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鹰之歌
内容
编辑推荐

鹰是属于天空的一种高贵生灵,极具阳刚之气,搏击长空的雄鹰在天地间唱响了一曲曲激越的奋斗者之歌。这本《鹰之歌》由朱亦灵著,在朱亦灵的笔下,无论是历史的、现实的还是有着魔幻色彩的人物,都无一例外地具备“鹰”的特质,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作者本人的人生价值的取向。

内容推荐

这本《鹰之歌》由朱亦灵著,共分三辑,历史、现实和魔幻,取材多样,小说、随笔体裁不一,充分展现了作者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在文学创作上的巨大的想象力。《鹰殒》中君士坦丁与穆罕默德的悲壮对决荡气回肠、令人落泪,特别是在自传体小说《有什么资格不被狩猎》中,作者袒露了求学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段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深刻揭示了挫折对于成长的意义。即便是像《埃雷博的英雄故事》中的主人公克雷修恩这样的一位魔幻英雄,也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铸丰碑!

《鹰之歌》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辑 生活空间

 从头去爱

 冬日的星辰

 谈谈中国网民之骂

 龙江七日

第二辑 书间笔痕

 五虎大将

 谁是真英雄?

 《水浒》探幽

 子路VS颜回

 “陈情”真能动人吗?

 《变色龙》续

 刺秦

第三辑 创作天地

 有什么资格不被狩猎

 鬼才郭嘉演义

 鹰殒

 魔戒之王——埃雷博的英雄故事

附录1 问渠那得清如许?——朱亦灵作品研讨会纪实

附录2 我和《鹰之歌》

试读章节

许多朋友,甚至是密友,我也忘却了对他们的第一的印象。但我记住她了,记住了那个引人注目的女孩儿,记住了当初相识的一瞬。

那是刚上初一,开学那一阵新鲜感还没有过去,大家都争着去加入些社团。我心里也痒痒地,于是瞅了瞅,那些社团不是需要超高的智商(比如棋类),就是有这样那样的规定,正摇头叹息,却发现一张“爱影社”的大海报,上面没有突出成员的义务,反而会隔三差五放个电影,而且爱来不来,这可着实让我动心,于是拔腿就往报名处走。

才推开门,我就看到一位眉清目秀的女生抬起头,她看起来很忙,挥动着快要用完墨水的水笔在纸上飞快地写着什么。

“请问爱影社是在这儿报名吗?”我凑过头问。

“对!”她灿烂地笑起来,露出两排细密的贝齿,“同学是来报名的吗?”她的声音真是好听,像是清泉从石缝中溅出,此后我就再也没忘记过她的声音。

“嗯。”我低低应了一声,我不习惯对尚不熟识的人露出笑脸,只维持着一副无表情的模样,这让我感到很有些对不起她这样阳光的笑。

“好,介绍一下,”她指了指自己和周围的其他两名女生,“我们爱影社有两个……不,三个社长……总之,欢迎加入,相信你能在这儿欣赏到许多好电影。当然,这是我们的职责啦!现在,麻烦你在这张纸上填一下自己班级和姓名……方便我们做社员管理。”她顺手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白纸来,纸上的表格里已有密密麻麻的名字。

我小心翼翼地填完了表格,递给了她。

“如果接下来没有什么事,我先走了。”我说。

“好,再见,以后我们放电影的时候记得要来!”她又哈哈地笑了。

我也还给她一个微笑,尽管显得有些生涩。

后来放电影的时候,我去了几趟之后就懒得再专门跑到放电影的阶梯教室里去看电影了,也慢慢将爱影社社员的身份抛到九霄云外。只是时不时还会碰到她,我一下就能把她从人群中找出来,她有时也会短暂地看我两眼,只是再未说过话。

我一直不知道她是谁,叫什么名字,甚至连她在哪个班都不知道,只记得那张面庞,和她是爱影社社长,不,应该是她所说的三名社长之一。我觉得她很优秀,没有理由,只是我的直觉而已,因为我对她还什么都不了解。

升到高中,学校的广播开始频繁起来,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通知。忘了从哪天起,我突然听到一个久违的声音,响亮、清脆、甜美而不发腻,我下意识地觉得我似乎认识这美妙声音的主人。

高二到了文科班,我惊讶地发现她居然和我同班。然后就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她,主持达人,英语高手,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席等等,一个一个消息和我先前对她的猜想惊人地吻合,当然她也时常站在话筒前,让全校都久久回荡着她清美的声音。

