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克鲁采奏鸣曲(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一生创作浩如烟海,他的俄文版全集初版九十卷,后又扩大为一百卷。全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自传体小说、剧本、哲学论文、文艺论文、寓言、故事、政论、书信、日记,以及大量作品的异稿。本书《克鲁采奏鸣曲》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的一部分作品,收录长篇小说26篇,包括:《高加索俘虏》、《人靠什么生活》、《傻子伊凡的故事》、《伊凡·伊里奇的死》等。

内容推荐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本书《克鲁采奏鸣曲》收录的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共计26篇。

《克鲁采奏鸣曲》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译者前言

高加索俘虏

人靠什么生活

一个人需要许多土地吗

傻子伊凡的故事

雇工叶密良和空大鼓

霍斯托密尔——一匹马的身世

疯人日记

伊凡·伊里奇的死

小俄罗斯传说《四十年》的结尾

三个儿子

苏拉特的咖啡馆

克鲁采奏呜曲

魔鬼

《魔鬼》结局的异稿

弗朗索瓦丝

代价太高

因果报应

年轻沙皇的梦

寓言三则

东家与雇工

谢尔基神父

树皮屋顶上蜂窝的两种不同历史

地狱的毁坏和重建

未完成稿

母亲

谁对?

试读章节

高加索有位军官,出身贵族,名叫齐林。

一天,他收到家里老母来信。她在信里写道:“我老了,很想在死以前再看爱儿一眼。你来给我送终,把我落葬,然后平平安安回部队去。我还给你找了个媳妇:人又聪明,又漂亮,又有财产。你要是喜欢,可以娶她,从此留在家里。”

齐林考虑起来:“老太太身体的确很差,说不定真的要见不着她了。我得回去一下;姑娘要是长得俊,结婚也可以。”

他向团长请了假,跟同僚们告了别,请下属喝了四桶伏特加,动身回家。

当时高加索在打仗,大路上不论白天黑夜都不能通行。俄罗斯人只要一离开要塞,不管骑马还是步行,鞑靼人就会把他打死,或者劫到山里。因此上面规定,要塞之间一星期两次由士兵护送,头尾都是士兵,老百姓夹在中间。

事情发生在夏天。那天天一亮车队在要塞外集合,护送兵也来了,大家上路。齐林骑马,他的行李车夹在车队中间。

他们要走二十五俄里路。车队走得很慢,一会儿士兵停下来歇脚,一会儿谁的车轮掉了或者马站住不走,大伙儿只得停下来等。

太阳已过中天,车队才走了一半路。路上尘土飞扬,烈日炙人,酷暑难当,无处可以藏身。一片精光的原野,路上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丛灌木。

齐林独自骑马走在前头,他停下来等着车队。他听见后面的号角声,知道车队又休息了。齐林想:“不用士兵护送,我一个人走怎么样?我的马很好,遇上鞑靼人,我可以跑掉。走不走?”

他站在那里考虑着。一个叫科斯狄林的军官背着枪骑马跑上来说:“齐林,我们自己走吧。我累坏了,真想吃点东西。天气又热,我身上的衬衫都快拧得出水来了。”

科斯狄林是个胖子,脸色通红,满头大汗。

齐林想了想说:“你的枪装上子弹了吗?”

“装上了。”

“那好,咱们走吧。只是说定了,千万别走散。”

他们骑马沿大路走去。这一带是草原,视野很开阔。他们一面说话,一面向两边张望。

一走完草原,就有一条大路穿过两山之间的峡谷。齐林说:“得跑到山上看看,万一有人从山后冲出来,你也看不见。”

科斯狄林却说:“看什么?往前走就是了。”

齐林没有听他的话。

“不,”他说,“你在下面等一下,我去看看就来。”

他纵马由左边上山。齐林骑的是一匹猎马(是他花一百卢布从马场买来的一匹小马,亲自调教长大的),那马仿佛插了翅膀,飞也似的把他带上峭壁。刚登上山头一看,在他前面约五十俄丈的地方站着一群骑马的鞑靼人,大约有三十个。他一看见他们转身就走。鞑靼人也看见了他,纵马向他跑来,一面跑,一面从枪套里拿出枪。齐林全速向峭壁下驰去,对科斯狄林叫道:“把枪拿出来!”同时心里对马说,“宝贝,挺住,别绊脚,你一绊,我就完了。只要拿到枪,他们就抓不住我了。”

科斯狄林一看见鞑靼人,也不等齐林,就拼命向要塞跑去。他的鞭子忽左忽右地抽着马,在滚滚的尘土中只看见马尾巴在不断摆动。

齐林一看,事情不妙。枪被带走了,单凭一把刀是对付不了的。他想勒转马,回到士兵那儿逃命,却看见有六个人从边上向他冲来。他的马很好,但他们的马更好,而且是向他横冲过来的。他想减速掉头往回跑,可是马在往前飞奔,他勒不住,竟向他们直冲过去。他看见一个红胡子鞑靼人骑一匹灰马正在逼近他。那鞑靼人尖声叫嚷,龇牙咧嘴,手里端着枪。

