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言(讲述)
内容
编辑推荐

《格言》杂志是以“开启语言智慧,彰显时代精神”为办刊理念的文摘期刊,作为国内第一本以“提高读者语言修养和生存智慧”为主题的文摘类期刊,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认可。

《格言(讲述)》主要收录了格言杂志社《讲述》栏目中的经典作品。

内容推荐

《格言(讲述)》主要收录了格言杂志社《锦年》栏目中的经典作品。

《讲述》是《格言》杂志的一个主打栏目,以具有青春气息的小说为特色,深受读者欢迎。《格言(讲述)》承袭这一栏目的内容主旨,以青春小说为主体,校园、成长、励志、情感为主要内容,适当配以社会生活、幻想题材的小说。主要以青少年为主角、通过细腻情感、唯美描写来打动青少年读者。

目录

指点·看苍穹

 一片叶掉到北大的日子

 天才诗人白居易的生活

 我在故宫看大门

 乱世中的玫瑰

 我所经历的失败和艰辛

 西安是我遇见的第一个姑娘

 书屋:真实就在眼前,真相似是而非

 雅克·贝汉和他的自然纪录电影

 以自己为圆心画个太阳

 选段: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我

 他留下的绝笔……

 穿过生命的眼睛

 柠檬汁人生观

 是谁谋杀了我们的似水年华

 语录:脱口而出,即是真理

 天才在左。古怪在右

 天生达人

 那些“疯狂”的球迷领导人

行吟·凡人歌

 擀面杖的故事

 叶剑青日记

 语录:一句话裹着一个人

 巴黎一如“记”往

 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

 选段:今天,吃什么

 舞者之歌

 一张写满电话号码的纸片

 雨一直下

 此间少年

 味道

 我们都有病

 栖镇往事

 网络断了以后

 微电影:草根的风靡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热帖子:家“糗”就要外扬

 骑车记

 活生生的韩剧

 高手们

呢喃·西窗烛

 慈爱

 一盘棋的寂寞等待

 热帖子:我的哥们儿姐妹儿

 爱情与读书

 回首往事,背影依旧唯美

 老爸的初恋

 5分钟和20年的爱情

 他们的爱情

 那个最温暖的“粉丝”

 我终于读懂了母亲

 洗澡的故事

 梦境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先父

 现实如山,而我浪漫如云

 赴海歌

 北川的羊角花及其他

 选段:白雪花,红窗花

 5月过去是6月

 老岁月已售罄

 艾滋男孩的温暖日记

 外婆的七天日记

 我见过一个人

独行·追梦谣

 高考往事

 那些疯狂的人生梦想

 上学的路有多远

 始于谎言

 重看《东邪西毒》

 光影世界里的黄金搭档

 流浪北京的日子

 我十八岁的冠军路

 台词:嘿,对手,你听我说

 一个夏天的死亡

 煤油灯下

 壁报:许愿墙上的星星

 云南的五个少年

 生存逼着我成功

 当时的理想

 “笑”傲江湖

 总有一样可以选

 在我成为幾米之前

 理想是你最大的隐私

清谈·下午茶

 人活一棵树

 书屋:带一本书去远方

 逛书店及其他

 漫游:带你飞。带你敞开心扉

 采桑

 书屋:人生边上的情与思

 我也是偶然成为你父亲

 我的父亲母亲

 那个忧伤的老头

 九岁的病榻

 白雪的墓园

 早安励志,晚安温情

 台词:不能说的秘密

 在心灵深处摇曳的灯光

 焚鹤人

 爬上屋顶,唱首老歌

定格·短镜头

 星期二的下午空茫茫

 轻轻广告。游弋我心

 走失的村庄

 两朵童稚

 纪念一匹黑马

 纪录片:聆听自然的脉搏

 见喜

 哈佛大学图书馆

 红谷里之夏

 时代年轮,生活记忆

 游走在记忆的江南

 串味儿

 寻找北京的秋天

 小扣柴扉

 昆明,我的私人电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生活

 选段:小米、步枪和窝窝头的年代

 21世纪10年代

活力人生十大印记之10+1:缔

试读章节

我在故宫看大门

维一

凡是听说我曾经在故宫做过警卫的,不管是生人还是朋友,给我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见过在故宫盗宝的贼人吗?”我不想吹牛,坦白地告诉他们:“没有。”