我断断续续有快一个月坐在她斜对面儿。我们从来没有自我介绍,像是久别的朋友一般,实际上也只是在四年前见过一次面,说过一次话,感觉却是那么神奇。

她是英语科代表,有时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作业题被擦去时,或者作业布置得有些模糊的时候,我总会问她,她也总是扭头冲我笑着,明确地告诉我答案。后来坐得远了,我还是会在小纸片上写下问她的问题,折叠起来,而后也不忘在封面上加上“谢谢传送”的字样,通过同学们层层传给她。因为从第一排到倒数第二排,这个位置还是很有些远呢。

一般地,传回来的纸条上只是简简单单地写上了一个“Yep!”,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专门去问她,她告诉我就是“yes”。我回到座位上,看着那个活泼得几乎要跳出纸条翘到天上去的“Yep!”,忽而就忍俊不禁起来,她在写纸条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发笑呢?

而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无法回答的时候,她就会写下一行不长不短的字,清楚而且简洁。但我不明白她为何往往要在末尾加上一个“XD”,就又跑去问她。她格格地笑着说:“你从侧面来看。”那是一张表情,不看还好,一看简直要笑翻。

校园辩论赛,班级也随之组织了一个五人辩论队,我和她都是成员,交谈也更多了起来。她的思维比任何人都要明晰和敏捷,点子也往往比别人新奇得多。在辩论场上,她语速飞快却字字清晰,向来令对方无从招架,难以反驳。于是我们轻松地赢了第一场,她也顺理成章地被评为最佳辩手。

由于辩论赛只能四个人参加,而我们的队伍却有五个人,因此每次都必定有一名同学充当替补。替补队员有些吃力不讨好,因为自己不上场,但要参加组员讨论。比赛过后,组里就开始商量下一场谁为替补,这时她便第一个说:“我当替补好了。”

听到她这句话我就着急,你当替补让咱们班怎么办?当然高手不是没有,但是能够快速组织起流利的语言,与对方疯狂的攻势对阵的只有她啊,少谁也不能少她。可我该怎么说才好?

“这样好了,”我开口说,“每场比赛的最佳辩手就不必当下一场的替补,行吗?”

她望着我笑了,同学们也会心地点点头。因为,最佳辩手永远是她。

最后是我当了替补队员。在第二场辩论赛的前夜,小组讨论快结束时,我有事要先行离开。

  “陕走快走,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一位队员不耐烦地说,他一贯是口无遮拦的。

其他人一时都陷入了沉默,而我头都没回。

“啪!”我忽然听到她拍案而起,音量不大却字字铿锵,“怎么能这么说话?太过分了!”

我依然没有回头,但心里却涌起一股感激之情。

讨论结束后班级仍在晚自习,她回班刚刚坐定,我就收到了一张纸条,当然是来自她的。那张纸条我到现在还保留着:

“刚才的事情别介意,你晚自习后还是去查一查你负责的那部分资料吧。谢了!XD”

我没想到刚才她的反应会这么激烈,更没想到她还担心我会赌气。

我是这么回传的:“没关系,我不在意。也谢谢你啊,我会去办的。”

她再次传来的纸条让我仿佛能看到她宽心的笑:“哈哈XD,那就都加油吧!”

刹那间,我只觉一股暖流悄无声息地从心田中流过,它能让坚冰融化,枯树吐芽。

然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们班竟意外地落败了,但是她精彩绝伦的表现再次赢得了所有人的好评,她又一次戴上了“最佳辩手”的桂冠。P5-7

