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金融五百年(下)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书读懂世界经济500年。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读懂金融史就读懂了世界经济。

余治国的这本《世界金融五百年(下)》从两次世界大战说起,揭开美国在一战积极贷款,二战金融支持墨索里尼、希特勒与日本政府的往事……

内容推荐

《世界金融五百年(下)》由余治国所著。

《世界金融五百年(下)》从两次世界大战说起,揭开美国在一战积极贷款,二战金融支持墨索里尼、希特勒与日本政府的往事。接下来讲了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朝鲜战争、美元与黄金脱钩、控制产油国、掠夺俄罗斯等手段,逐步建立美元霸权的大历史。最后讲了日本金融战败、金融衍生品博弈、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欧债危机等美国在全球发动的货币战争。

目录

第一章 金融与两次世界大战

 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血肉搅拌机

 真正的赢家:美国人

 美联储的前世今生

 美国政府权力的扩张

 美联储:全世界的中央银行

 美国意在瓦解大英帝国的经济霸权

 经济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

 大萧条时期:中国短暂的繁荣

 上海房地产泡沫与法币

 千疮百孔的意大利

 墨索里尼,华尔街的宠儿

 沙赫特临危受命

 华尔街支持希特勒上台

 希特勒的目的

第二章 美元第一

 英镑与美元的博弈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称霸

 不买账的苏联

 冷战,妖魔化桀骜不驯的苏联

 国民党与恶性通胀

 美国也不是万能的

 朝鲜战争:让日本咸鱼翻身,让美国巩固金融霸权

 用美国的剑为美国掠夺更多的钱

 美国精英有意让美元变成一文不名的白条

 美国霸权:让世界各经济体纳税进贡

 石油,美元霸权的根蒂

 左手中情局,右手弗里德曼

 发展中国家只能发展不能发达

 离岸金融、人口控制和金融寡头的合谋

 从对抗政策到缓和战略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战

 向往美国的生活方式

 高举弗里德曼大旗,将斯拉夫人再次变为奴隶

第三章 全球货币战争

 日本对美国说不

 日本的第二次战败

 虚拟经济的膨胀:投机泛滥的赌场资本主义

 枪杆子本位制:从伊拉克转战阿富汗

 以打击恐怖主义的噱头剑指里海石油

 从科索沃战争到欧债危机

 普京大帝与俄罗斯的觉醒

 奥林匹斯地狱与格鲁吉亚,石油卢布与石油美元

 次贷危机、伊斯兰世界的崛起

 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美国意在瓦解大英帝国的经济霸权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大英帝国霸权与英镑为王时代的结束。新崛起的美国成为最大的赢家。1919年在巴黎举行的和会中,美国总统威尔逊的随行人员主要是华尔街金融家,分别有:首席金融顾问保罗·华伯格、杰克·摩根、摩根财团掌舵人莱蒙特、战争工业委员会主席巴鲁克、艾森豪威尔总统时代的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和他的兄弟后来的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德国的谈判代表则是保罗在德国的兄弟。巴黎和会变成了美国金融家的盛会。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的世界经济霸权与英镑霸权却消弭在“一战”的炮火声中。英国政府在“一战”期间向美国政府借入的8.5亿英镑,按照3.3%的优惠利率计算,到1933年为止,英国每年需支付给美国约3500万英镑,以后每年的支付额增至近4000万英镑,直至遥远的1984年,债务关系才会得到全面解除。这项庞大的支出相当于整个英国海军2/3的军费开支,或相当于英国在教育领域的全部支出,或相当于英国战前的负债总额。如果没有这笔支出,大英帝国可以彻底铲平英国领土上的全部贫民窟,改建成舒适的公寓。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军事工业的停滞和居民购买力的下降,英国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直线下挫了49%,其中支柱类产业如煤产量下降了29%,生铁产量下降了67%,钢产量下降了59%,造船吨位下降了68%,棉花消费量下降了43%。

美国要求其盟国尤其是要求英国,连本带息清偿战时为购买美国军火与各种战略物资而向美国政府借的援助款项。在“一战”之前,提供给盟国的援助一般都视作战争投入的成本,战时的盟国从未被要求清偿战争援助费用。在战时,美国政府曾经暗示欧洲各盟国无须考虑还款问题,放开手脚地借钱即可,可现在却违背了这个承诺。

