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CEO来信/中企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CEO来信》由马云、周鸿祎、冯仑等人著。写这些信的总裁包括:马云、周鸿祎、冯仑、史玉柱、郭台铭、张朝阳、王石、沃伦·巴菲特、拉里·佩奇、鲁珀特·默多克等。

他们是全球顶尖企业的缔造者、名震天下的制造业“成本杀手”、中国IT行业的风云人物、屡败屡战的创业天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全球报业大亨、“全球500强”企业最年轻的总裁……

内容推荐

这本《CEO来信》由马云、周鸿祎、冯仑等人著,收录了包括马云、周鸿祎、冯仑等在内的数十位著名CEO的“来信”。这些“来信”是《中国企业家》杂志“CEO来信”栏目在近三年多时间里收集整理的,他们的演讲或者内部讲话。《CEO来信》精选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从“人生励志”、“经营管理”、“产业未来”三大方面凸显了商业精英的经营思想与人生智慧。

本书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旗下出版品牌“中企书系”的出版物。“中企书系”出版的作品包括:《微革命》、《财富的灵魂》、《海底捞你学不会》等。

目录

序 原生的传承

人生励志

 周鸿祎:我其实在给大家打工

 杰夫·贝索斯:抵抗天赋的诱惑

 拉里·佩奇:创新就是“漠视不可能”

 雷军:一家祖父级公司怎么拥抱互联网

 马云:过去一切归零

 马明哲:年轻人应该给自己定多高的目标

 霍华德·舒尔茨:为何而创业

 史玉柱:一个创业过来人的脚印

 郭台铭:最好的礼物

 沃伦·巴菲特:我为什么捐掉99%的财富

经营管理

 任正非:开放、妥协与灰度

 张瑞敏:要永远“自以为非”

 任正非:深淘滩,低作堰

 马明哲:情理法,孰先行

 程天纵:改变你的航线

 冯仑:破解“周期律”的魔咒

 任正非: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冯仑:破解民企“机毁人亡”的魔咒

 戈恩:我的“双位一体”经验

 冯仑:民营企业“增长的极限”

 张朝阳:怎样赢得与美国的PK

 丰田章男:做离前线最近的总裁

 董明珠:没有精品的企业是丑陋的

 冯仑: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会坚定不移

 郭台铭:还能有黄金十年

 郭广昌:复星的反周期之道

 蔡明忠:富邦的金控之路

 王石:慢下来,让公平跟上效率

 马明哲:平安的跨界经营大考

产业未来

 杰米·戴蒙:请停止对华尔街的谩骂

 冼博德:“走出去”为什么

 劳埃德·布兰克梵:以主人翁精神对金融诚信负责

 鲁珀特·默多克:互联网时代媒体如何生存

 张向东:伟大的悲剧

 周鸿祎:未来十年中国互联网的走向和兴衰

 张亚勤:云计算如何改变世界

 冯仑:欢呼企业公民的时代

 陈启宗:东西方新的起跑线

试读章节

我想和刚人职的你们讲一讲我的期望,再提几个建议。我这个人喜欢说真话,不喜欢说漂亮话,因为漂亮话没用。但说真话,大家可能不爱听。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你自己来360到底想获得什么。

我觉得,第一,你一定得在360学到能力、学到本事才行,因为你将来要行走江湖,要成名立万,靠的就是能力和本事。在座的大多数既不是高干子弟,也不是富二代,跟我一样都是平民子弟。不少是第一代来北京的移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你要想成功,本事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虚的。公司有没有名气、午饭有没有鲍鱼、给你什么Title都是虚的。Title这玩意儿最骗人了,你真要想有个好Title,我建议你回家自己开一个公司,自己就是CEO啊!可能还会有人说上班开不开心很重要,但在公司最艰苦的时候,你很可能不会开心。所以,最重要的在于你在360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锻炼出能力。在360,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舞台。

换句话说,360只是一道门,现在它向你们打开了,但你能走多远,要看你自己能锻炼出怎样的脚力。

可能有的人要说,我就想找个地方混一混。其实,一个公司大了以后,也一定有地方可以混,我也管不了每一个人。但是,我在互联网行业里干了十多年,看到了很多Loser(失败者),他们都是因为太聪明,把自己混失败了。大家一定要记住,混日子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想一想,你35岁以后还能混吗?那个时候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他们比你更努力,比你更能干,要求也比你低。你要是没学到东西,没锻炼出来能力,他们就会代替你。能力不是混出来的,而是学习出来的,是锻炼出来的。结果,你在企业里只把年龄混大了,能力没有提升,那么你的人生道路会越来越窄,也丧失了你最好的学习机会。

所以,如果你不喜欢360,你一定要尽快换,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一个值得自己去投入的事情,至少你不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如果你选择360,仅仅是因为公司的名气,就想混,吃亏的是你自己。想想,你再能混,能混我多少钱啊?你一年混我20万,5年一共也才混我100万啊,这对我来说没什么,但是你在这里白搭了自己5年的时间。你5年的青春值多少钱?难道只有100万吗?