1949年之后,故宫共出过五次盗宝的案子,依次发生在1959年、1962年、1980年和1987年四年里,其中1980年接连两次,而五次全部都发生在珍宝馆。

从1976年到1978年,我在故宫警卫队当差,共两年零三个月。我值守的锡庆门,正是监视珍宝馆的岗哨,要是碰上去珍宝馆盗宝的贼人,我本应是首当其冲撞见的。不巧的是,在我前头有过两回,在我后头又有三回,而我却一回也没有赶上。虽说没赶上,可我见识过一回抓捕盗宝贼人的阵势,尽管那只是虚惊一场。

大部分人望文生义,认为既是珍宝馆,那里的珍宝一定价值连城,于是珍宝馆也就成了贼人觊觎故宫的目的地。殊不知故宫里哪件不是宝贝,又有哪件不是价值连城?可是从故宫盗宝案的记载上看,内东路景仁宫、承乾宫和钟粹宫里的青铜器、陶瓷和工艺品,从来没有贼人问津,连毗邻珍宝馆的书画馆,也还没有贼人下手。贼人全是垂涎于金银珠宝,其中有个得手的贼,竟荒唐到将文物金册剪成碎金销赃。既然盗贼盯住珍宝馆,也就只好对珍宝馆多加防范。这就是我初到故宫时,管理部门特别设定锡庆门岗哨的用意所在。

锡庆门乃扼守南北主要通道东筒子的咽喉之地,地理位置自然十分重要。锡庆门岗哨的驻地就设在外奏事房南边的三间。北面两间白天是珍宝馆的售票处,晚上是我们的值班房。到了夜里,向北朝着东筒子的玻璃窗通通打开,房间里的电灯则全部熄掉,借着锡庆门上两盏路灯的照明,整个东筒子一眼到底,洞若观火。  要是贼人想翻过宁寿宫的高墙,从东筒子潜逃,恐怕是插翅也难飞。不过锡庆门的岗哨是设在宁寿宫宫墙外的,连皇极门都不能进去,当然无法发现养性殿里的动静,所以其作用充其量只能是防备贼人得手之后的潜逃。而更要紧的,是监视贼人潜入珍宝馆展室的一举一动,这才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所在。

警卫队里除了镇守故宫北部的第一小队和监控故宫南部的第二小队,还有一个特殊的部门,我们俗称“值班室”,设在外东路北头的贞顺门外。我刚到警卫队,就有人告诉我,那里安装了一套特别的仪器,专门在夜间用来监视珍宝馆内部的动静。尽管我也是警卫队的一员,但为了避嫌,在故宫的两年多里,我从来没有去过值班室,也从不打听其中的究竟,虽然心中还是有一点儿好奇:那仪器到底是凭什么探测到里面的动静呢?好在几次故宫盗宝案全是因为贼人惊动了报警器而及时破获,但仪器也偶有失手的时候,我赶上的一次就是警报器失灵而引起的骚动,但由此让我真实感受了一回抓捕盗贼的实战气氛。

 那是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本当值后半夜的夜班,但那天吃过晚饭很早就回到锡庆门的驻地应卯,为的是听同组的老马聊聊他在故宫当警卫这二十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我们正说到打紧之处,突然电话铃声大作,当班的小李一接,是值班室老孙打来的,说是警报器报警,乐寿堂里有动静。虽说警卫队保护国宝义不容辞,但我们并没有配备任何武器,连把防身的匕首都没有。

