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庙堂之上与江湖之间--宋代研究若干论题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宋代若干议题的透视》是作者游彪近年来有关宋代研究的部分文稿汇编,分为上、中、下三篇进行专题式的论述。上篇为“庙堂之上的‘文字’”,这“文字”既包含各种类型的官方文书,又囊括反映朝廷一举一动的邸报,以这些“文字”为中介,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庙堂与江湖之间的起起伏伏;中篇为“礼制与民俗”,详细地阐述了盛行于宋代的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于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下篇为“家与国的认同”,积贫积弱的宋代,士大夫们用自己怀揣天下、心系万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表达对家和国的深情挚爱。尽管那份沉重的道义已沉寂,但那些面容依然鲜活……

目录

上篇 庙堂之上的“文字”

宋代进奏院的职责与官方文书的分类

一、进奏院的基本职责

二、官方文书的分类

三、官方文书往来过程中的弊端

宋代朝廷与地方之间的“文字”传递

一、朝廷处理“文字”的程序

二、中央“文字”的下发

三、“文字”发放的范围与发行方式

四、结语

宋代邸报的“禁区”及其官员与邸报之关系

一、邸报的“禁区”

二、官员与邸报之干系

宋朝的邸报与时政

一、朝廷的喉舌:舆论导向及其影响力

二、政治风向标:嗅觉灵敏的各级官员与士大夫

三、珍贵的档案:记录历史的一种形式

中篇 礼制与民俗

宋代的自然神崇拜:以民俗信仰之人性化为中心

一、天神——最尊贵的自然神

二、风雨雷电——人格化的自然现象

三、山川等诸神——被赋予灵性的无生物

四、精灵——动植物幻化的神灵

五、结束语

宋代商业民俗论纲

一、“店标”——姓氏之广泛应用

二、餐馆、酒店民俗——“欢门”、“分茶”及其他

三、茶肆——“小人杂处之地”的误区

四、结语

“礼”“俗”之际

一、丧葬礼俗

二、丧葬礼俗的特征

宋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及其特征

一、元日民俗

二、节日民俗的特征

三、结束语

传说与事实之间:道教与宋代社会的融和

一、供奉道教神像

二、治病与驱鬼

三、斋醮仪式

四、丹药与长生

五、符水与咒术

六、结束语

行规与行俗:宋代城市的市场与商业经营民俗

一、市场与经营民俗

二、行规、行俗及其特点

下篇 家与国的认同

忠孝节义:宋人的理念与作为

一、宋人国家观念的变化及其爱国之特征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三、孝道与纲常的理论与实践

新型宗族: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他

一、宗族祠堂的成立及其相关规范

二、墓田与祭田

三、祖先祭祀的现实利益

建构和谐:宋儒理想状态的家庭邻里关系

一、家长与主妇:家庭事务的管理者

二、其他家庭成员:孝道的遵从者

三、“乡约”:家族与邻里关系的协调

四、邻里和睦与互助:宋代士大夫的理想状态

五、国家:矛盾的认同与权力的运作

由唐人宋:从钜鹿到婺源的魏氏家族

一、魏羽:宋初五代遗民的缩影

二、魏氏第二、第三代:非科举出身者的政治命运

三、魏氏家族:从钜鹿到婺源?

小人物与大历史:一个被遗忘的宋朝将官

一、家世与功名

二、武将生涯:边境战事的亲历者

三、武官任文职:地方行政体制的多元化

四、墓志铭及其相关问题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庙堂之上与江湖之间--宋代研究若干论题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游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22479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4.07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05:39