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陪儿子一起长大--一个教育人妈妈15年的男孩培育实践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蒙谨所著的《陪儿子一起长大——一个教育人妈妈15年的男孩培育实践手记》——15年儿子教养实录,150个典型案例,300万字教育实践笔记精华浓缩。

直击养育男孩最现实、最核心的问题。男孩不需要“拯救”,只需要好妈妈的教育。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除了好妈妈的关爱,男孩更应该坚强独立、努力奋进,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让自己早日成为有用武之地的男子汉。

内容推荐

蒙谨所著的《陪儿子一起长大——一个教育人妈妈15年的男孩培育实践手记》针对当今普遍存在的男孩教育危机而创作,是作者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心得的凝结,也是其对一双儿女17年教育经验的总结。《陪儿子一起长大——一个教育人妈妈15年的男孩培育实践手记》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精心选择作者教育儿子的点滴琐事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案例,并结合当前男孩的典型问题,向妈妈们阐述了正确、科学的教养男孩之道,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可操作性建议。

目录

序 男孩不需要“拯救”,只需要好妈妈的教育/3

第01章 教育男孩,妈妈是第一责任人/11

 他为什么总是羞答答的?——直面男孩成长的危机/11

 “豆芽菜”男孩——男孩的健康完全掌握在你手中/16

 妈妈,我闯祸了——你是男孩优秀品行的塑造人/20

 我想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场——你决定着男孩情商的高低/25

 他真够讨厌的!——你是男孩的心理治疗师/29

第02章 妈妈如何跟男孩建立良好的关系/35

 你就是没有妹妹乖——了解你的男孩/35

 儿子是家里的一分子——尊重你的男孩/40

 鸡蛋打碎了没关系——赏识你的男孩/44

 妈妈,你不喜欢我吗?——做个会倾听的妈妈/48

 我让你拿个围裙也不乐意?——不用命令的口气和男孩说话/52

 拉错的音节,就忘了它吧!——宽容,不要苛求孩子十全十美/56

 给我起来,上学去!——愤怒时不管教孩子/60

第03章 妈妈教育第一课,教男孩学会做人/65

 把CD送给姑姑——教男孩懂得诚信/65

 把小猫抱给妈妈,好吗?——培养男孩的仁爱之心/70

 快给120打电话!——激发男孩的善良/74

 不行!你自己回来拿——培养男孩的责任心/78

 把巧克力给奶奶吃——打造有孝心的男子汉/82

 我们不带你玩,你快乐吗?——引导男孩学会分享/86

 咱们接奶奶回家——教会男孩感恩/90

第04章 挫折教育,主动让男孩去吃点苦/95

 不给儿子当“保镖”——要舍得让男孩吃苦/95

 袜子为何总是穿不上?——为男孩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100

 没关系,再来一次——教你的男孩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104

 摔倒了,爬起来,继续!——鼓励男孩面对挫折要坚持 /108

 你根本不够资格当解说员!——增强男孩的心理承受力/112

 扣子扣整齐再去玩——磨炼男孩的坚强意志/116

 你还没试,凭什么觉得自己不行呢?——教你的男孩学会自我激励/120

第05章 拒绝溺爱,放手让男孩自由成长/125

 是妈妈的宠爱害了我——藏起一半爱,理性爱男孩/125

 妈妈这是心疼你、为你好——拒绝包办,让男孩自己动手实践/130

 今儿,我是“妈妈”啦!——学做主人翁,让男孩当一天家/134

 扔一次垃圾一元钱——培养男孩热爱劳动的观念/138

 摆地摊的“小老板”——让你的男孩学会自我管理/142

 一个西瓜太郎书包——培养正确的理财观,促进男孩财务自由/146

第06章 提升能力,打造男孩成功的人生资本/151

 你看这事儿怎么办呢?——提升男孩的思考能力/151

 半导体“残废”了——提升男孩的创新能力/156

 你是为自己而学习的!——提升男孩的适应能力/160

 “和事佬”当班长——提升男孩的合作能力/164

 委屈的三角板——提升男孩的沟通能力/168

 小小游泳教练——提升男孩的领导能力/172

第07章 妈妈,男孩美好心灵的塑造者/177

 足球场上的将军——帮男孩树立人生信心/177

