

他就坐在对面,这个男人看上去十分憔悴。

我不禁自问,他究竟遭受过何种创伤?

屋外天空扬起片片薄雪花,纷坠在褐绿的原野上。几天来人们一直期待的雪终于在这个下午降临了。

他僵硬地端坐着,小心翼翼、不慌不忙地选择着要说的话,几乎给人以神闲气定的感觉;他迟缓地,几乎是异乎寻常迟缓地将咖啡杯端到唇边……或许害怕不小心洒出来的一滴咖啡会让自己失去平衡跌倒在地。这个动作强烈暗示出他内心经历过的炼狱。我敢肯定,面前这个憔悴的男人经历颇多,同时也藏着许多秘密。

有时,说着说着他会突然停下来。从他的眼神里我发现他在回忆,静静地回忆,也许他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来描述,或者根本就不愿说出来。他仿佛在用眼睛追索,追索阿姆萨别墅里发生的那些事,在那儿他整整度过了一百天。

他既没有陷入肮脏的离婚大战,也没有患上不治之症,更没有被人烧了住宅,而是卷入一场百年来令人发指的罪恶。偏偏是他这个最不相关的人经历了那场浩劫,那场远超普通人类灾难的浩劫。这才是整个事件里最令人诧异的。

不该是这个男人,不该是戴维·霍尔——我的小学同学。像童年时一样,他的下嘴唇微略耷拉着,仿佛吃惊时一口唾沫会从那地方漏下来。当然,这种情况从没发生过。他的嘴唇稍微有点潮,清晰地向人展示自己的构造——向外翻卷的口腔内壁。

戴维小时候十分文静,从没惹过什么大麻烦,对大部分孩子热衷的冒险和大胆行为不屑一顾。一个非常谨慎的小家伙,唯有三四次没控制住自己。不过这不值一提,因为这种失控现象很少出现。记得戴维最后一次出格是在一场讨论中,他面色苍白,说着说着突然停顿下来,紧接着涨红脸从嘴里进出一串咒骂,开始侃侃谈论这个丧失公平的世界多么卑鄙无耻。他的话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是从一个十一二岁孩子嘴里说出来的。他具有非常强烈的正义感。谨慎地说,他的正义感与理智无关,不是深思熟虑后的世界观产物,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一种冲动。

我记得有一回他被几个高年级学生狠狠揍了一顿,仅仅是因为他无意间听到他们轻蔑地谈论某个同学,而他觉得他们不该这么做。课间休息结束后,他坐回课桌旁,鼻子淌着血。老师让他去洗手间清理一下,他拒绝起身,并表示为自己的负伤而感到自豪。

大家不清楚他这么做的动机,不过猜他这番为正义而战的壮举是为了捞取印象分,尤其在女孩子们那里。令人不安的是,这家伙竟然成功了。所以大伙儿认定他虽然是个疯子,但还没完全神志不清。或许这一古怪的性格令他陷入后来的困境。

P1-2

序言

在瑞士当代文学中,以政治事件或人物为题材的政治小说并不多见,能引起评论界关注和读者强烈反响的更属凤毛麟角,卢卡斯·贝尔福斯的《百日》却是这样一部近年来罕见的情节扣人心弦、视角独特、思想深邃的优秀政治小说。它自2010年出版以来,先后获得六项文学大奖,其中包括安娜·西格斯文学奖、席勒文学奖、雷马克和平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甚至一度被誉为政治小说回归的标志。

卢卡斯·贝尔福斯1971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州图恩市。完成学业后从事过多项工作,如:烟农、钢筋捆扎工、花匠,后获聘书店店员,并完成书商职业培训。1997年后,他以自由作家身份开始工作生活,现居瑞士苏黎世。

贝尔福斯人生经历丰富,对社会具有敏锐洞察和批判力,其戏剧和小说往往对人性、社会、责任、良知进行深刻剖析,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与反思。

他是近年来瑞士文坛最成功的戏剧家和小说家之一,是400asa剧团的创立者。其作品屡获文学大奖,并在世界各地公演。代表作有荒诞剧《迈恩伯格之死》(2000)、散文《死去的男人们》(2002)、戏剧《石油》(2009)、小说《百日》(2010)。《死去的男人们》带有一定自传色彩,描述一个图书商人厌倦生活、对人生意义产生怀疑。

小说《百日》虽然表面线索是一对青年男女在战乱中的情爱故事,但实际上讲述的是瑞士发展合作与人道援助总局在卢旺达种族屠杀中扮演的失败角色,更有甚者,作者用自己的笔毫不留情地鞭挞那些心高气傲、办事愚蠢的道德家在这场自奥斯威辛集中营以来最大规模的种族屠杀事件中犯下的罪责。

说起瑞士,人们首先想到旖旎的湖光山色、永久的中立政策、国泰民安、正直高尚等令人羡慕的美好印象,然而贝尔福斯在小说中却颠覆了这一形象。是的,瑞士总是忘我地帮助别人,国际红十字会总部、联合国总部均设在日内瓦,可瑞士真的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美丽、纯洁、高尚吗?贝尔福斯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小说中写道:不,我们不是制造血腥屠杀的人,是别人干的。我们只是沾了点血。我们懂得该如何独善其身,而不被鲜血淹没。对此我们很在行。

卢旺达被誉为非洲大陆上的瑞士,那里风光秀丽,人民友好、勤劳,经济欣欣向荣,贪污腐败情况较少,正在蹒跚地迈向民主政治。这就是贝尔福斯在中学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220个形形色色的国际援助组织聚集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其中也包括瑞士发展合作与人道援助总局,而且后者与总统先生关系非常紧密。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极其精彩的小说!在德语小说中罕有出其右者。一部高度政治性的小说,却不落俗套,能带给读者极大的享受。

——《世界报》2008年3月8日

贝尔福斯的目光射人黑暗的心脏。他看见的真相令人难以接受,然而这却让《百日》成为一部伟大而激动人心的小说。

——《每日新闻报》2008年3月12日

卢卡斯·贝尔福斯通过小说将赤裸裸的真相摆在读者面前,他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了一段可怕的历史,却不带丝毫矫揉造作和炫耀。

——《时代周刊》2008年3月13日

小说《百日》是一部高度凝练的精彩之作,带着优雅和政治激情。

——《国家信使报》2008年2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日/瑞士当代小说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卢卡斯·贝尔福斯
译者 陈壮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56254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4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22.4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5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Wallstein Verlag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