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此心安处/中国当代小品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此心安处》收录了作者徐怀谦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内容推荐

小品文,渐行渐远,渐行渐近,又渐渐地远去了,如潮涨潮落散落在沙滩上的碎贝,在苦涩海水的冲刷下,少了引人的各色花纹,多了平实的光泽。这光,不耀眼,但即使在夜里,也会闪出一些光来。它们或被拾走,或又被冲回大海,或静静地散落在沙滩上,散落在草原里,散落在撒满灰尘的书架上……散落在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

《此心安处》收录了作者徐怀谦近些年来的优秀小品文。《此心安处》内容包括改革者的背影、从自负到自知、谋略催人老、黄帝陵前柏森森、愿以深心奉尘刹和君子身边小人陪等。

目录

自序

改革者的背影

从自负到自知

欺人与欺天

生趣盎然

谋略催人老

黄帝陵前柏森森

民间的孟子

拗相公

何妨吟啸且徐行

愿以深心奉尘刹

风雨中的城墙

斯文不可扫地

阴损的招数

官蛤蟆,私蛤蟆

皇帝的雅量

君子身边小人陪

板柏荡荡比干庙

芳草萋萋大明宫

触摸青铜魂

浮梁县衙怀古

愧对朱载堉

感悟富厚堂

壮哉三宣堂

站在文学原点

主编手记

试读章节

改革者的背影

在中国的历史上,改革者的事业是显赫的,但改革者的背影往往是悲凉的。“改革者大多没有好下场”,这是人们从历史中得来的智慧。想想也是,从管仲、子产、商鞅、桑弘羊到王叔文、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结局都不怎么美妙。以商鞅、王安石、张居正为例,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但秦孝公一死,商鞅即被秦惠王追杀,并遭车裂之刑;王安石得遇天纵英断的宋神宗,断断续续居相位九年,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南宋时的人说:“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但他从变法之初就一直受到朋党的指责和掣肘,在神宗死后的第二年,新法全废,他自己也忧愤而死,甚至在元人所写的《宋史》中仍摆脱不了刚愎自用、不近人情的诬枉;张居正辅佐幼主明神宗变法十年,使大明帝国从隆庆二三年间(1568—1569)每年收入二百五十万两,支出四百多万两,财政赤字一百五十万两发展成为有国库存银一千二百五十万两;但死后仅仅九个月,官荫谥号被革除,并遭抄家之祸,长子自杀,三子自杀未遂,全家被饿死者十余口。

 “改革者大多没有好下场”,这是一句沉甸甸的话,一句令人心碎的话。难道没有可以“幸免于难”的吗?至少以中国封建王朝史而观,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是由封建王朝的国情所决定的。

首先,变与不变永远是一对矛盾体,没有绝对的不变,只有相对的变化,而改革只是相对变化较为显著者。为什么别的不那么显著的变化不会激起士大夫的反对,而改革却往往引起“民怨沸腾”,更准确说,是士怨沸腾呢?因为天下思定,人心思稳,这是从帝王到庶民都有的一种心理定势。所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祖宗之法不可变”相比,前者绝对缺乏群众心理基础。

第二,没有皇帝的支持,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进行。当年奥匈帝国的宰相俾斯麦向李鸿章传授为官之道时说:“首在得君。得君既专,何事不可为?”的确,商鞅之与秦孝公、王安石之与宋神宗、张居正之与明神宗,皆因遇明主或幼主才得以实现其变法的主张。但是他们的主子终究会死或者“觉悟”过来,继任者和“觉悟”的皇帝往往不买改革的账。比如,商鞅变法之初,太子犯法,为树诚信,他的两个师傅成了替罪羊,一个脸上被刺了字,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但当太子一朝成了秦惠王,商鞅还有好日子过吗?也就是说,他们改革取得的成功是某个皇帝的专制所赐,而他们的坏下场则是由另一个皇帝的专制造成的。如张居正,不过是从权相的专制还原为皇帝的专制而已,性质是一样的。

第三,所有的改革,不可能不触及官僚阶层和富豪的利益。因为天下的财富不在民则在官,以国富民强为目的的改革,往往是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入手,要节流,就要裁军、裁汰冗官,甚至是裁减宫中的花费;要开源,就要从富豪手中多收税。孟子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而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会得罪巨室,引起所有既得利益者的反对,这也是阻挠改革的最中坚力量。P1-3

序言

从古至今,靠文学发财的人是很少的。明代的袁枚三十四岁归隐南京随园,整天诗酒唱和,娶过一妻五妾或者更多,狎过妓,还把妓女买来赠送朋友。他能如此风流潇洒,当然需要相当的经济基础。此公确有经济头脑,他依恃自己诗坛盟主的身份,收了不少女弟子,这些女弟子大多是官太太,不差钱,所以袁枚在收取高学费之外,还享受了不少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的好处。他利用撰写《随园诗话》之便,公开收取编辑费,谁掏的银子多,入选的作品就多。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此公在南京和安徽滁州都有地产,他承包给别人耕种,自己坐收渔利。清代的钱谦益不仅收藏了大量图书,还收藏了一代名妓柳如是,靠的不是文学,而是两朝为官赚取的雪花银。当代也有几个作家上了作家富豪榜,有的靠版税,有的靠写字,有的靠触电(电影、电视剧),有的靠办杂志开公司,总之,纯文学收入在其财富中所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

文学从业人员更多的情况是“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李白一生豪气十足,“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是他命途多舛,晚年投靠永王李磷的幕府,寄人篱下,最终穷困潦倒而死。杜甫遭逢“安史之乱”,纵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抱负,却无施展才能之机会,做的都是有职无权的小官,一生颠沛流离,郁郁而终。李清照早年与丈夫赵明诚相敬相爱,生活优裕,后逢金兵南犯,夫妻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后,她受骗嫁给了昏庸官吏张汝州,频遭家庭暴力,婚姻维持了不到一百天即告结束。但是这段改嫁的经历作为一个污点永远刻在李清照的脑门上,不仅折磨其肉身,更重创其心灵,一代才女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问世人是因为穷困而选择了文学还是因为文学而导致了穷困?这个问题可以不必回答,但由此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却必须搞清楚:既然文学并不能直接带来财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像飞蛾扑火一样,追逐文学热衷文学乃至献身文学?

答案只有一个:文学可以安妥人的心灵。大千世界,欲望无限,痛苦无限。财富可以使你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却无法使你平衡欲望,内心安宁;权力可以使你呼风唤雨,作威作福,却无法使你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性;美色可以供你风流快活,富贵温柔,却也可以消蚀精神,萎靡意志。宗教和哲学倒是可以深入人的心灵层面,让你活得达观、智慧,可惜中国人大多不信教,即使是教徒,也是急功近利,为了祛病禳灾才临时抱佛脚;提起哲学,则大多数人觉得晦涩、头疼。文学,只有文学,从《诗经》发源的中国文学,绵延几千年,流成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抚慰人的伤口,滋养人的心灵,成为中国人——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生活的营养品、精神的避难所。我很庆幸自己白天从事文学编辑,晚上从事文学创作,是文学的滋养,使我这个农家子弟在进入灯红酒绿的都市之后没有迷失自我,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没有同流合污,在浮躁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了一份相对的纯净。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在收入该书的同题散文中这样写道:“无论顺逆,无论穷富,无论贵贱,找到一个让自己心安的支点吧,那是你幸福的根源所在,是安妥你灵魂的精神故乡,是人类亘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个梦。”是为序。

徐怀谦于北京金台

2010年12月1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此心安处/中国当代小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怀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3881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3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