 唉,都怨我们命不好啊!——塑造男孩乐观的心态/182

 坐自家的奥拓车——帮你的男孩摆脱虚荣心/186

 放下考试看球赛吧!——赶走男孩心中的焦虑/190

 哼!看我妈妈还喜不喜欢你……——拔掉男孩心中嫉妒的刺/194

 你比他们更有品位——改变懦弱,让男孩勇敢起来/198

第08章 莫掉进教育男孩的常见陷阱/203

 男孩就得该出手时就出手——放任自流,不懂教育方法/203

 98分的差生——对男孩期望值太高/208

 妈妈,我讨厌上学——扼杀兴趣,强迫男孩报培训班/212

 听妈妈话,就在家,外头坏人多——对男孩过度指挥/216

 你的奖金打算怎么花呢?——对男孩滥用经济奖励/220

 哦……考得不好……——片面追分,忽视男孩的全面素质/224

后记/228

试读章节

晓亮今年读初中,身体发育很正常,做派却很女孩气。平常,妈妈带他去同事家做客,让他喊“叔叔、阿姨”,他会脸红到耳朵根,扭捏半天才蚊子似的哼唧一声。之后,不论别人再跟他说什么,他始终低头玩他的掌上游戏机,再不搭理一句,搞得妈妈很尴尬。

“晓亮浓眉大眼,皮肤白净,很多女孩子都乐意跟他说话,可他每每羞羞答答,张不开嘴巴。我原以为,这是发育期男孩对异性的正常表现,可他也不跟男同学交往啊!这副模样,将来怎么跟人相处,怎么立足社会呢?”

晓亮妈妈的担忧,正是眼下教育专家们所关注、研讨的“男孩危机”现象。

如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年龄段的男孩,在心理、学业、体质和社会环境中都面临这样的危机。

据调查显示,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间,青少年中男孩的上网成瘾比例是68.64%,女孩的比例是31.36%。而学业上,不论是国家奖学金,还是校内奖学金获得者,女孩的比例却高出男孩两倍左右。

男孩危机,并非中国特色,它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英国近些年的考试成绩表明,女孩几乎在所有的科目上都比男孩表现优异。而美国《商业周刊》这样感叹:“在美国各州,女生在学习方面正建立着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

目前,世界教育学家联手对男孩危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家庭、学校的教育方式及流行文化,正在蚕食着男孩的雄性激素。

田壮的妈妈最近很心烦,觉得上幼儿园的儿子有了“怪癖”。每次遇见“伯伯、叔叔”,总是羞羞答答地躲到妈妈身后,而碰到“阿姨、姐姐”,却像贾宝玉似的主动靠近。

其实,这不是孩子怪异。在他的记忆里,幼儿园满眼都是阿姨,而放学后陪伴他的,大多又是奶奶、妈妈或者保姆。一个男孩长期置身于女性“阴柔”环境的包围、熏陶下,能不变成贾宝玉吗?

记得我在高中任教时,班干部和校干部大多都由女生挂帅,有些班级的学生干部甚至全是女生。

男孩家长以及老师都很奇怪:自古以来多是男子掌管天下、指挥江山,怎么现在变得如此“阴盛阳衰”呢?

 这是因为女孩乖巧听话、文静懂事,爱帮老师干活,深得老师的赞赏与重视;而男孩喜欢运动、爱冒险、爱创新的个性特征,却往往被视为不听话、不守规矩的表现,而遭遇批评和排斥。

孩子都愿意得到表扬、重视。可男孩由于长期被轻视、被压抑,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逐渐变成性格内向、畏首畏尾、学习马虎的“小绵羊”。

教育专家李文道为此做过调查:近十年间,高考状元中,男孩比例从原来的66.2%下降到39.7%,“状元郎”的地位逐渐被“状元花”替代。几年后,“状元花”占据各个领域和岗位,再次造成“女多男少”的循环局面。

这些数据和后果表明,应试教育的环境损害、限制着男孩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成为男孩危机中的罪魁祸首。

另外,家庭中父爱的缺位,也会造成男孩身心“缺钙”。可客观上,父亲因为肩负社会、家庭的重要责任,可能根本无暇顾及男孩的教育。

因此,妈妈作为男孩家庭教育的主要人选,一定要跳出自己的女性意向,掌握教育男孩的科学理念和方法。

现在的男孩,多是家里白勺j姓子,有的甚至还是几房仅有的“独苗”。  于是,妈妈们视其为心肝宝贝。给予男孩极端的宠爱和呵护。宁可把男孩变成胆小鬼,也不愿让他自由活动,磕破手脚。

长此以往,导致男孩失去了挑战困难的勇气、失去了竞争能力和冒险精神,变成了羞答答的娇女孩模样。

我们小区里有一位妈妈,儿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但吃饭依旧要妈妈亲历亲“喂”。

那天,在小区操场上,我儿子小松和一群小朋友玩堆沙子游戏、捉虫子比赛。这个男孩跃跃欲试,很想参与。

可他的妈妈却阻止说:“宝贝乖,咱不去。沙子粘在身上多痒、多疼啊!草里的那些小虫子会咬人的。”