如今大事临头,众人见着什么就抓什么,我顺手抄起门外热力管道施工留在房檐下面的一根三尺多长的废铁管,多少壮了些胆,一面奋力抖擞起精神,一面心中暗忖,这多年难遇的故宫盗宝莫非偏偏就让我遇上了吗?这时,只见顺着东筒子跑过来三五个人,手中的电筒射出耀眼的光柱。凭声音听得出是我们一小队在神武门的几个弟兄赶来增援,故宫派出所的几个警察也紧紧跟在后面。

这时,老孙从总钥匙房拿来钥匙,扯开下午封门后刚刚贴上去的封条,开了锁,进了锡庆门,带着几个平素信得过的手下,直奔后面珍宝馆的乐寿堂,回头嘱咐我们几个只需在外面防守,不要入内。我一切听从上级安排,站在锡庆门外的小广场上,用眼在夜色里的高墙上漫无目的地来回逡巡,也是个站脚助威的意思。这时听派出所的警察小李子正在高声叫道:“要是真有大问题,市局的援兵立刻就到。”

听见小李子的这番话,众人底气更足了,异口同声地放声大喊:“千万别让这小子跑啦!”“兔崽子,看我不收拾了你!”一声比一声高昂,一声比一声激愤,既是吓唬贼人,也是给自己壮胆。

我们锡庆门岗除了老马之外,都是新近招来的“知识青年”,从来没见过这等阵势。我夹在人群里,心里暗自嘀咕,这等强人敢到故宫盗宝,必是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若一旦冲到面前,定要争个鱼死网破,还真是不得不防。我把手中的铁管握得更紧了些。但是又一寻思,盗贼做这等冒死之事,大抵都是单枪匹马,我们这里人多势众,想必不会有什么差池。

想到这里,口中的大呼小叫也就更加嘹亮,和着众人的节奏,我将手中的铁管在箭亭前的砖地上敲得震天响。奉先殿和南三所平索在黑夜里从来听不到一点儿声响,此时却惹得藏在暗处的两群老鸹倏地飞起来,一边呱呱地聒噪,一边在半空中不停地盘旋。

我们在外面打围的众人等了有个把时辰,正有些不耐烦,只见冲到里面的人总算跨出了锡庆门,我们连忙上前打问。老孙手提电筒,肘弯里挎着一大串钥匙,悻悻地说:“又是黄鼠狼叫春。我早就说过,这仪器也该换换了,它就分不出来人声和畜声!”

我听了很是好奇,旁边有见多识广的人说给我听,这五百年风水不动的故宫,不管什么动物生在这里全都成了精,就是叫春闹出的响动也大得多。我这才知道过去也出过这样的笑话,便长舒一口气,知道今晚总算有惊无险。事后我猜想,当时警卫队的警报器大概并不高明,无非是一种简单的声音探测器。当珍宝馆内响动的音量高于若干分贝以上,它就会自动触发报警装置,铃声大作,可它并不管到底是贼人盗宝,还是黄鼠狼叫春。我小时候参加北海公园里的少年之家无线电组,那时就学过这种装置的原理。

不久以后,又有两次值班室的报警器被自动触发,惹得大动干戈。可开门检查,一次说是有扇玻璃窗没有关紧,被大风吹开,玻璃震碎,发出响动,另外一次还是黄鼠狼作怪,惹得报警器发了威。不过,正像烽火戏诸侯,也似“再而衰,三而竭”,后来我就完全没有那样紧张了。

还记得当初我刚进警卫队时,到东华门实习上岗,夜里我—个人在漆黑的大门洞里晃悠,门外就是红尘万丈的东华门大街。这时总听见身后有个人在咳嗽,像个老头子。我吓得不轻,头皮发紧,双手汗湿。后来警卫队有见识的人告诉我,其实那不是人声,是刺猬在叫唤。

P10-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言(讲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格言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09372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58
18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