“哼!”齐林想,“我可知道你们这些恶鬼。要是把我活捉,你们就会把我投人牢里用鞭子抽打。我不能让你们活捉。”

齐林个儿虽不高,胆量可不小。他拔出马刀,纵马直奔红胡子,心里想:“我不是用马撞,就是用刀砍。”

齐林跑到离他还有一马距离的地方,有人从背后向他开枪,子弹打中了马。马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上,把齐林的一条腿压住。

齐林想爬起来,可是有两个臭烘烘的鞑靼人坐到他身上,把他的胳膊扭到背后。他拼命挣扎,甩掉身上的鞑靼人,可是又有三个鞑靼人跳下马来,用枪托敲打他的脑袋。他眼睛发黑,身子摇晃起来。鞑靼人把他抓住,从鞍上解下备用的马肚带,把他的双手反绑,打了一个鞑靼式的结,把他拖到马鞍旁。他的帽子被打落,靴子被剥下,全身被搜遍,钱和表都被拿走,身上的衣服全被撕破。齐林回头看看他的马。这可怜的畜生仍侧身躺着,只有四脚还在空中乱踢,触不到地面;头部有一个洞,洞里不断涌出黑血,周围一俄码的尘土都被血浸透了。

一个鞑靼人走到马跟前,动手解鞍子。马一直在挣扎,鞑靼人拔出匕首把它的喉管割断。喉咙里发出嘶声,它抽搐一下就断了气。

几个鞑靼人解下马鞍、挽具。红胡子骑上马,另外几个鞑靼人把齐林抬到他的马背上,用皮带把齐林和红胡子拦腰捆在一起,免得他从马上滑下,然后把他驮往山里。

齐林坐在鞑靼人后面,身子左右摇摆,脸撞着鞑靼人臭烘烘的脊背。他只看见前面鞑靼人强壮的脊背、筋脉毕露的脖子和帽子底下剃得发青的后脑勺。齐林的脑袋被打破,眼睛上的血凝住了。他在马上既不能变换姿势,也不能把血擦去。他的双手被绑得太紧,锁骨疼得受不了。

他们翻山越岭,走了很久,又涉过一条小河,走上大路,进入谷地。

齐林很想看清他们走的路,但眼睛被血糊住,身子也不能转动。

天黑下来了。他们又过了一条小河,开始攀登石山。已能闻到炊烟的味道,群犬叫个不停。

他们来到一个山村。鞑靼人都下了马,鞑靼孩子聚拢来把齐林团团围住。他们高兴地尖叫,向他投掷石子。

P1-4

序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一生创作浩如烟海,他的俄文版全集初版九十卷,后又扩大为一百卷。全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自传体小说、剧本、哲学论文、文艺论文、寓言、故事、政论、书信、日记,以及大量作品的异稿。

在托尔斯泰作品中,小说无疑占主要地位。而托尔斯泰成为世界文化巨人,影响最大的也是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俄罗斯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除了三部长篇小说,托尔斯泰还写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这些小说,即使不包括以民间故事形式出现的作品,至少也有六七十篇。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托尔斯泰的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也就是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人格感动了并在不断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的心。难怪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被译成最多种文字,在经典著作中印数始终占据首位。

中国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介绍托尔斯泰的作品。《复活》早在一九一三年就出版了中译本,改名《心狱》;接着在一九一七年又出版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中译本,译名《安娜小史》。这两本书都由林纾译出,但林氏不懂原文,完全靠别人用中文口述,再由他用中文写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译本不能算翻译,只能说编写。

以后我国陆续有人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但大多由英文和日文转译,直接从俄文翻译的很少。新中国成立后,托尔斯泰的作品介绍过来的多了,而由俄文直接翻译的也增加了不少,但通常都是你翻译一本,他翻译一本,很难保留托尔斯泰作品风格的一致性。

我从一九四二年起开始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五十年代主要翻译肖洛霍夫小说。我的翻译工作因“文革”中断了十年。“文革”结束后,我开始系统翻译托尔斯泰的小说,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八年,前后花了二十年工夫把他的三个长篇、六十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翻译过来。我翻译托尔斯泰作品,主要是想让我国读者更多地了解他的人格,欣赏他的艺术,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巴金极其崇敬托尔斯泰,称他为十九世纪世界的良心。他多次鼓励我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还把他珍藏的俄文版豪华插图本提供给我。这套托尔斯泰作品集出版于一九一六年,也就是十月革命之前,其中有两百幅精美插图,全都出自俄国名画家之手。这套作品集在中国只此一套,真正称得上是海内孤本,其中大部分插图在中国都没有介绍过。现在,《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译本出版,这些精美的插图都用在这套译文集里。我想,中国读者一定会跟我一样对巴金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草婴

二00四年三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克鲁采奏鸣曲(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草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02363
开本 16开
页数 5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3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2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