这话我不仅对新人职的同事说,对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是这么说的。即便你不是来到360,去别的地方,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

你再看看你的周围,是不是也会发现有混日子的人?有些人在那里混,混得都离不开公司了,结果丧失了竞争力。要知道,靠自己省吃俭用攒出的工资,是攒不出一个人生来的。你要在360发财,有可能,前提是你的本事要达到一定的层次。

有的人可能会问:周鸿神已经有钱了,为什么干得这么带劲儿?我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在360,我其实是在给大家打工。我做360这件事,是因为它让我激动,干这件事能大大地满足我的成就感。

那么,在360到底能学到什么本事和能力?很多,比如好的方向、经验和执行力、领导力、沟通能力、团结别人的能力、市场营销的能力等,有太多的能力是你可以在360学习的。你可能又会说,在别的公司也能学到啊!我可以跟你说,你在360,掌握这些东西、学会这些本事.能比在其他公司所需时间更短、速度更快。

我也希望你们能拿到360的期权,这很简单,这是我们行业的规则。这个公司我不是大股东,投资人是大股东。我们所有员工的期权加起来也是一个很大的比例。我们都希望公司最后能够上市,做到像百度和腾讯一样的规模,有一个不错的市值。我也希望很多人能淘到第一桶金,解决你在北京买房子的钱还是有机会的。

但这些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在360必须要努力,必须要做得好,这样你才能锻炼自己的很多能力,成长得也很迅速。除了发财以外,你的能力和本事还能给你带来影响力,给你带来好的声誉。

所以,只要你在360踏踏实实做下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做成功一件事情。这件事可能很简单,比如说打补丁,你做到极致就变得有价值,而这件事情就是你身价的最好证明。由于你有这样的经历,可能就有人愿意为你投资一千万。

大家不要听完我说的话就跃跃欲试去创业,创业的机会时刻存在,但是成不成功取决于你的能力,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在360,大家也能提高自己创业的能力,也能结识自己创业的伙伴,也能获得一些创业的资源。也许几年之后,你在360告一段落了,你就真的可以去创业,去创办自己的公司了,那个时候你从360淘到的,就不仅仅是第一桶金,那就将是你人生的第二桶金。所以我觉得,我们所有的员工只要你有能力,有这些经历,靠自己的双手、大脑和聪明才智,就有机会获得或大或小的成功。P003-005

序言

原生的传承

《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 李岷

七八年前《中国企业家》杂志还是月刊,我是《中企书斋》栏目的编辑。那段时间,我每个月必完成的一门功课是快速读完一本书,然后写篇书评或读后感。年轻无畏,不揣浅陋,尽一己目力所及,只要找到稍微可读一点的商业类新书,便来上一篇。

有一次,写了篇《借来的传承》,是一本叫《摩根信札》的书的读后感。我在文章中对老摩根以32封信件把自己的商业、人生心得悉数授予小摩根这种方式表示感叹,说,“中国百年之前虽诞生过一批令世人瞩目的商人家族,却没有留下类似《摩根信札》这样的典型文本,那些商人家族在百年动荡后亦无迹可寻或者已然式微”,遗憾中国“商人家书的空缺”。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后来网上流传出以下说法:经查证,该《摩根信札》与另一本《洛克菲勒信札》皆是出版社或书商攒出的“伪书”。我没有进一步去查证。如果确是伪书,那只好自嘲下自己不明就里的自作多情或煞有介事,同时不能不佩服造伪之书商的水平与眼光。

但我认为那篇读后感基本的诉求仍然立得住脚,即中国商界需要有企业家言论与书信文本,用以宣扬、分享与传承。留存并传述商人之言是社会“做肥”商业土壤所必需的养料。

《左传》里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就现实情况而言,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中国商人还是满足于“立功”即可;“立德”的预备课浮皮潦草,从短期与功利角度几乎从不过问;“立言”更谈不上了,也没心思。以上,并不是对商人的指责。我们身处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愤愤不平与相互指责。你让一个对自己的明天、企业的明天都心怀不安与悲观的商人,怎么去“立言”、“立德”?立哪门子言、哪门子德?知识分子都哑然一片,负责赚钱的人何须多说?

如此,我们要感激与珍惜这本书里出场的企业家,感谢他们在成功之余还能大声对自己的员工(如任正非和周鸿祎)、对时代同路人(如冯仑)、对初出茅庐的学生(如杰夫·贝索斯)说出他们身为企业领导人、政经镜像投射者、社会创新分子的心声。我们理解他们可能出于种种原因,还未能把他们对商业与社会最真实、最细微的体悟一一道尽,但无数的倾听者都曾承认,这些信已然给予了他们巨大的启示与鼓舞。

作为全球最富创造力与生产力的一个群体,尤其在当下中国,企业家之发言与见解完全可以被视作这个社会最有力、最具洞见、最真实的声音之一。

由此推论,作为承载与传播这些声音最集中的平台,《中国企业家》杂志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承担了时代之责任。这些声音平时散见于连续出版的杂志,我们现在把它们汇集到一起,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此责任。

在对着一本疑似“伪书”的书,感慨我们只能通过“借”美国企业家家书来感受商业传承的七年后,我现在竟然可以为这样一本以国内外企业家声音为主的合集作序(而且它绝对不是“伪书”),商业土壤终究又肥沃了一点。

书评(媒体评论)

今天任何一家企业,假如想在21世纪活好,必须学会开放、分享、责任、全球化,阿里巴巴就是希望成为这样的一家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

当你的人生还处于起步阶段,你还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就需要给人当学徒,需要学习和积累,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创业。

——奇虎360董事长 周鸿祎

民营企业怎样才能跳出治乱循环的“周期律”,避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悲剧,答案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治理结构”。如果要在它前边再加一个限定性条件,那就是“价值观”。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 冯仑

我相信“梦想的力量”,当伟大的梦想出现在头脑中的时候,就要抓住它。

———Google创始人 拉里·佩奇

未来的报纸是通过电子还是枯树来递送,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新闻业要保持其自由、独立以及竞争性。

——新闻集团董事长兼CEO 鲁珀特·默多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CEO来信/中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云//周鸿祎//冯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210755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