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之道》收录的是孙景尧在学科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论文,系统性论述同样是一个时代学术发展的表征,可以更加充分地对比较文学相关论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对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关系提供新发现、新资料和新认识的实学力作。
| 图书 | 沟通之道/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沟通之道》收录的是孙景尧在学科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论文,系统性论述同样是一个时代学术发展的表征,可以更加充分地对比较文学相关论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对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关系提供新发现、新资料和新认识的实学力作。 内容推荐 孙景尧编著的《沟通之道》所收论文有的是敏锐回应国内外学界争议的论辩文章,有的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以丰富比较文学研究理论方法的个人管见,还有的是作者深入贵州边远山寨、做“以空间换时间”的田野作业,并同理论与文本结合,从而对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关系提供新发现、新资料和新认识的实学力作。 目录 序:致读者——我与比较文学 闻道章 对比较文学始于19世纪的质疑 20世纪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三次论争 比较文学的新一轮身份“漩涡” ——兼谈“反民族主义”与“反欧洲中心主义” “进一步、退两步”还是再反思、再认知 ——从美国对比较文学独立学科性质的一种新说谈起 “垂死”之由“新生”之路 ——评斯皮瓦克的《学科之死》 巴斯奈特同谁“较劲”,又同什么“较劲”? ——评《21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的欧洲中心观 为“中国学派”一辩 论道章 试论可比性 跨文化影响研究的“有效化” 原动力的流向与结果之一 论伊安的口语文学表演实质和柏拉图的误断 ——对柏拉图《伊安篇》的反思与认知 中美“说书”的比较研究 留得真爱在人间 ——从中欧文学经典中的自然灾难作品谈起 真赝同“时好” ——首部中国文学史辨 中西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探 探道章 “格义”与“况义” 中国近代的中西文学比较成分探 中西文化早期交往的复合媒介者:“扶南”的媒介特点与作用探 ——兼论基督教文化最早入华的上限问题 成在此,败在此:解读唐代景教文献的启示 试谈永历王朝耶稣会士“适应政策”的乖舛与败因 ——从贵州安龙现存永历太子和太后教名碑谈起 借传统之形与传统之力弘传“福音”之路 ——论贵州安龙教区布依族村寨传统对联中的天主教因素及其启示 贵州安龙现存天主教遗物考释 附录:书序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沟通之道/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景尧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7737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4 |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7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0-0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6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