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要求取消协约国之间所有的战争债务。当时英国虽然欠了美国的钱,但欧洲大陆国家都欠英国的钱,英国的净负债其实为零。英国宣称,只要美国取消英国战争债务,它就将其他国家欠它的债一笔勾销。美国不仅拒绝了这一建议,反而利用债务变本加厉地压制英国。美国提供英国贷款的利息率,结果英国的利息负担相当于法国的2倍、意大利的8倍。

英国并不甘心于世界霸权的丧失。它既要防止美国的壮大和英镑霸权的丧失,又要帮助德国巩固地区强国的地位来制衡法国,同时防止德国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在美国取消债务的前提下降低德国赔偿的建议,法国人完全不能接受。对于法国来说,虽然德国失去了殖民地及国外财产,被迫割让了1/7的领土和1/10的人口、1/3的煤矿和3/4的铁矿。但相对于法国来说,德国可以说是完好无损,它的主要地区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而法国本土却是“一战”的主要战场。法国有价值1340亿法郎的商品和财产在战火中化为乌有,每10个法国人当中就有1个死于战场,每10个18岁~28岁的年轻人就有3个人死去。在426.6万伤员中有150万人终身残废。德国依然保持着对法国的优势。法国无法赞同英美两国大幅降低,甚至取消德国赔偿的建议,而是迫切地希望通过债务枷锁将德国分裂成无数的小邦而无法保持统一。

英法宣称,美国必须同意对德国索取巨额赔款,它们才能如数偿还美国债务。但美国拒不承认盟国债务与德国赔款之间存在任何先后关系。结果,英国不得不向法、德催债来偿还美国债务。法国只有压榨德国,甚至在1921年派兵占领德国莱茵河以西的工业区,掠夺德国实物产品作为战争赔偿。有趣的是,英美两国却发表声明转而支持战时敌国德国,表示无法容忍战时盟国法国赤裸裸的“侵略”行为。

其实,当时除英国外,欧洲大陆的经济体系是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整体,欧洲的繁荣依赖于德国经济的繁荣与德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德国为欧洲各国的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这些邻国又能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德国进口急需的设备与技术。如果德国完全倒退成一个三流的落后国家,欧洲的经济体系迟早也要崩溃,最终将间接影响英美甚至世界各国。

要化解各国间的沉重的网状债务关系,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欧洲列强就必须让德国出口商品换取外汇作为赔款基金,美国就必须要从欧洲各国进口大量商品,从而美国不得不演变为一个贸易赤字国。可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断提高关税,这使欧洲各国通过出口清偿战争债务的可能性变成泡影。

美国所施加的债务负担,迫使欧洲各国政府倾尽国库所有,陷入越来越深的债务。这还剥夺了它们的产业所需的信贷,限制了它们的出口潜力。美国实际上是要削弱欧洲各国的实力,尤其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大英帝国的实力,从而夺取世界经济霸权,将英镑这个世界货币赶下历史舞台。

1924年美国主导的“道威斯计划”新鲜出炉了。与对战时盟友的态度完全相反,美国转而保护起德国的利益。其实美国拒绝签署极度压榨德国的《凡尔赛和约》时就已表明了态度,到了1921年和德国单方面签署《柏林条约》恢复两国关系时,就更加明显了。美国要求欧洲列强缩减德国战争赔款,但是自己却不缩减战争盟国的债务。最终,美国主导的“道威斯计划”不仅大幅削减了德国的战争赔款,还将其赔款锁定,不会因世界信用的紧缩与物价的下跌而支付更多的实物。到了1929~1930年的“杨格计划”出台后,德国事实上停止了赔款的支付。扶持德国遏制英法成为美国人现实的选择。美国拒绝给予英国同等的待遇,这样只要世界物价水平下降,英国就要偿还美国更多的实物。

“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国私人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美国政府成为全世界的最后贷款人。1924~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1924~1931年,德国共支付战争赔款约27亿美元,而同期德国得到的贷款约50亿美元,其中美国向德国提供的是22.5亿美元。同时,美国收回战争债务20亿美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收支循环流动。美元从美国流入德国,德国国家银行用这些美元向英、法等欧洲战胜国偿还战争赔款,法国再用来偿还欠英国的战时贷款,英国和其他欧洲战胜国又向美国政府支付了这笔资金,清偿它们的战争债务,最终又流回美国。而欧洲的债务偿付进一步地提高了美国的信贷基础,使美国私人投资者获得更多的资本借给德国,从而形成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依赖于美国政府的资金循环网络。P27-30