男孩听了妈妈的话,立刻吓得停下脚步,远远地站在一旁观看。看到小松和一群孩子在草地上开心地疯跑欢笑,他的小脸上写满了钦羡和落寞。

其实,不光是这个男孩,我还见过很多家庭在“四二一”的保护模式下,把男孩娇惯得比女孩还娇气、文弱,成了这个也不敢做、那个也不能碰的“玻璃人”,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意识有判别和决定能力,妈妈准许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妈妈说不能做的,他就不敢去做。

这就要求妈妈像《小马过河》里的老马一样,放手让孩子去试、去闯。尤其是男孩,更应该培养他的冒险精神,一点痛、一点伤,算什么呀!

P12-14

序言

男孩不需要“拯救”,只需要好妈妈的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事实上,男人因为更多更重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整日劳碌奔忙,是母亲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充当起了第一个教育者,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影响并塑造着孩子。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母子之间的信赖和亲密度更胜于父子。然而,以孔子为代表的世俗偏见认为“小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无数事实证明,自古到今,好妈妈能教育出伟男人,他们有的为国为家建功立业、有的著书立说,成为世人敬仰膜拜的大家。这方面的经典故事有众所周知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而文学作品中,讴歌、颂扬的也更多是母亲。

迄今为止取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学者胡适说:“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胡母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但她谙大义明大理。每天做到和儿子一起自省昨天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然后下次改正。

胡适是块“璞玉”,而非天然“美玉”,孩童时期也常常犯错。有时,甚至当众说一些“轻薄”的话语,但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打骂他一下。只是在无人处,把儿子叫到身边,指出错误并给予警示。

“我母亲气量大,性格好。”胡适和小一岁的侄女偶尔小有争执,母亲总是责备他,要他事事谦让,因为他是男孩。母亲更是以身作则,每每嫂子们用尖刻的话谩骂,她只装没听见,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我母亲待人温和,仁慈,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倘若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典型的身教胜于言教的成功教育。这也同时告诉我们,对于男孩的成长,好妈妈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作为新时代的母亲,我们不但要有温和、仁慈之心,更要知性、科学地了解并引导我们的男孩。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在《拯救男孩》一书里提醒我们: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男孩可能会在学习和某些行为能力上暂时稍逊于女孩。我们要给予男孩更多宽容、理解和信心。

孙先生的话,令我自省。但回忆起我所教过的几个落后男孩,立刻心头释然。对于他们,我给予的正是宽容、理解和信心。因为,我是一个男孩的妈妈,我懂得男孩。

男孩,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期许。社会期望每个男孩都成长为具有责任心、品学兼优、温润如玉的优秀男子汉,所以才会更多地关注男孩,才会痛心疾首地大声呼吁——拯救男孩。

然而,无数成功男人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彰显:男孩不需要拯救,只需要好妈妈的教育!

集体的教育面对的是群体的多元化的生命,我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但我们有放之万家而皆准的教育真理,那就是,母爱。

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但请切记,爱,不等同于溺爱。孩子不是风筝,尤其是男孩。他需要自由飞翔的时间、空间,我们要懂得适时地放手、放飞。而不管他飞多高,飞多远,妈妈曾经的言行,将是他一生的参考榜样。

正如胡适所说:“我在母亲的教育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我从十四岁开始,独自在这广漠的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除了好妈妈的关爱,男孩更应该坚强独立、努力奋进,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让自己早日成为有用武之地的男子汉。  蒙谨

2011年10月于北京

后记

经过近半年的忙碌,书稿终于杀青了。看着打印出来的厚厚的文稿,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喜悦,又有忐忑。喜悦的是自己的又一部作品问世了,忐忑的是这部作品能否让读者朋友满意。

看着它,就像看着自己的儿女。既然儿女长大了都要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的人生,那么也让这个“儿女”走进生活中去接受时间的检验吧!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参与本书写作的诸位老师,他们是张振忠、李松梅、张玉霞、朱德德、姜玉亮、李秀丽、朱力力、张建乐、李银慧、烟爱民、赵光玲、程永虎、王亚军、游红云等;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感谢多年来给予我帮助的教育界的各位同仁;感谢一直以来都关注我、给予我支持的家长朋友们。

书中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专家不吝赐教。

蒙谨

2011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陪儿子一起长大--一个教育人妈妈15年的男孩培育实践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蒙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48408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