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旨在展示最新的越文化研究成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事业进步。
《中国越学(第三辑)》内容包括:越地城市史研究(纪念绍兴建城2500年)、古城大庆二千五百年、一座中国传统城市的2500年、绍兴城市史概述、传统越文化与绍兴城的发展等。由王建华主编。
图书 | 中国越学(第3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越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旨在展示最新的越文化研究成果,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事业进步。 《中国越学(第三辑)》内容包括:越地城市史研究(纪念绍兴建城2500年)、古城大庆二千五百年、一座中国传统城市的2500年、绍兴城市史概述、传统越文化与绍兴城的发展等。由王建华主编。 目录 越地城市史研究(纪念绍兴建城2500年) 古城大庆二千五百年 一座中国传统城市的2500年 ——绍兴城市史概述 传统越文化与绍兴城的发展 文化传统与绍兴城市精神 试论绍兴越都城的建立 山阴古城与吴大城的比较 越国复兴时期的城邦式经济体系 论隋唐时期的越州都督府 南宋绍兴城市的发展 从吕祖谦《入越录》看南宋绍兴城市风貌 晚清绍兴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述论 地域文化新视野 泰伯仲雍开吴对中华文明史的贡献 “南方夫子”言偃三探 吴越崛起的根本原因 永和兰亭之会对江南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 吴文化与齐文化 ——透过晚明诗坛看吴文化的独立性 晚明以降环太湖区域的文学艺术变迁,一个值得深入关注的学术领域 清代乾嘉时期江南学术文化的三大特征 越地文化与学术研究 越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 王充与汉代《诗经》学 《宋元学案》中浙江学案研究 宋代越地的文化家族 ——以明州鄞县史氏和越州山阴陆氏为中心 越地文艺研究 “咏絮才女”谢道韫考辨的文化意义 吴越山水铸诗魂 ——论吴越文化对骆宾王边塞诗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中苏小小的形象意味 刘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基于小说《英烈传》的文本解读与考察 “油滑”:《故事新编》的艺术方式与文体 ——从越文化视野透视 朱自清对“赋、比、兴”的阐释与运用 越史新探 越国具铭剑述略 曲水流觞迹何在? ——关于兰亭遗址之谜的探寻 郑所南与永嘉的情缘 蒋士铨在绍兴蕺山书院山长任上 区域人文环境与商办浙江铁路 《中国越学》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越学(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建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076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4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5.5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4 |
宽 | 20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