后记

传统中国人大多胸怀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宏大而又细腻的家国情怀。在传统中国人看来,民族、社会、家庭和个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浸染了传统文化的中国人都会将个人的命运同民族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一起,就像“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或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五千年来,这种强大的族群意识一直支撑着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当代世界,西风压倒东风,西方文明的强势使中华传统文化日趋衰弱。家国情怀的语境在当代中国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则是西方文明的民族观、国家观与价值观。但家国情怀的积淀却仍然深深地印刻在许多国人心中,一旦触碰心底便会自然流露,“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留下百年创伤。直至今日,还有一些人的脊梁骨都是断的。心理学有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概念,当施暴者对被虐者施以酷刑之后,被虐者反而对施暴者抱有极度崇拜、喜爱之情。当代中国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比如那些发明出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历史真相”的“良心”历史学家。他们有为鸦片战争叫好者,有为汪精卫翻案者,有鼓吹中国再做300年殖民地者。真是怪胎不断,奇谈不绝!

他们早已忘记上海、香港那些古旧的西洋建筑下埋葬的是国人的累累白骨与恶臭的鸦片。通过阅读本书就知道,当年中国最为强大的汇丰银行之股东除一家轮船公司外,全是鸦片贩子。上海房产大亨沙逊洋行,建造了上海大部分有名的西洋建筑。最近鼓噪一时的沙逊洋行在1871年之后便代替怡和洋行垄断中国鸦片贸易,拥有并控制了全国70%的鸦片。近代史上的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还要罪恶万分。在奴隶贸易中,奴隶得到了主人的保护。因此,他们的肉体没有被摧残,他们的品格与思想没有被败坏。而鸦片却摧残了中国人的身体,腐蚀了中国人的品格,败坏了中国人的思想。

不仅不了解或有意不了解历史,他们也对当代国际政治与金融的实际状况视而不见。小布什攻打伊拉克,明明是为了加紧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防止欧盟对其美元霸权的取而代之,他们偏偏辩护说是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美国人驻军阿富汗,暗地里援助中国新疆、西藏的独立分子,破坏中国的主权与稳定,可在他们看来,那是要将少数民族从汉族“魔爪”中解放出来。美国人将转基因作物撒播全世界,在印度,农民破产自杀;在南美,农民苦苦挣扎。可是在他们看来,却是美国人在传播科学圣经,愚昧的劣等人在对抗进步!

争做奴颜婢膝的奴才是一种病态,妄图挟洋自重坐稳高等华人的位子也是一种病态。面对其他科技与文化先进的国家与民族,他们早已丧失了自信心与发愤图强的精神。他们常以鲁迅传人自居。可鲁迅对国人的批判饱含着爱,对闰土的爱,对祥林嫂的爱,甚至是对食人血馒头者的爱,而他们却是在发泄一种歇斯底里的仇恨。

他们总是鼓吹,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国家与民族是一种虚构的集合体。那么,为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俄罗斯男人都成了短命鬼,连普京都斥责道:“今天,我们国家的男性公民中有一半人活不到60岁,这简直就是耻辱!”而上千万的俄罗斯、东欧女性被迫成为失足女?为何中国女人爱外嫁美日韩?为何越南女人爱嫁中国人?为何中国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状况还不如西欧一个游手好闲者?旭日阳刚之类脱颖而出的人物毕竟是极少数,不可能让每一个农民工都去做艺人。实际上,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背后其实都存在着一个强大或虚弱的国家与民族。

从本书中可以看到,国家与民族能否强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金融,但不是那种披着科学外衣却夹带意识形态私货的金融谎言。利益就是纽带,真实就是力量,谎言在充满利益纠葛的历史真相面前不堪一击。愿读者能从历史的事实中不仅能汲取有益的知识,还能提升精神的力量,也不枉这购书的寥寥数十元。(原文发表于2010年12月16日《科学时报》)

余治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金融五百年(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治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86748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1.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9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