序言

赵继蓉校长在“朱亦灵作品讨论会”上的讲话

对于亦灵的作品大家都谈得很充分,把我想要说的都说了,在这里我想对在座扬帆文学社的同学们先说几句。你们也许羡慕亦灵有一个喜爱文学的教师母亲,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成为你们文学道路上的领路人,关键是你们要像亦灵一样敢于展示自己的特长,要把我们厦外的“老师”这个资源充分用起来。那么,我们厦外的老师有什么特点呢?第一就是我们的人道主义情怀,就是要让每一个生命的努力不会落空。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那就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生死相依”。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性,一看到同学们的好文章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我本身也是个语文老师,当我看到同学们写得好的周记、作文就总是急切地想要马上跟其他人分享。为什么老师们到现在还会记得亦灵小学、初中写的那些文字?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所记录的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点滴都值得为师者的关注,这就是我所说的人道主义情怀。第二就是做人的正气、人格的清明。从亦灵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传承了我们厦外做人的精神。比如在《有什么资格不被狩猎》最后一章“凤凰涅檠”中,当红林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想到的却是“他的成功必定预示着多数人的失败”,对于在考试中暂时失利的朋友,他又是这样祝福他的同学的:“胖寿消沉地黯然离开,红林给他的祝福如纸鹤一般飘出蓝色的小窗。希望他经过了这次劫难,终有一天能够破茧成蝶,浴火重生,因为中考不决定人生的全部,它只是为将来那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做更充分的准备。”什么是英雄?英雄其实很平凡,他就是想自己想得少点儿,想别人想得多点儿。这也就是我们厦外培养人的导向。

看亦灵的作品,我们都能感受到其中有一种英雄气概,在竞争的社会、功利的时代,这样的一种英雄精神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而这种英雄气概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一种使命感。其实我们的内心深处大多都有这样一种英雄主义的情结,亦灵让我们这些想做英雄而不得的人,通过他的作品能找到一个情感的出处。我希望大家都能有这样的一种使命感,那就是你们必须成才,这就是你们的责任,这就是你们的使命!具体来说,第一既要有深厚的本土情怀,又要兼具国际的大视野。第二就是要力求成为具有实干精神和远大志向的领袖人才。所谓“领袖”并不是说一定要当国家主席,或者国务院总理,而是指要成为本领域的带头人。第三就是成为既有广博的学识又有外语特色的创新人才。亦灵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他处在跟我们相同的环境和氛围中,却拥有心灵的大世界,而他的作品所展示的还只是他的“冰山一角”。第四就是要懂得保护自己和善待他人,学会与人沟通的方式,与他人结成合作伙伴关系。什么叫做“保护自己”呢?它不只是指不让自己受到伤害,而是指在成长的过程中呵护自己那些真正可贵的东西,不让自己走偏了。亦灵的《有什么资格不被狩猎》其实就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一次梳理,这个过程充满了心灵的煎熬,但最终没有被撕裂,那些美好的东西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最后一点就是要有坚持的精神,写作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难在坚持,也贵在坚持。我们厦外的文学土壤里有很多很多好苗子,我们的老校友李靖新近出版的《走过落雨时分》,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奖,还有我们都知道的孙梅岑,她的很多作品都自编自演地搬上了美国的舞台。还记得那一年,袁心刚老师和文超群老师带领我们文社的一批同学,去福州参加纪念冰心老人百岁诞辰的大型文学活动,我们就有一大批同学获奖!我们厦外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我们厦外的同学很有创作的天分,今天我们在这里给亦灵开作品研讨会,是因为他的作品具备了研讨的资格,同学们,当有一天你们的文章也具备了这样的资格,你们也要像亦灵一样勇敢地呈现出来,学校也一定给你们展示的机会,我们关注着你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力图不让大家的愿望落空!

今天亦灵交出了这样一部沉甸甸的作品,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我们90后的作品,他的成功是厦外的成功,也是我们90后的成功。我们希望他能继续发扬人道情怀和英雄主义色彩,进一步充实人文精神和科学的素养,让我们期待,并一起来帮助他,一起来打造厦外这张闪亮的“名片”。

书评(媒体评论)

灵性、灵气、对写作的灵感,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进一步的摔打、磨炼,我相信亦灵一定会成功。有志者,事竞成。Where there's a will,there's a way.

——厦外副校长 孙巧平

“我发誓我要从头去爱,一点点累积对你的爱,等你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的时候,在你再也没有力气发脾气的时候,我会像你曾守护我一样地悉心守护你的老年。”当我读到《从头去爱》结尾的这几句话时,我被文中的真情打动了,文学作品的动人之处就是这种对生活的真切感悟,除此而外,还要具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批判吸收的能力,第三就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想象力:从亦灵的作品来看,这几种优良品质他已经基本养成。

——厦外语文特级教师 黄亮生

余秋雨说过:“人的一生应该跟文学结下缘分。”无论我们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在竞争的社会、繁重的劳作之余,仍能保持一颗热爱文学、热爱艺术的纯洁心灵,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充实更多彩。

——厦外高中语文教研组长 邹春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鹰之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亦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541036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2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