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媒介“软决定论”的信仰者和媒介“人性化趋势”的提出者,莱文森的预测正逐渐变成现实:新新媒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如果你想掌握媒介这把“利器”,无往而不胜,不妨从保罗·莱文森编著的《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开始。

内容推荐

何谓“软利器”?一种轻盈、透明、无质无形、难以把握的力量,由信息和物理载体构成,这就是媒介。了解媒介的属性和演化规律的人,常占尽优势:反之则身处险境。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

如果你看过保罗·莱文森的这本《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或许就会深信不疑。在书中,莱文森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航海家,带领你穿越媒介时空——

你将邂逅古埃及的法老、古希腊的圣贤以及欧洲中世纪、近代和当代的谷登堡、哥伦布、达尔文、康德、黑格尔、爱因斯坦:

你将重温宗教改革、发现的时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电子革命和阿西莫夫革命:

你将考察口语、象形文字、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光化学媒介、电子媒介、文字处理、超文本和互联网的演化、人工智能的未来……

作为媒介“软决定论”的信仰者和媒介“人性化趋势”的提出者,莱文森的预测正逐渐变成现实:新新媒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如果你想掌握媒介这把“利器”,无往而不胜,不妨从本书开始。

目录

译者前言

莱文森中文版序

莱文森前言

1 绪论

 1.1 信息技术之重要

 1.2 媒介决定论:硬决定论与软决定论

 1.3 人的选择走向

 1.4 无心插柳的革命

2 第一种数字媒介:字母表与一神教的兴起

 2.1 知识垄断及其猜忌心重的监护人

 2.2 用作权杖的字母表

 2.3 信息革命的自我觉醒

3 印刷媒介催生近代社会

 3.1 中国的发明对近代欧洲的贡献

 3.2 “号外!号外!快看!”——报纸发现美洲

 3.3 作为知识引擎的印刷术

 3.4 公共教育存在的缘由

 3.5 信息的资本化

4 摄影的时代与永恒的影像

 4.1 摄影术的完美构图

 4.2 镜头中的污点

 4.3 影像不朽

 4.4 跨越时间的凝视

 4.5 主观性的迁移

5 电报:可疑的信使

 5.1 赫耳墨斯的两面性

 5.2 对电报的怀疑:信鸽、电报与19世纪50年代的生物技术

 5.3 对媒介的不公批评

6 电话:吵闹的玩具

 6.1 命途多舛

 6.2 私密场所里的公开化

 6.3 亲密空间的外表化

 6.4 电话精灵及其批评者

7 电灯光:书籍的佳友

 7.1 延伸白昼的媒介

 7.2 平装书的回应

 7.3 文本的电子解放

8 广播:大众收听的媒介

 8.1 线性的终结

 8.2 广泛的审查

 8.3 丘吉尔与罗斯福、希特勒与斯大林: 广播巨头

9 媒介的适者生存:适应人类生境的广播、电影与电视

 9.1 脆弱的共生广播网

 9.2 蒙太奇之后,摇滚乐施以援手

 9.3 “偷听”媒介的自然生境

 9.4 第三个例证,在摄影术的两条道路中寻求圆满的生境

10 补救性媒介:以录像机和窗户为例

 10.1 即时性的补救措施

 10.2 计算机之前的媒介演化:窗户的补救性媒介

11 文字处理与写作高手

 11.1 媒介生产的革命

 11.2 去除准柏拉图式的滞后现象

 11.3 无限修改之可能及其后果

12 在线作者:出版人和书店

 12.1 计算机:传播的引擎

 12.2 在线社区:思想的市场

 12.3 反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守门人陷入困境

13 超文本与作者/读者的角色置换

 13.1 超文本:来往的路径

 13.2 作者:预设能力的减弱

 13.3 超文本:小说与非小说

14 开放的网络及其敌人

 14.1 蒲公英的生命力

 14.2 《传播风化法》、“童锁”芯片和其他法律

 14.3 在线儿童

15 20世纪的屏幕

 15.1 电脑屏幕不是电视

 15.2 新的在线面孔:交互性、友好性及其他

 15.3 召之即来的世界

16 纸张的未来

 16.1 从传真得出的结论

 16.2 用于经验证书的纸张

 16.3 书籍、报纸和日益便利的媒介

 16.4 谁将拥有纸媒印刷品的版权

17 电子水印:数字时代知识产权的高身段亮相

 17.1 知识产权简史:起源、体现及困难

 17.2 数字化的复杂问题

 17.3 免费信息的主张

 17.4 信息也许想要自由,但信息的创造者仍需要吃饭

 17.5 知识产权与匿名的终结

 17.6 什么产权不在保护之列

18 真实生活里的人工智能

 18.1 蛋白质沙文主义的危险

 18.2 黑猩猩、程序及计算机

 18.3 人工智能与金科玉律

19 你触摸不到赛博空间里的东西

 19.1 知识的感觉:人对地球、火星及深空的认识

 19.2 速溶咖啡与信息传递

 19.3 临别一杯,互道尊重

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保罗·莱文森
译者 何道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80537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2-091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5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